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一冷一热,脸上痒痒的患者一下子增多……
有些年轻小姑娘排长队候诊时手上不忘记拿个镜子,到了诊室,第一句话问我
Dr袁,你快帮我看看,我脸上有好多虫,螨虫,太恐怖了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脸上的螨虫到底是啥?
01
螨虫人人脸上有
只是多少有差异
这么一说,肯定会有一些妹子这样觉得
啊,我这么光洁皮肤也有螨虫,瞎扯吧!
来,听Dr袁细细讲!
皮肤上的螨虫主要是毛囊蠕形螨,是一种寄生物种(也有人认为是共生)。
它们喜欢窝在皮肤的毛囊内,白天呼呼大睡,夜晚从毛囊里探出头来活络活络,虫多的时候还可以开开party~
所以,最早的毛囊蠕形螨检测,就是将胶带贴在皮肤表面留个整夜,这样就能采到足量的虫体或虫卵。
事实上,每个人皮肤表面就是个小小的森林,里面住着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寄生虫。
如果它们相互协调、恩爱有加,皮肤就会非常稳定,外在风雨再大,皮肤依旧美丽灿烂。
有很多研究发现,毛囊蠕形螨是一些细菌重要的载体(交通工具)或宿主(家),通过毛囊蠕形螨介导了很多炎症反应或免疫反应。
相反,如果我们的皮肤哪天发生了变化,那么它表面的微生物状况就会发生大的改变。
比如,蠕形螨的数量。
尤其是一些炎症性疾病,毛囊蠕形螨的数量会大幅度增高!当然这也可能是毛囊蠕形螨和细菌们「闹内讧」,从而引发皮肤症状出现。
所以,到底是皮肤疾病导致了毛囊蠕形螨的数量改变,还是毛囊蠕形螨数量改变引发皮肤疾病,这是和「鸡生蛋」或「蛋生鸡」一样的问题迷思
02
单纯毛囊虫病
国内诊断并不多
因为大家获得一些外用皮肤药物比较容易,稍微有点痒了、马上药膏伺候,因此往往单纯毛囊虫病会迅速演变为其他皮肤疾病。
不过,国外的诊断相对就比较多。Dr袁在法国就看了不少这样的病人。
他们的面部皮肤干燥脱屑明显,而且往往没有明显红斑。仔细用皮肤镜观察,可以看到淡黄色的小斑疹,再用皮肤CT一扫描,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满视野的毛囊蠕形螨。
这就是典型的「毛囊糠疹病」,也就是单纯的皮肤毛囊虫病。在国外,这类病症有很好的治疗手段——伊维菌素外用,效果特别好。
图中的患者就是Dr袁在法国诊断的一例毛囊虫病。我们可以看到毛囊中大量的蠕形螨,皮肤CT中还能看到一个毛囊中的虫体。
03
玫瑰痤疮:国内最常见的
有些临床数据显示,脂溢性皮炎、痤疮、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这几类疾病,皮肤表面的毛囊蠕形螨都会增多。
玫瑰痤疮患者,尤其是面部有很多一粒粒红疹或脓疱的人,如果在面部做个毛囊蠕形螨检测就能发现很多螨虫……
这类患者脸部单位面积毛囊蠕形螨的数量有时候会达到30条/cm2,然而正常人是不会超过5条/cm2的……
所以在门诊上,很多患者会对医生这么说
医生,你快给我杀虫
对玫瑰痤疮进行规则治疗后,皮肤表面的毛囊蠕形螨数量就会减少。
如果这样,好好杀杀这些虫,玫瑰痤疮是不是就得以解救啦?
事实永远是存在多面性的。
很多玫瑰痤疮患者拼命洗脸,甚至用一些杀虫利器(皂剂或一些洗脸仪)进行,但是效果不明显,弄到后来皮肤还越来越红……
别谎、莫急!Dr袁想对你说
1毛囊蠕形螨不是玫瑰痤疮发病的唯一因素,因此仅仅盯着杀虫,是不全面的;
2毛囊蠕形螨确实是玫瑰痤疮的重要伴随症状之一,就和您觉得脸上一直发红发烫一样,只是个表现而已,不是根本病因;
3毛囊蠕形螨的大量增多,更提示我们,您的皮肤表面屏障出现了很多危险信号,而这个其实就是皮肤表面微生态屏障有了大的波动;
4杀虫是要杀,但不能过度,否则皮肤屏障如同大厦倾倒,一发不可收拾啊!
5Dr告诉你科学的方法:抑制皮肤表面炎症、提高局部皮肤的屏障;适度杀虫,但屏障修复的问题要放在第一位,即便杀虫,也要「温柔一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