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一岁的男童被猫抓伤后得了猫抓病。
医生告诉家长,猫抓病常见于儿童,是一种以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且猫抓病有潜伏期,易发生漏诊和误诊。通过针对性治疗,多多的体温得到了控制。
可能一些家长对于狂犬病比较熟悉,猫抓病的了解甚微。
那么猫抓病是什么?
怎么判断孩子感染了猫抓病呢?
被猫抓伤了怎么办?又该怎么预防呢?
猫抓病又称良性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的动物性传染病,好发于秋冬季,60%~90%的患者是儿童和青年人,是导致儿童和年轻成人慢性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病因。
绝大多数猫抓病是由汉赛巴尔通体所引起。患者发病前通常有被猫抓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史。
汉赛巴尔通体常存在于猫的口咽,猫感染后,会形成菌血症,并通过猫身上的跳蚤等寄生虫,在猫群中传播,所以猫的带菌率相当高。
有报道称,宠物猫的感染率达40%,流浪猫带菌率会更高。带菌猫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猫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者舔人的伤口,就有可能将病原传染给人。
孩子在摸猫的时候被猫抓伤、咬伤、舔舐后3-10天,如果孩子伤口附近皮肤出现发红、肿胀,形成斑丘疹,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会肿大、化脓,还有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腹痛、食欲下降等表现。
少数情况下会出现肌痛、关节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结膜炎、视力异常等症状,这表示孩子可能感染了猫抓病。
猫抓病一般预后良好,不留有明显后遗症。猫抓病治疗病程相对较长,免疫能力正常人群经治疗约半年左右可痊愈,一般不留有明显后遗症。
但是如果孩子自身免疫能力较差,同时不经规范抗感染治疗,可出现严重并发症。
①脑病
②神经性视网膜炎
神经性视网膜炎是由黄斑渗出液引起的视神经水肿引起的急性视力丧失综合征。神经视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不适和单侧视力模糊。一些患者出现星状黄斑渗出液。多数患者可以康复,少数患者可能影响视力。
如果抓伤孩子的猫是自家的猫,且猫的身体健康,一直在室内生活,已经接种了疫苗和定期驱虫,如果抓伤得不严重,家长可以自行给孩子处理伤口。当然,去医院就诊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抓伤孩子的是野猫,或者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猫,家长需要这样做:
①流水冲洗伤口
如不幸被猫咬伤、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挤出伤口中的血液,并用碘伏消毒。
②去医院就诊
③药物治疗
被猫抓伤的伤口可能会发生疼痛甚至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甲硝唑等药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消炎药物。
此外,伤口愈合结痂后可能会留下瘢痕,自觉影响美观的患者,可遵医嘱在伤口愈合前或者刚结痂时局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预防组织过度增生。
①定期给家里的猫驱虫
此外,家长还需定期给猫修剪指甲,这样可以减少被猫抓伤的可能。
②减少让家里的猫出门
③不要乱摸猫
1岁以下的小猫更容易感染汉赛巴通体,免疫功能较弱的孩子应避免与小猫接触。如果孩子身上有伤口,也要减少和猫亲密接触,和猫接触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路边的野猫不要逗。
④收养流浪猫要先送宠物医院
如果家长想要收养流浪猫,建议在孩子一岁前不要随便带流浪猫回家,如果要带流浪猫回家,要先去医院给猫做体检、驱虫、打疫苗等等,全身检查没问题后再带回家。
总的来说,如果自家的猫是健康的,经过科学喂养、打过疫苗和定期驱虫,孩子被抓伤经过处理后基本不会出现严重后果,家长不必过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