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又到了跳蚤过敏性皮炎FAD的高发季节,本文就FAD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病因
跳蚤过敏性皮炎是由于跳蚤叮咬引起皮肤过敏的一种瘙痒性皮炎,是引起犬猫瘙痒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现有临床统计,FAD的发病率大概在8%左右,有100只动物感染跳蚤,就会有8只出现过敏症状,造成重度瘙痒,严重时会造成皮肤糜烂、苔藓化、大面积脱毛等等…那么为什么小小跳蚤会引起这么严重的过敏反应呢?跳蚤的唾液里含有多种组胺类、多肽类物质,在叮咬动物时注入体内,会引起Ⅰ型、Ⅳ型过敏反应,也就是有的犬猫对跳蚤唾液蛋白敏感从而继发过敏反应。
临床症状
剧烈瘙痒是FAD的主要特征,会造成犬猫焦躁不安、频发抓挠、甚至舔咬皮肤,常见的继发症状有脱毛、丘疹、红斑、鳞样皮肤、痂皮等,有些极端严重病例会因剧烈瘙痒出现自残行为。主要症状有:
1.红斑丘疹
多伴发抓痕、痂皮,主要分布于腰背部和大腿内外侧,严重时会因抓挠产生外伤继发渗出性皮炎。
图2跳蚤叮咬引起的红斑丘疹
2.脱毛
因抓挠和过度舔舐,头颈部、腰间、背部、大腿内侧会易发生大面积脱毛
3.嗜酸性肉芽肿综合征病变
诊断
跳蚤叮咬本身也会产生瘙痒,那么如何判别是否引起过敏反应了呢?FAD的诊断重点在于剧烈瘙痒和皮炎。
1.病史调查
有野外生活史或流浪动物,在临床检查时在体表发现跳蚤及黑色跳蚤粪便,将跳蚤粪便在湿润纸巾上摩擦可留下红色印记,此时首先要高度怀疑FAD。
图7动物体表的跳蚤粪便
2.过敏反应试验
如果跳蚤抗原皮内试验阳性或血清免疫球蛋白IgE跳蚤抗体阳性,即可确诊。
3.治疗试验
驱杀跳蚤后,动物症状消失或好转,则可倒推确诊FAD。
治疗
犬猫跳蚤过敏性皮炎FAD的治疗主要包括驱虫、控制瘙痒和治疗继发皮肤病。
1.驱虫
吡虫啉和莫昔克丁、塞拉菌素等成分滴剂均可有效驱杀跳蚤,需要注意的是小于6周龄的动物最好使用体外喷剂。
2.药浴
用驱虫浴液药浴可以有效杀灭动物身上的成虫,但对虫卵作用效果甚微,因此连续性治疗非常重要。
3.对症治疗
在祛除跳蚤后,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对瘙痒、皮炎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4.环境消毒
猫咪身上的跳蚤只占5%,剩下的都潜伏在环境中,跳蚤每日会产出数量惊人的虫卵,这些虫卵非常小,不易发现,因此动物居住环境和用具也应彻底消杀、清洗消毒。
小结:
治疗FAD的最好的方法是防患于未然,防大于治,因此定时给爱宠进行科学驱虫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