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通报,2005年以来,全省报告疑似该病死亡4例
■专家表示,蜱叮咬引发的疾病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今天,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将赶赴信阳,到达后,除了给当地现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外,还将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因。而专家表示,蜱虫叮咬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斗蜱有招]
今年夏天,河南信阳市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9月8日,在媒体报道河南信阳市商城县蜱虫咬人致死事件后,河南信阳市卫生部门首次召开了新闻通气会。据悉,这是2007年当地发现第一期疑似病例后,官方第一次就该病召开新闻通气会。
昨天,快报特派记者赶赴河南省商城县蜱虫叮咬致死事件“重灾区”进行调查,感受到当地不少群众“谈蜱色变”的紧张情绪。村民们也向记者表示,信阳市应该公布所有患者名单和死亡人员名单。
现场:大家心里有点慌
据了解,卫生部于2008年2月19日,曾向各级卫生部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其中指出,蜱虫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但是很多发病患者的家属均表示,他们的亲属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并未被医生告知该病具有传染性。
昨天,商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德强对此说法予以了否认。他说,医院对于蜱虫患者都是按照传染病要求防护的。
商城“重灾区”多位村民昨天向记者表示,政府没有公布确切的疫情,导致现在大家很担心,有恐慌情绪。
村民要求公布所有患者名单
昨日,河南省商城县数名疑似无形体病死者的家属,对当地公布的病例尤其是死亡人数提出质疑,并要求官方公布所有病例名单。
商城县疾控中心主任余芳称,其中有一人死亡,死者为余集乡农民吴德正。但记者昨天了解到,除了吴德正,商城县至少还有鲍祥义、雷呈华(女)和龚正成三名疑似病例死者。
昨天,除了鲍家未取得联系外,雷龚两人的家属都对官方数据表示质疑,认为官方明显存在瞒报情况。雷呈华的女儿小丁说:“我母亲已经被确诊为无形体病,现在怎么又说不是了?”
就病例数和死亡人数的被质疑,商城县疾控中心主任余芳解释道,部分死者的死因并非无形体病,是家属误解了病因。“有的病人死在家中,死因不明;有的虽是疑似病例,但死在信阳的医院,都不属于商城县的网络直报范围。”余芳称,所有病例,商城县疾控中心均按要求统计上报。河南省卫生厅也表示,不存在瞒报疫情,信阳等地卫生部门从2007年就已将疑似无形体病例纳入网络直报范畴。
昨天晚上,死者家属称,截至目前,并未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调查。“政府只有公布详细的发病人员和死亡人员名单,内心的疑问才能消除。”
快报特派记者邢志刚
发自河南商城
最新进展
卫生部专家组
今天到信阳调查
昨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了解到,今天,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将赶赴信阳,到达后,除了给当地现有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外,还将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病因。这次卫生部专家组共有3人,其中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王贵强,他曾多次到河南、山东等地,为蜱虫咬伤患者进行会诊,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东方今报
山东蓬莱11人
遭蜱虫叮咬致死
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叮咬致死,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了山东省蓬莱市,蓬莱一家医院的医生透露,截至7月14日,他们医院接收的蜱虫叮咬致死患者就达到11例。据了解,蓬莱市大辛店镇皂户于家村(音)、白李庄村、东区家沟村(音)都发生了蜱虫叮咬死亡病例,目前正在核实死亡人数。中广
专家提示
蜱虫叮咬病可防控
不必恐慌
河南省疾控中心许汴利主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河南省信阳等地区相继发现并报告发生被蜱虫叮咬后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例,个别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其中一些病例被诊断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另有一些病例无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证据。
蜱传疾病在我国相对较为常见,目前已有较成熟的防控手段。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预防该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导公众、特别是高危人群减少或避免对蜱的暴露,并告知出现症状者及时就医。目前该病治疗手段主要是抗病毒和对症治疗。新华社
焦点
蜱虫叮咬致死率算不算高
蜱虫,在农村本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小虫子,被这种虫子咬一口,也不是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但是这个夏天,这个小虫子就变得不是那么平常了,因为被它咬过的人,甚至出现了死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蜱虫是不是这件事的元凶?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所长李德新。
记者:我打一个比方,被蜱虫咬了一口与被蚊子咬了一口没有什么区别。我这样说恰当吗?
李德新:恰当。
记者:刚才专家说,一旦被蜱虫咬了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可以让人丧失劳动力,甚至丧失生命。如果有人被咬后大意了,后果会这么严重吗?
李德新:刚才那个专家的说法不准确。被蜱虫咬了以后,可能有一些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可能使人得病。如果没有细菌和病毒的话,被咬了以后,最多就是一点创伤,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它只是一个传播者。
记者:被蚊子咬了以后也有可能死人。
李德新:对,也有可能得一些传染病,甚至死人。
记者:被蜱虫咬了的后果比被蚊子咬了以后严重吗?
李德新:不一定,要看它携带的是不是一些很严重的细菌和病毒。
记者:蜱虫以前也有,为什么今年咬了人就死人呢?
李德新:这可能与一些生态的改变有关,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
记者:被蜱虫咬了以后的致死率高不高?
李德新:不算高。
记者:蜱虫会在城市里出现吗?
李德新:城市里基本上没有。
记者:宠物身上有可能出现蜱虫吗?
李德新:可能性很小。
记者:蜱虫会通过血液传播吗?
李德新:很少很少。
记者:河南一个老中医被蜱虫咬后死亡,引起当地一些市民的恐慌,他们认为,学医的都没有救活自己,他们没有学医,那就更可怕了。
李德新:这没有必要恐慌,关键要预防。比如夏季在野外劳动,要穿长衣长裤,不要让皮肤暴露,将暴露的皮肤涂上驱虫剂。也可以用杀虫剂杀死蜱虫。如果被咬,要及时治疗。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据央视新闻1+1整理
调查
并非所有蜱虫咬伤均致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将于今早飞赴河南商城地区,与卫生部专家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一起到当地进行会诊。
据王贵强介绍,蜱虫原来在山东地区比较多,“其实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只是蜱虫有一个地域分布的问题,并不是每一种咬人后都会致病甚至致死。”他说。
“东北黑龙江地区那边有一种蜱虫咬伤人后能够导致森林脑炎的发生,但也有很多是被咬伤后连症状都没有,没有一点感觉的。”
据介绍,咬伤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主要看病原体是什么,而此次河南商城地区发病甚至致死的病原体要待进一步调查后才能确定。
“要从自然环境大规模控制”,王贵强称,除非使用杀虫剂等,但目前的情况还不到这一步。个人自我防护很重要,毕竟这样的情况防不胜防。
王贵强称,这次他的主要工作在临床治疗方面,看当地在治疗此病时是否存在滥用药的情况,并提供一些治疗建议,带回一些信息以供研究。“滥用药会加重病情。”
综合
江苏防控
蜱这种虫子一下子变得路人皆知,而根据江苏省疾控的调查显示,这个蜱虫在江苏确有分布。据悉,省疾控已将所谓的“虫咬病”纳入常规监测。昨天,省卫生厅发布通报,2005年以来,全省报告疑似该病死亡4例。
南京也有蜱虫
江苏已有四例疑似该病死亡
纳入常规监测
南京不稀奇,紫金山就有
南京农业大学昆虫专家宋大鲁教授告诉记者,在南京,蜱虫并不罕见,它算是比较普遍的小虫,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生活在森林中的灌木丛或茂盛的杂草草尖上,活动范围很小,只有方圆数十米。记者了解到,在南京,丘陵地带、紫金山上、植被比较好的市民广场,都发现过这种小虫,蜱虫的嗅觉极其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尤其敏感。栖息在森林地带的蜱,当狗来到距离它栖息地15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得到,并且伺机爬附到狗的身上并寄生下来。
专家说,蜱是一种会吸狗血的小昆虫,犬巴贝斯虫就寄生在蜱的体内,当蜱吸狗的血,同时就把犬巴贝斯虫传染给了狗。也就是说,狗被蜱叮咬后,一方面要被蜱吸血,另一方面还会得犬巴贝斯虫病。蜱也喜欢叮猫,但是猫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发病的例子。
宋大鲁解释,通过显微镜的观察,蜱的身体呈椭圆形,和一粒芝麻差不多大,并不起眼。蜱在叮刺吸血时,狗一般不会感觉到疼痛,个别蜱吸血后甚至可以胀大到吸血前的100多倍,一般吸血后,蜱就会有黄豆大小甚至更大,成为一个“小小的血球”。
[释疑]
宠物还能不能养
蜱虫事件出现后,很多市民开始担心了,既然这个虫子竟然在狗身上出现,那么宠物到底还能不能养呢?宋大鲁告诉记者,蜱是寄生在狗和猫的身上,人不是蜱虫的主要寄主,它对于人的血不感兴趣,极少侵犯人类,所以蜱不会寄生到人的身上,不用担心。
昨日,北京赛诺森动物医院的周大夫说,狗身上如果出现蜱虫,一般都是在野草丛中玩耍粘上的,蜱虫一旦寄生到狗身上,就会吸血,“蜱虫的头部很小,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后,身体就会膨胀好多倍,同时还会分泌一种毒素。”周大夫说,一旦狗被蜱虫吸血,轻者会出现皮肤瘙痒,重者会出现贫血现象,甚至会出现麻疹。
昨日,记者也在多个宠物论坛上发现,不少狗主人都在担心小狗被蜱叮咬,并发帖求助治疗方案。周大夫说,小狗一旦被蜱虫寄生,“要进行全身药物喷洒,一般的动物医院都有这种治疗药物,治疗一次即可杀死蜱虫,并可保证一个月不会被咬。而价钱也不贵,几十块钱一次,和治疗跳蚤等差不多。”
还有哪些“毒虫”
江苏生态学会专家王长军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有的小虫子咬人也是很疼或者能引起其他皮肤病。比如蚋,在南京就出现过,这种虫子,体长不过2~3毫米,黑色,头小,驼背状,俗称“挖背”,基本生活在水中。跟蚊子的“饮食习惯”一样,都是吸食人畜的鲜血,咬完人后,感觉非常痒,严重的还会出现丘疹。专家告诉记者,南京咬人的小虫还有叫隐翅虫,隐翅虫其实是不咬人的,只是因为它爬到人的皮肤上,常常被大家不自觉地打死或捏死,这时,会造成毒液大量溅出,酸性值很大,所以,遇到这种虫子,别打死它,只要用嘴吹走即可。快报记者刘峻
快报综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