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敌百虫、左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吡喹酮驱虫范围。
教学重点:
1、敌百虫、左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吡喹酮驱虫范围。
教学难点:
第三单元抗寄生虫药
抗寄生虫药是用于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杀虫药是能杀灭体外寄生虫的药物。抗寄生虫药根据驱杀对象不同可分为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杀虫药。
第一分单元抗蠕虫药
一、抗蠕虫药概述
1.抗蠕虫药:用于驱杀畜禽体内寄生性蠕虫的药物。
2.抗蠕虫药按驱杀对象不同可分为驱线虫药、抗吸虫药、驱绦虫药。
3.抗蠕虫药与蠕虫、宿主三者之间的关系:
(1)宿主方面:
种属差异:禽类对敌百虫敏感;马、骆驼对噻咪唑敏感。
年龄:成年家畜抵抗力强,原因是自身免疫力、肝脏药酶活性高,所以较幼畜对抗蠕虫药的耐受性大。
孕易造成胎儿畸形。
(2)蠕虫方面:
虫体差异:蠕虫可分为线虫、吸虫、绦虫三类,不同寄生虫它们对不同宿主的危害性不同。
虫体的发育阶段分为卵、幼虫、成虫。不同抗蠕虫药大多对虫体的某个发育阶段有效。
寄生部位:不同寄生虫寄生部位不同,寄生的部位有胃肠道、肝、肺、肌肉等组织。
感染强度:感染严重会给机体造成损害甚至死亡,如胆道蛔虫。
感染范围:两种以上虫体引起的混合感染应选用广谱驱虫药或两种以上驱虫药联用。
耐药性:小剂量反复或长期使用会使虫体产生抗药性。
(3)抗蠕虫药方面:
剂型:剂型不同,驱虫效果不同。
给药方法:主要有饮水、混饲、内服、注射等给药方法。如胃肠道线虫以左咪唑皮下注射为好。
剂量:应选择那些安全范围大的抗蠕虫药为宜。
4.理想抗蠕虫药应具备的条件:高效、广谱、低毒、口感好、廉价、无残留。
二、常用抗蠕虫药物
(一)驱线虫药
敌百虫
1.作用:驱虫范围较广,不仅对畜禽体内寄生虫有效,对体外寄生虫也有杀灭作用。主要是抑制虫体内的胆碱酯酶,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蓄积,出现虫体痉挛,最后麻痹而死,同时作用于胃肠道,使胃肠蠕动增强,促进虫体的排出。
2.应用:本品对禽、牛较敏感,本品对蛔虫的成虫和幼虫的驱虫效果为100%,另外对食道口线虫、血矛线虫、螺咽胃虫、姜片吸虫、钩虫、蛲虫、圆形线虫有效,对寄生于肾盂与输尿管的虫体无杀灭作用,还用于牛皮蝇、羊鼻蝇、马胃蝇的幼虫和体外的螨、蜱、虱、蝇的驱杀。
5.制剂、用法与剂量:片剂,0.3g、0.5g/片,绵羊、猪0.08~0.1g/kg,山羊0.05~0.07g/kg,犬0.075g/kg内服。
体外寄生虫:
(1)药浴:0.5%溶液治疥螨、0.2%溶液治痒螨。
(2)喷洒或涂擦:1~3%溶液杀螨。
(3)0.1~0.5%溶液喷洒杀蚊、蝇、虱、蚤、蜱及其他吸血昆虫。
(4)2%溶液涂牛背,一次用300ml杀牛皮蝇三期幼虫。
(5)20%溶液200ml/立方米喷雾杀羊鼻蝇蚴一期幼虫。
左咪唑(左旋咪唑、左噻咪唑)
1.作用:
(1)对虫体而言:阻断虫体三羧酸循环,导致肌肉内ATP减少,麻痹而死。
(2)对宿主而言: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大剂量抑制免疫系统,小剂量兴奋免疫系统。
4.应用:
(1)本品的优点:对畜禽胃肠道的线虫和肺线虫有效,驱虫范围广,给药方便,对成虫、幼虫均有效。本品对马的大型圆线虫、马胃蝇蚴虫、牛羊的毛细线虫、猪肾虫无效。
(2)左咪唑萄聚糖按0.8%配合鸡新城疫苗可提增免疫效力。
5.不良反应:本品骆驼最敏感,马、狗、猫也较敏感,鸡有很大的耐受性。
6.制剂、用法及剂量:
(1)盐酸左咪唑片:25mg、50mg/片。牛、羊、猪、马8mg/kg,犬、猫10mg/kg,禽25mg/kg,可混饲、可饮水,性质比较稳定,无不良反应。
(2)盐酸左咪唑注射液:0.1g∶2ml、0.25g∶5ml。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牛、羊、猪、马7.5mg/kg/d,犬、猫4.4mg/kg/d,连用2天,隔2周后按8.8mg/kg用一天。
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阿苯达唑、抗蠕敏)
1.应用:本品是防治畜、禽胃肠线虫病、肺线虫病、绦虫病、肝片吸虫病的优良药物,对囊尾蚴、棘头虫、肾虫也有效。对各种蛔虫、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肺丝虫、吸虫及各种绦虫显高效。对犬、猫的毛细线虫及犬丝虫、禽鞭虫也有效。
2.毒性:本品毒性低,绵羊对此较敏感,产奶牛禁用。
3.制剂、用法及剂量:丙硫咪唑片,25mg、50mg、200mg、500mg/片。内服,一次量,每kg体重,马5~10mg,牛、羊10~15mg,猪5~10mg,犬25~50mg,禽10~20mg。
伊维菌素(艾佛麦菌素、艾美汀、灭虫丁)
1.作用与应用:
(1)作用原理:可以直接激活抑制性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丙氨基丁酸(GABA),干扰突触的传递,使虫体麻痹而死。
(2)作用范围:本品为高效、广谱驱线虫药,对畜禽的线虫,如蛔虫、血矛线虫、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异刺线虫、肺丝虫、肾虫、旋毛虫、圆形线虫等均有驱杀作用,另外对畜禽的体外寄生虫如螨、虱、蝇蛆等也有效。
2.不良反应:本品宜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易引起毒性反应。哥利牧羊犬(柯利牧羊犬)对本品敏感,应禁用。本品对虾、鱼及水生动物有剧毒。
3.制剂、用法与剂量:
(1)伊维菌素片剂:内服,各种动物0.2~0.3mg/kg。
(2)灭虫丁注射液:1ml∶10mg、5ml∶50mg。皮下注射,各种动物0.2~0.3mg/kg。
注意:猪肉、羊奶用药后四周方可食用,羊肉三周。
(二)驱绦虫药
氯硝柳胺(灭绦灵)
应用:为主要驱绦虫首选药,对牛羊裸头绦虫、莫尼茨绦虫、曲子宫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犬多头绦虫、带状绦虫、禽的赖利绦虫有效,给药前空腹一夜。对牛、羊的前后盘吸虫也有效,可杀死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硫双二氯酚(别丁)
作用范围:驱肝片吸虫的成虫,对幼虫作用差,所以需二次用药;另外对姜片吸虫、前后盘吸虫有效;对绦虫有效,马较敏感,家禽中鸭比鸡敏感。
槟榔碱
应用:主要用于犬细粒棘球绦虫、带状绦虫和禽绦虫的驱虫。
氢溴酸槟榔碱,内服,犬1.5~2mg/kg,鸡3mg/kg,鸭、鹅2mg/kg,如果与炒热的南瓜子按1∶8使用效果更好。
(三)抗吸虫药
吡喹酮(环吡异喹酮)
1.作用:本品为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1)作用原理:促进虫体对钙离子、钠离子的吸收,抑制钾离子的吸收,使虫体收缩、痉挛,并抑制虫体对糖的摄取。
(2)作用范围:
治疗血吸虫病:对血吸虫的成虫、童虫都能迅速杀死。
治疗绦虫病:本品能透过血脑屏障,可广泛的杀灭寄生于体内各处的畜禽绦虫及其幼虫,如牛莫尼茨绦虫、无卵黄腺绦虫、犬细粒棘球绦虫、猪囊尾蚴、豆状囊尾蚴等。
治疗其他吸虫病:对华枝睾、后睾吸虫、并殖吸虫、胰阔盘吸虫和水禽的棘口吸虫等均有驱杀作用。
2.制剂、用法与剂量:
4%吡喹酮聚乙二醇注射液:治疗脑包虫、囊尾蚴,牛、猪、兔100mg/kg,分2次肌注,羊减半;治疗吸虫,30~5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