如何提高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处于领导活动的关键角色,对群众起着率领、引导、组织、指挥的作用。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常常以其才华出众,超凡魅力,征服人心,引人称颂。特别是那些叱咤风云,熠熠生辉的领袖之星,则以高风亮节,丰功伟绩,拥有人类历史上永久的感召力,影响力。他们能够从成功走向成功,不唯良好的天赋,更须熟悉领导科学的理论,具备优秀的素质,掌握管理的艺术。而领导艺术是处理模糊、随机性问题的领导方法,即“非程序化决策”,所以这种特殊的领导方法是一种软方法、软技术,是技巧,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照章操作。探索这些成功的规律,发现这些成功的法宝,是本文的初衷。

第一部分领导者的能力

一、领导者的力量

(一)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1、“跟我来”——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如果没有远见卓识,搞不准方向就必然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古代有个人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马车往北去。有人指出错误后,他却说他的马好,跑的快。结果是马跑得越快,离目的地越远。

2、“看我的”—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对不同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反映,关键时刻站起来,生死关头豁出来,起表率作用。带人应先带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3、“一起干”——令人信服的精神力量。要有良好的品质,处处起榜样作用,冲锋在先,使属下信服,这是一种精神力量。

(二)领导力不仅是领导者的能力

1、领导力是一种相互凝聚的合力。领导班子成员要形成核心,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没有攻不下的堡垒。

2、领导力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爆发力。领导的力+追随者的力-阻力=领导力是最大的力。

(三)领导力通过事件发生并延续

1、领导者欢迎事件。领导者不能怕事,不怕落后,也是展示才能的时候。

2、领导者忠于事件。领导力只有在事件中产生,并在事件当中延续,关键时刻要勇挑重担,才能集中精力领导事件。

(四)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体现领导力

2、非权力性影响力能突破权力障碍。如领导非权力影响高,就能增加权力。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扶佐阿斗就是明鲜一例。

(五)领导力受追随者认知度的制约

2、克服盲从。将盲从的因素降到最低点。

(六)领导力伴随着风险和挑战

1、预测风险的能力。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正是领导非凡者脱颖而出的是机。能知道走的路是正确的,领导得要能预见事物的发展。

2、挑战风险的勇气。在风险面前一个好的领导要树立信心,敢于迎着困难上,知难而进。

(七)领导力源于信息处理能力

1、领导力的根本源泉。领导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并根据信息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来处理问题。

2、团队信息处理能力。要靠群众的信息,并依据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八)领导力与科学管理相辅相成

1、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者的能力是通过管理来体现的,而管理的好和差则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能力。如导游与旅游者。其中导游就是领导者,旅游者为追随者。旅游者必须服导游者。

2、领导力通过管理发挥作用。在管理中决定好和差的关键是领导者。如美国有一个公司经营非常困难,新的董事长上任后立即调整了领导班子,把35个副总裁换了33个,使该公司起死回生。

二、领导者的素质

(一)领导者的政治素质

1、充分认识领导者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有三点:一是政治素质是其他素质的统帅;二是领导素质的高低反映出领导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度,是衡量领导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三是在领导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领导者应具备哪些政治素质。有四点:一是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三是有科学的远见和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四是有良好的思想工作作风。

(二)领导者的思想素质

1、为谁掌权。这是根本的。权为民所用。

2、以民为本—公仆心。情为民所系。

3、公众利益—思想基点。利为民所谋。集体至上,人民为核心。

4、从实际出发—根本思想作风

(三)领导者的道德素质

1、领导者遵循的道德原则。就是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加强道德修养,并成为职业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2、领导者的道德品质。一是正直诚实,表里如一。二是谦虚谨慎,不能自足。三是严于律已。四是公正无私。心底无私天地宽。五是廉洁从政为民。

3、领导者道德品质的修养。一是肯于学习。二是反省克已。三是谨慎稳重。

(四)领导者的知识素质

1、“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者知识结构。“知识经济”就是要求有全新的知识。应该掌握。一是市场经济知识。二是金融理论知识。三是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知识。

2、领导者提高知识素质的途径。提高知识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知识是获得力量,提高智慧的源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是向书本学。二是向实践学。三是向先进学。做到学习超越,实践超越、教育超越、信息超越。

(五)领导者的心理素质

1、优秀心理素质造就成功领导者。心理素质必须是健康的,最大的快乐是战胜自己。要克服八种不良心态:应付、奴才、补偿、享乐、侥幸、疾妒、报复、冷漠。

2、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造。一是气质要好,也是典型的稳定心理特征。二是性格要稳定,是人的习惯化的生活方式。

3、成功领导者的优秀心理品质。一是充满自信。二是意志坚定。三是毅力持久。四是乐观远离困境。五是克制是最高的境界心里。

(六)领导者把握全局的素质

1、立足整体,通观全局。凡是要从整体工作出发,站在领导的高度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开展。

2、高瞻远瞩,规划全局。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观察,对待事物,要有超前性。

3、抓住中心,统筹全局。在许多工作中,要抓住事关全局的工作,纲举目张,同时要学会弹钢琴,统筹兼顾。

4、把握方向,协调全局。要坚持既定目标不动摇,通力协调开展工作。

5、着眼目标,控制全局。目标已定,就要盯住,控制全局朝这个目标前进。

(七)领导者魅力的素质

1、领导者魅力的价值。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磁性心理表现。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织心理表现。三是人与人之间隐形心理表现。

2、领导者魅力的产生。一是社会心理因素。二是权力性因素。三是非权力性因素。

3、领导者魅力的载体。一是服饰朴素大方、整洁。二是体貌长相端庄。三是言谈举止得体,谈话文雅,彬彬有礼,表明有文化,有修养。四是领导行为直接反映领导者的能力。

4、领导者魅力的共性法则。一是品格魅力。二是知识素质魅力。三是心理素质魅力。四是口才魅力。五是自我形象宣传和保护魅力。

5、领导者魅力的副作用。一是目标不一致。二是传统的思维定式,阻碍了改变思维。三是个人魅力过于强大,取代了集体的正确决策。四是对领导的崇敬和宽容造成了官僚主义,滋生腐败。

三、领导者的方法

(一)领导者升迁上任的工作方法——新官上任别开生面

1、新官上任始于足下。注意:一是做好第一次亮相。二是尽快摸清情况。如人员、组织与地方党政协调等。三是避免议论前任领导。四是稳定干部队伍。五是保持工作连续。六是不要以救世主身份出现。

2、怎样烧好“三把火”。一是确定工作目标。二是建立好自己的指挥体系(主要是班子)。三是选好突破口,打响第一炮,即群众最关心的主要矛盾,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取得上级的支持。

3、三把火之后怎么办。一是注意人们的心里变化,情况要摸透。二是防止突然降温。三是防止引发不满和牢骚。四是注意种种议论。五是如果出错了出漏子,不要惊慌失措,想方法改正。

4、新领导威信从何而来。一是工作上要有感召力。二是对人要有吸引力。三是对下级有影响力。四是单位里形成向心力。要以德取威信,以情取威信。

5、如何对待前任领导。一是充分肯定前任的成绩。二是前任决定的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明白再改变。三是坚持正确原则。充分肯定,笼统评价,总体继承,具体修正。

6、新任领导应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名利与地位、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对待前人的工作,处理好继续与创新的关系,不能造成一朝天子一朝臣。三是正确处理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三把火”和“一路灯”的关系。四是找准自己的工作位置,处理好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五是不断提高素质。

7、新领导应避免四个问题。一不要摆官架子。二自我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三不要唯权是抓,权力欲极强,抱打天下。四不要言而无信。

1、领导者拥有五大权力。法定权、强制权(惩罚权)、奖赏权、专长权、影响权。

(三)领导者拍板决策的工作方法——权衡利弊拍板决策

2、决策者“八戒”。一戒无全局。二戒主观武断。三戒唯书、唯上不唯实。四戒先人为主。五戒公私兼顾。六戒心中无数,有言必从。七戒忧虑不决,优柔寡断。八戒一劳永逸,万事大吉。

4、怎样运用传统决策艺术。一是民主法,集思广义。二是比较法,权衡利弊。三是筛选法,砂里淘金。四是试验法,先试点,以点带面。五是应变法。

(四)领导者选人用人的工作方法——德才兼备唯才是举

1、领导者用人应遵循哪些原则。一是量才任职原则。二是用人之长。三是充分信任的原则。四是任人唯贤。五是大度用才,接贤纳荐。六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领导用人十戒。一是滥用人才,用非所长。二是疾贤妒能,压制排斥。三是求全责备,挑剔刻求。四是唯从是举,唯命是听。五是图求表面,忽略实际。六是论资排辈。七是刻板印象。八是领导意志缺少民意。九是任人为派,任人为地。十是模式匹配,一刀切。

3、领导考察下属八种方法。一是直接面谈。二是随时观察。三是有意考验。四是依靠专家。五是考试测评。六是注重实际。七是实用考察。

4、领导者怎样对待“近臣”。近臣即身边人。注意:一是慎重选择,不能以亲故来取人。二是严格要求。三是平等待人。

(五)领导者激励下属的工作方法——惩罚并用激励有方

1、领导者激励下属的十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法。二是榜样激励法。三是褒奖激励法。四是数据激励法。五是反向激励法(加力反弹)。六是对活激励法。七是评比激励法。八是尊重支持激励法。九是民主评议激励法。十是集体荣誉激励法。

2、领导者怎样进行惩罚。有两种:纪律、经济惩罚。一是惩罚要准确无误。二是公正合理。三是从关心出发。四是以少为宜。五是要及时。

3、领导者表扬下属的要求。一是要真诚。二是要及时。三是要具体,言之有物。四是要如实。五是要多样。六是要适度。七是要看长处。

4、领导者批评下属的方法。一是直接批评。二是渐进批评法。三是商讨批评法。四是参照批评法。五是发问批评法。六是点名批评法(个别的、大会上要用)。七是暗示批评法。八是幽默批评法。九是集体批评法(增加压力)。十是触动批评法。对能正视自己的人可以用此法。不能乘人不备,不能搞突然袭击。

(六)搞好领导班子团结的工作方法——顾全大局加强协调

1、正职如何处理好与副职的关系。一是全局与局部矛盾。二是会上决定与临时处理。三是听取意见,正确处理全面与片面的矛盾。四是处理荣誉功过不当的矛盾。五是调节副手纠纷产生矛盾。六是闻过则喜,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指出的缺点和错误。七是谦虚谨慎。八是注意层次,分清主次。

2、副职如何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一是摆正关系,主动配合正职。二是大胆负责,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以事业为重,切忌争权夺利。四是注意顾全大局,注意横向协调。五是气势宽容,有容人之量。

3、抑制领导班子内部冲突的六种方法。一是要以冷制热。二是黄牌警告法,民主生活会。三是彼此推让法。四是坦诚综合法。五是自我补偿法。六是抑制法。

(七)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协调关系左右逢源

1、成功协调人际关系四个环节。一是尊重。二是了解。三是给予。四是索取。

2、下级与上级相处十条准则。一是认真听取上级的讲话,这是尊重领导的表现。二是讲话要简明扼要。三是多提供几种方案供选择。四是维护上级的声誉。五是乐观和富有信心。六是早上班,按时下班。七是信守诺言,不虚伪。八是了解和熟悉上级。九是不与上级过于亲热。

3、上级协调下属关系的九个要领。一是尊重。二是信任。三是体谅。四是鼓励。五是商量。六是帮助。七是冷静。八是体贴。九是带头。

4、化解与下属矛盾的八条法则。一是敢于主动承认错误。二是把隔阂消灭在萌芽之中。三是允许下属发泄委屈。四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五是战胜自己,不要刚愎自用。六是发现下属的优势潜力。七是排除自己的疾妒。八是严厉回击放荡行为。

(八)领导者提高领导效能的工作方法——各尽其职事不躬亲

1、领导者要做领导者的事。抓大事,抓中心。

2、领导者怎样抓好中心的工作:中心带动全局。一是尊重中心工作的客观性。二是分清中心工作的差异性。三是掌握中心工作的可变性。四是对中心工作要抓紧。

3、领导者怎样做指示。一是用词准确。二是要完整。三是因人因时。四是正确途径下达,不要乱了层次。五是指示与督促检查相结合。

(九)领导者检查与指导工作的方法——检查指导控制平衡

1、领导者怎样部署工作。一是任务和职务要相称。二是交待必须明确。三是与下属进行商量,征求意见。

2、领导者怎样检查工作。一是不要为了检查而检查。二是事先有充分的准备。三是检查要有标准。四是要搞好三个结合:跟踪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上下相结合,专门班子与领导检查相结合。五是既要当先生又要当学生。六是不要乱发议论。七是敢于批评和表扬,是非要清楚。八是防止主观性、片面性。九是在解决问题下功夫。

3、领导者怎样指导工作。一是目标指导。二是思想指导。三是政策指导。四是信息指导。五是方法指导。

(十)领导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方法——讲话得体口吐莲花

1、现代领导者的语言表达特性。一是准确性。二是精炼性。三是忌生硬性。四是感召性。五是知识型。六是情感性。七是时代性。

2、如何提高领导者的讲话水平。一是目的明确,中心突出。二是精炼贴切,生龙活泼。三是看人讲话,有针对性。四是实事求是,言而有信,少说多干。

第二部分领导者的艺术

一、统筹艺术

统筹艺术主要是指统筹全局的方法和艺术。统筹艺术的要点:

(一)通晓全局。1、认识全局的相对性。2、把握全局的有机联系。3、认识全局的权威性。

(二)抓住中心。抓住中心就是抓住全行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中心工作,是统筹全局的基本方法。

(三)统筹兼顾。1、统一旋律,步调一致。2、有主有次,主次配合。

总之,领导在运用统筹艺术时,既要注意全局,又要照顾局部;既要统筹,又不能统死;既要抓住中心,又不能放弃一般;既要注意统筹中的坚定性,又要有相应的灵活性。从当前看,要学会“两手抓”的统筹艺术,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封闭管理,另一手抓基础建设。即业务规范化和党建工作规范化。

1、有助于减轻领导的负担。

2、有助于增强全行的凝聚力和整体功能。

3、有助于锻炼下属的工作能力,弥补领导自身的某些不足。

4、掌握有效的控制方法

三、激励艺术

(一)激励艺术的意义

1、可以使职工认识自我价值,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

2、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起到导向作用。

3、可以形成竞争氛围,保证领导目标的实现。

(二)激励艺术的要点

1、精神激励艺术

①目标激励

②荣誉激励

③情感激励

2、物质激励艺术

①价值形态的奖配补,如提高职工工资,给予增发奖金

②实物配补

四、交流艺术

(一)认真掌握好领导干部的沟通交流交流协调的方法。

1、与上级沟通交流。与上级沟通交流时,应注意事先整理好要谈的话题,并选择好沟通交流的时机;沟通交流过程中,要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并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与上级意见不同时,要尊重上级做出的决定,并积极执行;完成工作或解决问题后,要及时作汇报。

2、在工作执行中的沟通交流。首先要尊重指令传播环节,切记不要越级或绕过上级去报告工作,要遵循指挥—汇报链;其次要遵循行政执行的一般程序,即接受任务、分析并拿出办法、实施并办理、总结并反馈。同时要注意,不要加入到说三道四和流言蜚语中去;要直接与他人沟通交流;冲突时,焦点要针对问题,而不是个人;当处于错误的情况时,千万不要试图顽固到底,而要向人致歉以结束争论;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3、与下属或群众沟通交流。可以采用“和缓”的交流方法。安排和检查下属的工作是职能之一,但我们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们知道,人都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作为下属,他们更有这种需要。领导习惯于采用命令的方式安排下属的工作,习惯于采用斥责的方式批评下属的工作,这都是非常有害的。工作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尽量“淡化”上下级差别,采用“建议”或“安排”的口吻来安排工作一定会比“命令”更有效;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来指出下属的过失或不足一定会比“斥责”更管用。有些人担心自己的“威信”会不会因为自己这种“和缓”的交流方式而变得“荡然无存”,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恰恰相反,您的下属只会越来越尊敬您。

(二)灵活运用好沟通交流协调的技巧艺术。

1、注意场合,选择时机,事半功倍。

与领导干部沟通交流,要注意场所、选择时机。注重方法的变通,方法正确才能减弱或者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要根据领导干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个性而采取适当的沟通交流方法,因人因事地而用:(1)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的方式;(2)旁敲侧击,暗示下属;(3)转移注意,在谈笑之中让下属明白你的意思。避免直接的对立面,好让别人接受。

2、坦诚相待,冷静谦和,切忌急躁。

在工作中,下属要赢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领导感受到你的坦诚谦虚。工作中的事情不要对领导保密或隐埋,要以开放而坦率的态度与领导交往,这样领导才觉得你可以信赖,他才能以一种真心交流的态度与你相处。

作为领导,应该降低自己的姿态,真诚谦虚,不要以先知者和必胜者的心理自居,不要老是一副严厉的面孔,用一种朋友间沟通交流的平等心态去和下属沟通交流。

3、了解内心,发挥人缘和情感作用。

不管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他首先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作风和习惯。对对方有个清楚的了解,是为了运用心理学规律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处理上下级关系,做好工作。人性中有一种最深切的秉性,就是被人尊重的渴望。与人交往时要永远记住,人都希望别人恭维他、赞扬他。你要找出领导干部的优点和长处,在适当的时候给别人诚实而真挚的尊重。

4、主动沟通交流,加强互动,合理处理下属的合理需求。

平时多关心同事,正式场合的交流能够了解的更多的是下属的工作情况,多安排非正式的沟通交流渠道:闲聊、联欢会、内部活动等互动活动。与人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要知晓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人交谈时,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倾听胜过长篇大论;别探听别人的私事,无意中知道了,也要放在心里当成秘密;别人的赞美好比香水,闻闻可以,若当了真,喝下去可就惨了;坦然承认别人指出你的不足,这样,他们只会更尊重你而不是轻视你;当朋友悲伤失意时,一定要靠近一些,而朋友高兴得意时,不妨稍微离开一点;与人同行,不要走得太快,不要离得太近,给别人一些进退的空间。建立直接上报的渠道开辟表达需求的空间,满足合理需求,应该让下属看到你的办事效率,增强下属单位的信任,在做出分析后,尽快满足下属的合理需求。

5、均衡关系,着重劝慰,团结为上。

与上级沟通交流的意义在于工作上能得到正常的支持,遇上困难能得到帮助和化解,个人价值能得到上级的肯定,只有相互支持和良好合作才利于搞好工作,至少不能让上级整治下级给小鞋穿;与下级沟通交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能力实现目标,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实现组织系统的最佳效能。

与上级沟通交流协调时,应该服从而不盲从,尊重而不奉迎,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做好本职工作而不越位,在上级之间保持中立等距离外交,一样的支持、服从、对待。

与下级沟通交流协调时,应该以人为本、做好服务,要注意拉大能力距离而缩小感情距离,大事要讲原则,小事要讲风格。

五、开会艺术

考查历史,我们发现:自从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类就已经有了会议。

在针对不同对象的各种管理程序中,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各个方面,都必须依赖会议来辅助实现其管理功效。

计划——必须通过开会,来集思广益,形成最优化的计划;

组织——必须通过开会,来明确机构的职、权、利关系;

指挥——必须通过开会,才能进行具体的任务布置;

协调——必须通过开会,才能弥合分歧,纠正偏差;

控制——也必须通过开会,才能全面、系统地贯彻。

领导的其它职能,也经常需要通过会议才能完成。因此,会议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一)会议的功能

会议有以下六项功能:

1、信息沟通:通过会议,可以传达上级的意图,公布企业整体状况,了解下属工作情况,明了下属思想情绪状态,及沟通其它信息。

2、生成方案:通过会议的研究讨论活动,可以产生解决问题或展开行动的方案。

3、统一思想:通过会议,可以融合各种不同的见解,达成一致的思想,以指导组织的各个部分,在核心思想指导下协调一致地行动,增强了组织的协调性。

4、产生权威:通过会议形成的决议,常常比单纯的行政命令更具权威性。因为,会议决议含有民主的成份、集体的智慧;反对会议决议,一定程度上就是和众人作对。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就比一份单纯的红头文件或行政命令强烈。

5、地位象征: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许多人认为,参加会议越多,表示社会地位越高;因此,会议也成为一种地位象征、待遇象征。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之所以反对某项方案,小部分原因是他认为方案本身有漏洞,而绝大部分原因是没有请他参加会议,感到自己的地位与尊严受到了藐视。

6、调节情绪:有些会议并无太多的日常管理实质内容,而纯粹是通过会议来调节与会者的情绪与心态,为某种特定的管理需求服务。例如,誓师大会、保险公司对推销员开的早会(许多保险公司通过给推销员开早会,来安慰失败者,鼓励成功者,激励拼搏、振奋精神)、干部任命会议。

(二)主持布置任务会议的技巧

1、布置任务的会议,是最常见的会议之一。布置任务会议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下属的工作效率。未经专门训练的管理干部,在布置任务的会议上,常会犯一些原则性错误。

3、责任一定要指派到具体的人身上,并且,一件事一个人负责。

5、明确完成任务的达标要求,并且极具可操作性;很多领导者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自己明白任务的优劣标准,下属也自然会不言自明。但是,调查发现:大多数下属并不能准确地掌握上级的意图;这导致任务完成的绩效,与领导的期望值相距甚远,甚至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告诉下属完成任务的优劣标准,必须是可操作性的标准;有的领导告诉下属:一定要做好、效果要好、只能干好不能干砸、一定要让我满意、要有用……等等,这些标准都属于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标准;因为上述的每一个标准,都可以引发出多种角度、因而也是多种标准的理解。所以,领导者在布置任务时,必须要避免使用语言、词汇的广义性与不确定性。

6、要营造上级会随机监督、检查的气氛。

领导者完成任务布置以后,同时必须让部下感到:领导会随时亲临现场、检查任务的执行进度。如果部下认为:这位领导布置任务,是“前布置后忘记”,并且,肯定不会来检查进展情况,那么,部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了。

所谓”气氛”,就是部下感觉到上级亲临现场检查工作进度,仅仅是一种“可能”,是对员工的一种心态压力;同时,将这种检查定位为一种“可能”、一种压力气氛,还有利于领导者根据自身的日常工作安排,以及对执行任务的部下信任度,决定是否真的亲临检查。当然,形成并维持这种气氛,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有选择地抽查下属的工作,以对全体执行者起到警示作用。

(三)主持讨论会的技巧

所谓讨论会,就是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求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讨论会是管理工作当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善于主持讨论会的领导者,能够获得尽量多、尽量全面、尽量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议和方法;不善于主持讨论会的领导者,往往不能从集体的智慧中吸取有益的成份,需要做出决策时,也往往是孤家寡人、闭门造车,结果,或异想天开、盲目冲动,或畏头缩脑、妄自菲薄。

主持讨论会的原则,有以下十个方面。

1、主题复杂的讨论会,要提前将议题通告参加会议者,以免讨论缺乏深刻。

2、营造或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严肃的会议气氛,会抑制与会者的创新思维。因此,召开讨论会的地点,应该选择比较宽松的环境。在开会之前,主持者也应该率先引发一些愉悦心情的话题,发布一些令人鼓舞的讯息,然后,自然而然地转入主题,并激励与会者畅所欲言、坦诚直言。

3、持不要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

首先,讨论会的主持人一般即是领导者。领导者首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为会议议题定下基调,限制与会者的思维空间,压抑大家的创新欲望;因为,下属或员工提出与领导者不同的见解,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对领导者能力的怀疑、甚至否定。如此心态和情绪的产生,将导致百家争鸣的讨论会,演变成领导者的独角戏;于是,原本可以博采众长的优秀方案,却在与会者的一致沉默当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次,领导者也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领导者以引发讨论为动议而首先发表的见解,往往布满漏洞;他的见解通常成为与会者内心批判的众矢之的。这种批判心态的深入与扩大,往往引发与会者窃窃私语:“瞧,我们这位领导真是个糊涂蛋,又出馊主意了”;其结果,必然导致领导者形象受到损伤。

如果,领导者处于讨论会尾段发言——将自己对他人观点的认同标准,隐含在总结、补充、修正正反两方面意见的过程中——则必然是最完整、最全面、漏洞最少的发言;这对提高领导的威信大有好处。

那么,作为主持人的领导者其“开场白”应该如何措辞呢?

领导者的“开场白”应该激励大家畅所欲言,阐述清楚会议的目的、背景,以及前期工作总结;在表述以上所有内容时,必须摒弃对讨论主题隐含态度倾向,坚决不能在一字半句当中,提供下属揣摩领导者态度倾向的依据。唯此,才可确保讨论结论的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

4、对于好的建议应鼓励,质量不高的建议不能批评。

每位下属,在提出自己建议之前,都是认为自己的建议是有效的,并且,下属并不能确切地预知上级对自己的建议的反应。如果,对于质量不高的建议予以批评,就会堵塞言路,使人不敢发言。因为,下属会认为:“我的发言,说不定会招致批评,何必自讨没趣,还是不发言为妙”。因此,主持者对于质量欠佳的建议予以批评、指正、纠偏,绝对是一个坏习惯;有这样坏习惯的主持者,是开不好讨论会的。

正确的方法是:听到了好的建议,主持者应该通过口头表扬、点头致意、满面笑容、追问细则等行为,来鼓励发言者继续发言。对于所听到的、质量欠佳的主意,只须装作没听见就可以了。

当然,有的人提出坏建议,其动议不是由于思维方法不同或能力问题,而是故意捣乱,那么,就必须予以批评。

6、参加讨论会的人数不能太多,控制在5~10人为宜

讨论会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发言的真实性与参加会议的人数成反比。参加会议的人数越多,发言者的顾忌就越多。只要会议的参加人数超过了十几人,发言者难免采用“官话”、“套话”来表述,其观点也就会变得冠冕堂皇、似是而非了。因此,参与讨论会的人不能太多;否则,根本不能得到切实有用的东西。

但是,如果认为“参加讨论会的人越少越好”,那么,人数太少也无法激发起活跃的气氛,阻碍了新思想的产生。讨论会人数以5~10人为宜。

7、开讨论会应有结论

主持者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应对讨论进行状况有明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应尽可能综合了各方面合理成份;用张三的意见,加强李四的意见,用王二的意见,补充麻子的意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没有结论的会议,等于没有开会。如果,一次会议不能做出整体结论,也必须做个阶段性的小结,使得会议的成果有具体的体现。

8、有了结论以后,应把任务分摊给具体的人。按照布置任务的程序进行操作。

上述,就是主持讨论会时应注意的基本原则,我们把讨论会常见的错误编成四句顺口溜:

会而不议:开了会却走了题;

议而不决:开了会虽没有走题,但也没有结论;

决而不行:开了会虽然有结论,但没有把任务分摊到具体的人身上;

行而无果:任务虽然分摊到了具体的人身上,但是,却没有效果;原因是,没有去检查。

THE END
1.工作能力怎么写1、该员工工作认真,脚踏实地,关心同事,员工工作能力及表现评语精选。虽然工作性质繁琐、复杂,但她能平和的对待,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工作总能自觉、认真、细致地完成,受到办公室成员一致好评。工作中她能够站在公司的角度,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部门的管理出谋策划,是领导的好助手。 http://www.wnl7.com/shenghuo_3063456/
2.员工工作能力及表现评语4、该员工平时工作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工作认真做事效率好,而且上班的纪律也很好,值得各位同事学习。 5、该员工思路清晰,有很好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不仅口齿伶俐,语言婉转,更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6、勤恳务实,善于学习,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注重个人成长;工作成绩进步大,业绩发展迅速,或有效改进自己的...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731375660.html
3.描写人物认真工作的成语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废寝忘食: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专心致志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七彩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http://m.qicaisi.com/bk-242419.shtml
4.《人工智能产品经理AI时代PM修炼手册》对方更喜欢听到以数据支撑为手段,客观谨慎地表达自身观点,还是希望通过主观的判断来表达; 对方更喜欢听到细节还是概括; 产品经理应该了解公司各部门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分工情况以及历史背景信息,并结合对方立场来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把握人性、以最真诚的态度进行沟通。 https://www.jianshu.com/p/a0265bda8b1e
1.业务能力强,这样夸最简短1.你的业务能力真是出类拔萃,让人佩服...业务能力强,这样夸最简短 1. 你的业务能力真是出类拔萃, 让人佩服不已 2. 你业务能力出众, 令人钦佩不已, 真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3. 你办事, 我放心, 业务能力顶呱呱 4. 业务精湛, 你就像那职场上的超级英雄, 无所不能 5. 你业务精通, 处理难题真稳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4423281910030437846.html
2.简历中的自我评价用语一般写什么(共7篇)能在短期间内适应新环境,有强烈的品质意识;对工作认真负责,上进心强!懂电脑基本操作,熟练小键盘操作! 大学生简历自我评价 党员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模板 求职自我评价范文 高中生自我评价范文 教师自我评价范文 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 简历中自我评价范文 小学教师自我评价 毕业生自我评价范文 怎么写自我鉴定 | 自我鉴定...https://www.henhaofanwen.com/youxiufanwen/20230330/5159.html
3.语言沟通的技巧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熟练掌握和使用文明用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应该“请”字当头,“谢”字结尾,在接待病人或进行各项操作时,应根据不同病人、病情、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文化背景等给患者一个合适的称谓,以表示对患者的尊重,每次交接班时,向病人问一声好,晚上熄灯时,向病人道一声晚安。患者提出问题时应耐心倾听,...https://www.jy135.com/zhichang/2037289.html
4.工作特长怎么写(通用7篇)3)成熟稳重,能承受工作压力,可适应长期出差,有较强的沟通交流、业务拓展以及团队管理能力。 4)综合素质强,有美容院、代理商及相关资源者优先。 范文二:it人才求职 熟悉office等办公软件; 熟练而全面掌握通信及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 熟悉sql server、mysql等数据库操作,了解oracle数据库操作; ...https://www.wenshubang.com/html/jianli/172405.html
5.熟练工作英文怎么写熟练工作的英文怎么说skilled work相关短语 be skilled in 擅长 skilled in adj.精通,擅长 Skilled in adj.精通,擅长 be skilled at 善于,擅长,精通 skilled labour 【法】 熟练工人 skilled laborer 熟练技工 skilled work 熟练工作 skilled labor 【经】 熟练工人 skilled witness 【法】 技能证人 Skilled Worker 熟练技工 ...http://m.hujiang.com/ciku/553754_175447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