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人员应当结合牛羊的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果是养殖母牛则应当尽可能地增加营养物质,保证母羊每日可以摄取到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够增加母羊、母牛的产奶量。不仅如此,在养殖时饲养人员也要做好疫病防控工作,将羊羔和母羊、犊牛和母牛分隔开,避免出现疫病交叉感染情况。
2、防治牛羊疫病的具体措施
2.1建立科学的防疫体系
如果养殖场要保证牛羊养殖的规范性就应当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和标准的消毒程序,因此养殖人员要进行分区养殖,将其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或者也可以设置消毒室在养殖生产区并配备适量的消毒液,定期地对羊舍进行消毒,避免细菌微生物滋生。从近年来养殖场的养殖情况来看保证消毒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就是要制定严格的消毒程序,养殖人员也要严格执行消毒操作,从而有效避免各种疫病的发生[2]。
2.2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
2.3定期驱虫药浴
2.3不同季节疫病防治方法
3、结语
参考文献:
[1]黄卫平,何景先,张韶林,等.防控规模化牛羊养殖场疫病及相应常用技术[J].农家致富顾问,2016(24):58.
[2]苗培.牛羊养殖场疫病防控及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18(8):80.
[3]豕藏当周.牧区牛羊常见疫病的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20(9):41.
甜玉米原产于美洲,一种兼水果、蔬菜、粮食、饲料等广泛用途的新型玉米品种。其营养成分丰富、口感软糯香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1-3]。鲜食玉米在我国消费潜力巨大,全国鲜食玉米种植分布很广,南方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占比与北方种植面积占比约7∶3。
圣农发展作为我国家畜牧业企业的巨头之一,在未来建设万亿级家禽产业的过程中,既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强有力的竞争者,也是行业的领头羊、行业发展的标杆,因此圣农发展的财务表现对推动整个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规模化养羊场中最为常见的疾病有羊痘、羊炭疽、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等。羊场疫病防控不科学会使羊群感染疫病,从而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现阶段养殖场疫病感染率逐年上升,因此需要对疫病传播的方式及危害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制定出针对性的防疫措施,用以提高养羊场的防疫效率和防疫效果。
牦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可以在极寒、恶劣和缺氧的条件下生存,是青藏高原和邻近高海拔地区的特有品种[1]。在高海拔地区的生活、生产和经济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牦牛的遗传资源,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当前,我国70%的草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1],草原生态系统整体仍较脆弱,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草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促进生态建设、草牧业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2]。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优质草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3]。
近年,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了194公告,2020年7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加之人们对绿色健康畜禽肉产品的追求,需要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
天然牧草作为草原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3.96×108hm2,是世界第二大的草原大国,但其每公顷生产的畜产品单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调制和加工技术也未达到先进水平。因此,天然牧草资源仍蕴藏着巨大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空间[1]。
呼伦贝尔市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北纬47°5'~53°20',东经115°13'~126°4',属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组成部分。大兴安岭以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呼伦贝尔市中部,形成大兴安岭山地、岭东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岭西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三大地形单元和经济类型区域。
蛋氨酸(Methionine,Met)是奶牛必需氨基酸,也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调节生产性能、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增强免疫力、提高繁殖性能等[2,3]。然而,由于奶牛瘤胃特殊结构,日粮中直接添加Met会导致其被微生物降解,限制其吸收和利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