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疥螨病是一种寄生于皮肤浅表层的由猫疥蟎引起的皮肤病。在猫的发病率很低,在猫的皮肤病中也是极易漏诊的一种。笔者三年前曾发现过一例,现在将今年确诊的一例介绍如下:1病史
此猫3个月前从猫舍买回,波斯猫,母(未绝育),6月龄,现居住楼房,之后未再出门,家中无其他动物。饮食习惯为猫粮。
主人从一个多月前发现此猫总舔毛发,许多部位毛发变黄,主人带其猫上医院就诊,只做了皮肤抹片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只发现大量球菌感染,之后开始做针对细菌的治疗。现在开始出现挠头,发现头部多处结痂,仍然爱舔身上毛发,主人认为舔舐行为已经比以前更严重。
2临床症状
此猫耳背部脱毛,耳背侧及耳缘有少量结痂;头部有散在结痂,颈下部有散在结痂;前肢肘部有结痂;前胸,腹下部及前肢,颈部毛发发黄。
伊维菌素每公斤0.2~0.4mg/kg皮下注射,每2周一次;塞拉菌素滴剂每15天一次,总共4次;口服加外用抗细菌药。
6结果
7小结
猫疥螨极为罕见,一般来自猫场等群养环境的猫。发病的典型部位为耳缘,四肢肘部。严重后扩散到耳廓内外侧,头部,颈部和面部,甚至全身。病患部位出现结痂,皮肤增厚,表皮脱落,剧烈瘙痒。而在初期猫出现瘙痒的表现并不是抓挠,而是过度舔舐。初期判断其过度舔舐的标志不是毛发的脱落而是毛发的变黄。因为毛发的变黄正是因为过多的唾液残留在毛发表面后经过一系列反应所造成的。
此病的诊治难点不是在于治疗方法,而是在于诊断。此猫第一次就诊之所以出现漏诊,就是因为第一次的接诊医生没有考虑到此猫舔舐反应和特殊部位毛发变黄的原因是因为瘙痒造成。如果一个就诊的皮肤病猫咪是因为瘙痒而来的,首先就需要排除体外寄生虫的感染,仔细的体表检查确定发病部位,然后根据各种体外寄生虫的特定寄生部位做肉眼或显微镜排查。
治疗的要点是猫对伊维菌素较敏感,使用剂量为0.2~0.4mg/kg,每2周一次。而往往很多患猫之需要做1次伊维菌素治疗即可恢复。具体治疗次数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安排。另外犬疥蟎也能感染猫,但是不会在猫的身体上繁殖。形态上也有区别,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