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出生后两个月就可以做驱虫了,猫咪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体内驱虫主要针对常见的蛔虫、钩虫、绦虫等,体外驱虫主要是针对跳蚤、虱子、蜱虫等。驱虫一般是前三个月,体内外驱虫一起做,一个月做一次,连续驱三个月。等到后面猫咪建议三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体外驱虫则根据季节进行不同频率的驱虫。春季、夏季、秋季体外寄生虫多发,猫咪不经常出门可以两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冬季气温低,体外寄生虫不活跃,可以三个月到四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猫咪平时要尽量避免饲喂生肉,因为很多体内寄生虫的虫卵会通过吃生肉感染猫咪,比如弓形虫、绦虫,所以自制食物一定要做熟再给猫咪饲喂。
问题没解决?咨询宗振平医生
猫咪驱虫分为体内和体外。其中,体内驱虫建议40日龄以上或者体重大于1公斤,因为体内驱虫药对幼年时期的猫咪刺激性比较大,一般建议选择含有米尔贝肟等成分的体内驱虫药。体外驱虫对猫咪的年龄限制不大,但是需要选择低刺激、低毒性的药物,如果猫咪已经感染,可用于出生后一周以上的猫咪。
猫咪驱虫通常每一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每三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首先,在使用体外驱虫药时,需要将驱虫药滴在小猫的背部、头部等舔不到的地方,以免小猫舔舐之后出现中毒的症状。其次,在刚给猫咪做完体外驱虫之后,建议主人间隔几天之后再给猫咪洗澡,以免影响到驱虫药的使用效果。
猫咪一般2月龄左右就可以开始驱虫了,通常预防性体外驱虫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若猫咪已经感染体外寄生虫,则需要在该驱虫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内再次进行驱虫。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时,需要严格按照猫咪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使用体外驱虫药后,最好给猫咪佩戴伊丽莎白圈,防止猫咪舔舐到药物,导致出现中毒现象。
猫咪的体外驱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给猫咪口服体外驱虫药进行驱虫,目前市面上的体外驱虫药一般可维持3个月左右。还有一种是给猫咪外用体外驱虫药进行驱虫,包括滴剂和喷剂,一般需要每个月使用一次。如果是滴剂,沿着猫咪颈部皮肤均匀滴上即可,而喷剂则需要逆毛喷洒,让药物均匀分布于全身皮肤,并让其自然风干。
猫咪驱虫所用的药物需要根据猫咪的感染寄生虫情况而定。如果只是常规性的体内驱虫,建议给猫咪使用含有米尔贝肟、吡喹酮等成分的药物。如果猫咪已经明确感染某种寄生虫,建议使用对应的驱虫药物。最后,猫咪还需要做好体外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