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同兴达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建造业的工程变更管理对整个项目管理的意义重大,但多数建设项目在处理工程变更的方式上存在滞后性,变更信息的传递出现断层、不准确、不及时的现象。本文针对现阶段工程管理中的变更管理问题,通过建设项目案例,总结通过BIM技术辅助工程变更管理对项目建设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BIM技术;变更管理;5D平台

0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扩大,近些年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成了项目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工程变更的数字化管理上面。众所周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多变更,往往变更的出现会对整个项目建设的工期及价款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来提高工程变更的管理水平及规避掉不必要的变更,提高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信息交流及信息共享,成为了当前项目变更体现管理的重点。长期以来,工程变更的管理手段过于单一,基本停留在手工作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不重视设计阶段的预先控制,项目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工程变更发生后的信息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专业的软件支持等。BIM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辅助项目管理者开展工作,以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减少变更的目的。

1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变更管理

1.1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1)主观因素

业主层面:对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存在不足。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目标需求发生变化。

施工方层面: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方法发生变化。如施工深化设计不彻底不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设计方层面: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出错或遗漏;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配合不当。

(2)其他客观原因

政府为推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和建筑市场的有较发展,颁布新的政策法规;由于勘察不充分或发生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变化;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充分导致对工程项目的目标控制不当而产生的变更。

1.2现阶段工程变更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变更管理的预先控制不到位

在当前国内工程建设项目中,大部分变更产生的原因是设计的遗漏和错误,而变更的控制方式往往是在施工阶段针对变更做出弥补,并不是预先控制。这与工程在设计阶段以二维图纸表达为主有一定关系,因为二维图纸往往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师和业主的意图,且二维图纸不能有效地解决管线综合的问题,因此各专业管线之间存在的碰撞只有在施工的时候才能发现。

(2)参与方众多,组织协调困难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由多家单位、多个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这就需要各单位、各参与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但由于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没有一个良好的协同平台提供给项目参与者,不能及时对接工作,特别是在处理变更的过程中,导致各参与方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和发布,信息延误。

(3)缺乏对变更发生后的合理控制和职责划分

如果项目缺乏完善的工程变更实施流程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就会导致对变更的处理存在不同的意见,现场管理困难,会影响变更的处理效率,阻碍了项目建设的合理、高速进行。

(4)信息化水平滞后,信息共享不及时

传统的工程变更管理,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管理人员书面沟通,纸质文件逐级传递,但由于工程项目的体量庞大,过程文件繁多,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文件传递周期长,纸质资料容易损坏丢失。除此之外,工程变更的管理未能有较及时闭合的流程,领导不能及时掌握变更的处理情况

1.3基于BIM技术的变更管理优势

(1)三维模型便于设计查漏补缺,减少设计阶段图纸错误

在项目设计阶段创建三维模型,设计师更容易发现设计错误,便于修改。特别是在图纸会审过程中,由于二维图纸的局限性,审图人员很难做出准确的检查和判断,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的存在,造成工程设计变更。而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参数化等特点,利用BIM技术构建的三维信息模型,可为图纸会审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

(2)可视化直观反应碰撞位置,减少变更发生

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展现各专业的空间布局、管线走向,通过BIM碰撞检测功能对不同专业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分析,尽早发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点,并反馈给设计单位修改,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减少后期变更的可能。

(3)信息传递更方便有效

在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在发生变更的时候,通过共享的BIM模型对变更信息动态管理,一旦发生变更,建模人员对模型做出修改后,其他参建人员拿到的模型数据也随之更新,信息得以及时传递。

(4)变更信息实时反映

在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变更及附件资料,通过BIM技术能实时提取变更前后工程量,把这些变更量化后上传到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集成,实现变更前后的对比。

2案例介绍

2.1项目介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电信路5号玉华村,占地面积9323.89m2,其地形态为边缘不规整的L型,其南侧为住宅建筑,北侧为医院建筑,西侧与华西医院第一住院楼之间相隔电信路。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项目一栋以及横跨电信路架空连廊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0480m2,其中地上上面积39760m2、地下面积10460m2、室外横跨电信路架空连廊面积260m2。

2.2项目建设变更管理重难点分析

(1)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协调困难

本工程的施工区域狭窄,从环境来讲,本项目地处市中心地带,西临电信路、南临玉华村道路,交通拥堵,影响施工环境因素较多,本项目与周边小区紧邻,存在施工与各居民楼的协调;

(2)机电单位系统复杂多样,施工难度高

本工程为医疗综合楼,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体,机电系统复杂。除普通民用管道电气外,还有各种医用管道电气系统,如医疗气体系统、气动物流系统。洁净手术室、层流无菌病房和ICU重症监护室房间要求采用净化空调;

(3)本工程涉及专业众多,总承包协调管理难度大

本项目涉及到众多的专业分包工程、独立工程等,工艺工法复杂,对各专业各工序的协调管理尤为重要,因此总承包的管理工作也是项目建设过程的难点之一。

2.3基于BIM的变更管理实施策划

2.3.1项目BIM技术应用组织架构

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节约经费、优化项目设计和后期运维,同时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项目综合管理水平,打造医院类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标杆,项目全面开展BIM技术应用,形成以业主为主导,BIM咨询策划和协调,各参建单位共同参与的BIM工作组织模式。其组织架构图如下图3.1所示。

2.3.2项目变更管理各方职责

(1)建设单位

建立项目BIM领导小组,对项目的BIM辅助变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要求,并且对变更管理的方案及流程进行审核,对平台的使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成果进行确认。

(2)BIM咨询单位

统筹管理BIM工作,按建设单位要求策划和编制项目基于BIM的变更管理制度和实施流程,组织协调各方BIM应用,并对BIM辅助变更管理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各阶段实时BIM模型提取工程量对比分析,审核各阶段项目参与方提交的BIM成果,搭建协同管理平台,对平台定期进行管理与维护。

(3)设计单位

负责设计阶段BIM模型创建及施工阶段的配合服务,利用BIM模型在方案阶段及初设阶段对建筑性能分析,利用BIM的可视化特点发现二维平面图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作出优化,避免因设计不完善造成的变更。

(4)造价咨询单位

负责造价控制方面的BIM应用,在发生变更后,能够运用BIM技术进行变更前后的造价对比,提高算量精度。

(5)施工总承包单位

(6)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该具备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能审阅BIM模型,应配合BIM咨询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供的BIM成果进行审查。

2.3.3管理制度及流程

在项目实施前期,经过前期调研和业主沟通,编制了本项目相应的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及流程,指导BIM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的开展,辅助业主进行项目管理。利用BIM模型验证现场设计变更,演示变更前后效果,提取工程量,进行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等分析。详见图2、图3、图4所示。

2.4基于BIM的变更管理实施应用

2.4.1设计阶段

(1)设计模型创建

根据项目要求,设计阶段通过创建三维BIM模型满足后期施工及工程变更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为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创建了包含土建模型、机电模型为一体的项目BIM模型。见图5所示。

(2)设计图纸问题发现

结构图纸在建模阶段共发现问题28处,建筑专业在建模阶段共发现问题15处,结构与建筑存在冲突的位置共计18处,并在早期图纸会审中提出,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变更的发生,不仅节省了工期约15天,还避免了因返工造成的费用约35万元。

机电安装专业通过BIM建模发现的图纸问题共计33处,其中暖通专业11处,给排水专业10处,电气专业3处,特殊部位回旋加速器房间9处,预计节约工期7天,节约成本0.7万元。

2.4.2施工阶段

(1)场地布置

该项目施工场地狭窄,若不能合理规划安排场地布置,会导致材料设备进场后的二次搬运,甚至造成变更。项目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对华西转化医学综合楼项目三维场地进行建模,解决了二维图纸难以解决材料合理堆放、设施设备进场、生活办公区布置等问题。见图6所示。

(2)碰撞检测

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的特点,通过对三维模型的碰撞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设计过程中的错漏碰缺,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返工的现象;借助Fuzor软件的虚拟漫游功能,提前深入建筑内部发现设计不合理和各专业具有冲突的地方,从而做到对工程变更的预先控制。见图7所示。

目前,项目的机电深化工作已经完成地下一层至地上八层部分,通过在Navisworks中碰撞检测,发现碰撞问题2万余个,其中机电管线与结构之间的碰撞共计2807个,机电管线自身各专业之间的碰撞共计18321个。我们将碰撞点按照对施工造成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类,再将其调整的困难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统计以下表1。

表1施工图BIM模型碰撞问题分类表

分类

等级

碰撞个数

问题比例

类型比例

1

846

4%

13.3%

2

579

2.8%

3

1347

6.5%

356

1.7%

21.7%

749

3.5%

3485

16.5%

2764

13%

65%

4892

23%

6110

29%

对施工造成影响程度

调整困难程度

Ⅰ:对施工不会造成影响

Ⅱ:造成轻微影响,施工方便自行解决

Ⅲ:造成巨大影响,难以施工

1:调整容易

2:调整难度一般

3:调整困难

对初版施工图进行建模后,通过碰撞检测功能,对各碰撞点分类得出,大多数碰撞点会对施工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且在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碰撞中,调整存在困难的占大多数。这些碰撞问题若遗留在施工过程中解决,会无端浪费大量工时,造成返工,浪费大量材料。通过BIM建模提前暴露这些问题,对管线进行深化设计,目前已解决掉碰撞点11058个,直接节约成本约116万。

(3)深化设计模型

设计单位移交的成果模型往往精度上达不到施工要求,会遗留一些问题需要在施工阶段解决。对此,施工单位BIM工作人员需将模型进行深化,特别是管线方面,施工单位需根据项目特点及施工工序安排等综合考虑,对各专业管线进行综合排布。该项工作在机电安装进场之前完成,可减少大量返工,节约工期及成本。深化设计前后对比表2。

(4)净高分析

净高分析是基于优化的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对建筑物的竖向设计空间进行检测分析。利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调整各专业管线排布,最大化提升净空高度,优化后的净空高度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提前向业主展示,得到业主方的认可方可施工,可避免后期施工过程中因为净高的问题产生变更。见图8、图9所示。

对管线综合后的模型进行净高分析,记录吊顶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邀请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参加会议讨论,通过漫游视频展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标高的部位及原因,并在会后将讨论内容形成文档,确定新的净高控制要求,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再发现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变更。通过BIM净高分析发现二装净高问题共计37处,预计节约成本共计6660元。

(5)5D平台应用

在项目进行中,总包方每周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记录,与计划进度形成对比,可直观地反应施工是否按计划进行,同时将进度关联模型、模型关联清单,直观地反应施工现场物料的使用情况和成本的动态曲线。见图10所示。

例如:该项目的机电安装部分1号变更,该变更由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考虑项目B1F层给排水设计图纸中W-2、FL-06、FJL-2、YL-2、YL-3系统,按照设计给定的穿梁标高-1.15m高度出户,系统图给定1%坡度,通过BIM建模发现存在重力管水平支管与梁之间的碰撞,因此提出变更,将支管上翻穿梁布置,系统出户标高改为-1.25米。见表2所示。

2.5基于BIM的变更管理小结

在工程建设项目过程中均会发生变更,有些变更是有益且必要的,而有些确是非必要且具有破坏性的,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规避,或者做到合理的管理,那么将会产生很高的代价。该项目通过BIM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BIM模型发现设计图纸问题,并在项目开工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正式开工前,通过对场地布置的三维建模,对项目材料的堆放,设备的进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最佳场布方案。在施工准备阶段,通过碰撞检测及净高分析,提前发现了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及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通过施工深化设计,对管线的排布进行了优化,将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拆改提前解决。基于BIM5D技术搭建协同管理平台,将模型与清单进行关联,基于BIM模型快速出量的特点,变更发生后修改模型可快速统计出工程量的变化。最后通过BIM5D平台的变更管理流程的创建对项目变更管理的流程进行了统一管理,实时掌握变更的处理情况。

通过BIM技术前期发现图纸问题,碰撞检测发现管线碰撞问题,净高分析发现二装净高问题。见表3所示。

3结论与展望

3.1结论

BIM技术作为建筑业新兴的一门技术,对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将BIM技术引入到工程变更管理中,提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工程变更进行管理,并基于BIM5D平台搭建了变更管理工作流程,实现了信息化高效管理。现得出以下结论:

(1)BIM技术凭借其可视化、参数化的特点,大幅度提高了设计质量及精度,减少设计的错漏碰缺现象,通过各专业间的碰撞检测,及时发现并减少碰撞点,优化各专业的空间布局,在项目前期达到预先控制的目的;

(2)该项目利用BIM技术创建的基于BIM5D的变更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对变更信息的动态可视化管理。模型承载的信息随着模型的变更而及时更新,对变更工程量及变更工程款的变化实时追踪;

(3)BIM5D平台提供了让各个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实现变更技术的及时共享,提高了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同时将工程变更信息及时反馈到项目决策者手中,便于整个建设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3.2展望

参考文献:

[1]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市级医院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2017)[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11.

[2]余雷,张建忠,蒋凤昌等.BIM技术在医院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3]中国医院协会,同济大学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医院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南[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10.

[4]郝敏,李立军.基于BIM技术在工程变更信息共享平台的创建[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6.

[5]刘素琴,杜晓玲.BIM技术在工程变更管理中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

THE END
1.什么是BIM技术的应用BIM技术:指的是在建筑物自规划、设计、施工及营运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使用的数字信息及其工程应用技术,特别的强调建筑物生命周期中横跨各部门的信息结与完工后营运的永续,其独特的3D可视化呈现与跨专业、跨阶段的同步作业、现场信息的实时掌握、微观与巨观空间信息的整合等。爱问...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skm3GHji0b.html
2.BIM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在项目决策阶段,利用BIM技术可以进行可视化规划景观模拟及规划微环境模拟分析及评估。括建筑物空间结构的日照关系、风环境、热工、空间景观的可视度和噪声分析等。 1.项目三维景观分析 根据项目规划平面图、功能分区、户型等参数、应用BIM软件,建立可视化3D模型。全方位、多角度模拟建筑设计效果。比较全面评估任意位置的景观...https://www.baijiao.org/school/shamenxiaozhujiaoyu/news/21802.html
3.BIM技术及其应用[1] 1.1 BIM基本概念以及内涵 6663播放 08:28 [2] 1.2 BIM的技术特征 2842播放 10:11 [3] 1.3 BIM的价值 2493播放 03:33 [4] 1.4 BIM的相关政策 2167播放 04:37 [5] 1.5 BIM常用软件 3190播放 05:28 [6] 2.1 BIM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概...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ZGVEVS7E3&mid=undefined
4.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国内超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和深度在不断扩大,而基坑坍塌等安全事故的频发,对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新兴的技术手段也被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以某项目深基坑为例,使用Revit建立基坑支护三维模型,进行结构碰撞检查、施工过程模拟以及安全监测,用于指导现场的施工...http://m.lcbim.com/h-nd-2655.html
1.BIM技术的十大应用十、项目协同管理应用 BIM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可以了解到项目参建各方人员分组,权限分配,项目创建,模型上传,模型本地下载。 利用模型为载体进行对话,截图,图片上传等,进行质量、安全、技术等管理;利用资料管理功能进行检查表单填写,利用平台生成二维码进行物料跟踪管理;利用平台进行进度管理等实操讲解。 https://www.jinghanedu.com/h-nd-504.html
2.“BIM”技术的应用12篇(全文)在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运维等方面的应用中体现了重大价值。近年来,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被认可后, 住建委和地方政府先后连续出台政策推动和促进BIM技术发展, 本文将初步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施工,设计...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ue8e7p8.html
3.“BIM”技术的应用(精选十篇)事实上,BIM技术的应用由不同性能和不同阶段的软件组成,BIM的应用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不同阶段都有比传统管理优质的时代性变革的价值,但是其数据核心都是应用三维具有关联性的建筑信息模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BIM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BIM技术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4x3q01.html
4.(优选)BIM技术应用BIM技术应用1 【摘要】建筑工程行业因为BIM技术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变革,在管理信息的收集与传输方面一改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BIM技术的涉及面非常广,利于应用与推广。论文从论述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特点入手,系统研究BIM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更多项目管理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https://www.unjs.com/w/414283.html
5.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浅述论文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运用4D技术进行施工模型的构建,这种模型的构建可以有效的掌握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具体环境,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劳动力分配、材料管理、机械管理等进行科学。 3.5 BIM技术中的项目数据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工程结构和系统功能过于复杂强大,而且工程数据也十分多样,这样就给...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50224.html
6.BIM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BIM免费教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和建筑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BIM是通过创建、管理和协调建筑信息模型来支持建筑项目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过程。BIM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建筑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管理、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BIM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https://www.tuituisoft.com/bim/100905.html
7.BIM技术应用目的有哪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时期,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那么,BIM技术应用目的有哪些? BIM技术应用目的 1.预知结果,增加目标顺利实现 通过BIM技术建立信息模型,可以预先观察到设计的建筑物。特别是一些细节...https://www.uplook.cn/gongcheng/bim/49448.html
8.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文(精选3篇)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方法,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全面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有效降低管理的风险,增加最终的经济收益。 1.2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主要有可视化的特点,能够对模型进行协调优化。首先可视化是指对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施工图纸中的信息内容更加直观...https://mip.wenshubang.com/jianzhubiyelunwen/990979.html
9.BIM技术应用方法对于BIM技术的应用,不论作为规划及推动作用的公司还是处于执行与实践的项目都要进行总结。公司通过总结不断优化与完善BIM应用方法,形成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可推广的BIM应用实施方案,对项目应用进行切实可行的指导。项目BIM应用推进过程中,应该及时总结问题、经验以及给项目产生的实际价值。问题应及时解决,以免影响实施推进;经验...http://www.shhrjzsjzxyxgs.com/shhuirong/vip_doc/15786170.html
10.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十大应用BIM技术十大应用 钢筋深化设计、 建筑及装修、现场布置优化、基坑工程、安全防护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建模工程、navisworks软件应用、revit与算量模型的互导应用、项目协同管理应用 ① | 钢筋深化设计 | 结合实际项目办公楼钢筋模型创建,包含钢筋图集解析、钢筋排布规则解读、钢筋模型创建,构件分阶段设置。也可通过钢筋三...https://m.co188.com/bbs/thread-10114537-1-1.html
11.BIM的十大应用领域,你知道几个摘要随着BIM应用逐步走向深入,单纯应用BIM的项目,更多的是将BIM与其他先进技术集成或与应用系统集成,以期发挥更大的综合价值。 随着BIM应用逐步走向深入,单纯应用BIM的项目,更多的是将BIM与其他先进技术集成或与应用系统集成,以期发挥更大的综合价值。 BIM+云计算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23-8/16928733833166.html
12.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3篇.pdf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3篇.pdf 17页内容提供方:wufeng_01 大小:234.61 KB 字数:约1.04万字 发布时间:2022-06-18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37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论文3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17/5210223003004243.shtm
13.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优势及案例超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紧、部分节点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施工顺序难以确定等问题,为了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效率,就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文章以上海中心大厦为实例,主要对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项目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建设人员事前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分析,BIM技术为解决超高层建筑...http://m.xmzgxcl.com/view.php?aid=3959
14.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2006~2008年,建筑业开始关注BIM概念;2009~2012年,设计类BIM软件开始在国内推行,一些地标建筑项目开始尝试BIM的基础应用;2013年以后,BIM的应用从设计阶段逐步向施工阶段过渡,各方开始探寻BIM对施工的指导意义,进入所谓的BIM2.0阶段。在此过程中,国家也从2010年开始推广BIM技术,尤其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5年6月发布的...https://www.uibim.com/30186.html
15.案例分享10大BIM应用案例上海迪士尼的奇幻童话城堡项目成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实践技术大奖”。借助BIM技术,迪士尼工程人员不用手拿纸质图纸,带个iPad就可进行现场管理,三维视图让施工错漏一目了然,避免了返工浪费。 四、BIM应用于国家会展中心 ...https://iiagd.com/xwzx/1755.html
16.BIM5D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BIM5D技术是在BI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商务成本及项目数据等信息,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华而不实的动画展现建设过程的方式,对BIM应用中的可视化虚拟建造进行重新定义,让项目管理者在工程建设前预测建设过程中的每个关键部位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大型机械及组织措施方案,还可预测每月、每周所需资金、材料及劳动力情况,...https://www.njrgrj.com/news/show-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