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哈飞铆装厂钳工步凡吉积极备赛中。图片由省人社厅提供
这不是我省选手第一次参与全国性技能比拼。它不仅是我省历年来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缩影,也是显示培养成果的展示舞台。是什么推动了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从这一届大赛的侧面,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技领龙江技能人才助力经济发展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从不缺少技术工人。从发轫于1948年成立的第一所技工学校开始,我省技能人才培养与我省乃至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相辅相成,一路携手前行。72年来,我省技工院校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职业技能人才170余万人,我省各大厂矿企业生产一线工人毕业于技工院校的比例曾经高达85%以上。
从“工人”到“工匠”,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工作,特别是针对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系列政策措施,为技能人才成长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加强培训、人才引领、创新提升等方面,数百万“龙江工匠”和“技能达人”充分发挥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人才队伍与奋斗新时代一路同行,成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勤学笃技后浪青年撑起龙江希望
21岁的步凡吉是哈飞最年轻的专业铆装钳工。“我儿时就怀揣航空梦想,如今可以站在国家大赛的舞台上维修飞机,以前对我来说想都不敢想。”在接受采访时步凡吉告诉记者,2017年他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来到哈飞工作,给自己定了目标,一定要当一名出色的铆工。
在步凡吉的同事和指导老师眼中,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特别有钻劲,灵活得很,“参加这个大赛不仅提振了他的信心,也让他经受了历练,为他的前程点亮了一盏明灯。”
有步凡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哈尔滨技师学院食品教研室主任王雷是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裁判,也是烘焙专业的一名指导教师,“我指导的学员最小的才15岁,他们从小就立志要通过技能改变命运。”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技能正是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技能成才的广阔舞台。我省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的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世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选手张可欣仅有16岁,选手平均年龄22.8岁,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青年人才正日渐登上技能舞台的中央。
筑巢引凤技能培训搅活就业春水
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每逢毕业季来临,与当下部分群体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我省许多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却持续保持高位,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未出校门就收到了企业抛来的“橄榄枝”。高就业率背后的秘密,便是我省将技能培训打造成为就业蓄水池的系列举措,坚持需求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就业创业需要,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强化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已成为全省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成为了推动高质量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普通人的眼中,餐厅服务员是一份整天端着盘子、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有人却努力把这个工作做到极致。调制咖啡、西餐摆台、用英语优雅地为外宾服务……她就是代表我省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项目的孙睿,2002年出生的孙睿来自密山市兴凯湖农场,现在是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谈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最坚定她意志的就是高就业率。“我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就业,参加这次大赛,与高手同台竞技,开阔了我眼界,也让自己找到了舞台。”对于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孙睿希望能够再夯实基础,找到差距,在更精彩的舞台绽放风采。聊到未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孙睿告诉记者,她希望大学毕业后到星级酒店工作。“工作后,日常的服务不会有比赛那么紧张,但我肯定能拿到好成绩。”
据介绍,2019年以来,我省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大局,强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等载体,积极支持企业开展以工代训,推出“康养培训计划”“马兰花创业培训计划”,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支持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支持重点群体、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企业新吸纳劳动者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有效破解了就业结构性用工矛盾。
力争上游技能大赛搭建出彩舞台
据了解,在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各竞赛项目中,获得前3名的选手将分别获得金、银、铜牌。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参赛人数1/2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对各竞赛项目前5名获奖选手(团队双人赛项前3名、三人赛项前2名),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优胜奖以上选手可直接晋升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其中,世赛选拔项目中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将入围2022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参加后续的集中训练。对代表我省获得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