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本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沈东健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就要对BIM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了解目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然后通过相应的管理手段使造价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结合BIM技术所提供的科学直观的数据展示,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决策提供一定的辅助,使工程能够在BIM技术的指引下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导言
BIM技术进入我国后,在不同行业领域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从此项技术的特点来看,在工程建设领域当中BIM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BIM技术具有的可视化特征,能够体现对工程建设期间的成本投入进行评估,可以有效避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对降低建设成本有良好的效果。
2BIM技术概念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指利用综合建筑工程不同数据信息创建数字模型,便于展现建筑工程形态,进而达到全面管理建筑工程的目的。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仿真、建模、优化等,因而该技术具有仿真性与完整性的特点。该技术初次提出是在上世纪70年代,直到本世纪才开始有了新的发展。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作用
3.1提高管理效率
3.2减少失误
安全稳定、高质量施工是施工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只有确保施工安全稳定,才能体现施工团队的建设和管理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往往采用人工的方式来管理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存在着复杂程度高、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导致施工中出现错误,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而且增加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工程项目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借助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使管理人员获得更为详细、健全的建筑信息,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材料应用数量、技术方法等,提高材料与技术应用的完整性,防止因工程造价管理和施工设计不合理而出现事故,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材料与技术的充分利用,避免材料浪费和经济损失,从而提高施工企业和施工团队的经济效益。
4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4.1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主要可以通过构建信息模型的方式对每个要点内容进行准确分析,为成本造价的合理控制提供可靠性保障。在这个阶段实施造价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共同合作,可以根据BIM建筑结构模型、设备模型和场地信息模型展现出来的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内容控制整体造价,让其中涉及的多个专业和工种能够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作业中,以防止在计算成本造价阶段产生冲突。在设计阶段经常会产生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开展碰撞试验,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核,从而发现其中不符合设计图纸的地方对其进行优化。这样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每一项操作都会更加准确,从而减少返工事件,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有效控制成本造价的目的。
4.2招投标阶段
4.3施工阶段
4.4竣工结算阶段
5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不仅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还能将其应用到施工环节,在建筑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此外,BIM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不仅可以改进建筑项目中的不足,还能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全面发挥该技术的优势,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万小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8(1):175-176.
[2]饶婕,黄初.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51.
[3]姜俊磊,梁孟政,宁轶杰.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要点[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