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卓正会计师事务所陕西西安710061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概念辨析;问题研究
一、审计重要性概念辨析
1.审计重要性的含义
198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47号-审计风险和重要性》中没有直接给出重要性的定义,只是说明在判断重要性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归纳起来可表述为:“当一项差错的的性质和金额以及其涉及的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将影响会计报表的公介允表达时,那么差错就是重要的。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中国审计人员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则规定“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的定义与国际社会是基本一致的。
2.审计重要性的衡量
3.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二、审计重要性实践应用及存在问题
1.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与应用
由于报表使用者及其所进行的决策的多样性,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实践中一般采用比率法测算重要性水平,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多年的经验推导出一些计算公式和经验数据,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表1实务中的重要性数据标准界定
基数
重要
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重要
税前净利润
>10%
5%≤X≤10%
<5%
资产总额
>1%
0.5%≤X≤1%
<0.5%
净资产
<1%
收入总额
二是随量变化法,即将百分比常数从单一固定随受查单位的规模大小修改成一个幅度,幅度内百分比的选用是由审计人员视现场情况做判断决定,表2是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超额递减比率。
表2: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超额递减比率
级次
超额累进级距
重要性比率
速算补加数(元)
1
总资产或总收入0-30千元
0.054
0
2
总资产或总收入30千元-100千元
0.029
750.00
3
总资产或总收入100千元-300千元
0.018
1,850.00
4
总资产或总收入30万元-100万元
0.0125
3,500.00
5
总资产或总收入100万元-300万元
0.0083
7,700.00
6
总资产或总收入300万元-1000万元
0.006
14,600.00
7
总资产或总收入1000万元-3000万元
0.004
34,600.00
8
总资产或总收入3000万元-10000万元
0.00272
73,000.00
9
总资产或总收入1亿元-3亿元
0.0019
155,000.00
10
总资产或总收入3亿元-10亿元
0.00125
350,000.00
11
总资产或总收入10亿元-30亿元
0.00087
730,000.00
12
总资产或总收入30亿元-100亿元
0.00058
1,600,000.00
13
总资产或总收入100亿元-300亿元
0.0004
3,400,000.00
14
总资产或总收入300亿元以上
0.00027
7,300,000.00
三是公式法。此法是对样本公司做统计分析后所建立的估算公式。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有自己的公式,而且每隔数年会再根据新资料重新检验,实践中较为知名的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式,其1998年的公式是: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1.84*,其中1.84是根据1998年样本推算求出的统计量,2/3是固定常数。
2.审计重要性水平应用问题分析
1.重视管理层意见,提升重要性判断合理性。审计人员在评估错报的重要性时,主要考虑的是这些错报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潜在影响,以及需要纠正管理层在重要性判断上可能存在的偏差。审计服务的特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做出重要性判断时,不仅要以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为导向,确保他们能够基于准确的信息做出决策,同时也不能忽略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视角和判断。管理层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对企业的运营情况、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以及面临的风险有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意见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关于企业特定情况的关键信息,帮助审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财务报表中潜在错报的风险,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审计重要性判断。
2.理性看待审计重要性的基准选择与百分比的确定。审计重要性的判断基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了解以及管理层对重要性的评估,这种判断随审计人员了解的深入而变化,并涉及数量判断,如选择计算重要性的标准和确定百分比。然而,制定审计职业规范时面临困境:虽然为审计人员提供判断基准和百分比的审计指南很重要,但过度详细的指南可能限制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自由,甚至被误解为固定规则,导致审计质量下降,而监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可能因误解而要求对偏离这些规则的行为作出解释。所以,审计准则应避免设定具体的固定标准,而是应提供更灵活的指导,考虑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的特点,以及不同的使用者需求,从而允许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职业判断来确定重要性。
3.进一步扩大审计重要性披露范围。审计报告作为审计人员与财务报告使用者之间沟通的主要渠道,不仅增强了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而且提供了审计过程性信息,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审计结果。审计重要性信息的披露是审计报告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揭示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职业判断依据,对于理解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证券交易所可以通过实施信息披露新规的专项考核,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管,确保其履行“看门人”的职责。通过定期公开信息披露考核结果,奖励优秀、惩罚不足,形成示范效应,倒逼审计人员改进审计信息披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英,高修政,李静芬.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设定与应用问题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3,(11):102-107.
[2]唐贝嘉.审计重要性概念运用现状和改进[J].大众投资指南,2023,(09):85-87.
[3]贾麒.审计重要性概念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3.DOI:10.27283/d.cnki.gsxcc.2023.000213.
[4]吴榕花.监管新规下的审计重要性披露研究——基于2021年度非标准审计意见专项说明的数据[J].国际商务财会,2023,(04):51-56.
[5]刘丽娜,梁力军,张辰雨.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及应用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22,(19):98-101+120.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2.19.022.
[6]郑茜茜,宋夏云.审计重要性概念运用现状和改进对策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2,(09):36-41.DOI:10.16292/j.cnki.issn1009-6345.2022.09.004.
[7]谢盛纹.重要性概念及其运用:过去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7,(02):11-17+91.
[8]王会金,王素梅,许汉文,俞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