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使用体外驱虫药以后,建议一天后再给狗狗洗澡。这是因为洗澡会带走狗狗皮肤表面大量油脂,而体外驱虫药主要通过油脂吸收,因此会降低体外驱虫药的吸收量。同时,使用体外驱虫药前二到三天也不建议洗澡。
体外驱虫是犬猫常规保健工作,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犬猫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呕吐、腹泻、呼吸困难、贫血、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疾病。通常来说幼猫需要一个月做体外驱虫一次,成猫冬季可以三个月驱一次,在夏季一个月驱一次,幼猫通常要到6周龄以后,体重达一公斤以上才可以进行驱虫,这样可以减少中毒的风险。
执业兽医师
现在临床上的进口驱虫药只需地脖子,安全性高、剂量小、价格较高,做完体外驱虫,主人就可以直接抱着自己的宠物回家。体外驱虫注意事项:第一,行体外驱虫前要先洗澡,完全晾干后再把驱虫药点在宠物的脖子后面舔不到
猫使用体外驱虫药后多久能抱,需要根据使用的驱虫药类型而定。猫的体外驱虫最常用的是滴剂和喷剂,滴剂是沿猫脊柱选择几个分散的、无法舔到的点,然后滴在皮肤上,滴完后就可以抱猫,只是注意不要过多触摸滴药处。喷剂则是选择四肢内侧上方、腹部等部位喷洒,需要等药物干燥后再抱,而且猫要戴伊丽莎白圈以防止舔舐引起中毒反应。
体外驱虫后过两天就可以洗澡,如果担心洗澡会影响驱虫的效果,可以先洗澡然后再进行体外驱虫。一般幼犬一个月做一次体内外驱虫,成犬2~3个月做一次体内外的驱虫,夏季寄生虫繁殖较快,建议一个月做一次体内外驱虫
一般来说,猫咪驱虫后如果是滴剂的,只要主人滴的位置是猫咪舔不到的,那么主人是不用在意猫咪舔毛的。而滴的位置猫咪能够舔到,那么主人可以等半个小时后,再给猫咪取下伊丽莎白圈。如果是喷剂的驱虫药,那么建议给
建议1-2天后再洗澡。狗狗体外驱虫药的成分主要包括驱虫药物和透皮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皮脂腺吸收,也就是必须保证皮肤表面有一定的油脂才有利于吸收,否则将会导致药物的吸收量很少,从而无法达到体外驱虫的目的。建议使用含有塞拉菌素、非泼罗尼等成分的药物,避免使用高毒性的驱虫药物。
猫咪体外驱虫后建议间隔3-7天再洗澡。首先,给猫咪做体外驱虫时,驱虫药是通过皮肤皮脂腺进行渗透至全身,所以建议给猫咪做体外驱虫后间隔1周左右再驱虫,避免影响药效发挥。此外,给猫咪做体外驱虫时,需要将药剂滴在皮肤上,滴在毛发上也不能起到驱虫作用,并且佩戴脖圈防止猫咪舔舐到药物。
通常在狗狗洗澡后3到4天可以进行体外驱虫,因为洗澡后皮肤上的皮脂被洗净,需要2到3天才能慢慢恢复。体外驱虫药是通过皮脂扩散到全身,以达到全身驱虫的目的,洗澡后进行驱虫会影响驱虫的效果。在平时饲养过程中,如果狗狗生活环境杂乱,建议每隔一个月驱虫一次;如果环境干净整洁,可2到3个月驱虫一次,并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一般建议猫咪使用体外驱虫药之后1-2天再洗澡。猫咪体外驱虫药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皮脂腺吸收,也就是直接滴在皮肤表面即可。同时,药物的吸收依赖于皮肤表面的油性物质,如果使用驱虫药之后马上给猫咪洗澡,将会影响体外驱虫药的吸收。猫咪体外驱虫药建议使用含有塞拉菌素等成分的药物,该药物的驱虫范围比较广,同时对猫咪的刺激也比较低。此外,猫咪很容易感染体外寄生虫,特别是环境卫生不达标时,所以一定要定期给猫咪做体外驱虫。幼年时期的猫咪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成年后可以适当延长。
汪志翔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150038
体外驱虫是通过用驱虫药预防或者治疗狗狗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虱子、螨虫和蜱虫等,一般小狗要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夏季或者外出活动频繁的狗狗就要适当增加驱虫的频率。狗狗出现痒痒或者啃咬四肢的时候,就应该带到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体外寄生虫或者其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