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爸爸了,因为我养了一条狗。”
吴豪在脱口秀上的一个梗,透露了单身、丁克的年轻人,正在把“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靠着“爱意”,中国的年轻养宠人撬动起了千亿级市场。
随着养宠人的养宠方式更趋于科学化、智能化、"拟人化",各种各样的新机会也涌现在这个超级赛道上。截至目前,小米、京东、淘天早已入局,金鼎资本、君联资本和KKR也正积极布局,各路“神仙”都希望在这个行业的龙头出现之前抢占一席之地。
今年618期间电商平台的宠物品类不俗的增长、多家宠物上市公司的亮眼半年报、食品乳品企业“押宝”宠物赛道……宠物经济似乎正在撑起更多企业的增长目标。
而随着宠物赛道迎来愈来愈多入局者,“行业蓝海”还能持续多久?我们能否依据当下市场窥见其发展趋势呢?
现在的婴儿推车里,一半可能是宠物。
8月20日,京东·国际宠物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了一则数据,“2024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未来增长预期趋于稳定”。
亚宠研究院发布的《宠物蓝皮书》上显示,90后已经占据了如今养宠人的主体,年龄在25-34岁的养宠人占整个养宠群体的50.2%。而在抖音上,截至6月,关键词“宠物”搜索指数已高达121.2万。
当90后孩子们成为“宠物家长”后,养宠方式也逐渐升级成“婴儿式养育”。
在近期发布的《抖音电商安心养宠趋势报告》上能看到,人们在宠物身上获得了温暖和陪伴,希望给它们更贴心细致的照顾,也更加重视与宠物间的情感联结。
在“科学养宠”趋势下,2023年到2024年,宠物产业逐渐从刚需的食品转向更为宽泛的宠物用品、宠物服务赛道。而在种草带货内容中,除了传统宠物食品之外,宠物公益、科学养宠、宠物娱乐等话题斩获热度。
以前大家养宠经常人吃什么宠物就吃什么,而现在的养宠人特别在意喂养的专业性。
对于狗粮的挑选,美玲基本就是看品牌“之前买国外的品牌,爱肯拿,是我查了很多资料之后看公认口碑较好的,后来转买国内的品牌就会看配料表里营养成分。”除了狗粮,美玲还会买生肉给狗狗每个月做自制冻干来当做零食。
吃,只是年轻人养宠的一个基本。现在年轻人养宠,情绪价值也是给得足足的。
任意(化名)向商业数据派表示,“我会观察我家的猫的状态,比如在家里安监控,看看我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很无聊,或者和宠物博主学宠物行为的意思。然后我就像个‘老母亲’一样会给他们买很多玩具和用品,比如凉席、猫抓垫、各种玩具。”
“其中一些也是智商税”,任意诚实地说,比如自己给家里的猫买过一个电动的玩具,一个可以自己跑来跑去的球,“我家猫看都不看一眼的。”
在情绪价值中,陪伴自然是宠物主人最在意的,所以在携宠出行上,大家也是各出奇招。
任意为了给猫做社会化就买了宠物推车,“用了一两次不太好用,后来扔了,之后出行都是用背包。”
在北京工作,老家在沈阳的莎莎(化名)为了带狗出行可是煞费苦心。
美玲为了带狗出行,干脆买了个带兜子的摩托车,还特意为此考了一个驾照,“我带过我的两只狗狗和骑友们去跑山,还带他们去旅行,住宠物酒店。”
想让宠物久久陪伴,健康也是必不可少。年轻人养宠对于宠物保险、宠物就医的观念也更开放,今年4月捡到一只流浪猫的品品(化名)在捡到猫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体检、疫苗、绝育三件套。除此之外,年轻人对宠物日常的驱虫、就医等也有更高的接受度。
智能化、硬件化,也是年轻人养宠的另一个趋势。任意就买了Catlink家一整套智能喂食、猫砂设备,“每天在手机APP上就能看到猫砂、猫粮的情况,非常方便。”
健康、陪伴、智能,年轻人的养宠方式越来越“拟人化”。
养宠的新趋势,给了宠物行业新的机会。从基本的衣食住行到出行、寄养、殡葬,宠物行业衍生出各个细分赛道。
“我给家里的狗买最好的狗粮,平均下来一顿比我的外卖还贵4块钱”。吴豪在脱口秀中吐槽。
麦富迪、伯纳天纯、疯狂小狗作为国产狗粮品牌的新晋龙头,赢得了今年618京东平台狗食品销量中干粮和零食的前三名。
热闹的宠物市场,与不断涌入的入局者形成对应。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宠物市场,除了玛氏和雀巢的市占率几近占据CR10市占率的一半(市占率约为14%)外,国内宠物市场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
如健合集团旗下的SolidGold素力高;伊利推出了“依宝”品牌,与金典同奶源的概念;贝因美则是推出宠物分阶乳品系列产品。宠物垂类公司中,中宠股份旗下有顽皮、领先、Zeal;佩蒂股份培育了爵宴、好适嘉、齿能等。
不过,宠物赛道蓬勃发展的同时,国内宠物食品赛道的市场集中度仍处在较低水平。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宠物食品品牌CR10为24%,美国、日本分别为47.4%和50.4%。中国宠物食品公司CR10为29.8%,美国、日本分别为95.9%和84.6%。此外,由于入局门槛低等现状,行业乱象亦时有发生,当下,随着入局者的暴涨,宠物赛道的食品安全改革亦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宠物食品背后也不乏明星投资机构的加持。麦富迪母公司乖宝食品在去年8月份成功敲钟,这背后就有KKR、君联资本参与投资。伯纳天纯则是被LV旗下投资机构LCatterton看中,早在2022年就参与其最早的战略融资。之后LCatterton还参与了另一个高端宠物粮帕特的B轮融资。
即便是在许多行业的寒冬时刻,宠物行业也仍在逆势增长,被称为“逆周期”行业。除食品以外,在宠物赛道,解放双手是“铲屎官”的日常心愿,也是各大宠物品牌掘金的“突破点”。
在供需双方的推动下,国内宠物智能硬件赛道已愈发“内卷”,新生品牌则层出不穷,价格一路走高,销量也不断增加。
主打省时、省力、省心的宠物智能硬件风靡一时,智能饮水机、智能猫砂盆、智能喂食器已经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养宠“三大件”。
近几年来,铲屎官们对这些宠物智能硬件已经越来越熟悉,即便不像提莫家这般应有尽有,也或多或少配备了其中一二。
宠物智能硬件是如何一步步覆盖宠物的吃喝拉撒的呢?
从“以智能硬件切入宠物行业”的公司小佩宠物的发展历程,或许能窥得一二。
小佩的发展历程,也是宠物智能硬件赛道发展的大致路径。
而到了2024年,智能宠物舱则成了当下智能硬件的流行趋势。
去年,原钉钉CEO无招创立了智能宠物用品品牌HHO,在北美完成众筹后,推出了猫咪智能陪伴机器人。也有创业公司直接面向出海方向进入该领域:2023年8月,宠物智能用品出海品牌Furbulous完成天使轮+融资,产品方向为智能猫厕所、喂食器等产品。而更早进入市场的小佩,早在2013年便发布了第一款宠物智能产品,也将目光瞄准出海。
事实上,宠物的生活场景并不多。由于市面上已经有了自动喂食器、饮水机等产品,宠尔顿打起了给宠物做“精装房”的主意,即将新风、温控、喂养、清污、实时监控与互动等功能结合到一起。
这样的产品成本较高,买单者目前仍集中在B端(企业端)。目前,宠尔顿智能舱的客单价达到4万元以上,使用范围多仍集中在宠物店、宠物医院、酒店、商业物业、社区服务等场景,B端业务贡献了90%以上的收入。
目前,宠物智能硬件市场的现状是:一边是普通消费者对动辄千元智能硬件的望而却步;另一边,则是创业者在智能硬件赛道内,无可避免的高成本和高风险。
年轻人在自己消费降级的同时,却不得不让宠物率先实现消费升级。
愿意买单的年轻人,和想抓住年轻人的企业和资本,这个准万亿市场虽然开始就抓人眼球,但能否长红仍旧是未知数。
宠物赛道,还没跑出一个龙头。
可以说,小企业撑起了国内宠物经济的大半边天。
这与宠物经济提供服务的形态有自然关系。除了能够网购的宠物食品和用品,宠物医疗、洗护、寄养、训练等等服务,大家更倾向于找离家近的品牌和店面。
但对于这种入门门槛低、个体户繁多的行业,想要走出龙头,就只有两条路,要不开放加盟、收编小商户形成大品牌,要不完全自营,靠堆门店来打造品牌。
许多宠物医院选择就是前者,但加盟的问题就是就医质量层次不齐。
许多宠物医院原本就是个体户,挂上一个品牌医院的名字之后,除了药物、设备的进货渠道变了,里面的医生水平还保持原样。对于品牌来说,这样的方式能迅速扩张。但对消费者来说,同样是走进一个品牌的宠物医院,是去城东还是城西的服务、效果完全不同,体验感就会很差。
靠并购其他品牌扩张的典型就是新瑞鹏,其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21年末,新瑞鹏已经拥有了包括爱诺百思、美联众合等23个宠物医院品牌。而前不久旗下医院的医疗事故也暴露出了这种思路的弊端。
当然,纯靠自营,对品牌的现金流也是一种挑战,如果所有线下店铺都在靠自营,那光是租金就够品牌吃一壶了。
小商户繁多对于想成为龙头的企业还有一个挑战,就是同质化竞争太强,维持品牌需要更多付出。
这样的情形下,宠物赛道还有哪些机会?
对于相对成熟的赛道,比如宠物食品、医疗、用品,品牌要做的是争龙头,在细分领域打出足够的差异化,比如基本所有养宠人都知道肠胃脆弱的宠物要吃皇家粮,国内宠物食品也在推出各种老年宠物粮、针对敏感肠胃的宠物粮等,精细化比大而全更容易出龙头品牌。
而对于还没有发展成熟的赛道,比如宠物殡葬、宠物旅店,品牌就可以先下手抢占先机,比如针对年轻养宠人长假期回家后的宠物托运这样的运输业务,品牌就可以和车队合作,利用社交账号进行传播,挖掘新赛道的新的爆发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