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Education i... 

什么是好的教育?不是教导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不是教他们这是什么,或那是什么,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一个人从小的教育,决定了他未来的走向。大家对中国的教育表示都很失望,很多人都会归罪于教育体制。不过也能理解,每当发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从不将指头指向自己,总是在外部找借口和理由。事实上,很多问题本身源自于我们自己。

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直接决定了小孩的价值观和成长方式。小孩最深的认知,最重要的场所是家庭,而不是学校。

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批量生产的「老师」,他们的质量如何,没有谁能保证。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复杂。在这个层面,显然学校要比家庭复杂。如果失去家庭这个教育的重阵,再指望学校的解救,除了无济于事,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在中国,很多家庭一味地忙着事业和赚钱,只是把孩子交给老师和学校,一切全权交托。似乎这就代表了重视教育,其实这恰恰是最不重视的表现。倘若重视教育,理应先懂得教育的方法,而不是随意的交给第三方,不论这个第三方是老师还是学校。

作为家长应该承担首席教育官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供养。作为老师更应该学会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当作谋生的职业。

Educationmustnotsimplyteachwork,itmustteachlife.W.E.B.DuBios

大多数中国家庭,擅长打压式的教育,比较式的教育,限制式的教育。大多数海外家庭,流行鼓励式的教育,尊重式的教育,引导式的教育。凡事都需要换位,包括教育子女。因为迟早家长也会接受子女的教育,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如果想要得到正面的教育,家长也需要正面的教育子女。

举一个简单且相对敏感的例子,就能很容易明白了。如果家长日后不想被子女数落说,你看谁家的老爸一个月就赚1000万,你呢?天天只守着房子收房租。转过头来对老妈说,你看谁家老妈,没事还学学外语和手艺,你呢?天天没事只知道打麻将。

导致以上这样的结果,必定有原因。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家长应该学会引导孩子健康完整的三观,以及更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从小就指着子女的头说,你看看谁家孩子得了100分。你怎么才这么点分?你看看谁家孩子钢琴小提琴都会,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呢?

这样训斥的教育方式,小孩会牢牢记在心里。总有一天,他们会回来,以同样的方式「回赠」给家长。尤其是可能产生冲突矛盾之时。也许他们依旧很孝顺,但家长需要,甚至必须忍受这样或那样的比较式说话。因为曾经,他们也被这样教育过。小孩都是看着大人说话,学着大人的样式长大的。

Educationisthemostpowerfulweaponwhichyoucanusetochangetheworld.---------NelsonMandela

这个世界永远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爱之人的世界。想教育小孩,先端正自己,树立一个好榜样,这才是最直接有效,和健康的教育方式。说一万句话,远不及一个真实的行动。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教养孩童,教育者与孩子之间的「Relationship」是多么重要。改变孩子的内心,从而帮助他们树立Self-esteem。

真正的教育,需要将小孩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来引导,而不是直接想当然的给予。教导他们自信而不自满,独立而不孤立。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质疑能力、自理能力、谦逊能力...所有好的教育,都带着智慧的光芒,和发自内心的关爱。

看看上帝都怎么爱我们,和怎么教育我们的?我们向上帝祈求智慧,祂却给我们问题;我们解决了问题就拥有了智慧。我们向上帝祈求希望,祂却允许黑暗临到;我们走出了黑暗就拥有了希望。我们向上帝祈求成功,祂却给我们挫折;我们走过了挫折就拥有了成功。

在看似悲观的世界里,积极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拥有了独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能力,智慧的阳光才会洒满心田。只有拥有了克服困难,和承担责任的能力,艰难险阻才会显得微不足道。

不论你是老师还是家长,抑或即将成为家长,要知道不论追求的事业有多成功,都不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他们是你一生最宝贵的产业,胜过手里的金银财宝。真正的教育,需要回归到人格的本质上。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再次祝福大家取得持续的进步,也能够在更多事情上获得好运气。谢谢!

联系方式:0755-88300962,或向诚朴资产管理公众号(ID:hscapital2015)留言。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教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取得成功?赢得尊重?

还是,享受乐趣……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

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他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正如《大学的理念》的作者约翰·亨利·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

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约翰·亨利·纽曼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华莱士是在西方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近20年来最有创造力的作家”。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教育能让你活得幸福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泰勒·本·沙哈尔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1.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2.相信自己。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像告诉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学会接受失败。否则,你永远不会成长。

4.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5.允许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6.记录生活。

7.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8.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NO!

9.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10.充分休息和运动。

11.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12.记住: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呢?

就像Wallace在演讲中说到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真正的教育,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终极能力!

THE END
1.有钱人的思维方式有钱人和穷人不一样的十七种思考方式和行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财富档案 1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的人生都是自己在掌控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那么你一定是本来就认为你对自己的生命只有很少的控制权,亦或许毫无控制权。 因此你对于自己在金钱方面能否成功,也只有很少的控制权或根本就没有控制权...https://www.jianshu.com/p/d94fd227dbaa
2.有钱人的思维方式.docx《有钱人的思维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钱人的思维方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第一区别:对金钱的思维方式穷人有钱人我办不到我怎样才能办到我不可能赢我一定要赢我不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我必须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要是我再年轻一点我还很年轻我受的教育有限我会...https://www.renrendoc.com/p-50217676.html
3.想变富?先学学有钱人的10种思维方式!金钱金融专家常说:“想变得有钱,那就做有钱人做的事。”下面这10种方法可以教你向有钱人学习,再也不让辛苦赚来的钱哗啦啦流走。 1. They get out of debt. 有钱人摆脱债务。 Duh, right? Debt is the enemy to building wealth. Debt is Lord Voldemort. It will kill and destroy your money. You sho...http://m.hujiang.com/en/p620328/
4.穷人与有钱人对金钱的思维方式导图通过四张穷人与有钱人导图对比,我相信,我们应该明白了:我们要变成有钱人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与怎样做好事业,从而成为https://www.meipian.cn/1tx6fcq7
5.夜读没有富人思维,再努力也是穷人!(主播:李雷)虽然说只是玩笑,但想来有不少人,心里可能都是这样想的。 穷人喜欢钱吃钱,富人喜欢钱生钱。 决定一个人是否富有的,从来不是财富,而是要看他的思维方式。 先把自己当成有钱人 有一个流传颇广的段子,让我印象很深: 商人杰克告诉儿子:“你结婚吧,我给你选好了女朋友。” ...https://www.hntv.tv/yc/article/1/1321036285799960576
1.《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有钱人的脑袋”长什么样?他们想的和我们到底有哪些不一样?哈维·艾克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里揭秘了有钱人与穷人的区别本质上是思维和行动上的差异。让我们来看看区别在哪里?一 审视你现在的金钱观你的潜意识所受到的制约,决定了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行动,而你的行动决定了你的结果。——《...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978950
2.盘点富人赚钱10大思维方式→MAIGOO生活榜资深金融人士、《富有的习惯:成功富人们的日常习惯》作者Thomas Corley花了五年时间,对许多富人和穷人的日常行为和习惯进行了跟踪和分析,发现了一个惊人而又简单的奥秘:富人之所以能有钱,是因为他们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模式。 Corley的研究对象包括233名富人和128名穷人,他对富人的定义是年收入超过16万美元,且流动...https://m.maigoo.com/top/373074.html
3.汇思想黄宗智:进入理论层面,我认为韦伯的思想和理论是个重要的资源,因为它具有全球的视野、强劲有力的和清晰的分析框架(理想类型),其中既有历史也有理论,乃是我们自己建立理论的理想对话对象和敌手,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历史路径进行概念提升。一个很好的出发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思维。它和韦伯从理论到经验到理论的思维方式截然...https://www.whb.cn/zhuzhan/guandian/20140324/4633.html
4.博物馆把一堆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都锁在储藏室了——人民政协网最近开放的在洛杉矶的布洛德博物馆更进了一步,开放了一些连接保险库的窗口,让公众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里面努力地工作。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把更多的藏品展示出来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其他人认为,博物馆只需要改变他们对收藏的想法就可以了。一份2005年史密森政策的分析报告提出了若干“...https://www.rmzxb.com.cn/c/2017-01-24/1306159.shtml
5.7个“富人思维”,让你越来越值钱《脑袋决定钱袋》中有一句话,我非常认可: “贫穷是一种思想障碍,而不是一种经济状态;富人最大的资产不是他账户上的数字,而是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 很多时候,让一个人陷入贫穷的,不是经济上的困顿,而是思维上的牢笼。 洞见君总结了7个富人思维,请朋友们逼自己练成。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894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