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可视化的真正运用在建筑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建筑业也有设计方面的效果图。但是这种效果图不含有除构件的大小、位置和颜色以外的其他信息,缺少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而BIM提到的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和反馈性的可视化,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效果图展示及报表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
协调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都在进行沟通协调的工作。
在设计时,经常出现各专业设计师之间沟通不到位,导致的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BIM建筑信息模型能在真实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并生成碰撞检测报告。当然,BIM的协调作用并非只能解决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的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的协调等。
3.模拟性
模拟性并不是只能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可以模拟不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事物。
4.优化性
事实上整个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优化和BIM不存在实质性的必然联系,但在BIM的基础上可以做更好的优化。
5.可出图性
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1.方案设计:BIM技术可以用于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多方案比选和优化。设计师可以快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并在BIM模型中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2.建筑性能分析:BIM技术可以用于建筑性能分析,包括结构分析、能耗分析、光照分析、安全疏散分析等。在设计阶段,通过对建筑性能进行分析,可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安全性。
4.空间规划:BIM能够帮助建筑师将各种房间和功能区域进行优化规划,确保室内空间的最佳利用。
5.碰撞检测:BIM可以将整个建筑项目中的所有元素进行集成,并进行碰撞检测,避免在施工或运营阶段出现冲突和问题。
6.施工组织与协调:利用BIM模型,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组织与协调,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施工顺序、施工组织等。通过BIM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施工过程,便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施工情况,提高施工效率。
7.施工质量控制:利用BIM技术,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通过BIM模型,可以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减少返工和浪费。同时,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质量进行跟踪和记录,便于后续的质量管理和追溯。
8.施工进度管理:BIM技术可以与施工进度管理软件结合使用,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通过BIM模型,可以预测和评估施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优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