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心得,用药原则中医健康

古之医者,其审病也,重以周,其用药也,轻以约。慎重诊治,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必然加速医生进步。轻妙用药,宜于急病、久病、小儿、老人,生效速,伐邪不伤正,少花钱,少浪费药品,此乃古人之精华处。《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概人得天地之全,物得一性之偏,用药治病,是借药性之偏,以矫正疾病之偏,治此经必连累彼经,故治一经必损一经(近似今日相传之副作用者)。

毒由偏来.毒生于偏,大毒医大病,小毒医小病,大毒损命,小毒损经,利害相参,未有有利而无害者。医之用药,在获益免损,或者多受益,少招损,因而说:“中病良,勿太过。"适可而止。必须留有余地,不能赶尽杀绝,纵属无毒之药,亦必性偏,而人人都是一经过旺,一经不健,及至樱病,不健之经必先受病,医生治此病,必治此经,若实其实,而虚其虚,以药之偏,错逢人之偏。虽饭菜中之生姜干姜,亦足以杀人,曾见心经薄弱之人,夏日中暑,腹痛呕恶,下浓姜汤一碗,覆杯而死。于此可见无毒之偏,不亚于有毒之偏,古人之重以周,轻以约,可不模乎?此其一。

对药有四时老嫩,年深年浅之养伐,根、梢、茎、皮、花、果之使用,水制、火制、水火并制之制法。小儿味少量轻。妇人胎前宜凉,产后宜温。久病人、老年人,易行温补。临证宜先开后补,先清后温。新入门之医者,先宜学开等,此虽医门常识,却关系到重以周,轻以约之规律办事,可不模乎?此其二。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曰:“大、小、缓,急、寄、偶、复(重)”,又谓“小则数少(味少量重)。大则数多(味多量轻)。多则九之。少则二之”。按阴阳数理推究,“药不过九”。九味药成一方。既多而且足。一次之处方,不需要过九味,其义理深远,堪足寻思推究。此其三。

执成方以治病,须知古人之立方,必先陈其因、病、证三者,然后云其药某方主之。若其证稍有出入,则加减之法附于方后,可知方中之药,必须与因、与病、与证相投合,无一味虚设之品,乃用此方。又云:一病而某方主之,某方亦主之者,此温凉补泻先后用药之次序,无他也。独怪乎今日之用药,曰肝炎也,曰高血压也、一号也、二号也,男女老幼千篇一律,全用此药,谓之合剂。用大包围汤者,二十味以上之方,比比皆是,用药如泥沙,信手挥霍,其相反误人者,屡见不鲜。此弊应速除,今后必须按因、按病、按证用药,不离成方以加减,此成方无效,另寻彼成方,循前人之通径较保险,勿道听途说,误人歧途!古人慎重周到之审,实足为模,吾侪宜志之。此其四。

另外,医贵自考,即每治一病,病人用药之后稍瘥,或痊愈,或无效,或相反,必须洞察其变化.功贵不骄,过贵不贰,错误之诊治,必深自痛惩。万不可模糊从事,腹无转计,碰好有功,碰坏无过,患者之为何愈而生,为何不愈而死,自心不明弄不清楚,如此为医,虽头童齿豁,竟死何裨耳!此其五。

中医简介:

白之炯(1913-1981),包头市人,祖籍江苏。祖父系清朝太医,父为清末翰林,因其祖父参与‘康梁变法’,被清廷流放到伊犁,后辗转到内蒙古。自幼受父训导,且颖慧敏悟,五经四书无不纯熟,16岁始读医书,秉承家训,以《内经》、《难经》、《伤寒》等经典为基石,旁及百家之说,20岁时以医为业。一生治学严谨,主张“习医必明训诂,医源于儒”之说。因治病多验,登门求医者应接不睱。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包头医学院中医科主任、副院长、中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理事,内蒙古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包头中医学会理事长等职。著有《痘诊指要》、《燥痹论》、《兰谷斋医药常识》等书。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组成原则并通过临床长期实践证实疗效确切的有效方剂,并按一定的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中成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同时中成药剂型随着制药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的剂型,主要有丸剂(包括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和微丸)、散剂(如六一散)、膏剂(包括膏滋、药膏、膏药等)、丹剂(如白降丹)、茶剂(如甘和茶)、酒剂(如木瓜酒)、锭剂(如万应锭、紫金锭等)、曲剂(如六神曲)、露剂(如金银花露、荷叶露等)、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栓剂(如化痔栓)、合剂(如复方甘草合剂)、颗粒剂(冲剂)、膜剂(如口腔溃疡膜)、片剂(包括内服片、口含片、咀嚼片、泡腾片等)、胶囊剂(包括硬胶囊、软胶囊、肠溶胶囊等)、滴丸剂(如藿香正气滴丸)、气雾剂、糖浆剂、注射剂(针剂)等等。因此中成药在使用上有一定的法则:

(1)补益类中成药:一般宜吃饭上服用,补阴的中成药可考虑晚上服药。

(2)镇静安神类中成药:宜睡前1~2小时服用。

(3)健胃消食类中成药:用于开胃的宜吃饭前服;用于消食导滞的宜吃饭后服。

(4)润肠通便类中成药:宜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

(6)一般的无特殊规定的中成药:一日2~3次,于早中晚或饭前30~60min服用。或遵医嘱或详看说明书。

2.中成药给药方法:中成药给药方法可参照第一节给药途径和方法。但基本上以内服(包括送服、调服、含化、炖服和泡冲等)和外用(包括涂撒、调敷、贴、纳塞、滴、点眼、吹入等)为主,少数也有肌肉注射的。

3.中成药应用原则

(1)必须对证下药: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必须对症下药,应辨证论治,因证制宜,因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是固定的,虽有注明其特定的功效,但有时并非是固定治疗某种疾病或症状的特效药,它可以一种中成药用于多病多证(症),也可多种中成药同时可用于同一种病证,因此必须对症下药,选择更贴切更有疗效的药物。如滋补肝肾的六味地黄丸是用于肝肾阴虚证的常用中成药,不但可以用于现代的糖尿病、高血压、肾炎,也可用于损容疾病黄褐斑、雀斑等,但必须是肝肾阴虚型的证候才能使用。再如呕吐,若夏季外感风寒内伤食滞的呕吐宜选藿香正气水(或丸、片);若因食积内停的呕吐则选保和丸;若因脾胃虚弱引起呕吐则应该选用香砂六君丸为宜。

(2)必须合理用药:俗话说“凡药皆有毒,是药三分毒”,因此中成药用于治疗疾病必须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严格用药剂量,做到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泛用。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就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准确诊断,然后才是按证选药,尽量避免包围疗法。

(4)必须注意配伍:中成药治疗疾病也要注意配伍用药,有时当疾病出现复杂症状时,使用一种中成药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利用中成药配伍用药有时可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配伍禁忌,特别是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更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

【完】

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学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即在未得病的时候,加强调养,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生疾病以后,就要注意遏止疾病向深层次发展。

(一)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关键在于注重养生。扶持人体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同时有效地做好防范。《素问》中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强调预防疾病发生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精神修养,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二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躲避病邪的侵袭;三是注意生活调适,饮食有节,力戒偏嗜,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提高抗病能力,使机体远离疾病。另外,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里,还可采用药物进行消毒防病,如用雄黄、艾叶、苍术等熏烟以防疫疠。

(二)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对疾病要积极地进行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一定的发展传变规律,如伤寒论的六经传变、脏腑辨证中的脏腑传变、卫气营血辨证中的传变等,我们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传变规律以后,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要积极预防,阻断病邪的深入。如《金匮要略》所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早治、注意防变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标本论治

“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用以说明病变传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标,即现象;本,即本质。标与本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标本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两方面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疾病而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病位内外而分,脏腑为本,肌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总之,“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标本的原则一般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三条。

(一)急则治其标

指“标”危急,先采用治标的原则,多采用驱邪的方法进行治疗,若不及时治之,会危及病人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如胀满、大出血、剧痛等病,皆宜先除胀、止血、止痛。正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说:“先热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待病情相对稳定后,再考虑治疗本病。

(二)缓则治其本

指“标”不甚急的情况下,采取治本的原则,即针对主要病因、病证进行治疗,以解除病之根本。如阴虚发热,只要滋阴养液治其本,发热标乃不治自退。故《素问标本病传论》说: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

(三)标本同治

标本论治还必须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即谓治疗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医者必须透过现象找到疾病之本质所在,然后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只有从根本上除去了发病原因,疾病的各种症状才会得以彻底消除。

疾病的标本关系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临证中要认真观察,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不失时机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抗病能力强,较少罹患疾病,或者患病较轻;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好转或痊愈。各种治疗措施皆离不开“扶正”与“祛邪”这两方面。

(一)扶正

扶正即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这种“扶正以祛邪”的原则,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包括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方法。

(二)祛邪

祛邪即使用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这种“祛邪以扶正”的原则,适用于邪气盛为主的疾病,是《内经》“实则泻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运用,包括攻下、清解、消导、催吐、发汗等不同方法。

总之,运用扶正祛邪这一原则,要认真细致地观察邪正消长的盛衰情况,根据正邪双方在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分清主次、先后,灵活地运用。单纯扶正仅适用于正虚为主者,单纯祛邪仅适用于邪盛为主者,先祛邪后扶正则适用于邪盛而正不甚虚者,先扶正后祛邪则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者,扶正与祛邪并用则适用于正虚邪实者,即所谓“攻补兼施”,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一)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指不同季节治疗用药要有所不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夏暑之季,酷暑炎炎,腠理开泄,用药应避免过用温热药,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气津;严冬之时,腠理致密,阳气内藏,用药应避免过用寒凉药,以防折伤阳气,故皆曰“远”之。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来考虑不同的治疗用药。如我国西北地高气寒,病多寒证,寒凉剂必须慎用,而温热剂则为常用;东南地区地处气热,雨湿绵绵,病多湿热,温热剂必须慎用,寒凉剂、化湿剂较为常用。

(三)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指治疗用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成人药量宜大,儿童宜小;形体魁梧者药量宜大,形体弱小者宜小;素体阳虚者用药宜偏温,阳盛者用药宜偏凉;妇人有经、带、胎、产之特点,用药与男子则差别更大。

THE END
1.成年人是否要定期打虫保狡指导意见: 确认自己肚子里有没有蛔虫,需行大便查蛔虫卵,要多查几次。行驱蛔虫治疗,可口服驱蛔灵糖浆或肠虫清,晚上睡前口服。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 回答于2010-08-10 01:38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病情分析: 你好,成年人是可以做口服肠虫清药物做驱虫治疗的! 指导意见: 一般注意饮食...https://m.fh21.com.cn/iask/dzmip/37037623.html
2.门诊药房发药时交待的重要性因此给病人交代最佳服药时间是我们交代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交代:对需要特定时间服用的药物应交代具体的用药时间;对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交代用药的先后顺序,以减少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些药物在服用时还需要禁吃哪些食物;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如驱虫药;有些药物需要饭前服,一般指饭前15~30分钟,如吗...https://www.meipian.cn/29hlvk4y
3.成人需要驱虫吗有问必答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成人需要驱虫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成人需要驱虫吗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范美 心理诊所 极速问诊 山西中医院 问题分析:如果有肚脐周围有起包块和指甲上有白点等现象的话,就是蛔虫的症状,这样是必须要吃驱虫药的。当然,如果怀疑自己肚里有蛔虫,也是...https://3g.club.xywy.com/wenda/33222387.htm
4.成人吃驱虫药有用吗39问医生病情分析:成人吃驱虫药通常是有用的。成人感染寄生虫后,通过服用驱虫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但鉴于成年人可能存在免疫力差异及潜在健康风险,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针对不同类型的寄生虫感染,驱虫药的选择需谨慎,并可能需要配合饮食调整或卫生习惯改善。在考虑给成人使用驱虫药时...https://wapask-mip.39.net/bdsshz/question/115456394.html
1.贯众入汤剂驱虫内服,成人一日用量是()。E. 向其他患者宣教保持病室安静的重要性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在中国古代,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一理想的途径是( )。 A. 从事农业生产 B. 促进文化交流 C. 参加科举考试 D. 参加商业活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创新创业团队规模越大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945ce437bf42a1a2bd1fa0e011c2e2.html?fm=bdbds84791c25ff04c8b51bb3e8779c0804e7
2.常德文化范文12篇(全文)一、加强人口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口文化是指人口变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意识、伦理道德、制度习俗和行为规范,包括与人口变动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性别文化、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养育文化、养老文化等。先进人口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文化建设旨在通过文化的先导作用,促进人口自身数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4dnvjef.html
3.test.hbdfcpa.com/xxxmok30525.shtml“通过今天的演练,我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王大爷说,“以后一定要把消防安全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整个演练过程中,所有人员积极配合、反应迅速,充分展现了社区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 火场无情,生命至上。此次消防演练不仅提高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更增强了大家的实战能力。正如社区党支部...http://test.hbdfcpa.com/xxxmok30525.shtml
4.一文看懂什么是转铁蛋白试管婴儿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一定要定期注意大便检查和驱虫工作,因为寄生虫长期存在会影响到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导致贫血的情况,而缺铁性贫血会进一步导致转铁蛋白降低,所以一定要意识到驱虫的重要性。 2、水果留到饭后吃 对于转铁蛋白偏低的人群来说可以选择在饭后吃水果,这样对促进铁吸收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喜欢吃水果的朋友...https://www.snsnb.com/post-172813-1.html
5.秋季小学生安全教育(通用14篇)在秋收前, 采取农机安全教育“入社区、进农家、到场院”, 对重点村、重点路段、重点人员 (新考证的驾驶员) 宣传秋季农机行车安全知识以及违法载人、超限运输、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后果, 对提高广大农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农民职业道德及确保秋季农机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ac5jc.html
6.成年人有必要驱虫吗对于成年人来说,只有在出现特定症状时才需要考虑服用驱虫药物。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者在粪便中发现寄生虫卵等情况,那么可以服用驱虫药物进行驱虫治疗。然而,如果没有出现特殊症状,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驱虫。 事实上,成年人的肠道也可能存在寄生虫。如果经常食用不卫生的食物,比如路边摊食物,或者有不爱洗手的习惯,都会增加...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6ac38aa9ffc13fda19fe975272cff2e2.html
7.小儿驱虫药有哪些儿童驱虫药哪种好用药指南小儿驱虫药有哪些 儿童驱虫药哪种好 在儿童时期,孩子们通常很吵,不注意个人卫生,通常在外面玩一天,手不洗直接吃,导致他们的身体容易滋生细菌,通常被称为蛔虫、蛔虫等。由于儿童的身体功能不如成人强壮,他们只能吃一些温和的药物来打昆虫,所以如何选择驱虫剂已经成为马宝的一个大问题。以下是儿童驱虫剂的详细介绍。https://m.bohe.cn/yaopin/xd7em2682n.html
8.正常成人多长时间吃一次驱虫药?有没有必要吃驱虫药正常成人多长时间吃一次驱虫药?有没有必要吃驱虫药?(女,24岁) 付海超医生 目前的生活卫生条件没有必要吃驱虫药 付海超医生 您是有什么原因考虑自己感染寄生虫了? 患者 没有就咨询一下而已,然后今天去吃麻辣烫吃到最后了,才发现娃娃菜上面有几页很多都有绿色的虫卵,虽然被煮熟了,但是心里还是很膈应。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yYbvl7MdEjPKYKNFIL0SIg/
9.成年人需要吃驱虫药吗?–易康网猫咪抓伤和破损的皮肤 家猫驱虫和未接种疫苗的猫咪需要接种疫苗 发布于 2022-08-30 14:04 同问905 3个回答 王妃几度没命 我期待了那么久,一厢情愿地以为你知道会对我说“生日快乐” 宝宝玩驱蚊贴的时候好把驱蚊贴吃到肚子, 宝宝玩驱蚊贴的时候好像把驱蚊贴吃到肚子,圆形大概直径2厘米,到现在有10天,没...http://health.eekang.net/related/10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