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健康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健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口腔卫生宣教牙周病老年人PLIGI

牙周病是由于细菌引起的牙龈和牙周组织病变,如果不予治疗则导致牙槽骨吸收直至牙齿松动脱落。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基础治疗是第一步。而口腔卫生宣教是牙周病基础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牙周病的病因、口腔卫生的意义和菌斑控制实施技术,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可以维持牙周治疗的长期治疗效果[1]。本研究治疗过程中反复强化的口腔卫生宣教,在病人初诊和每次复诊中都给予强调口腔卫生保持的重要性,通过检测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对老年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院牙周科初诊患者40例,年龄60~75岁,平均63.4岁,其中女20例,男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女10例,男10例,试验组平均年龄62.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4.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选入标准:(1)轻中度牙周病患者;(2)试验前3个月未服用抗生素;(3)无全身性疾病;(4)能够按时复诊。

患者初诊检查牙周状况,然后结合口腔卫生宣教,内容包括每日3次刷牙,每次刷牙5min及正确的刷牙方法。要求对照组初诊后1周复诊进行龈下洁治,初诊后1个月、6个月复诊检查牙周病变恢复情况。试验组每周复诊一次,复诊时强调口腔卫生宣教,并进行口腔卫生检查,根据牙周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个体化的牙周维护建议,但是不做治疗;对照组只是初诊进行口腔卫生宣教。两组分别于初诊时、初诊后1周、初诊后1个月和半年时由牙周病专业同一医师检查牙周状况。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检测标准见《现代口腔内科学》[1]。用SPSS11.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转贴于

2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PLI和GI在初诊时、1周后复诊时差异较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6个月后复诊时两组间差异较大,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初诊时两组患者之间的口腔PLI和G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基线相同,具有可比性。治疗后1周和1个月复诊时两组之间的PLI和GI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是由于初诊时给予了龈上洁治,并且两组均常规给予了口腔卫生宣教,此时患者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还都比较深刻,故而1周后和1个月后复诊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卫生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复诊时两组之间PLI和GI差异较大,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使全国城乡居民都享有医疗保险,使百姓看得起病,住得起院,吃的起药,同时对社区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社区口腔医务工作者,如何作好口腔卫生,提高社区居民口腔知识,防治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是口腔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谈一谈我们是怎样开展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

1一般情况

我们社区位于大武口城区的东北角,是大武口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有一个街道办事处下属六个居委会,人口比较集中,多来自全国五湖四海,2006年大武口三湖村及河南村规划为大武口新区,房屋全部拆迁,两村搬迁人口多迁入该社区,目前社区有11326户,人口总数32049人,男16224人,占50.6%,女15825人,占49.4%。

2口腔卫生服务情况

2.1口腔卫生宣传工作在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了口腔卫生,加强了口腔疾病的防治及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及具体的技术指导(如科学刷牙、漱口等),挨门走访,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口腔治疗等各类活动。

2.2建档情况从2005年起辖区居民人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体格检查,专门请了上级医院口腔科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口腔疾病检查,并建立了口腔健康档案,检出各种口腔疾患352人,占11.0%。

3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学生及学前儿童的口腔疾患的检查表明,患口腔疾病的人群中,特别是龋齿、氟斑牙的发生,大多是原来三湖村及河南村迁入的患者居多,这个地区正是过去大武口电厂排污池排放的地方,地下水质很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据有关部门监测,这些水有害物质及含氟量偏高,是造成部分人群患口腔疾病及龋齿的主要原因。

4措施

加强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任何疾病的产生都具有全身性的改变,并在某个部位表现特别突出,口腔疾病的发生是一种全身性生理变化,而突出在口腔而己,因此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及做好口腔卫生工作,我们己经把口腔卫生纳入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管理,统一安排,统一布署,统一检查。建立了口腔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口腔卫生知识,利用节假日及爱牙日入户调查,完善建档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口腔疾病的防治知识。大力提倡合理营养,提高膳食质量。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营养,科学膳食,可以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样才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保持机体内环境处于平衡状况,增强口腔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力提倡戒烟限酒,吸烟对口腔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口腔癌发生的机率很高。少量饮酒能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加强,对体内排除废物加快,对机体是一种良好的作用,饮酒过量,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少量长期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笔者还认为,瘦人以饮啤酒、白酒(低度)交叉进行为最好,胖人以白酒为主,70岁以上老人以葡萄酒为主。总之,加强口腔卫生,防治口腔疾病的发生,不能单纯以口腔谈口腔,而是一个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个体人群来说,注意心态平衡,合理营养,适度锻炼,戒烟限酒。牙签易造成牙及牙周组织微血管的破坏,引起口腔感染,甚至造成全身性感染,所以笔者提醒人们尽量不使用牙签。提高机体抵抗力,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

1.1对象

选择来我科口腔正畸门诊就诊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恒牙列病例120例,男52人,女68人,年龄11~46岁,其中11~16岁占69%。病例选择标准:治疗前口腔黏膜及牙龈组织正常,无牙釉质脱矿、龋齿及牙龈炎等。

1.2方法

1.2.1所有病人治疗前收集完整病史资料包括石膏记存模型、照面牙合相、拍摄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所有病例均采用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技术,少数病例联合使用口外弓、简易平导和后牙牙合垫矫治。托槽粘结全部使用双组份的京津釉质粘结剂进行粘结,带环粘结全部使用普通玻璃离子粘结剂进行粘结。

1.2.2口腔卫生宣传教育

1.2.3接受检查前,要求患者认真刷牙,保持牙面及矫治器的清洁卫生。将牙冠表面吹干,检查牙齿表面的完整性及光洁度;检查口腔颊侧唇侧黏膜及牙龈边缘牙龈状况。拍摄曲面断层片了解牙根情况。

120例病例中,弓丝末端脱出变形引起颊侧黏膜创伤性溃疡1例,缺牙区无承载区弓丝引起颊侧黏膜创伤性口炎3例,尖牙托槽牵引钩刺激引起口角区黏膜创伤性炎症5例,带环颊侧牵引钩及边缘刺激引起牙龈炎症状10例。口腔卫生较差引起牙龈龈缘炎及牙炎45例,其中全口龈缘炎5例,下前牙龈缘炎27例,双尖牙龈缘炎13例,发生在11~16岁患者41例。牙釉质表面白垩色斑点病症5例,龋齿3例,发生在11~16岁患者7例。牙根吸收2例,牙龈萎缩3例,全部发生在成年人。

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与其他医学学科的治疗一样,也存在一定的潜在性风险。在固定和活动矫治器治疗期间,矫治器本身有可能导致创伤性溃疡,活动矫治器如果戴用不适,患者可以自己取下,避免了对软硬组织的进一步损害,而固定矫治器产生不适时患者无法自行取下,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固定矫治器与口腔软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不适,尤其是在口角转折处的尖牙位置,少数高度敏感患者对尖牙托槽或尖牙托槽牵引沟过度敏感,严重时会出现创伤性口炎,在临床上可以用保护腊覆盖在托槽上,减少托槽对黏膜的刺激[2]。

在矫治初期一般使用较细较软的弓丝,患者若进食较硬食物时,弓丝受力后容易发生变形或滑脱,当一侧弓丝滑出颊面管时弓丝末端容易刺伤黏膜,病人如不及时复诊,可能导致创伤性溃疡。因此,在放置弓丝时应预先做好防范措施,可将两侧弓丝未端进行回弯,也可在弓丝上设计阻挡曲,或者在不妨碍口腔功能的前提下弓丝末端尽量保留长一些。临床上为满足矫治效果的需要,常设计拔除第二前磨牙,或患者本身第一磨牙缺失时,后牙功能区无承载段弓丝较长,颊侧脂肪垫较厚的患者在行使口腔正常功能时颊侧黏膜容易被弓丝割伤,或者弓丝受到较轻力时其末端也容易脱出,此时,可以在缺牙区弓丝段放置塑料套管或连续结扎以减少弓丝对颊侧黏膜的损害。

固定矫治器放置后牙齿自洁作用减弱,容易导致局部菌斑堆积、牙龈易发生炎症,表现为出血、肿胀等。在正畸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教会患者如何有效地清除菌斑,可保持牙龈状态相对健康相对稳定,使患者维持较好的口腔卫生水平[3]。在本研究中少数恒牙列初期患者其后牙牙冠经常萌不足,带环放置后带环边缘及牵引钩与磨牙牙龈缘接触紧密,增加了清洁口腔的难度,容易出现牙龈缘炎。在支抗设计和支抗控制允许时如改用直接粘结颊面管,可明显降低龈缘炎的发生率。另外,下前牙牙冠较窄或牙冠较短时口腔的自洁作用变弱,矫治器的使用加上口腔卫生状况不好时更容易出现牙龈炎症,但当矫治器拆除后炎症会减少或消失。

要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同时要将固定正畸治疗的潜在危险降到最低,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实施矫治的正畸医生而言,应当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积聚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作为医生这个特殊职业应有的高度责任心和同情心,尽可能减少来自医源性的失误;另一方面病人的配合,按时复诊,以便医生可根据矫治进展和具体状况调整修改矫治设计,避免固定矫治器装置对口腔软硬组织的损害[8]。

参考文献

[1]HTravess,DRoberts-HarryJSandy,Orthodontics.Part6:Risksinorthodontictreatment[J].BritishDentalJournal,2004(2):71-77.

[2]赵弘.固定矫治器对错牙合患者牙周组织影响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4):286-288.

[3]SameshimaGT,SinclairPM.Predictingandpreventingrootresorption:partI.Diagnosticfactors[J].AmJOrthodDentofacialOrthop,2001(95):505-510.

[4]BoydRL.Eighteen-monthevaluationofeffectsof0.4%stannousfluoridegelongingivitisinorthodonticpatients[J].AmJOrthodDentofacOrthop,1994,(105):35-41.

[5]DaviesTM.Theeffectoforthodontictreatmentonplaqueandgingivitis[J].AmJOrthodDentofacOrthop,1991(99):155-162.

[6]Travess,Orthodontics.Part6:Risksinorthodontictreatment[J].JBritishdental,2004(24):196.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社区;中老年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形成和不断深入。“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阐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它反映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方面。它将影响健康的因素进一步扩大包括多种因素:环境因素、社会能够提供的保健设施、个体及群体的生活方式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决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则是由社区医务人员主要承担的。

1口腔健康教育[1]

健康教育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涵了医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等诸多学科,以教育方式增加大众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反复强化教育而加深保健知识的确知信深度,强调自觉自愿,提高自身保健行为和实践能力。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促进每个人或集体努力做好本身应做好的一切;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它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公众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它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寻求能够达到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指导人们如何能更健康的生活。口腔健康教育包涵于健康教育。WHO在1970年指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身做到维护口腔健康。采取教育手段如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等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确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口腔健康教育是让人们理解并认可接受各种口腔疾病预防措施的一种教育步骤。

2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危害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不可分割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活质量的决定因素。WHO制定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制定的口腔健康目标为:80岁老人,至少应保持20颗功能牙。根据国情,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2010年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保持20颗功能牙的人数百分率农村要达到60%,城市要达到80%。然而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较之其它人群尤为令人忧虑。无牙颌、牙根面龋、不健康的牙周及粘膜组织是中老年人主要的口腔问题。而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是龋病和牙周病。

WHO对老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报告指出,牙周疾病虽患病最多,但是重视程度最差.中老年人现在虽已认识到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的危害性,但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其与其他全身疾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却知之甚少。牙周病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更是影响心脏、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导致各种死亡率极高疾病的重要成因。老年人肺炎与牙周疾病;心脑血管病与牙周疾病;消化道疾病与牙周疾病;糖尿病与慢性牙周病[12]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已被医学界所证实,揭示了很多作用机制[13]-[16],但公众对此却缺乏一定的了解。

3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的现状

4加大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是社区口腔健康的发展趋势

研究证实了[19-23]:广泛而深入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可以帮助人群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开展多种形式的口腔健康教育来改变人们对口腔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增进中老年人群对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改变观念调整服务目标在注重口腔常见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口腔预防的作用。治疗的得益人群相对我国的13亿人口而言,微乎其微,费工利微;但得益于预防的人群却可以成百上千的增加,而且一代人的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对他们的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却是薄工利重。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教育应通过社区的口腔医务人员实施深入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各个阶层;而社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也应转变观念,建立“大卫生”的新观念。从“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人为中心”,从“个体为中心”转为“群体为中心”。

1)改进方式强化社区行动,进入社区,建立口腔健康小组;

2)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诊时的个别交谈;小型专题讨论会;利用教育媒介如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科具进行讲授;举办讲座,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现场示范,让听者亲自练习加深理解并掌握具体的技能。

3)目标细化确保适宜措施针对特定人群制定特定的目标;

4)联合团队的伙伴之力,建立档案、加强研究管理、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阶段性评估工作效果与成效,适时调整工作计划与进度。

5总结

社区是中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中老年人是社区保健的重点人群,从中老年人特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社区不同中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中老年人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以实现健康老龄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口腔卫生保健的目标。

[1]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8.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1.

[3]王薇,杨汴生,何健,钟娅,张丁.65岁~74岁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607-609.

[4]余哲,韩宁,范勇斌,邵东升.745例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7,5(3):146-147.

[5]松,吴敏节,姜婷,吕亚林,方超,张伟.北京市城区1219名老年人咬合支持状况的调查[J].北京医学,2008,30(7):392-395.

[6]范卫华,欧,章锦才,等.2005年广东省中老年人余留牙和无牙颌抽样调查报告[J].广东牙病防治,2007,15:167-170.

[7]胡祥文,周仁,李萍,郑杰,等.糖尿病患者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口腔医学,2007,27:162-163.

[8]刘忠民,高文荣,单楚.延吉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吉林医学[J].2008,29(5):436-437.

[9]丁林灿,卢友光,冯岩,苏柏华,林挺,赵爱梅.福建省中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J].2004,38(1)83-85.

[10]廖旭辉,林焕彩,卢展民,等.广东省中老年人的牙周健康状况[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14-315.

[11]沈家平,王林,陈宁,王一均,陆平成.江苏省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1):64-68.

[12]程睿波,张颖,陶薇,等.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义齿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7,25:576-579.

[13]刘萍.糖尿病与牙周病的关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0,20(8):35.

[14]张代杰,赵先芝,杨学馨.糖尿病与牙周病临床相互关系得初步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14(10):571-574.

[15]范丽凤,陆菊明,晋敏,等.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变及其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调查[J].护理杂志,2004,21(11):31-33.

[16]王勤涛.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间的相互关系[J].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3,30(2):135-137.

[17]刘艺敏,朱炎,严浩军,刘洋,张海霞,李一凡.上海市中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5):428-430.

[18]樊明月,张惠琴,郑磊.社区口腔门诊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8):559-560.

[19]Nowjack-RaymerRE,GiftHC:Knowledgeofcommonofgumdisease[J].JdentRes72:277,1993.

[20]SintesJ,ButlerM,RichardsonR,LoverJ:Dentalcariesamongfirst-gradesmdemsinOakland[J].JDentRes,1993,72:279.

[21]LoupeM,GoodkindRSmithB,ClayD:Aneducationtoimprovingacceptanccofdenturesbygeriatricpafiens[J].JDentRes66:326,1987.

【关键词】大学生;口腔保健行为;饮食习惯;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志码】A

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一项评价全身健康的可靠指标。整齐的牙齿和清新的呼吸可以使人在行为上保持自尊和人际关系的最高水平。据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中国35~44岁的中年人患龋率为88.1%,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4%,70%~90%的患龋人群都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疗。而中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之比约为1:40000,显然,单靠口腔科医生来防治牙病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只有通过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口腔保健行为,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善于更新观念和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在大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其主动采取口腔保健措施来维护口腔健康。这样不仅对其自身大有裨益,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和健康的卫生习惯还会传达到社会各阶层中去,对社会和未来人口的素质提高有着现实的意义。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可以为完善现有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口腔自我保健水平提供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四川大学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30个学院分层,共调查在校大学生1500名,回收有效问卷1362份。其中,男生712名,占总人数构成比为52.3%,女生650人,占总人数构成比为47.7%;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为19.37岁。该项目经四川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字。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7级学生自行设计并发放。采取入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对被调查员进行填写指导及监督,当场收回问卷。检查并剔除废卷。发放问卷一共1500份,有效问卷1362份,废卷138份。

1.3调查内容

问卷设置了19个问题,涉及日常口腔保健意识和饮食习惯(包括水果、甜食、乳制品、含糖饮料食用的频率和量等)。

1.4数据整理和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

2.1口腔保健意识

调查显示:在牙膏的选择上,37.6%的学生倾向于使用中草药牙膏,仅22.9%的学生选用含氟牙膏;为保持口气清新而刷牙的人最多;进食甜食后,大多数人不进行任何清洁措施。而关于糖代用品木糖醇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65.6%的学生不是经常使用。

牙齿疼痛出现时,大多数学生选择忍耐(44.5%),仅在难以忍受时才会就诊(38.1%)。当牙齿颜色改变后,仅约一半的人会选择就诊。超过半数的人从不定期检查牙齿(表1)。

2.2饮食习惯

2.2.1水果食用频率上约每周1~2次的学生最多(为方便统计,将每周1次和每2~3d1次合记为每周1~2次)(45.4%),每天1次及以上(为方便统计,将每天1次和每天2次以上的合记为每天1次及以上)的学生其次。女生食用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P

每次的数量上,除了糖果、巧克力组以外,摄入100~400g的学生最多(为方便统计,将100~200g、200~300g、300~400g的合记为100~400g),男女生食用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3)。

2.2.2甜食饼干、糕点等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分布基本与水果类的一致,每周1~2次的学生最多(53%),每次100~400g的学生占大多数(71.2%)。女生的食用频率仍然显著高于男生(P

值得注意的是,糖果、巧克力等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分布跟前两者不同。频率上,很少食用的学生最多(48.2%);数量上,每次少于100g的学生最多(61.5%)。无论在频率和数量上,男女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3)。

2.2.3乳制品频率和数量分布与水果类的等一致,每周1~2次和每次100~400g的学生占大多数,分别是40.1%和72.7%。女生的食用频率高于男生(P

2.2.4含糖饮料食用频率分布与前几项不同。频率方面,很少饮用的学生最多。男生饮用频率显著高于女生(P

综上所述,在水果、甜食、乳制品中,皆是女生食用频率更高,但在数量上男女无显著差异,除糖果、巧克力是很少食用及每次小于100g的学生最多以外,其余各项均为每周1~2次、每次100~400g的学生最多。与前三者不同,约一半的学生很少饮用含糖饮料,而饮用的学生也是每周1~2次,每次100~400mL的学生较多,且男生饮用数量和频率皆显著高于女生(P

3.1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现状

降低甜食的食用频率和数量可以减少牙齿脱矿和早期龋的发生。研究已证实: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和较低的刷牙次数可以检测到较高的龋均指数。

当牙齿出现颜色改变时,及时咨询口腔医生可以有效减少早期龋的发生发展。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现有的口腔状况面临严峻考验,加强对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2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欠缺的原因

结合此次调查以及之前的同类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口腔知识缺乏,忽视口腔保健,口腔状况不良,就诊意识较为薄弱。通过分析后,推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2.3经济因素口腔就诊开支一般未纳入保险,较昂贵的治疗花费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小的负担,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出现口腔疾病后就诊的频率。

3.3口腔健康教育

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口腔状况不容乐观,口腔保健意识及饮食习惯亟待改善,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3.3.2临床给予口腔健康教育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状况、全身健康条件、综合经济能力等客观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的口腔保健指导,增强了治疗效果也减少了疾病复发。同时,患者向家人、亲友的辐射传播效应也有助于口腔保健知识的传播。因此,口腔医院、诊所等机构的口腔医生应该加强对就诊大学生的口腔保健指导。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

①患者就诊时,礼貌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门诊环境、本院治疗条件及负责医生、护士等,使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消除恐惧心理;

④就患者具体情况与医生进行沟通讨论,结合患者病情及医生治疗目标制订个性化治疗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案;

⑤术后认真帮助患者护理口腔卫生,讲述进食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向患者讲解如何保持口腔卫生,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等。

二、临床观察指标

三、统计学方法

四、结果

研究组患者种植成功57例,成功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50/60)(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口腔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五、讨论

现代护理学认为,优质护理的核心在于不断完善护理流程,重视日常的基础护理,加强护理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口腔种植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口腔矫形技术,种植义齿是以植入颌骨的人工种植体支持义齿,能减小或免除基托,使患者既能感到比较舒适,又能达到很好的固位效果,使咀嚼效率达到自然牙的程度。种植体还能将咀嚼力直接传到颌骨上,对植入部位的骨组织形成功能刺激,延缓牙槽骨的吸收萎缩过程,使患者在咀嚼、发音功能、外观等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口腔种植的过程也存在技术复杂、风险高的缺点,因此周密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需要护理人员将优质护理理念贯彻到每个环节,从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手术配合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活动与医疗活动协调一致。

糖是造成龋齿的原因之一。防龋应限制糖的摄入量,但强制孩子不吃糖也是不对的。

在人的舌体上分布着味蕾,孩子的味蕾比成人的约多2倍,管甜食的味蕾也特别发达,所以孩子比成人爱吃糖。糖是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但吃得太多不仅容易引起龋齿,还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为预防吃糖后的不利因素,应教育和督促儿童吃糖后漱口,坚持睡前刷牙,睡前不吃糖果点心和含糖的饮料,尤其禁止口含糖果或吮奶瓶入睡。除每日三餐及固定的加餐外,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零食,要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三餐后三分钟内刷牙,保持牙齿的健康。

八、不会刷牙的孩子应如何注意口腔卫生

婴儿半岁左右开始长牙,3岁左右乳牙生齐。有人主张乳牙全部出齐就应练习刷牙。可是国外有人主张,孩子一出牙就要开始刷牙,这期间主要由家长帮助刷牙,直到孩子能够独立刷牙为止。我们近几年来发现,我国儿童龋齿发生较以前上升且提前,有的2岁多的孩子就开始龋齿,有的还很严重,有的甚至一岁多牙齿就坏了。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的食物越来越精,甜食及甜度都较以前增加了,有的孩子从生出后就没喝过白开水,只喝甜水饮料。为了孩子牙齿健康,希望家长坚持不给婴幼儿喂高糖饮料,不让孩子睡前吃糖果点心及糖甜食,若已经吃喝了这些东西,应再喂些清水或马上刷牙,也可以用消毒纱布蘸些清水轻轻擦洗牙齿和牙龈,但不要擦伤牙龈和口腔粘膜以免感染。

我们主张小孩刷牙宜早不宜迟,2岁开始试刷,三岁就可以自己独立刷牙,这是保持口腔卫生精神文明之所需。

九、保护好孩子牙齿家长应注意些什么

做为母亲在妊娠后就应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一定的户外活动,注意预防各种疾病。一旦生病也不应随便用药,并尽量减少X线的照射,平时保持适宜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尤其是含钙的食品,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应注意婴幼儿合理的喂养和必要的营养,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孩子的卫生习惯要严格要求,同时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发现疾病,及时进行治疗。当孩子生病时,7岁前不应随意服用四环素类药物。

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自己应早晚或饭后立即刷牙,饭后漱口,少吃零食。

十、孩子睡觉时经常咬牙怎么办

夜间咬牙虽然暂时不会感到什么痛苦,但是长期下去会对牙齿发生比较严重的磨损,有时也会发生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一般夜间磨牙多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肠道有寄生虫,在夜间熟睡时寄生虫的蠕动刺激了神经引起神经反射作用而发生咬牙,二是白天精神紧张或受惊恐,饥饿,口渴等使神经系统过于兴奋,入睡后情绪依然不稳定而引起咬牙。找出原因后就要对症治疗,如果有肠道寄生虫的,就进行驱虫:如白天过于兴奋紧张者,应适当安排孩子的良性生活习惯,使其能获得充分的睡眠,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夜间磨牙,而且可以更好的休息,对学习,身体都有好处。

十一、孩子有的牙坏了,仅吃钙片能防止其他的牙不再坏吗

乳牙的发生是从胚胎第一个月开始的,而恒牙则是从胚胎4~5个月发生的。乳牙的钙化从胎儿时期开始到生后一年内完成,恒牙除“六龄牙”小部份在新生儿时期钙化外,其余都是婴儿生后开始钙化的,到7~8岁前除第三恒磨牙外(智齿)。所有的恒牙牙冠的釉质已钙化完成。此时再吃钙片是不能预防龋齿的。

因此必须从孕妇早期开始直到儿童7~8岁前这个阶段重视孕妇和儿童的保健,给予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要补充钙及鱼肝油。还应教育儿童不偏食,多吃五谷杂粮,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A、D,以及含钙的食物,如鱼、瘦肉、蛋、胡萝卜、西红柿、莴笋等。还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特别是冬季每日不可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样才能增强体质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1年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错牙合畸形患者460人,年龄从31/2岁到58岁,按年龄和先天畸形分成三组人群:儿童患者组235人,先天严重颌面畸形患者组18人,成人患者组207人。其中活动矫治器治疗的患者178人,固定矫治器治疗的患者249人,隐形矫治的患者28人,舌侧矫治的患者5人。根据所有患者求医心理和配合程度,均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

2三类人群的特点及心理护理

2.1儿童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2.2严重颌面畸形,先天畸形患者心理护理

2.2.1严重颌面部畸形和先天畸形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存在生理缺陷,这类患者有强烈的自卑感,他们焦虑不安、多疑、畏缩、害羞、性格十分内向,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也受到很大影响,对正畸治疗常持怀疑态度,对医护人员也缺乏信任感。

2.2.2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在接诊时要富有同情心,耐心听取患者需求,消除患者的疑虑,坚定他们治疗的信心,从而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以取得积极配合和治疗。对于一些疑心很重的患者,可以让他们观看同类正畸完成患者治疗前后模型和面像、口内像的对比情况,可以让他们与正在进行治疗的患者交流经验及治疗心得。另外,因此类患者更多需要正畸和正颌外科的联合治疗,治疗方案比较复杂,要更加详细地介绍治疗的方案、疗程、预期效果及费用问题,让患者对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3成年人正畸治疗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3结果

经过对三类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和护理心理指导,各类患者对治疗整体情况有了充分的理解,配合程度较好,复诊及时,矫治器丢失、损坏及固定矫治器附件脱落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全体患者较为顺利地完成了牙齿正畸治疗。

4讨论

正畸治疗是一个疗程较长的过程,治疗中需要医护与患者的共同协作。医护人员针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问题,给予良好的心理指导,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有效的沟通,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基础。同时尊重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愉快、积极的完成治疗。

[参考文献]

[1]伍素芳.口腔正畸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1997,第S1期.

[2]张怡,苗丹民,张银玲等.心理干预对错牙合畸形治疗中合作行为及结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207-208.

[3]王卫亚,王海雪,林珠.正畸治疗中影响儿童配戴活动矫治器的心理分析附210例调查[J].口腔正畸学杂志,1994,(1).

一、好牙膏的衡量标准

一是稠度要适当,从软管中挤出成条,既能覆盖牙齿,又不至飞溅。二是摩擦力适中,要有好的洁齿效果,但不伤牙釉质。三是膏体稳定,在存放期不分膏出水、不发硬,酸碱度稳定。四是药物牙膏在有效期内应保持疗效。五是膏体应光洁美观、没有气泡。六是刷牙过程中有适当泡沫,以便使食物碎屑悬浮易被消除。

二、优质牙刷的外观标准

三、对牙刷毛的要求

表面光洁度好;粗细适中,细了易变形,粗了则易损伤牙齿及牙龈,而且弹性不好;牙刷毛的头部磨面处是圆滑的。

四、如何检验刷牙的效果

从防备角度看,去除牙菌斑是口腔卫生的重点。因为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疾病的共同因素之一,如果清除了牙菌斑,也就解决了龋病和牙周疾病的预防问题;同时也使牙结石失去了赖以形成的基础。检查刷牙效果的标准,就是看牙菌斑是否已经完全清除净。

五、刷牙时刮舌苔防胃炎

你知道吗大多数口腔细菌并不在牙齿上,而是在我们的舌头和口腔内壁上。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大致为50%,这种微生物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且在一个家庭内有相互传染的倾向。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更应留意口腔卫生才是。每天晨起刷牙时刮去舌苔,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六、感冒后最好换牙刷

有的人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经医治而仍绵绵不断,除与个体抵抗能力差外,还可能与其使用的牙刷有关。如果不换牙刷的话,感冒也更不轻易痊愈,或更容易反复。因此,牙刷应放在通风干燥处,如果患过感冒,最好将牙刷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或更换一把新牙刷。此外,家庭成员的多把牙刷最好不要放置在一起,而是多牙缸放置,这样更有利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般来说,吃完食物后的10分钟是牙齿保健的要害时期,因为此时口中的PH值由6.8降到4.5,酸性达到高峰,此时若未立即清洁牙齿,这些酸性物质就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形成脱钙现象,造成蛀牙。

接到上级通知后,院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实施方案,组织骨干人员,落实本项工作。

1、加强人员培训:19日对全院职工及乡医进行爱牙日宣传知识培训,要求各村乡医利用标语,广播、口头等进行宣传。

2、居民健康档案小组人员,从9月15日起,利用随访对重点人群开展爱牙知识健康讲座进行宣传;

3、以儿童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卫生知识。与教育部门积极配合,9月18日组织口腔专业人员,进入学校、托幼机构,以儿童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儿童是口腔疾病的敏感和高发人群。这一阶段也是获得口腔卫生知识,建立正确行为方式的关键时期,及时、科学进行儿童口腔保健指导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意义重大。专业牙科医生对儿童宣传口腔保健知识,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并当场演示刷牙的正确方法,动员家长积极带适龄儿童到医院自觉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为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儿童及家长,保护牙齿,从小做起;

二、及时回头看,总结经验。收集、整理、保存本次活动的各项资料,及时上报。进行分析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利下次借鉴。

卫生院

全国爱牙日宣传资料:口腔健康知识

1.乳牙有了洞需要补吗

我们从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如果乳牙坏的十分严重,会影响乳牙下面的恒牙的发育;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后面的牙齿会向前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间隙不够,就可能错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补.

2.如何正确的刷牙

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

竖刷法

方法:就是将刷毛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同一部位反复多次。

优势:可以有效控制菌斑,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型保持正常。

颤动法

方法:将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深入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2到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面都刷干净。

生理刷牙法

方法: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轻刷。

3.儿童用成人牙膏可以吗

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含氟量较高的牙膏。由于儿童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含漱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若是使用对成人洁牙比较有效含氟量较高的牙膏,造成孩子每天吞咽下过多的氟,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健美牙齿最佳年龄牙齿发育取决于两个阶段:

一是从胎儿期2个月到出生,此为乳牙发育期。

二是从出生后到8岁,为恒牙形成期。

5.乳牙迟迟不掉怎么办

儿童一般是在6、7岁左右换牙,持续到1213岁才完全完成(20颗乳牙完全换完),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会早些,有的会晚些如果超过8岁时,仍未换牙,就需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确认是否是乳牙滞留。

6.那些患牙需要拔除

应该拔除的患牙有:患有严重牙周病的牙,牙齿已经非常松动,经过治疗也不能使其再稳固的牙齿;患有严重龋坏的牙,牙冠大部分缺失,而且牙根周围骨质也被破坏,不能再补的牙齿;反复发炎、流脓的残根;引起反复发炎肿胀的阻生牙;影响正常牙萌出的多生牙、埋藏牙;以及导致病变的牙齿,如含牙囊肿,牙龈瘤等。

7.乳恒牙替换时应注意什么

(1).当恒牙已经萌出,其上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请医生拔除滞留的乳牙,以使恒牙排列整齐。

(2).如果乳牙脱落后多时尚未见相继恒牙萌出,则需到医院内拍一张牙片检查是否是恒牙先天缺失。

8.外力导致的牙齿脱落可以再植吗

答案是可以的,牙科医生可以将牙齿进行再植,如果外伤造成牙齿完全由口腔脱出、就应立即把脱落的牙齿放在杯水或杯牛奶中或用湿毛巾包起来,也可以含在舌下赶紧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能在30分钟以内到达医院,再植的远期效果很好。

9.如何预防龋病

(1).消除致龋因素,搞好口腔卫生,进行有效的刷牙。

(2).适当应用氟化物提高牙齿抗龋能力。

(3).应用窝沟封闭剂,隔绝致龋因素对牙齿的侵袭。

10.龋病好发于哪些牙齿

第一磨牙患龋(蛀牙)率最高。即:6周岁时,上下左右最后面萌出的第一颗大磨牙(六龄牙),可以到牙医那里做窝沟封闭来有效的预防龋病(蛀牙)的发生。

11.什么是六龄齿

六龄齿是第一恒磨牙,由于平均萌出年龄为六岁而得名。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很重要,如果早失可使第二恒磨牙向前倾斜移动,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六龄齿是恒牙,终生不再替换,应该很好地进行保护。除认真刷牙外,可以在牙科医生的指导卜选用氟化物和窝沟封闭剂预防龋齿。

12.什么是窝沟封闭

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窝沟和裂隙。牙菌斑很容易在这些堆积而且用刷牙或其它机械性方法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因此窝沟龋的发生率很高。牙科医生可以使用窝沟封闭剂来封闭这些窝沟,以防止牙菌斑的堆积,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窝沟龋(蛀牙)的发生。

13.洗牙会损伤牙齿吗

牙菌斑和牙石是引起牙龈发炎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清除它。用器械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和牙石并将牙面磨光的过程就叫洁牙术或洁治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洗牙。洗牙不会损伤牙齿。

14.补牙为什么越早越好

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蛀牙)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

15.什么是智齿

16.智齿需要拔除吗

当智齿指出后,应请专科医师认真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早去除病因,如磨改对合牙尖、切除多余的牙龈瓣等,对确实认为没有保留价值和炎症反复发作的智齿,应尽早拔除,以防后患。

17.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包含什么

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包含两层意思:

①健康检查,即在没有口腔疾病或自已没有感觉到有牙病的情况下,进行的健康检查,而不是已明确自己有牙病,才去看牙病。

②要求定期、而不是随意的。定期的时限标准随年龄而异,通常是:2~12岁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者,则每年检查一次。

18.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有什么意义

①口腔常见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因此,通过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②有很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在口腔有表现,常常可通过口腔健康检查,而发现属于全身性的疾病。

19.吮手指习惯有什么危害

吮指的儿童,手指有胼胝及弯曲现象,它可引起前牙开颌,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等危害。

20.吐舌或舔舌习惯有什么危害

儿童有吐舌或舔舌习惯,可引起前牙开颌几下颌前突畸形,甚至形成反颌,如果舌同时舔上下前牙,则形成双牙弓前突。

21.咬唇习惯有什么危害

情绪不好时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形成习惯咬上唇,可引起上前牙前突和下颌后缩等症状。

22,偏侧咀嚼习惯有什么危害

可导致面部左右两侧发育不对称,不常咀嚼的一侧容易使牙垢、牙石堆积,易发生龋齿和牙周病。

23.咬物习惯有什么危害

常咬铅笔和啃指甲,会导致牙齿不齐闭合不严的后果。

24.什么是正确的漱口方法

将漱口水含在嘴里,后牙咬紧,利用唇颊部,也就是腮帮子的肌肉运动,使漱口水通过牙缝,这样才能达到漱口的作用。

25.剔牙习惯好不好

有些人养成了一种剔牙习惯,饭后不管牙缝有没有食物嵌塞,总要剔一遍,这容易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26.塞牙最好怎么解决

我们提倡饭后漱口,实在漱不出来,可以用牙刷刷,或者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轻轻一擦就可以出来,这些都比牙签优越得多,不会带来什么损伤。

27.口腔的定义是什么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感觉功能,并能辅助呼吸,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主要功能有:咀嚼、吸吮、吞咽、言语、感觉、表情、摄取食物、参与呼吸等。口腔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的支配下,依靠牙齿、唇、颊、舌、腭等器官,通过有关肌肉的收缩和下颌运动完成的,是咀嚼系统组织器官分工合作的结果。

28.口腔所包含的组织器官有什么

口腔所包含的组织器官有:唇、牙齿、面颊、腭、牙龈、齿槽骨、上颌骨、下颌骨、舌骨、颧骨、颞颌关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这些器官上的肌肉、神经、血管等。口腔以唇、颊、腭、口底为界,后上方向鼻咽部延续,后下方与口咽相通。除牙齿外,口腔有粘膜覆被,其上皮结构类似皮肤,但在湿润性、角化程度及附件构成上与皮肤不同。

29.牙齿由哪几部分组成

牙釉质它是牙冠外层的白色半透明的钙化程度最高的坚硬组织,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牙本质它是构成牙齿的主体,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也是牙髓腔及根管的侧壁。

牙骨质它包绕牙根的外层,较薄,颜色较黄,硬度类似于骨组织,具有不断新生的特点。

牙髓它位于髓腔及根管内,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构成。

THE END
1.成年人是否要定期打虫保狡脑性瘫痪还是需要定期去复查的,这样可以很好的了解病情的情况有无加重的现象。一旦确诊为脑性瘫痪的话,还要及早的去正规的医院接受一些针对性的治疗,以免耽误了病情,通过了积极治疗后,可能有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而且还可能减少继发性的关节畸形。同时也要配合一些康复的锻炼,有效的控制住...https://m.fh21.com.cn/iask/dzmip/37037623.html
2.成年人是否需要定期驱虫成年人是否需要定期驱虫 医生回答 (1) 吴继功 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 病情分析:要注意钙的补充,有时候缺钙会引起风团的。成年人一般都会注意饮食卫生,不需要定期打虫的。指导意见:可以使用打虫药打虫的。一般现在的打虫药看不到虫体的。1-3年打一次就可以了 2019-06-28 儿科...https://m.chaonei.com/mip/qa_6256290
3.成年人是否要定期打虫有问必答指导意见:一般注意饮食卫生,是很少有蛔虫的!愿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一般是不需要做定期做驱虫治疗...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17135135.htm
4.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的...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临床护理实践,改善护理服务,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水平,卫生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目录 第一章清洁与舒适管理 一、病室环境管理 二、床单位管理 http://www.110.com/fagui/fagui/law_383437.html
1.糖类抗原ca125偏高注意什么?做到这几点很有必要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一定要定期注意大便检查和驱虫工作,因为寄生虫长期存在会影响到肠道的吸收功能,从而导致贫血的情况,而缺铁性贫血会进一步导致转铁蛋白降低,所以一定要意识到驱虫的重要性。 2、水果留到饭后吃 对于转铁蛋白偏低的人群来说可以选择在饭后吃水果,这样对促进铁吸收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喜欢吃水果的朋友...https://www.snsnb.com/post-172967-1.html
2.想领养几只军犬到哪里领养?动物领养的重要性 动物领养是一项重要的行动,不仅能够给无家可归的动物带去家的温暖,还能够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和陪伴。领养动物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乐趣。 作为一个爱心社区,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来参与动物领养活动。在这里,您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狗、猫、兔子等等。无论您喜欢大型犬还是小型动物,我...https://www.lnky.net/hsjj/64803.html
3.成人需不需要定期驱虫有问必答孩子肚子疼去医院检查说是肚子里有寄生虫,以后得定期给孩子驱虫,成年人需要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赵金秋 副主任医师 传染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问题分析:成人是需要吃打虫药的,每月吃两次,或者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吃,这样能够有利于杀死体内的寄生虫,从而避免造成...https://3g.club.xywy.com/wenda/195910757.htm
4.成人需要定期吃驱虫药吗问题描述:成人需要定期吃驱虫药吗 医生回答(1) 刘伟丽 副主任医师 山西省一〇九医院 各种寄生虫的感染与个人卫生习惯、居住环境卫生状况等密切相关。如果成人感染了一些寄生虫病,比如蛔虫病、蛲虫病、蛲虫病等,这种情况下是需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驱虫治疗的。经过规范的治疗后没有寄生虫感染时,保持良好的个人...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answers/v1JXlG6QqQWialrxMOGo3A/
5.驱虫药多久吃一次什么情况需要吃打虫药→MAIGOO知识摘要:一般我们都知道小孩子需要吃驱虫药驱虫,其实寄生虫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体里,无论大人小孩都需要定期驱虫,以保持身体健康。但是驱虫药不能乱吃,那么怎么判断人体该驱虫了?驱虫药多久吃一次?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驱虫药多久吃一次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年驱虫一次即可,观察用药后是否有虫便排出。如果一次服用...https://m.maigoo.com/goomai/238557.html
6.糖友更招蚊子?家蝇能否传播新冠病毒?爱国卫生运动“四害”防控90...“交通隔离”的重要性:鼠类具有互窜性。野外的鼠种会通过孔、穴、洞、管道、门缝、下水道窜入室内,层与层间的老鼠也会通过垂直管道上下窜动,因此,对老鼠的交通路线实施隔离,能巩固室内灭鼠成果。据调查,防鼠设施完善的单位,鼠征阳性率远低于防鼠设施不合格的单位。 http://wenhui.whb.cn/third/baidu/202006/05/352893.html
7.成人打虫的好处和坏处成人打虫的好处和坏处对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打虫是指身体内出现了寄生虫感染,需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成人而言,打虫药可以有效地杀死身体内的寄生虫,预防患上蛔虫病等寄生虫感染疾病。这是成人打虫的主要好处之一。 然而,成人打虫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变态性脑炎,这种疾病可能...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bc24591ba8aecb421346330a271a7a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