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老师2004年来校工作至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全身心投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怕吃苦,不避困难,不计得失,兢兢业业,不仅以他持之以恒的“老黄牛”精神感染了全校师生,而且以独特的工作艺术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多次成功地将落后班级改造为优秀班级,为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树立了楷模,他也因此自2006年开始至今每年被评为市级或校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更是获得全国技工院校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
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鲁迅先生说:“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王老师正是这样的一头牛。凡是认得他的人,不管是领导、同事,还是学生,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拼命工作,不断奉献。在他看来,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他的饭碗,更是他毕生追求的事业,是他安身立命的家园。了解他的老师都说,一天不工作,王老师心里就发慌,无所适从,只有在工作中他才感觉精神充实,即使累一点他也乐在其中。
王老师在学生处工作,担任班主任的同时,他还是2011级的学管长和护校队的指导老师,此外,他还是一名教《德育》课程的老师,每天的工作任务琐碎繁多。“他呀,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一天12小时都停不下来”,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这么说的。
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小题大做,大题小做
几次“小题大做”以后,班上的同学就悄悄地在下面给王老师起了个外号——“关公”(此意“大刀霍霍”向同学),并且总是互相提醒:“以后千万要小心行事,不要违纪、犯错,被老师抓到,肯定吃不了兜着走。犯一点小错都会被责骂、训斥一顿,如果一不小心犯了什么大错,肯定‘刀下无情’。”可他们哪里知道,王老师这样做,确实是“用心良苦”。
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中,“小题大做”是有用的,但“大题小做”也必不可少。所谓“大题小做”,就是当学生已经清楚明白自己已经犯下大错时,班主任就应该冷静,千万不能将矛盾扩大化。应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解与宽容,帮助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一次班里有两个学生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其中一个学生眼角被划破。当他们被带到办公室时,两人均低着头,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等待着王老师的“大刀”审问,但王老师偏偏没有大声责罚,而是问明了原因,让他们握手言和,学生满脸惆怅地承认了错误。事后王老师在班里公开解释:“我平时之所以在小事上对同学们要求很严,这是原则性问题,而当你们真的出了大错时,你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我还不断责骂你们,这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他们两个这次打架的原因都是学习过分积极惹的祸,事后已经认识错误,而且也给对方诚恳道歉了,所以,我只是给他们小小惩戒,不打算重罚他们。”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关公”也是讲道理、仁慈的。
通过“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反复试验,班里的日常管理屡见成效:临阵脱逃不搞卫生的学生积极了,旷课的同学也安分了,堂上睡觉和聊天的同学收敛了,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也认真做作业了,班里的秩序井然了。
处变不惊,出奇制胜
王老师性格沉稳,遇事不急躁、不慌张,总能冷静下来,分析形势,权衡利弊,选择最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今年炎夏,晚上九点钟,学校东校区突然停电。天气的炎热和人性的浮躁使学生压抑已久的心情爆发,先是少数学生发出怪叫,接着,呐喊声就像星星之火蔓延,21号宿舍楼更加“燃烧”起来,当时王老师正在护校队总部开会,听到闹声不断,立刻电召其他值班老师,并带上护校队直奔21号楼,看到宿管老师在楼下拿着手电筒叫学生安静下来,劝说无效,他立刻指挥护校队兵分三路直奔各个楼层维持秩序,他带着值班老师拿着手电筒逐个楼层高调“亮相”,级长的身份和平日积存下来威慑力发生了作用,学生们慢慢静了下来。20分钟后,学校来电,宿舍归于平静。
对于犯小过错的学生,王老师常常会利用这几年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狠狠地“炮攻”学生一番,接着又送上一颗“糖衣炮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黑脸、白脸各唱一遍,看到倔强的学生最后流露出懊悔、羞涩的一面,他见好就收,给了一个台阶学生下的同时,又达到了教育警示的目的,必要时最后送学生一个“紧箍咒”——处分,然则处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让学生带着将功补过的任务回归正道,提醒他想办法早日撤销处分。
“冷幽默”也是王老师的“必杀技”,一次两个学生因打架被带到学生处,到了学生处后还喋喋不休,非要分出一个胜负不可,为了压制学生马上动手的态势,王老师不失时机幽了他们一默:难道你们还要在我面前上演一出免费武打片吗?此语一出,两学生忍俊不禁,再也不好蛮横动手了。
埋头苦干的时候,王老师就像憨厚朴实的老黄牛;奇计迭出的时候,王老师又像运筹帷幄的军师。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心里时刻装着学校,想着学生,起早忙晚,无怨无悔,“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荣誉的背后凝聚的是王老师的心血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