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又分为硬蜱科、软蜱科和纳蜱科。可以根据蜱成虫躯体背面是否有盾板区分,有壳质化盾板的为硬蜱,无盾板者为软蜱。通常危害性较大的是硬蜱,也就是传播“蜱虫病”的罪魁祸首。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
硬蜱宿主十分广泛,是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等的体外寄生虫。它常蛰伏在森林牧场、草丛、牲畜皮毛间,通过吸食人畜的血液为生,也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蜱虫叮咬部位会出现皮肤充血水肿、瘙痒、出血,严重者可引起局部感染、皮肤破溃组织炎症等,虫体分泌的毒素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蜱虫叮咬过程中可分泌神经毒素,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出现瘫痪,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一般在蜱摄食4-7日后,才会出现蜱瘫痪症状。
蜱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蜱虫可以传播的主要是各种病毒,可引起的疾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肾出血热、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及莱姆热等。
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常见,这是蜱虫传播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C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C以上,伴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1、如发现蜱叮咬,切勿用力撕拉。
2、正确移除蜱虫,不适尽快就医。
3、若蜱虫口器断入皮内,建议手术取出。
1、外出活动时,穿浅色宽松的长衣、长裤,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
2、野外活动时,可在衣服上喷洒驱虫药。
3、在草坪或郊外等地遛狗时要注意,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及时对宠物进行清洁,避免把蜱虫带回家。
4、野外游玩回家后要及时检查身体或衣服上是否有蜱虫附着。
小伙伴们在草丛、灌木丛或树木繁茂的地方,请多注意!游玩后应及时检查身体表面和衣物上有无蜱虫附着,回家后最好能够及时沐浴,让蜱虫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