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BIM市场越来越火,可以预见的是,BIM必然会成为以后建筑的主要方式,我们就整理了一些关于BIM的知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BIM是过程还是模型?
一谈到BIM,专家们都会及时提醒客户:
我们介绍的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而不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BIM是利用数字模型进行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我们要生产的那个产品(建筑物)的数字模型,虽然BIM模型也是BIM过程的成果之一。
那么BIM究竟是过程呢,还是模型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里所谓的过程是个什么过程,BIM是利用建筑物数字模型里面的信息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对建筑物进行分析、模拟、可视化、施工图、工程量统计的过程。显然,这里的核心是信息,一个创建、收集、管理、应用信息的过程。
再来看看那个所谓的模型,当然这是作为我们工作客体的那个建筑物的虚拟模型(数字模型),那么我们要这个模型做什么用呢?当然是支持我们的设计、施工、运维决策和实施。那靠什么支持呢?当然是存放在模型中的信息了!因此所谓BIM模型(或者说虚拟模型、数字模型),它的核心不是模型本身。
所以,BIM既是过程,也是模型,但是归根结底是信息。是存储信息的载体,是创建、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因此模型也好,过程也罢,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是信息。
BIM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组织方法?
BIM的核心是信息,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项目阶段,不同的参与方会有不同的组织、管理和使用方法,这样的结果就是信息冗余,即多个工程文档包含同一个信息,可能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自然而然大家需要一个代表这个建设项目且具有唯一性的工程信息模型,由此可以导出所有针对这个项目的各个“视图”——不同参与方在项目不同阶段对项目进行各种专业工作的信息应用,例如做结构分析、日照模拟、工程量统计、施工计划优化等。
理论上信息的唯一性是合理的,也是可能的,因为信息所代表和描述的实际项目是同一个。因此完全有可能建立一个包含项目所有必要信息的模型来支持各种不同的信息应用。
另外,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建设项目的类型可以是无限的,但是组成项目的基本元素(构件、部件、组件)是有限的,虽然基本元素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因此,基本元素是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的方法建立起标准模型和信息库的。
具有唯一性的建设项目基本元素,通过组合构成同样具有唯一性的建设项目,需要由不同的专业人士在不同的建设和使用阶段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不同目的的作业(视图),并且产生表示这些作业过程和成果的不同类型的文档作为合同提交物,这就是对信息代表的本体(项目)和信息不同的应用之间关系和过程的描述。
BIM在设计阶段有哪些应用?
BIM技术的理念,符合营建业界人士长期以来对改善工程运作效能的期盼;以追求工程之「利益最大化」、「效能优化」,为推展BIM技术在整个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追求的目标。今天广联达的笔者,就为各位介绍一下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有哪些
(1)设计创作:
(2)工程专技分析(结构、照明、能源、机械、其他):
在智能型建模软件工具中,使用已建妥之BIM模型,以设计或其他专业技术的规范(例如结构或机电等)为基础,来检测此建筑物是否满足有关各项专业技术要求的各种分析作业。由此所发展出来的信息,将会是业主及营运者将来运用在建筑物系统中(如能源分析、结构分析、紧急疏散规划等)的基础。这些分析和性能仿真工具,可以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发挥价值,且可以显著地改善设施的能源消耗。设计公司也可借既有的BIM模型及价钱不高的分析软件进行比以往更详尽与客观的数据分析,供业主与投资者后续参用。
(3)永续性评估:
以目前国内外既有的建筑物永续性评估基准(例如LEED、绿建筑标章、绿建材标章、智慧建筑标章等)为基础,对一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化、组织化的评估过程。这个评估作业可以是针对材料、建筑物性能方面,或是一个履历过程的评估工作,并应用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跨越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等四个阶段。其评估工作在项目规划阶段和设计创作阶段就开始进行是最有效的,然后在施工和营运阶段善加应用。
(4)法规验证:
(5)设计评审:
(6)成本估算:
BIM在施工阶段有哪些应用?
(1)工地运用规划
(2)BIM之3D控制与规划(数字布局)
(3)施工系统设计(虚拟模型)
BIM执行团队以BIM模型为作业基础,应用3D系统设计的软件工具,对一个复杂的建筑物系统进行施工细节方面的设计和分析(如模板作业、帷幕作业、挡土设施等)作业,以提升工程项目施工规划质量。此项作业可增进复杂建筑系统的施工性,提高营建生产力,增加对复杂建筑系统的安全性意识。
(4)数字化组建
BIM执行团队直接从BIM的3D模型信息,拿来与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做结合,组构加工建筑物的部分实体对象。数字化组建作业等于自动化加工制造作业,如同传统的CAD/CAM作业,现在可称BIM/CAM作业,首先将3D模型处理出有需要进一步加工制造的适当部分,再输入自动化机械加工制造,产出系统组件。
(5)3D协调作业
在BIM术语出现后,其所界定的语意内涵很快就被业界所接受,但所谓具有BIM技术实作功能的软件工具,虽未来潜势十足,但真正要达到大家所期待的理想成效,需要配套的工程信息管理技术仍不易马上到位。
(6)工地现况建模
执行团队以BIM模型为作业基础,为工程项目发展出应对目前工地现有条件下之3D模型的过程,包括工地地理环境、周遭状况、工地上的设施设备、或含有设施设备的空间区域。此模型可以用多种方式发展,主要取决于当下的需求,以及对未来营运的附加价值。此作业建置之建筑物现况数据可做为记录建筑履历使用,提供有关工址环境的文件,强化描述现况条件之文件效能和准确性,以利后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