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非典型新城疫
该病常见于商品蛋鸡场和种鸡场。从病例实际情况来看,多在30、80、200日龄左右发病。
1.1临床症状
产蛋鸡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声;有些病鸡排出黄绿色粪便,常有零星死亡;蛋鸡在产蛋期发生该病后,产蛋下降,软壳蛋增多,嗉囊空虚,内含液体并伴有呼吸道症状,种蛋孵化率降低。
商品肉鸡一般发生在2次免疫前后,30日龄左右。发病率最高可达85%,死亡率15%~80%,多呈散发,传播较慢。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啰音,打喷嚏,食欲减少或废绝,病程稍长者则出现歪头、扭头、转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
1.2病理变化
多数病死鸡剖检时病理变化不明显,肉鸡常见喉头黏膜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出血;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多不见变化,腺胃岀血也很少见到,肠道与盲肠扁桃体的变化不及典型新城疫明显。蛋鸡病变主要在喉头、气管充血、出血,黏液增多。
1.3防治措施
对于新城疫或者非典型新城疫的防治,关键是做好免疫,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1]。一是重视1日龄的免疫工作。但经过长途运输的鸡群,必须让鸡群适应鸡舍环境后隔日再免,以免造成呼吸道的损害,影响免疫效果。二是使用正确的免疫方法。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在4周后采用喷雾的方法,好处在于更能增强黏膜的局部免疫力,并且范围更广。三是定期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参差不齐时,及时加强免疫。四是正确了解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利于正确判断鸡群健康状况。
2大肠杆菌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集约化养鸡场。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时致使家禽发病。
2.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性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大多数无临床表现突然死亡,个别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然后死亡,内部病变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
(2)卵黄性腹膜炎。多见于产蛋中后期,输卵管伞部粘连,卵黄坠入腹腔发生该病。病鸡腹部坠胀,剖检时腹腔内可见大量卵黄,脏器之间发生粘连。
(3)生殖器官感染及产蛋下降。患病母鸡卵泡充血,卵泡变形,局部或整个卵泡红褐色或黑褐色,有的硬变,有的卵黄变稀,有的卵泡破裂,输卵管发生充血、出血,内有渗出物。
(4)卵黄囊和脐炎型。指幼鸡的卵黄囊和脐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及1~2周的雏鸡,死亡率最高为40%。临床表现为蛋黄吸收不良、脐部闭合不全和腹部下垂等症状。
2.2防治措施
一是科学饲养管理,鸡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2]。二是加强消毒工作,种蛋、孵化厅及鸡舍内外环境要搞好清洁卫生,并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饮水中应加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等消毒剂;采用饮水器饮水,水槽、料槽每天应清洗消毒;灭鼠、驱虫。三是提高鸡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多价灭活佐剂苗。同时搞好其他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MD、AI等。
3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由病毒引起。常继发或并发霉浆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导致死淘率增加,还常被漏诊、误诊。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3.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呼吸型传支。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3]。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d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率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d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多发于20~40日龄雏鸡。有的早期可见呼吸道症状。病死鸡皮下干燥,肾脏肿大成花斑状,肾小管、输尿管充满尿酸盐。
(3)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110日龄鸡只,病程为10~25d。病鸡消瘦,有的有呼吸道症状,拉稀,陆续死亡。腺胃肿大,呈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溃疡。
3.2防治措施
4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病[4]。临床上见到的发病应激因素主要有:春、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鸡舍通风不良,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饲养密度过大;多种疾病发生,可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当鸡龄过小时即便是正常的气雾免疫也容易激发该病发生。
4.1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鸡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该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病,尤其是肉鸡更加明显,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
4.2防治措施
由于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该病一旦发生,应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以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5参考文献
[1]闫永平,吴景红.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当代畜牧,2009(11):11-12.
[2]王娜,段小卫.浅谈鸡呼吸道疾病综合征[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59-160.
急腹症是以急发腹痛为基本特征的外科腹部疾病[1],该疾病存在多样化表现以及很多种类,但进展快以及变化大为共同特点,如果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高龄患者因反应能力降低、器官功能衰退,经常出现多系统慢性疾病,因此术后十分容易发生多种不良情况。现对我院收治的88例高龄患者临床护理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高龄急腹症手术患者88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4例。参照组女20例,男24例;年龄70~89岁,平均(78.24±3.25)岁。试验组女21例,男23例;年龄72~92岁,平均(80.31±3.5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o理。试验组实施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主要涵盖以下内容。高龄患者因各种因素,如经济负担、自理能力差等,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以和蔼的态度来提升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为患者详细地阐述成功案例,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果高龄患者出现便秘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后期治疗效果,同时也需要预防心脏病以及高血压患者出现意外情况。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高龄患者急腹症围手术期后死亡的情况。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以率(%)的形式表示两组高龄患者死亡率,行x2检验,P
结果
试验组术后出现1例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死亡患者,1例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死亡率4.54%(2/44);参照组术后出现4例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死亡患者,4例心功能不全死亡患者,死亡率18.18%(8/44)。经检验x2=4.061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冬季患病情况以便早期干预,笔者于2009年10月1日~2010年1月31日对我院门诊就诊的294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9年10月1日~2010年1月31日在双沟中心卫生院内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学龄前(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共2943人,男1774人,女1169人。初诊2596人,复诊347人。
2结果
2.2年龄分布2003年129人,2004年173人,2005年173人,2006年302人,2007年346人,2008年649人,2009年1171人。
2.3地区分布本地2683人,外地260人;镇区1211人,农村1732人。
2.4病种分布呼吸道疾病2899人,其他44人。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00例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生院内感染者50例,占8.0%,患者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入院前及入院时所存在的感染。其中男253例,女147例,年龄60~75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数据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实验组20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及基本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确诊,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即老年呼吸道患者在医院期间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感染出院后发病的(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发生感染的和入院时就存在感染情况的患者)[1]。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效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了预防性护理措施之后,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感染率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是很明显的。
呼吸道疾病通过空气、飞沫、接触物等都可以进行传播,老年人由于体质弱,抵抗力低和免疫力低等因素,很容易在医院就诊和治疗期间感染呼吸道疾病,为了降低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做好预防性护理是极其必要的。医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等方面进行预防性护理,加强预防呼吸内科感染的意识;加强科室内部的监督管理;避免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药物滥用;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加强平时对患者及患者周边环境的护理和监管,尤其是进出患者病房的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物的监管,避免感染,从而确保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从临床分析看,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道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很好,能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今后在临床应用方面可以大力推广,逐渐惠及老年患者,降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
4参考文献
[1]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152.
[2]陈熙.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探析[J].吉林医学,2011,32(36):7850.
在寒冷多风的冬春季节,特别是在规模小、设施简陋的小型养猪场,呼吸道病是危害猪群最严重的疾病,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冬春季节常见猪呼吸道疫病的防制介绍如下。
1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
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细菌性呼吸道病(猪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肺疫、猪萎缩性鼻炎等)、病毒性呼吸道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猪瘟等)及由寄生虫、营养不良、应激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2发病原因
3防制措施
当前,我国猪品种为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由于之前引进种猪随意性较大,在种猪引进的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新的猪病也一同被引进来,加上当地原有的病因没有消除,所以,猪呼吸道病的病原很复杂,常常是混合感染,病猪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于寒冷季节困扰猪场的呼吸道疾病,必须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制”的畜牧生产理念,从良好的环境卫生、科学饲养、严格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等方面着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预防猪呼吸道疾病。
3.1环境控制
猪喜干燥、温暖、舒适卫生的环境,而基础设施差的猪场给猪提供的多是潮湿、寒冷、肮脏的环境,常造成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冬春季节各年龄猪只适宜的温度:初生仔猪,32~33℃;28d断奶仔猪,不低于25℃;育成、育肥阶段猪,20℃左右为宜。保证空气质量,在保证猪舍温度的同时,做好清洁卫生,搞好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降低圈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3.2选择质量可靠的均衡日粮
针对猪群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提供科学、均衡的日粮,保证猪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饲料中的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常会导致猪的免疫功能下降,此外,饲料的发霉变质也会影响猪的免疫功能,所以必须保证日粮营养充足和饲料质量安全。
3.3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从分娩、保育、到育成各阶段均严格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每批猪出栏后,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杀灭病原体,空置1周后再转入新的猪群。只有这样才能切断病原体的生存链,杜绝把上一批次猪的病原体传给下一批猪。
3.4免疫保健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特别在母猪产前要完成猪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疫病的免疫,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为初生仔猪通过母源抗体形成的天然被动免疫打下良好的基础。仔猪要接种猪喘气病疫苗,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猪群做好驱虫保健工作。
3.5预防性用药
控制猪呼吸道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性治疗。在寒冷季节,对不同阶段的猪群进行药物防控。母猪分娩前3d和产后5d,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25mg/kg+金霉素300mg/kg+阿莫西林150mg/kg;也可添加支原净150mg/kg+金霉素450mg/kg(或土霉素300mg/kg);仔猪断奶前后,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00mg/kg+金霉素80mg/kg;中猪转群前后,可以使用休药期短、安全放心的药物,如阿莫西林、林可霉素、支原净和氟甲砜霉素等药物。用药时要注意避免大量滥用和频繁换药,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有创呼吸机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在临床上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是重要的急救场所,这是因为大多数的患者都呈现明显的呼吸衰竭,因此对于有创呼吸机的应用概率也非常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情况下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几率[1]。本文对可能诱导重症监护病房当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方法
1.3统计学分析将所有临床术后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表格,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临床术后数据进行t检验,对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1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经过数据记录、统计发现,在选取的80例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率在32.5%,有11例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死亡率在42.3%。
2.3发生基础疾病的数量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会伴随基础疾病数量的增长而显著提高(P
2.4插管方式在详细数据统计之后可以发现,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来说,插管方式对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在80例临床资料中,经鼻腔插管及经口插管的患者共有50例,而感染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有18例,发病几率在36.0%;对于30例进行气管切开再插管的患者来说,共有19例患有下呼吸道疾病,所占比率高达63.33%。很明显,采用气管切开后再插管方式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几率高于前者(P
2.5疾病严重情况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几率随着疾病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
参考文献:
[1]刘冰,贾淑梅,徐修礼,等.ICU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分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03).
[2]周田美,董晓勤,余道军,等.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0).
[3]任玲,周宏,茅一平,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10(03).
作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和易感人群,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受到了呼吸道疾病的严重干扰[1]。而导致呼吸道疾病在老年人中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自身的抵抗力也越来越差[2]。而且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细菌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从而提高了老年人院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3]。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患者多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护理难以发挥出最大效益。本研究对老年呼吸内科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5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4.3)岁;患者的病程为半年-5年,平均病程为2年。100例患者中15例患有支气管哮喘,18例患有支气管扩张。67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3评价指标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束后,由患者匿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由护理人员进行总结以后评价填写护理质量评价表(满分为10分),并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院内感染以及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
在护理完成后,通过调查和统计,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为2.0%,而对照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则为10.0%,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P
关键词:广西;呼吸道疾病;防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
1病因
猪呼吸道综合症由复杂的病因导致,其中传染性因素分为病毒性、细菌性以及霉形体和寄生虫等因素。非传染性因素有饲养管理、环境、季节、应激等,其中病原和饲养管理因素起主要作用,病毒性因素有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巨大细胞病毒、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包含性鼻炎病毒等。细菌性因素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克雷伯氏杆菌、化脓杆菌等。寄生虫传有附红细胞体、弓形虫、霉形体、蛔虫、猪球虫、后圆线虫等,这些寄生虫都可引发猪的感染。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都是对猪体有害的气体,猪场内的温度变化,猪体质的下降、免疫机能下降等也是重要原因。
2临床症状
病猪会出现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出现结膜炎症状,眼睛分泌的物质增加,如果突然发病,造成体温升重的话会造成猪的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病猪生长速度变慢、消瘦,猪的死亡个数增加,僵猪个数增加。幼猪死亡的个数增加,大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于猪的饲养条件要求也很高,如果猪群的密度太大,饲养管理水平、营养水平较差会出现更多的感染情况,病情会更为严重。
3主要呼吸道疾病症状
3.1猪支原体肺炎
俗称猪霉形体肺炎或猪喘气病的猪支原体肺炎,是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各个品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最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期的猪及幼龄猪,容易被感染的是哺乳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成年猪多是慢性或隐性感染,特征为咳嗽、哮喘等。病死率并不高但传染率高,一旦猪场有被传染的猪,整个猪场都会被传染。使传染的猪生长发育缓慢,病猪吃食以及运动过后常出现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2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
“猪蓝耳病”是这个病的别称,肺炎症状是它的临床表现症状,病猪会出现眼鼻的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频率加快、没有食欲、精神萎靡、体温偏高、生长迟缓或停止、有些病猪会成为僵猪。哺乳仔猪会出现是眼镜肿胀、结膜发炎、脱水、体质虚弱、呼吸不畅以及张口呼吸、流鼻涕、出血等症状,四肢呈八字状。母猪会出现嗜睡、呼吸不畅、精神萎靡,还会引发早产、流产、死产等。病猪乳汁减少,重复。公猪有无食欲、精神萎靡、嗜睡发热等症状,并且的数量减少,的质量下降,降低,活力降低。
4病理变化
所有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有些肺部病变类似于猪支原体肺炎,不但猪的肺部会出现病变,有病猪还会出现肾、淋巴结、喉咙有出血,部分猪的症状还会有末端发紫。有些保育猪通过剖检能看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或淋巴结的肿大,肺部出血、花斑样硬变等病变,有些病猪的肺会出现化脓的症状,病猪肺部会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有些病猪的腹腔、胸腔会渗出很多纤维蛋白。
5防治对策
5.1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饲料的营养,要保持均衡,猪群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不同,因此要更加注重提高饲料的品质,还要注重饲料的质量,增强猪的体质,根据各个方面的资料,猪场的最大“隐形杀手”是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也是最大的免疫抑制因素,多喂品质优良并且营养丰富的饲料来防止霉菌肆虐。在幼猪断难时更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在饲料中多添加电解多维素。定期对食槽进行清理,及时检查槽内的饲料是否发霉变质,以免猪食用后中毒生病,病原微生物会在猪的体质下降时乘虚而入。
5.2建立规模化猪场
要坚持做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并坚持自繁自养,提倡早期断奶,减少猪群的饲养密度,为了提高猪的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或保健药物,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不同日龄的猪不要混养在一起,切断病原体的水平传播。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圈舍应保持采光良好,经常通风,避免过于潮湿,并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作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和通风,解决好通风换气和保温的矛盾。
5.3建立和完善卫生安全体系
在各个环节都要将消毒卫生工作做好,消毒要选择没有残留、低毒、高效、不破坏设备、不伤害人和猪、在猪体内不会产生有害的物质并积累,例如: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等。对于治疗效果不好的病猪和僵猪要及时淘汰处理掉,防止疫病的传播。对病死猪及排泄物要做好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并对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
5.4做好免疫工作
定期进行强猪瘟(HC)、加伪狂犬(PR)、猪肺疫(PM)、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肺炎支原体(APP)、猪链球菌(SS)、猪萎缩性鼻炎(AR)、猪胸膜肺炎等疫苗接种工作,可采取其他措施提高免疫效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活疫苗不能用于呼吸综合症阳性猪。猪肺炎支原体非常容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为了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可在仔猪哺乳期时定期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每年定期进行猪肺疫疫苗接种,在接种疫苗前后7天,不要使用抗菌药物。
5.5使用药物合理治疗
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饲养,可用高免血清和抗生素联合治疗。药物的使用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在广西本地的流行规律,查找可能存在的病原因素,寻找出病原,不管是细菌和霉形体或是病毒等,根据发病的症状,要用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小猪以及母猪应该用一些药效温和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治疗方式。在出现PRDC的猪场,药物预防的效果较好,而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一般。可在猪饲料、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支原净、强力霉素、甲砜霉素、金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阿莫西林、泰妙菌素、电解多维素(使用以上药物对已发病的猪群,应优先考虑在饮水中添加,因为发病的猪一般均发烧,而发烧的猪不吃饲料,但喜欢饮水)或在饲料添加止咳、平喘、化痰中草药制剂如复方鱼星草、抗病毒中草药制剂复方如板蓝根、黄连解毒散、黄芪多糖等药物,各个猪场的情况不同,选用的药物也都不同,要根据猪场本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提高幼猪的抵抗力,可在饲料内添加的生物活性肽。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为有效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要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
5.6做好驱虫工作
6结语
参考文献
[1]张原久丽,张红艳,王丽英.猪呼吸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07).
[2]张彦飞,李梅,周辽祖.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06).
[3]王丽华,伦艳霞.浅谈猪高热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治[J].今日畜牧兽医,2011(02).
(1.江苏省兴化市昭阳畜牧兽医站225700;2.江苏省兴化市畜牧兽医站225700;
3.江苏省兴化市茅山畜牧兽医站225713;4.江苏省兴化市戴窑畜牧兽医站225745)摘要:为探究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的检测和综合防治措施。随机从我市50个临床确诊为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感染的猪场中选择200份肺部感染的组织,同时抽取了1500份血样,通过PCR、感染抗体检测以及细菌分离等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之后,有96.0%的猪群都存在呼吸综合征病毒以及猪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而引起感染的病原较多。做好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的检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的检测;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1材料及方法
1.1材料
随机从我市50个临床确诊为猪呼吸道综合征病原体感染的猪场中选择200份肺部感染的组织,同时抽取了1500份血样,关于猪呼吸道综合征猪场的评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发病率介于30.O%~70.0%,病猪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厌食、咳嗽以及发热,经测定后体温介于40~40.5℃之间。对于发病率介于30.0%~70.0%之间的猪场中的死猪采取肺淋巴、肺等器官,主要用于细菌病毒的检测,并从中选出病前以及治疗之后的血清进行检测。
核糖核酸的提取。选取病猪的肺以及肺淋巴组织,向其中加入缓冲液,之后研磨直至组织块消失,将研磨后的这些液体加入离心管中,注意冻融循环不少于3次,之后离心操作。
提取上层液体lOOmL,同时加入400μl.变性液以及lOOμL氯仿异戊醇液,将这三种液体振荡之后进行离心操作。离心结束后选取上层清液lOOuL放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异丙醇继续离心,整个检测过程中需要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最后测得的猪呼吸综合征病原体的阳物产物为514bp,
脱氧核糖核酸提取。选取病猪的肺淋巴以及肺器官,研磨之后加入缓冲液,之后研磨直至组织块的消失,注意冻融循环不少于3次,将研磨后的这些液体加入1.5mL离心管中,之后离心操作。提取上层液体lOOμL,同时加入100μL氯仿,摇匀后离心,去上层液体加入并逐步进行,最终检测出来的PRV阳物产物为526bp。
细菌培养。根据细菌的生活习性,选择5.0%的脱纤兔血胰大豆蛋白琼脂,这些营养物质再倒入到培养基之前需要加入1.0%的辅酶1。在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需氧和厌氧两种培养,厌氧的培养主要使用烛缸法。在培养成功之后需要对培养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染色之后可以进行生化试验,将1.0%的辅酶1加入到疑似病毒的样品中进行鉴定,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提取物的组成。
对50个确诊为猪呼吸道综合征的200份猪呼吸道综合征样品中病原体检测结果发现其中PRSSV的阳性率达到了89.0%,而MH的阳性率达到了90.0%,这两种属于主要的病原体。此外比较多的还有链球菌,占到了64.0%,具体的数据见表l,此外通过对不同养殖场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的养殖场中猪呼吸综合征的发生的情况是有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异不明显,而且这些养猪场发生猪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PRRSV和MH引起的,其他的一些细菌仅仅只占到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猪呼吸道疾病的一个总称,具体指的就是由不同的细菌、病毒、环境以及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早期的生长育肥猪以及断奶后的保育猪,猪呼吸道综合征会使得猪生长缓慢并引起猪肺炎的发生,在养猪场,猪呼吸道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猪在患重病之后生长缓慢,而且饲料的利用率较低,严重时会直接引发病猪的死亡,同时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猪,对其他健康猪构成威胁而且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就是要了解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因,只有找出病因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工作。
猪呼吸道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和病原体感染。环境对于猪呼吸道综合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主要就是养猪户为了做好保温防暑工作,将猪舍完全的封闭起来,这样会造成猪舍内空气的不流动而且会增加氨气超标,从而给猪的呼吸道造成伤害,还有就是每个猪舍中猪的数量分配的不合理,会造成空间狭小,从而增加猪感染呼吸道综合征的几率;在病原体方面,通过对我市50个养殖场的调查和检测,发现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主要包括猪肺炎支原体和猪呼吸综合征病毒,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细菌,如猪链球菌。这些病原体会直接引起猪的呼吸道综合征。也就是说呼吸综合征的感染、猪繁殖以及应激反应都会诱发呼吸道综合征。
针对以上分析的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以便降低猪患上呼吸道综合征的概率。
要重视养殖场的环境管理,具体的就是要注意猪舍的通风换气防寒保温,定期的实施杀菌消毒,同时避免混群,此外减少环境中的应激因素,同时在每个猪舍中猪的个数需要严格控制,猪仔的时候可能一个猪舍中可以分配的猪较多一些。随着猪的生长,可能就会容纳不下,这个时候对猪群进行重新分配会减少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在仔猪购买回来之后就要确定下来,避免猪群多次移动。
重视饲料的合理配比,合理的配比饲料不仅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而且会减少食用过程中产生的应激性,同时在配制自制饲料的时候需要保证各种添加剂的合理使用,过多的添加剂可能会对猪产生不良反应。
对于一些大的养猪场需要建立疾病应急方案,做好科学合理的药品预防工作。由于猪呼吸道综合征在发病之后具有传染性,所以在猪群中发现患有猪呼吸道综合征的立即将其隔离,治疗观察,必要的时候对病原体进行培养检测。
抗生素药品的慎用,有些养猪户发现猪有异常时就会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猪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
这里介绍几种呼吸道疾病的调治方法,可以使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提升生活质量。
1.保持膳食营养合理
营养不良会减弱机体的免疫能力,肺脏也不例外。所以,在平时的膳食中,一定要多吃些含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奶类食品等。因为,这些食品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对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都有好处。另外,在饮食中要少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2.呼吸新鲜空气
所谓的新鲜空气就是含氧量高、无污染的空气,这样的空气在城市里很难找到。也许有人说,公园里空气比较新鲜,理论上讲是没有错,但是,空气是流动的,公园里的空气不可能就是静止不动的,什么时候都是新鲜的,只是说公园里的空气相对好一些。说实话,也好不了多少。所以,这个问题让人很无奈。那么,我们怎么做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呢最好是买一台家庭制氧机。这种制氧机最大的特点是经济、轻便、适用,而且它经纯物理过滤,不含有任何化学制剂。通过这种制氧机过滤出的氧气,不但新鲜,而且还是“富氧”。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购置一台,特别是喜欢皮肤美容的女性,免除了去“氧吧”氧疗的麻烦。
3.戒烟
这是一个谁都明白的问题。
4.喝绿茶
茶叶中的茶多酚能控制癌细胞的增殖,而且还能降解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绿茶,这两种作用尤为明显。所以,多喝绿茶,不但可以保护呼吸道健康,还能降低吸烟诱发肺癌的可能性。
5.主动咳嗽
咳嗽是一种保护,能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和痰液。空气中有大量的粉尘、金属微粒以及对身体有害的废气等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首先进入肺脏,长期下去,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把它们及时清理出体外。如何清理呢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主动咳嗽”。不管你想不想咳,每天主动咳嗽10次左右,就能够保持肺脏的相对清洁,而且,还能增加肺活量。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主动咳嗽+深呼吸=洗肺。
6.鼻部按摩
“肺开窍于鼻”,鼻子是肺脏与外界相通的唯一器官,也是保护肺脏的第一道防线。鼻子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肺脏。鼻子保健最好的方法是按摩。具体方法是:用双手大拇指上下按摩鼻梁两侧,每天不定时地按摩2~3次即可。这样可以增强鼻腔的免疫力,保护呼吸道,进而保护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