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猫咪体外驱虫后多久跳蚤死
猫咪体外驱虫36小时内跳蚤就会死亡90%以上,为了防止环境中有残留的跳蚤,也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猫咪体内驱虫是三个月一次,体外驱虫是一个月一次。在寄生虫多发季节要减少带猫咪外出的频率,以防猫咪被寄生虫传染。在家里,也需要定时消毒,降低寄生虫传染的概率。
要驱虫,仔猫出生后20天,可进行第一次驱虫,主要防止在胎儿期感染的寄生虫。在半岁之前,应2到4周驱虫一次。半岁之后,应一个季度驱虫一次。繁殖用的母猫,配种前需驱虫一次,分娩前一周再驱虫一次。如果条件允许,驱虫前最好带猫咪到宠物医院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有无寄生虫和是什么种类的寄生虫,以便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驱虫。...
执业兽医师
猫咪体外驱虫36小时内跳蚤就会死亡90%以上,为了防止环境中有残留的跳蚤,也需要对环境进行消毒。猫咪体内驱虫是三个月一次,体外驱虫是一个月一次。在寄生虫多发季节要减少带猫咪外出的频率,以防猫咪被寄生虫
一部分是直接死亡,另一部分会远离猫咪。猫咪体外驱虫药的原理如下:体外驱虫药进入猫咪的皮脂腺,进而扩散至猫咪的全身皮肤层,当跳蚤等体外寄生虫叮咬猫咪后,就会将药物吸入体内,从而死亡。另一部分寄生虫给接触到气味就会远离猫咪的皮肤和毛发,进而帮助猫咪驱除体外寄生虫。
体外驱虫后,虫子一般会死在宠物的体表。如果本来宠物体外是有寄生虫寄生的话,那么,寄生虫会死在宠物的体表。如果本身体外没有寄生虫寄生,那么滴过驱虫药之后会起到预防的作用。犬猫的身上会有各类寄生虫,会对宠物的机体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如果养宠物,建议是要给宠物定期进行驱虫的。
猫咪体外驱虫药有口服的也有外用的,口服的驱虫药与洗澡一般是不冲突的,间隔半个小时左右基本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使用的是滴在皮肤上的外用驱虫药,就需要使用后至少间隔5-7天再洗澡,或者洗澡后间隔半个小时左右
猫咪通常1-3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首先,在猫咪二月龄左右就可以进行驱虫处理,驱虫药剂量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猫咪的体重选择。其次,如果猫咪生活环境杂乱、常外出玩耍等,可以每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此外,如果猫咪长期在室内活动,且居住环境干燥、清洁,可放宽至每三月一次。
建议至少间隔48小时以后才能洗澡,因为驱虫药喷在狗狗身上后会存在皮脂腺里,然后扩散全身,药物会慢慢地被皮肤吸收,一般24小时之后药物就会起到一定的效果,将寄生虫杀死。如果太早洗澡会影响药效,导致驱虫失
一般需要根据主人使用的驱虫药类型来确定。如果是滴剂体外驱虫药,一般在使用后15-30分钟左右就可以舔毛;如果是喷剂体外驱虫药,一般需等到猫咪毛发干之后才能舔毛,建议最好给猫咪戴1-2小时左右的伊丽莎白
一般情况下,猫咪体外驱虫后是不会出现嗜睡的情况。一些体质较弱的猫咪会出现呕吐、精神不振甚至发烧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1~2天就可以好转,主人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如果持续几天猫咪都是嗜睡这种状态,并且还出现了其他异常,建议主人及时带猫咪到宠物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另外,驱虫药是有毒性的,所以主人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猫咪因为药量过多中毒。猫咪进行体外驱虫后,主人最好给猫咪戴上伊丽莎白圈,避免猫咪舔毛时误食中毒。
猫咪体外驱虫可以杀死跳蚤。体外驱虫主要使用含有塞拉菌素、非泼罗尼等成分的药物,这类药物对跳蚤等体外寄生虫具有触杀作用。临床上,可以将药物直接滴在宠物不能舔舐的区域既可,由于药物通过皮脂腺吸收,因此最好保持皮肤有一定的油脂,这样可以提高吸收的效率。最后,建议定期给猫咪做体外驱虫。
何涛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5500035
猫咪的体外驱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给猫咪口服体外驱虫药进行驱虫,目前市面上的体外驱虫药一般可维持3个月左右。还有一种是给猫咪外用体外驱虫药进行驱虫,包括滴剂和喷剂,一般需要每个月使用一次。如果是滴剂,沿着猫咪颈部皮肤均匀滴上即可,而喷剂则需要逆毛喷洒,让药物均匀分布于全身皮肤,并让其自然风干。
猫舔到体外驱虫药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流口水、嗜睡、晕眩等症状。建议主人可以观察一下猫咪舔了体外驱虫药之后的情况,如果出现呕吐、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明显中毒症状,那就需要立即带猫咪去宠物医院紧急治疗,催吐,加速体液代谢等等。若是猫咪舔了体外驱虫药之后并无异常,还是建议继续观察,不要掉以轻心。
猫咪的体外驱虫建议每月做一次进行预防。通常建议猫咪在二月龄左右开始体外驱虫,避免因体重不足使用药物后出现中毒。在体外驱虫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猫咪的体重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具体使用方法需要谨遵医嘱。在给猫咪驱虫时,还需要同时对猫咪的居住环境和使用物品进行定期消毒清理,保持居住环境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