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性疾病进行分类辨识临床诊断,供养殖户参考。
1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性疾病分类诊断
1.1仔猪球虫病
1.2猪蛔虫病
1.3猪类圆线虫病
猪类圆线虫病是由类圆线虫寄生在小肠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病猪剧烈腹泻、肠炎,消瘦,生长缓慢等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3~4周龄仔猪,多发于温暖多雨潮湿季节,可经胎盘、皮肤、口等感染。临床症状:病猪贫血消瘦,消化障碍、腹痛、急性腹泻下痢、粪便带血或黏膜黏液,最后可因衰竭而死亡。当通过皮肤感染时见皮肤有湿疹样病变。当幼虫移行至心肌、大脑或脊髓进可发生急性死亡。剖检症状:虫体大量寄生于小肠时见小肠黏膜充血、斑点状出血或溃疡,肠壁水肿性肥厚,肠内容物恶臭。幼虫通过皮肤移行至肺时引起皮肤湿疹、支气管炎、肺炎、肺硬化和胸膜炎。
1.4猪鞭虫病(猪毛道线虫病)
猪鞭虫病是由猪鞭虫(毛首线虫)寄生在猪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顽固性腹泻,便血,消瘦贫血,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等为特征。一般引起2月龄左右的猪感染。临床症状:发生盲肠炎,顽固性腹泻下痢,排出水样稀粪便,粪中带血呈棕红色,味恶臭,最后呼吸困难、脱水、极度衰竭而死亡。慢性经过者贫血,消瘦,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剖检症状:盲肠、结肠黏膜充血、出血、糜烂,肠壁水肿,肠黏膜呈淡红色,表面布满乳白色针样虫体,肠腔有大量黏液。肠系膜呈胶样浸润。
1.5猪隐孢子虫病
猪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胃肠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以腹泻、呕吐、脱水、减少日增重和降低饲料转化率为主要特征。主要感染1~6龄的断奶仔和育肥猪,多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通过被粪便中卵囊污染的环境、饮水、饲料等,主要经口进入机体而传播感染,也可经气溶胶传播,环境条件及卫生状况差易流行本病。临床症状:腹泻,粪便含有血液或纤维素;精神沉郁,厌食,长生停滞,极度消瘦。剖检症状:典型肠炎病变。该病多呈隐性经过,但易与其他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肠道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时易表现明显临床症状。
1.6猪食道口线虫病(猪结节虫病)
猪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线虫寄生于猪结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腹泻,结肠炎,肠壁上形成灰黄色结节等为主要特征。在潮湿和不勤换垫料的舍饲猪感染较多。临床症状:腹痛,不食顽固性肠炎、拉稀,渐进性贫血、消瘦、虚弱,重者易引起死亡。剖检症状:幼虫在大肠壁上形成粟粒状灰黄色结节或透明样结节,造成肠黏膜严重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溃疡;肠壁增厚,局部淋巴结肿大;结节引起浆膜面破裂时可引起腹膜炎。
1.7猪棘头虫病
猪棘头虫病是由猪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腹泻、排血便,肠炎、坏死和溃疡等为主要特征。主要感染8~10月龄猪,多发于金龟子活动季节春夏季,猪吞食感染性幼虫的金龟子而感染。临床症状:轻度感染时不显状。重度感染时表现腹泻下痢、排血便、阵发性腹痛;消化障碍,生长发育受阻、消瘦贫血。剖检症状:小肠黏膜有大量棘头虫寄生,肠道浆膜上有灰黄色或暗红色小结节,机械性损伤肠黏膜引起肠炎、坏死和溃疡,肠壁增厚;重症易引起肠穿孔,引起腹膜炎。
1.8猪小袋纤毛虫病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结肠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以腹泻、局灶性坏死性肝炎和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主要见于2~3月龄仔猪,呈散发性,以寒冷冬季和早春多发。临床症状:成年猪主要成为带虫者,无症状。幼猪多发生急性型,腹泻,排浆糊样稀粪便或粪便稀薄如水,粪便中带有黏膜碎片和血液,恶臭;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病程久者转为慢性,消瘦贫血,消化机能障碍,顽固性下痢,脱水。剖检症状:结肠黏膜损伤、充血、出血,或溃疡性结肠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内含组织碎片。肠系膜充血、出血,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切面湿润,灰白色,有坏死灶或小出血点。肝有散在坏死灶,呈针尖至米粒大小。肺出血,间质性肺炎,间质有胶冻样渗出物,气管支气管有黏性泡沫样液。
1.9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血液原虫病,以贫血或黄疸,高热,四肢抽搐,便秘或拉稀、腹泻等为特征症状。多数呈现隐性感染或继发感染,30~60日龄为主要发病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器械性侵袭损伤的血源性传播、胎盘垂直传播等传播方式。临床症状:便秘或腹泻、拉稀,粪便腥臭;发热,可视黏膜贫血或黄疸,毛孔有铁锈样渗出,毛根处皮下紫黑色瘀血点;四肢抽搐或四肢呈游泳状运动;尿呈棕黄色或茶色尿;仔猪贫血、黄疸和衰弱,育肥猪生长缓慢、消瘦,母猪繁殖障碍(流产、死胎、产弱仔、产仔数降低等)。剖检症状: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肝脏肿大、脾脏质软,有出血性梗死;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黑红色;肾脏色红,呈“大红肾”外观,有出血点或黄色斑点。
1.10猪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传染性、热性、溶血性血液原虫病,以高热、腹式呼吸、拉黏液性粪便或黑色稀便等为特征。主要发生在45~110日龄猪。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呈高热稽留型;先拉带黏液的干燥粪便,后拉稀便,呈暗红色或煤焦油样,或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或呈间隙性下痢;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耳、鼻盘、四肢及腹部等皮肤出现紫红色瘀血斑或散在的出血点,伴有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剖检症状:胃肠黏膜出血点或溃疡灶,肠腔有血样内容物;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切面湿润,呈髓样肿胀,有白色粟米大小坏死灶;肺呈间质性肺炎、出血,肺间质水肿;局部性坏死性肝炎,肝有点状出血和灰白色或灰黄性坏灶。
2小结
猪腹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多因素性、多发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是引起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寄生虫性腹泻共同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病程缓慢、被毛粗乱、生长受阻、消瘦、贫血、脱水、形成僵猪,肠黏膜出血、溃疡等。因此,临床中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识准确诊断,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