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含有虫螨腈和虱螨脲的高效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作物类害虫。
背景技术:
虫螨腈:英文名称:chlorfenapyr,化学名称:4-溴基-2-(4-氯苯基)-1-(乙氧基甲基)-5-(三氟甲基)吡咯-3-腈,分子式:c15h11brclf3n2o。虫螨腈是新型吡咯类化合物,作用于昆虫体内细胞的线粒体上,通过昆虫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起作用,主要抑制二磷酸腺苷(adp)向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而三磷酸腺苷贮存细胞维持其生命机能所必须的能量。该药具有胃毒及触杀作用。在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且具有杀虫谱广、防效高、持效长、安全的特点。对钻蛀、刺吸和咀嚼式害虫及螨类有优良的防效。比氯氰菊酯和氟氰菊酯更有效,其杀螨活性比三氯杀螨醇和三环锡强。该药剂具有以下特征: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在作物上有中等残留活性;在营养液中经根系吸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对哺乳动物经口毒性中等,经皮毒性较低。
虱螨脲:英文名称:lufenuron,化学名称:n-[[[2,5-二氯-4-(1,1,2,3,3,3-六氟丙氧)苯基]氨基]羧基]-2,6-二氟苯甲酰胺,分子式:c17h8c12f8n2o3。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对蓟马、锈螨、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药剂的持效期长,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对作物安全,玉米、蔬菜、柑橘、棉花、马铃薯、葡萄、大豆等作物均可使用,适合于综合虫害治理。药剂不会引起刺吸式害虫再猖獗,对益虫的成虫和扑食性蜘蛛作用温和。药效持久,耐雨水冲刷,对有益的节肢动物成虫具有选择性。用药后,首次作用缓慢,有杀卵功能,可杀灭新产虫卵,施药后2~3天见效果。对蜜蜂和大黄蜂低毒,对哺乳动物虱螨低毒,蜜蜂采蜜时可以使用。比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相对更安全,可作为良好的混配剂使用,对鳞翅目害虫有良好的防效。低计量使用,仍然对毛虫有良好防效,对花蓟马幼虫有良好防效;可阻止病毒传播,可有效控制对菊酯类和有机磷有抗性的鳞翅目害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扩大杀虫谱,增效作用明显,能够延缓抗性、降低使用量的杀虫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的含有虫螨腈和虱螨脲的高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虫螨腈和活性成分虱螨脲。
所述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虫螨腈和活性成分虱螨脲,两者的质量比为20:1~1:10,两者的质量比优选为10:1~1:2。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可加工成农业上允许的任意剂型,其中较优选的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水乳剂、微乳剂。
本发明所述剂可以按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制备得到。其中,制备以上
各种制剂所用的湿润剂、分散剂、崩解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溶剂、乳化剂、填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除蔬菜、烟草上的害虫,尤其是对甜菜夜蛾、蔬菜小菜蛾的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者复配,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能够减少用药量、提高害虫致死速度,起到持续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降低成本;两者复配,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环保。因此,该杀虫组合物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此。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实施应用例一:虫螨腈和虱螨脲复配产品制剂实施例(以下含量均为折百百分含量),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比例范围。
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1~3)
该杀虫剂可湿性粉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上述配方将活性成分虫螨腈、虱螨脲、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163%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虫螨腈60%、虱螨脲3%、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分散剂)8%、蚕沙(润湿剂)8%、硅藻土加至100%,制得63%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275%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虫螨腈75%、虱螨脲5%、烷基胺基牛磺酸盐(分散剂)6%、拉开粉x(润湿剂)6%、高岭土加至100%,制得75%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355%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虫螨腈50%、虱螨脲5%、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润湿剂)4%、白炭黑加至100%,制得55%虫螨腈虱螨脲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4~6)
该杀虫剂水分散粒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上述配方将活性成分虫螨腈、虱螨脲、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433%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虫螨腈30%、虱螨脲3%、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6%、蚕沙(润湿剂)6%、硫酸铵(崩解剂)5%、白炭黑加至100%,制得33%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540%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虫螨腈20%、虱螨脲2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分散剂)6%、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润湿剂)6%、尿素(崩解剂)5%、凹凸棒土加至100%,制得40%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660%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虫螨腈10%、虱螨脲5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润湿剂)5%、氯化铝(崩解剂)5%、轻质碳酸钙加至100%,制得60%虫螨腈虱螨脲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制剂实施例7~9)
该杀虫剂悬浮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上述配方将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再加入活性成分虫螨腈、虱螨脲,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7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虫螨腈9.5%、虱螨脲2.5%、聚羧酸盐(分散剂)4%、润湿渗透剂f(润湿剂)4%、有机硅酮类(消泡剂)0.5%、黄原胶(增稠剂)0.1%、丙三醇(防冻剂)4%、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12%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82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虫螨腈10%、虱螨脲10%、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分散剂)6%、皂角粉(润湿剂)6%、c8~10脂肪醇类(消泡剂)0.4%、羟乙基纤维素(增稠剂)0.3%、丙二醇(防冻剂)5%、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2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93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虫螨腈10%、虱螨脲20%、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8%、无患子粉(润湿剂)8%、有机硅酮(消泡剂)0.8%、硅酸镁铝(增稠剂)0.3%、乙二醇(防冻剂)6%、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30%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
水乳剂(制剂实施例10~12)
该杀虫剂水乳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上述配方将活性成分虫螨腈、虱螨脲、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混合在一起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加入增稠剂,缓缓加水直至达到专相点,开启剪切机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约半小时,形成水包油型的水乳剂。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106%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虫螨腈5%、虱螨脲1%、植物油(溶剂)4%、烷基苯磺酸钙盐(乳化剂)5%、聚乙二醇(防冻剂)0.5%、硅酸镁铝(增稠剂)0.3%、硅油(消泡剂)0.5%、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6%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1124%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虫螨腈19%、虱螨脲5%、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溶剂)10%、三乙醇胺盐(乳化剂)6%、丙二醇(防冻剂)0.3%、羟甲基纤维素(增稠剂)0.3%、有机硅酮(消泡剂)0.2%、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24%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1230%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虫螨腈10%、虱螨脲20%、乙酸乙酯(溶剂)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乳化剂)4%、乙二醇(防冻剂)0.5%、聚乙烯醇(增稠剂)0.3%、硅油(消泡剂)0.2%、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30%虫螨腈虱螨脲水乳剂。
微乳剂(制剂实施例13~15)
该杀虫剂微乳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配方将活性成分虫螨腈、活性成分虱螨脲溶解在装有溶剂和助溶剂的均化器中,将乳化剂、防冻剂及水加入到装有上述溶液的均化器中,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最后制得外观清澈透明的微乳剂,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311%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虫螨腈1%、虱螨脲10%、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15%、烷基苯磺酸钙盐(乳化剂)10%、聚乙二醇(防冻剂)0.3%、羟甲基纤维素(增稠剂)0.3%、硅油(消泡剂)0.2%、山梨酸钾(防腐剂)0.1%、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11%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430%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虫螨腈10%、虱螨脲20%、n-辛基吡咯烷酮(溶剂)10%、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乳化剂)8%、丙二醇(防冻剂)0.5%、羟乙基纤维素(增稠剂)0.4%、有机硅酮(消泡剂)0.1%、双乙酸钠(防腐剂)0.05%、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30%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157%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虫螨腈5%、虱螨脲2%、三甲基环己烯酮(溶剂)5%、三乙醇胺盐(乳化剂)6%、乙二醇(防冻剂)0.3%、黄原胶(增稠剂)0.3%、c8~10脂肪醇(消泡剂)0.2%、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防腐剂)0.05%、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7%虫螨腈虱螨脲微乳剂。
悬乳剂(制剂实施例16~18)
该杀虫剂悬乳剂具体加工步骤为:按照上述配方将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防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虱螨脲,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活性成分虱螨脲悬浮剂,然后将活性成分虫螨腈、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即可制成本发明所述的悬乳剂。
制剂实施例164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虫螨腈15%、虱螨脲25%、op-10磷酸酯(乳化剂)8%、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分散剂)6%、癸酸(消泡剂)0.5%、羟乙基纤维素(增稠剂)0.1%、丙三醇(防冻剂)0.1%、苯甲酸钠(防腐剂)0.1%、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4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制剂实施例173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虫螨腈25%、虱螨脲5%、司盘80(乳化剂)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散剂)8%、硅油(消泡剂)0.6%、甲基纤维素(增稠剂)0.2%、聚乙二醇(防冻剂)0.2%、丙酸钠(防腐剂)0.2%、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3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制剂实施例182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虫螨腈10%、虱螨脲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乳化剂)8%、烷基萘磺酸盐(分散剂)5%、有机硅酮(消泡剂)0.2%、聚乙烯醇(增稠剂)0.3%、乙二醇(防冻剂)0.3%、富马酸二甲酯(防腐剂)0.1%、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20%虫螨腈虱螨脲悬乳剂。
实施应用例二:虫螨腈和虱螨脲复配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毒力测定实施例1虫螨腈和虱螨脲对蔬菜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对象:甜菜夜蛾
试验方法: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4.14-2008,采用侵叶法。用打孔器将新鲜、平展的寄主叶片打成叶碟,打取时尽量避免选取叶脉大而粗的部位。将叶碟侵入待测药液中10s后,取出晾干,用镊子将叶片正面朝下平铺于已加好琼脂的培养皿中,接入试虫,每重复不少于10头。每处理不少于4个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将处理的试虫置于温度为(25±1)℃、湿度为60%-80%、光周期为l:d=(16:8)h条件下饲养和观察。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用统计分析系统(sas)、数据处理系统(dps)等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lc90、b值(标准误)等值及其95%置信限。
死亡率(%)=死亡虫数(头)/处理总虫数(头)×100%
校正死亡率=(处理死亡率-空白对照死亡率)/(1-空白对照死亡率)×10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毒力指数×a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药剂b的毒力指数×b药剂在混剂中所占的百分数(%)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详见表1。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成分虫螨腈和有效成分虱螨脲复配防治蔬菜甜菜夜蛾,配比在20:1~1:10之间时,共毒系数都在120以上,具有增效作用;而在10:1~1:2之间时,共毒系数均高于160,增效作用更明显。
毒力测定实施例2虫螨腈和虱螨脲对蔬菜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对象:小菜蛾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详见表2。
实施应用例三: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的田间药效试验
田间应用实施例1防治蔬菜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温室甜菜夜蛾gb/t17980.16-2000》,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m2,每处理4次重复。施用方法为喷雾,在蔬菜甜菜夜蛾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整个生育期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10天。
调查和统计方法:每次调查每小区内最少标定10株作物,在不惊动虫子的情况下,叶子背面必须仔细检查。记录活成虫数,一般在早晨成虫不大活动时检查叶子。第一次调查:施药前进行。施药后1~3天、7天各调查一次,进一步调查可到药后14天。对作用较慢的药剂,可根据需要增加调查次数。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处理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
由表3可知,药后1天,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制剂实施例1、3、5、7、9、11、13、15、17的防效为88.43%~91.47%,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防效为72.88%,对照药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的防效为74.09%,高于对照药剂单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
药后3天,所有药剂防效均有所提高,其中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制剂实施例1、3、5、7、9、11、13、15、17的防效为93.25%~97.83%,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防效为76.70%,对照药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的防效为80.35%,高于对照药剂单剂。
药后7天,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制剂实施例1、3、5、7、9、11、13、15、17的防效为98.51%~99.93%,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防效为79.95%,对照药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的防效为82.99%,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单剂。
施药期间,未发现有药害产生,对作物安全。
田间应用实施例2防治蔬菜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
本试验选取小菜蛾危害较重且程度一致的甘蓝上进行。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的鳞翅目幼虫gb/t17980.13-2000》,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m2,每处理4次重复。施用方法为喷雾,在甘蓝小菜蛾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整个生育期施药2次,施药间隔期7~10天。
调查和统计方法:计数每小区不少于10株甘蓝上不同龄期的活幼虫数,调查整个植株。在处理之前进行基数调查,处理后1~3天进行第二次调查,处理后7~14天进行第三次调查。
由表4可知,药后3天,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制剂实施例2、4、6、8、10、12、14、16、18的防效为88.61%~93.99%,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防效为72.35%,对照药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的防效为81.99%,高于对照药剂单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
药后7天,所有药剂防效均有所提高,其中虫螨腈与虱螨脲复配制剂实施例2、4、6、8、10、12、14、16、18的防效为93.20%~95.60%,对照药剂10%虫螨腈悬浮剂防效为75.57%,对照药剂50克/升虱螨脲乳油的防效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