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在我国属于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目前,对于狂犬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狂犬病的潜伏期从5天到数年不等,通常潜伏期2到3个月,极少数会超过1年。
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那么潜伏期也就越短。一旦狂犬病发作,病程不会超过10天,病死率高达100%。换句话说,狂犬病一旦发作就无药可医。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
可以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II级: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免疫低下患者,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被咬伤后能立即缝合或包扎吗?
不能立即缝合或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菌,如果缝合,伤口就会形成厌氧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长繁殖。
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抗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在咬伤的局部做浸润注射或肌肉注射至少两小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
当狂犬病发作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
狂犬病患者的特殊症状是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吞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临床分型有狂燥型和麻痹型。
根据病程,狂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
1.潜伏期:从暴露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或长到一年以上,此时期无任何诊断方法。
2.前驱期:症状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50%-80%的患者会在原暴露无遗部位出现特异性神经性疼痛或痒、麻及蚁行感,这是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本期持续2~4天。
3.兴奋期:高度兴奋,突出表现有极度恐惧表情、恐水、怕风、抽搐、怕光、流涎、发作性咽肌痉挛。本期持续约1~3天。
4.麻痹期: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期一般仅为6~8小时,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5天。
万一被猫狗咬伤了怎么办?
万一不幸被猫狗抓伤咬伤,绝对不能因为是家养的,熟悉的就大意。无论是病猫、疯狗,还是正常的猫狗,都不要轻视。看起来健康的猫狗,有5%—10%带有狂犬病毒,都必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伤口处理的目的一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二是预防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施救者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赶走伤人恶犬,有必要时呼叫110。
2)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持续30分钟。
3)伤口流血不多时,不要急于止血,充分暴露伤口,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尽量挤出受污染血液;如果被咬伤大的血管,出血量很大危及生命时,必须立即止血,并呼叫120。
4)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或清洗伤口内部。
5)清洗、消毒伤口后,必须及时前往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一步处理和注射狂犬疫苗;需要时应尽早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接种狂犬疫苗
注意事项
3、可以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4、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发生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和发热等症状,一般不需要处理,可自行消退;
5、注射后避免过度劳累,不宜作剧烈活动、饮酒、喝浓茶、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6、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治疗时可干扰抗体的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所以在注射狂犬疫苗期间避免服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