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与熨法相结合的新型艾熨灸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医医疗/保健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优化改进的保健/治疗用艾灸器材,特别是新提出的熨灸器材。

背景技术:

艾灸历史源远流长,《诗经·采葛》“彼采艾兮”,《素问·异法方宜论》中灸法与中药等其他四种疗法同等重要的疗法。艾灸有独特优势,《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不过传统艾灸使用过程带火不安全,有烟不环保,而且操作不方便,这些缺点阻碍了艾灸的普及。

熨法是一种与艾灸同样古老的传统治疗方法,《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病在骨,淬针药熨。”《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素问·血气形志》:“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秦越人用熨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病,司马贞《索隐》“毒熨,谓毒病之处,以药物熨帖”。熨法是应用发热物在人体的某部位上进行烫熨或滚动、摩擦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疗法,其简便安全、清洁环保,是治疗疾病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发热物有热石头、热铁块、装热药或木炭的陶瓷罐、装木炭的熨斗等,还可以是包着炒热的葱、姜、花椒、盐、蚕沙等。与艾灸相比,这种疗法使用过程不燃烧,因此没有传统艾灸容易掉灰烫伤的风险,没有持续产生烟雾导致污染问题的问题,而且使用过程可以灵活移动于身体任意部位,使用方便。

由于干艾条易燃,因此在保持疗效的情况下使得艾条熄灭且带有足够的余温并不容易。申请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将艾条与油脂接触,形成含油脂的艾条(及其他艾草加工物),由于这种含油艾条含一定比例油脂,处于不完全干燥状态,燃烧时可以用干燥的纸或布包裹后瞬间灭火,或吹灭后用干燥纸或布包裹,且不会被暗火烧穿。这样就实现了艾灸与熨法的结合,使得艾灸可以在艾草加工物熄灭的状态下完成,从而实现了艾熨灸。同时,艾条中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添加药品,使其能够溶解于油脂中,与皮肤接触直达患处。这一产品是中医史上革命性的进步,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它完美地将灸、熨、药三种中医疗法相结合,实现了艾熨灸的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简便安全不落灰、无烟清洁环保、能够接触身体、治疗疗效异常好等。

然而,目前在利用含油灸材进行艾灸及其他治疗或保健操作时(例如专利:CN201521076005.9,CN201510969377.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注意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产品的油脂含量,例如选择油脂含量为10%以上的艾草加工物(艾条、艾绒等)。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发现或意识到如下技术问题:

(1)在使用周期中含油脂含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些油脂含量变化从外观很难判断,必须要经过严格实验才能得到,导致日常难以注意到该问题。本领域使用者多从外观判断,在日常使用中并没有也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科学测量,因此很难注意该问题。进一步,更没有意识去判断油脂含量变化率。

(3)大多数使用者从产品外观发现艾草加工物含有油脂,即认为其可以正常使用,并实现较好的疗效。本领域这种固有的外观判断方法阻碍了发现上述技术问题,甚至存在一定的技术偏见,即艾条含有油脂即可。上述诸多原因造成了从未有人意识到上述多个技术问题,也没有人提出在使用周期中油脂含量的一致性应当满足一定的要求,更没有人提出保持使用周期内油脂含量的一致性的手段。

(4)含有油脂并不是实现熨灸的充分条件,更关键的是艾草加工物中油脂比例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均保持稳定。即是否有稳定的油脂比例和含量,是区分熨灸和艾灸的主要区别。现有使用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仅意识到实现上述改良的艾灸方法(熨灸)需要艾条接触一定比例的油脂,但并没有意识到油脂含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更为关键。而且没有任何动机、也从未去尝试研究油脂含量的一致性的影响。然而如果在使用周期内没有相对稳定的油脂比例,例如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例如艾条)的油脂含量在使用周期内急剧减少,会导致无法以熨法进行灸治。(可以理解,极端情况下如果艾草加工物不再含油脂,那么对该艾草加工物的使用就退化成传统的艾灸,将会面临传统艾灸的诸多问题)。

(5)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实践中实现在整个使用周期内艾草加工物油脂含量完全一致较为困难。过分追求完全一致性,将导致制备工艺复杂,成本升高,一致性满足何种条件能够保持疗效、使用方便,同时不增加过多的设备工艺成本,即同时满足可用性、成本低。

(7)一些患者自身不易看到或不易操作的穴位(例如头顶、脚底、腿后侧、会阴等等),传统艾灸及含油灸材均无法实现患者自己操作。传统艾灸需要有较复杂的操作装置,对于这种穴位患者难以进行复杂的操作。而如果使用现有含油灸材,由于其本身操作难度较大,在这种不便操作的情况下更加加大了操作难度,使得经验有限的患者无法获得较好的疗效(操作难度就体现在进行简单操作是否能够获得较佳疗效,如果为了获得较佳疗效而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不断调整操作细节,那么难度对于经验有限的患者来说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艾灸操作时需要燃烧的技术偏见,创造性地提出了将熨法与艾灸结合,形成一种对传统艾灸进行改进的艾灸方法,称之为艾熨灸。艾熨灸是以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可用熨灸套(例如纸或布)包裹后灭火(也可先用其他方法灭火后再包裹),用被包裹的艾草加工物直接熨身体任意部位,并且纸或布不会被烧穿的新型艾灸方法。更进一步,申请人经过大量实验创造性地提出:

(1)实现艾熨灸,不仅艾草加工物要含有油脂,更关键的是艾草加工物中油脂比例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均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油脂比例低,将导致艾条点燃后形成炭火,难以熄灭,导致退化成了传统艾灸)。

(2)在使用周期中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含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会极大影响用户体验和实际疗效。

(3)在使用周期中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含量变化率在特定范围内时,可以不影响艾熨灸,保证用户体验和疗效。

(4)研究发现多种能够在使用周期中保持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含量较好一致性的技术手段,包括优选油脂种类、优化制备方法、艾条密度、艾绒选择、去除浮油、通过检验方法筛选等。

(5)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如果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重量百分比保持相对恒定的范围,能够出乎意料地降低操作难度,从而使得用户自行操作熨灸成为现实。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体积与L1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1为0.7~3.5;使用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一次或多次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部分L2的体积与L2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2为0.7~3.5;其中,变化值M=|T2-T1|,M≤50%;上述T1、T2、M的单位为cm3/g;

一种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1为10-90%;使用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一次或多次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油脂重量占L2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2为10-90%;其中,变化值M=|Q2-Q1|,M≤50%。

使用前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不含油脂部分的范围不变化。

M≤40%或M≤30%或M≤20%或M≤10%或M≤5%或M≤2%或M=0。

T1、T2的取值范围分别为:0.8~3或0.85~2;或0.9~1;或0.92~0.98;或0.94~0.96;或0.95~1.02;或0.96~1.07;或0.9~0.95;或0.85~0.95;或0.88~0.98。

Q1、Q2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0-80%;或30-70%;或40-50%;或50-60%;或60-70%;或55-65%;或60-65%;或65-70%。

所述艾草加工物在接触油脂前艾草加工物经过压紧处理;或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制备过程中经过加压处理;所述艾草加工物在接触油脂前油脂经过纳米化处理;或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内部为颗粒状,优选为经过纳米化处理的颗粒;或在制备过程中经过去浮油处理。

所述油脂包括茶油、葵花油、沙棘籽油、橄榄油、麻油、山苍子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豆油、桐油、玉米油、蓖麻油、猪油、獾油、羊油、牛油、精炼油、混合油、或调和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上述一种或多种油的再加工物。

一种保健/治疗装置使用的油脂,能够用于与艾草加工物接触制备得到如上所述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所述油脂包括:茶油、葵花油、沙棘籽油、橄榄油、麻油、山苍子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豆油、桐油、玉米油、蓖麻油、猪油、獾油、羊油、牛油、精炼油、混合油、或调和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或上述一种或多种油的再加工物。

一种保健\治疗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一种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艾草加工物与油脂接触;

步骤2:将含油脂艾草加工物部分干燥,使得

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体积与L1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1为0.7~3.5;

使用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一次或多次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部分L2的体积与L2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2为0.7~3.5;

其中,变化值M=|T2-T1|,M≤50%;上述T1、T2、M的单位为cm3/g;

或使得

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1为10-90%;

使用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一次或多次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油脂重量占L2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2为10-90%;

其中,变化值M=|Q2-Q1|,M≤50%。

一种使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

一种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制备方法,包括:

(1)将艾草加工物与油脂接触;

(2)取出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艾草加工物,去除或部分去除或减少艾草加工物表面油脂;

经过上述步骤后,形成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满足如下条件: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1为10-90%或含油脂部分L2的体积与L2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2为0.7~3.5cm3/g

去除或部分去除艾草加工物表面油脂的方法包括:自然滴油、加热、施加外力、阴干、晾晒。

去除或部分去除艾草加工物表面油脂的方法包括:采用吸油物接触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所述吸油物为:艾草加工物或制备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时所用的包裹物

所述吸油物为:艾条、艾叶、艾绒、纸、布、皮毛、毛毡、纤维制品或高分子材料。

一种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检验方法:

步骤1:取制备好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某一时刻,测量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的如下参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体积与L1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1;或测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的如下参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1;

步骤2:在另一时刻,测量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的如下参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体积与L2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2;或测量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至少一部分、多部分或全部的如下参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油脂重量占L2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2;

步骤3:计算变化值M=|T2-T1|,或计算变化值M=|Q2-Q1|。

更进一步,在步骤2之前包括步骤2a:使用至少一次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更进一步,在步骤2a后包括步骤2b:去除所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端部。

更进一步,步骤2b包括去除所述端部被燃烧过的部分(例如,碳化部分)。

更进一步,步骤1中包括测量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体积与L1部分总重量的步骤,或包括测量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步骤。

更进一步,步骤2中包括测量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体积与L2部分总重量的步骤,或包括测量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2的油脂重量占L2部分总重量的步骤。

更进一步,步骤1之后包括检查Q1是否等于10-90%,或T1是否等于0.7~3.5cm3/g。

更进一步,步骤2之后包括检查Q2是否等于10-90%,或T2是否等于0.7~3.5cm3/g。

更进一步,在步骤3之后包括检查M是否小于等于0.5或50%。

一种采用上述检验方法检验得到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一种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生产方法:

步骤1:利用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作方法制备产品若干;

步骤2:将步骤1中的某一产品取一部分,利用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检验方法对切取获得的产品部分进行检验,留检验合格产品;

更进一步,还包括步骤3:将步骤1中的另一产品进行步骤2的操作,以此类推,直至所有产品完成加工。

更进一步,利用上述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检验方法对获得的产品的一部分进行检验,若不合格,则对应产品归为不合格产品,并对应分析不合格原因。

更进一步,统计不合格产品的比例,对应调整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作方法相应的步骤及参数,提高合格率,例如80%或95%以上。

更进一步,若合格率较好,也可采用抽样法从上述若干产品中抽样检验。

一种采用上述生产方法得到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一种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操作方法为:

步骤1:点燃上述任意一项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步骤2:熄灭上述任意一项含油脂艾草加工物。

更进一步,所述熄灭包括用艾灸套包裹燃烧端;或用其它方式熄灭后用熨灸套包裹熄灭端。

更进一步,其它方式包括吹灭、压灭、用其它物质包裹导致缺氧熄灭。

一种使用上述制备、检验、生产方法得到的保健/治疗装置。

一种艾灸系统,使用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或保健/治疗装置。

一种使用上述制备、检验、生产方法得到的艾熨灸产品。

一种包括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艾熨灸产品。

解释说明:

所述油脂不包括艾草加工物本身含有的、自然状态下不以油脂形态出现、但可通过蒸馏等手段分离出的油脂成份。即本发明所述油脂,不包括艾草作为一种植物其本身天然含有的油脂,而是指从外界加入艾草加工物中的油脂。

艾草加工物:艾草反复晒干、放置、捣碎、过筛等工艺形成的艾绒,或是艾绒经过搓卷形成的艾条,或是艾草经过其他人为物理/化学/生物加工方法形成的产品,是按照中医要求加工得到的能够起到保健/治疗作用的含艾物体,可以为新艾草加工物,也可以为陈艾草加工物。艾草加工物可以是艾条、艾柱、艾饼,或艾绒、艾粉、及它们混合其他材料的物体、以及其他一切含艾草成分的物体。

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自然界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的甘油酯。在常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状态的称为脂或脂肪;若呈液体状态,则称为油或脂肪油。例如:茶油、葵花油、橄榄油、麻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豆油、桐油、玉米油、蓖麻油等植物油脂,猪油、獾油、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精炼油、混合油、调和油等油脂加工物。

变化值:是指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使用前后(或多次使用前后),油脂参数的变化值。其中油脂参数包括含油量、含油脂部分的体积与总重量的比值(体积/总重量)。这两个参数实际上都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衡量油脂含量的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一次或多次后,经常点燃的一端会发黑,产生一定的碳化,而为了不影响使用可以用剪刀剪去端部发黑的部分,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测量使用后含油量或体积/总重量通常是指剪去发黑部分后进行测量,也就是说在进行变化值测量时,如果碰到发黑部分,可以剪去后再进行上述测量。当然,也可以不剪去直接测量。变化值可以为百分数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在数学意义上相等。

药品溶解在油脂中是指药品在添加至艾条前或在添加至艾条后,与油脂接触,发生药品成分部分或全部溶解在油脂中。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西药、各种精油等。制作含油脂艾草加工物时使用的药品可以是某一种药品,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品形成的药品组合。

本发明涉及到的产品、结构、方法可能具有其它命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不应影响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发明点

(1)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在使用周期中艾草加工物油脂含量会发生变化。

(2)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使用体验和实际疗效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使用周期内油脂含量的一致性具有密切关系。

(3)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如果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重量百分比保持相对恒定,能够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和疗效。

(4)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在艾条浸泡油脂后,有大量“流动的”油脂,称为浮油,即在外力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从艾条的一部分移动到另一部分的油脂。这些油脂包括表面残留的油脂,及内部吸附“不牢固”的油脂。例如在点燃时,燃烧一端不断吸引油脂,导致其它部分油脂含量降低。去除浮油的步骤可以使得使用周期内油脂含量一致。

(5)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利用改进含油艾草加工物制备方法从而保持油脂含量一致性的方法。

(6)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利用优选艾草加工物密度或优选艾绒原料保持油脂含量一致性的方法。

(7)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利用改进油脂成分保持使用周期内油脂含量一致性的方法。

(8)申请人首次发现对传统艾灸的改进可以从不让艾条燃烧角度进行设计,破除了“传统艾灸需要燃烧”的技术偏见。申请人首次将熨法与艾灸结合起来,克服了上述技术偏见,同时解决了传统艾灸烟大、不安全、治疗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9)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将艾灸、熨法两种中医手段用简单但意料不到的的结构相融合,使得两种中医手段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形成了全新的、且疗效远远好于两者简单叠加的中医保健/治疗装置。特别是,新的装置可以非常容易地将中药手段融入本发明熨灸之中(药品溶于油脂,直接接触皮肤,且能够由熨法和灸法增强药效,其效果也远强于单独给药,或用传统艾灸给药),使得艾灸、熨法、中药三种中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在使用周期内油脂含量的相对稳定和一致是区分艾熨灸和传统艾灸的重要区别。

(10)申请人首次发现并提出了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如果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油脂重量百分比保持相对恒定,能够出乎意料地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疗效的稳定性。首次创造性地解决了含油灸材进行治疗时操作难度大,用户自行操作疗效不稳定的问题,使得用户在没有医生的帮助下自行操作成为现实。

(11)对于患者自身不易看到和操作的穴位,传统产品均操作要求较高,用户无法自己实施。而本发明产品出乎意料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只要患者自己根据皮肤对温度的接受程度,不断用熨灸产品的余温接触待灸部位即可获得与医生操作近似相同的疗效。而现有产品则需要根据艾灸实际情况实时调整手法以达到较佳疗效。

(12)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中医给药的途径,即以油脂溶药,直接接触皮肤,同时通过艾灸、熨法,增加药品吸收和疗效。

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

(1)通过优选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参数(例如T1、Q1等)使得艾草加工物的油脂含量在恰当范围内,既不会油过于多导致不期望的滴油,用户体验下降,也不会油过于少导致艾草加工物点燃后不易熄灭,无法实现熨灸。

(2)通过优选使用前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参数变化值M,使得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使用时均能保持“无燃烧”状态,充分结合了熨疗与艾灸的优点,实现了艾熨灸。能够无火操作,更加安全;减小烟雾,更加环保清洁;能够直接接触身体,使得疗效更佳;避免出现传统艾灸的各种问题。如果变化值较大,说明油脂比例急剧降低,使得艾条熄灭变得非常困难,极易烧穿熨灸套,使得无法使用熨灸的方法操作,只能按传统艾灸方法操作,将会出现传统艾灸的各种问题。

(3)通过油脂种类选择、艾条选择、艾绒选择、艾草加工物压紧处理、纳米化处理,以及在含有艾草加工物制备过程中加压处理,去浮油处理,使得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整个使用周期内能够保持含油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疗效,节约成本,降低用户操作难度。通过控制含油量的一致性,保证了艾草精华或其中添加的药品能够较为稳定的溶解至油脂中,并且被皮肤所接触,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疗效。

(4)由于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在整个使用周期内能够保持含油量相对稳定,因此能够快速灭火且不会烧穿包裹套,使得在整个使用周期内进行接触皮肤式的保健和治疗成为可能,同时保健治疗过程中,接触皮肤时是无火状态,更加安全。

(6)首次提出了“需要去除浮油”的技术问题,提出在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备过程中需要增加“去除表面浮油”工艺步骤。通过吸油物包裹含油脂的艾草加工物去除浮油,可以在低成本、方便快捷去除表面浮油的同时,准确保持其含油量在优选的范围内,且保证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含油量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从而提高疗效、降低操作难度。利用艾草加工物或其包裹物吸除浮油,可方便地再次利用浮油,避免浪费。

(8)首次提出了实现熨灸所需要的检验方法,为产品检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而不仅是理论方法,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发明人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多年从事中医临床经验,并结合大量生产实践,首次提出了生产合格熨灸装置的方法,特别是将该产品的制造以公司的形式产业化,使得熨灸产品规模化生产,极大提高了产量和合格率,使更多的患者受益,目前该方法和产品已经准备投入公司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克服了“无烟无火不艾灸”的技术偏见,将艾灸、熨法两种中医手段用最简单的装置巧妙地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熨法提升艾灸的效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含油量一致性的要求,极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疗效。进一步,还可以将中药与艾灸、熨法三种中医手段相结合,利用灸法和熨法提升药效,且降低给药难度,解决了悬灸给药效力差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含油量一致性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给药的一致性,为中医给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有效的、稳定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患者使用本发明产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产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生产流程图。

1为患者;2为本发明的熨灸装置(保健治疗装置);3为待灸部位(或穴位);1-1为实施熨灸者的手;2-1为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例如,含油脂艾条);2-2为熨灸套(例如,纱布);2-3为熨灸装置的熨灸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一、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作方法:

步骤1:制备艾绒

割取艾蒿后人工取叶,将艾叶在阳光下晒干(约5天),优选将干燥后的艾叶放入干燥容器在90~150℃继续干燥5-12小时。将干燥的艾叶放入臼内,用木杵轻捣(或磨盘研磨),用筛子进行水平及旋转运动,筛去杂质,继续用木杵轻捣(或磨盘研磨),如此反复多次,获得高品质艾绒。艾绒从干燥艾叶中获得的比例为30%以内,优选为2.5~10.5%,优选为2.5~5.5%,更优选为2.5~3.5%。将艾叶干燥后放置1-5年成为陈艾叶,再进行上述艾绒加工更佳。也可以直接选择成品艾绒,选取标准如上述比例所述。

步骤2:用棉纸等包裹艾绒制成条状物。根据是否内含药品,又分为普通纯艾条和普通药艾条两种。普通纯艾条与内含药品的普通药艾条都属于普通艾条。取艾绒24克(也可加入6~8克药品粉末,例如苦参等),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2~3.5厘米的圆柱形,边卷边压紧艾绒,使其密度达到0.1~0.6g/cm3,优选为0.25-0.45g/cm3,优选0.34g/cm3;作为另一种方式,也可先利用机器压紧艾绒,用绵纸包裹将其卷成直径约3.5厘米的圆柱形,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普通纯艾条(或普通药艾条)。根据艾绒的多少,棉纸的大小,可以制作成不同大小的普通艾条(直径可以为10~80毫米,例如15、20、25、30、35、40、45、50、55、60、65毫米;长度可以为0.5~20厘米,例如0.5、1、2、3、4、5、6、7、8、9、10、12、14、16、18厘米)。也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不同规格的现成艾条。作为另一种方式,在制作艾条前,也可以将艾绒或艾粉制备成颗粒状或纳米颗粒,然后将艾颗粒压紧形成艾条。

步骤3:选茶油、葵花油、沙棘籽油、橄榄油、麻油、山苍子油、花生油、菜籽油、棕榈油、豆油、桐油、玉米油、蓖麻油等植物油脂,或猪油、獾油、羊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中一种或多种混合,或上述油脂与小分子/高分子有机物的混合。如果是动物油脂需要加温至液态(常温为液态的油脂可以不加热)。例如,选择沙棘籽油和橄榄油,将它们充分混合均匀;也可以选择獾油,并加入少量精油后混合备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麻油、棕榈油、桐油、茶油、蓖麻油等备用。作为另一种方式,也可以将上述油脂进行纳米化处理,形成小体积油脂小颗粒备用。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将药品或精油等添加剂溶解于上述油脂中备用。

步骤5:捞出浸泡后的网状笼子,放置在温度15-25℃,湿度为10-40%的通风容器中挂起令自然滴油,挂12小时左右,直到不再滴油为止,阴干晾制,实现部分干燥。

步骤6:铺八层草纸作为吸油物,上面平铺自然滴油后的艾条,再盖上两层草纸,放置12小时,吸除浮油,同时保持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量为10-90%,优选的可以实现含油量在更小的范围内,例如20-80%;或30-70%;或40-50%;或50-60%;或60-70%,更优选为55-60%;或60-65%;或65-70%。

在步骤6中,可以用毛边纸、卫生纸、羊毛毡、皮毛、毛毡、纤维制品或高分子材料代替草纸。

更优选的,步骤5可以用未浸泡油的艾条、艾绒、艾叶等艾草加工物代替草纸。此时这些艾条、艾绒、艾叶等艾草加工物在去除表面浮油的同时自身也吸取了油脂,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下一批制造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原料,即下次制备时将已经吸取了油脂的艾条、艾绒、艾叶等艾草加工物放入笼子浸泡油脂即可。由于它们本身已经吸取油脂,因此可以节约用油量,同时去除的浮油也没有造成浪费,全部变成了含油艾条的有效成分。

更优选的,步骤5可以用未浸泡油的纸、布、皮毛、毛毡、纤维制品或高分子材料代替草纸。它们在去除表面浮油的同时自身也吸取了油脂,因此它们可以作为下一批制造含油脂艾草加工物的原料,即下次制备时可以用它们包裹艾绒等,制备含油脂艾条。同样可以节约用油量避免造成浪费。

在进行实际工艺时,可以根据需要省略挂起自然滴油的步骤5,直接采用“吸油”的步骤6同时实现去除表面浮油和控制含油量在10%-90%,及上述更优选的含油范围,可以简化步骤。上述优选的油脂含量是一个较小的范围,在实践中并不容易保持,尤其是同时需要去除浮油的情况下。而采用吸附去浮油的方法可以方便的实现。

所制成的含油脂艾条中油脂重量占总重量的10-90%,优选为20-80%;或30-70%;或40-50%;或50-60%;或60-70%,更优选为55-60%;或60-65%;或65-70%。

所制成的含油脂艾条中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中含油脂部分L的体积与L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为0.7~3.5,优选为0.8~3或0.85~2;或更优选0.9~1;或0.92~0.98;或0.94~0.96;或0.95~1.02;或0.96~1.07;或0.9~0.95;或0.85~0.95;或0.88~0.98。

在进行制备时,对于油脂、艾草加工物和/或药品的接触顺序可以如CN201510969377.2所述的多种方法进行。即可将艾草加工物先与药品接触,后与油脂接触;可艾草加工物先于油脂接触,再加入药品;可药品先与油脂接触,油脂再与艾草加工物接触;可三者同时接触,等等。

上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并不限于艾条,也可以是艾柱、艾饼等其它形式或形状的含艾加工物,例如取艾绒或艾粉若干,直接进行步骤3-6的制备,得到含油脂的艾绒或艾粉,并将其封装于容器中,它的形状是不定的,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取不同重量的艾绒或艾粉进行灸治。

二、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产品检验方法:

对利用上述主要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进行检验。

步骤1:取制备好的含油脂艾条,在未使用时,利用卡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其直径为3.5cm,长度为10cm,计算其体积V1=96.16cm3。

步骤2:利用天平或电子秤称重G1为102g。

步骤3:经过点燃-熄灭-灸治后(一次或多次),剪除燃烧过的端部的黑色部分,再次利用卡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其直径为3.5cm,长度为6cm,计算其体积V2=57.70cm3。

步骤4:利用天平或电子秤称重为58g。

步骤5:计算变化值

M=|V1/G1-V2/G2|=|96.16/102-57.70/58|*100%≈0.052=5.2%,

即满足

T1=V1/G1=96.16/102=0.9427;

T2=V2/G2=57.70/58=0.9948;

T2=T1+M,且M=0.0521

属于合格产品。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无论用小数表示还是百分数表示均只是数学上的的变换(可以理解,50%在实际数值上等于0.5),并不影响实际值的大小。因此,为了表达形式统一、简单起见,本文使用M的百分数形式表示。但同时本文的所有M值百分数形式均可等值换成M值的数字形式,例如将5%换成0.05。

利用上述制备和检验方法,制备了多种变化值的艾熨灸产品,对产品关键参数进行了测试,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可以得到相应M值的产品,如下表。

同时,利用上述制备和检验方法,制备了多种变化值的艾熨灸产品,并对产品性能和实际使用效果进行了测试,选择含油脂艾草加工物规格为:长度为0.5~30cm;直径为1~8cm;含油脂部分L1的体积与L1部分总重量的比值T1为0.7~3.5,或含油脂部分L1的油脂重量占L1部分总重量的百分比Q1为10-90%。如下表(Q1、Q2或T1、T2满足相应含量或比值数量要求的前提下)

并根据试验中大量数据分析可知,在M≤50%时,能够解决本发明的问题,达到一定的效果,属于合格;在M≤40%时,能够实现产品效果;在M≤30%时,能够较好实现产品效果;在M≤20%时,能够很好的实现产品效果;M≤10%时效果更佳;M≤5%时最佳。因此,M也可以取值M≤45%,M≤35%,M≤25%,M≤15%,M≤8%,M≤3%等在50%范围内的各个值,均为合格。

三、生产流程

步骤1:根据前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作方法”制备产品若干;

步骤3:将步骤1中的另一产品进行步骤2的操作,以此类推,直至所有产品完成加工。

更进一步,利用前述“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产品检验方法”对切取获得的产品部分进行检验,若不合格,则对应产品归为不合格产品,并对应分析不合格原因。

更进一步,统计不合格产品的比例,对应调整“含油脂艾草加工物制作方法”相应的步骤及参数,提高合格率,例如合格率为80%或95%以上。

更进一步,在步骤2中,对切取部分进行Q1或T1测试,使用一次或n次后,再进行Q或T测试,得到Tn、Qn,Mn=|Qn-Qn+1|或Mn=|Tn-Tn+1|,Mn≤50%,其中n可以为2、3、4、5、6、7、8、9、10。

参见附图3的流程所示。

四、含油脂艾草加工物产品使用方法:

使用上述主要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油脂艾草加工物进行保健治疗。

1、操作方法

步骤1:取一张8层医用纱布片2-2(药店有售,通常用10cm*10cm*8层,也可以用其他型号的纱布片或干净棉布),备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摊开重新折叠成四层或三层,备用。也可以用专用艾灸套。

步骤2:点燃酥油灯,酥油灯最好用大灯芯的(如果没有酥油灯,也可以用蜡烛等其他火源)。

取出本发明中的含油脂艾条2-1,象握笔一样拿稳,不要转动,点燃一端,充分燃烧。

吹灭明火,一手1-1握紧纱布2-2包裹的艾条2-1的头部,另一只手在熨灸装置的头部2-3快速轻拍几下,至无烟,形成熨灸装置2的熨灸端2-3,确保含油脂艾条处于完全灭火状态,备用。也可以直接用纱布片包裹艾条2-1燃烧的头部,握紧,另一只手轻拍头部至熄灭、无烟,形成熨灸装置2的熨灸端2-3。

步骤3:然后象握笔一样拿着,待温度适宜后,以含油脂艾条灭火后的余热熨身体的目标部位3,即用熨灸装置2的熨灸端2-3接触待熨灸部位或穴位3,如附图1、2所示。

针对具体的养生保健需要,先确定需要熨的经络、穴位、或部位,再确定每个部位需要熨多少燔,然后按上面介绍的方法操作。

大概3分钟以后含油脂艾条温度降到接近常温,这时需要重新点燃。点燃操作一次称为一燔,再点燃操作一次则为二燔,以此类推计算操作了多燔。

使用时有少量油脂渗出,不要马上洗掉,油脂含有治疗/保健配方,能够增强疗效。熨疗后两小时以内避开凉水、凉风。

2、临床试验病例:

选择用本发明上述方法制备/检验/生产得到的艾熨灸产品,选择126个临床病例进行治疗,实验包括男性61名,女性65名;30岁以下患者10名;30-40岁患者22名;40-50岁患者61名;60岁以上患者33名(实验中限定患者范围,且要求参与实验各方对实验中所有器材、数据、方法保密)。以三个月为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病例1:外阴白斑

女,45岁,三年前开始不明原因外阴瘙痒,夜晚安静时更严重,常常半夜醒来抓挠到天亮,开始时医院化验没有异常,半年后皮肤角质化,大量白色皮屑掉落,附着于内裤,再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外阴白斑。因为本病西医又称为外阴癌前病变,所以患者情绪低落,心事重重。

利用本发明艾熨灸治疗方法:(1)熨外阴患处。反复熨,至少持续半小时,直到局部发热。(2)熨肚肚脐下关元穴一带,持续半小时以上,直到局部皮肤发红发热。(3)每次要熨灸半个小时以上,每日早晚各做一次。(4)医嘱: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多户外运动,不要宅在家里。

治疗效果:第一次熨灸后即止痒,当晚睡了个安稳觉;两个月后停止掉皮屑,白色部分明显缩小,原来粗糙发硬的皮肤逐渐变软;三个月后基本痊愈。

分析:本病发病部位在女性外阴,皮肤娇嫩,而且布满毛发,这决定了瘢痕灸、悬灸、隔物灸、温针灸等传统艾灸难以在此下手,一是非常容易烧焦毛发,二是容易烫伤。温灸器灸可以解决烫伤的问题,但是仍然容易烧焦毛发,而且此处娇嫩的皮肤很难接受坚硬的温灸器,因此传统艾灸产品及方法并不适合。

病例2:头痛

女,52岁,头痛半个月,起因无法确定,猜测是洗头后头发未干即吹风,用了一周药未见缓解,头顶、耳上、后脑均不适,不敢用力摇头,无汗,饮食如常,二便睡眠未见异常,脉浮紧,舌淡苔白略厚。西医诊断神经性头痛。

利用本发明艾熨灸治疗方法:(1)熨灸百会穴、率谷穴(双侧)。反复来回操作,至局部发热,皮肤变红如“唇色”,有“烫手”的感觉(下仿此)。(2)熨灸囟会穴、目窗穴(双侧)。(3)熨灸脑户穴、脑空穴(双侧),风府穴、风池穴(双侧)。(4)熨灸大椎穴、肩井穴(双侧)。整个过程大约半小时。(5)医嘱:忌空调、电扇直吹,最好避开空调电扇;忌冷饮,过食瓜果;忌恼怒,情绪大幅波动。

治疗效果:第一次熨灸后即见效,患者表示摇头已经很轻松;七天后已经完全不痛,痊愈。

分析:头部同样头发密布,与上一病例类似,不适合现有技术中的传统艾灸、现有含油灸材等。且头部穴位自身不易看到和操作,若操作要求较高则用户无法自己实施。而本发明产品出乎意料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使得不用刻意经过复杂培训,进行简单的操作说明即进行熨灸一样可以获得相同的疗效(艾灸、熨灸的操作难度正是体现在简单的操作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像传统方法那样需要较多经验才能随时调整达到疗效,那么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较高,操作难度也就较大)。

病例3:前列腺肥大

男,72岁,尿分叉、尿不尽,夜尿频,小便失禁,排尿困难,伴随尿路感染,偶发血尿,轻度肾积水,膀胱结石,脉沉细,舌胖大苔白略厚。西医诊断前列腺肥大增生。

治疗效果:使用以后症状明显缓解。

不过本病属于衰退性疾病,因此不容易根治,对于多数人只是减缓衰老过程,减轻前列腺肥大带来的各种痛苦,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增大,有可能复发甚至加重。由于老年男性通常前列腺会出现问题,因此提早使用本案例方法也可以进行前列腺保健,预防疾病。

分析:前列腺的生理特性决定了本病服药很难取效,其特殊的身体位置用传统艾灸同样无法下手(不方便放置艾灸装置)。因为使用者通常是老年人,操作手法和经验较为有限,因此普通含油灸材难以适应,需要使用本发明的含油脂比例稳定的艾条。

案例4:痔疮

男,45岁,肛门下坠,瘙痒,便血,长期应酬饮酒,很少运动,西医诊断内痔。

治疗效果:第一次熨灸即止痒,下坠感也明显缓解。便血开始时跟以往一样,至半个月时,某一天便血加重,大量出血,但第二天出血即明显减少,并一天比一天少。至一个月时已无便血,去医院复查,内痔消失了,痊愈。

分析:本病与外阴白斑一样,从操作和疗效的角度考虑,各种现有技术并不适用,而使用本发明的产品可以降低操作要求,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案例5:足底保健:

3、对比例

以脚气为例,分别采用传统艾灸(悬灸)、现有含油灸材、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情况如下:

以膈肌痉挛为例,分别采用传统艾灸(悬灸)、现有含油灸材、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情况如下:

以咳嗽为例,分别采用传统艾灸(悬灸)、现有含油灸材、本发明的产品,治疗情况如下:

以上病例为有限列举,由于篇幅无法穷举。在临床实验中,根据头痛、外阴白斑、前列腺肥大、痔疮、脚气、哮喘、咳嗽、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落枕、心绞痛、肾积水、抑郁症、鼻炎、伤口疼痛、伤口感染、卵巢囊肿、痛经、下肢浮肿、牛皮癣、白癜风等大量病种的508个病例进行数据统计(实验中限定患者范围,且要求参与实验各方对实验中所有器材、数据、方法保密),得到利用本发明的艾熨灸产品与现有含油灸材及传统艾灸产品性能及效果比较,疗效提高50-200%,疗程缩短40%-80%,使用艾条数量降低70-90%,用户满意度提高80-220%(实验患者反馈该产品使用手感一致性非常强,操作简易,易于上手学习),具体情况如下表:

以上各种实施例仅为有限列举,由于篇幅无法穷举,因此不作为对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定,所有和上述产品、方法类似的技术方案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THE END
1.驱虫净产品名称驱虫净 所属类别 主要特点 产品规格{#gg} 招商区域全国 零售价格{#pricels} 产品说明【主要成份】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雷丸、马贯众、附子、乌梅、诃 子、大黄、百部、木香、增效剂等。 【性 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 【药理作用】阿苯达唑通过干扰虫体三羧酸循环...http://zs.xumuzx.com/sell/zsshow-436.htm
2.宽瓣红景天按功效分类: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导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益药、固涩药、外用药。 更多功能主治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http://zhongyaocai360.com/k/kuanbanhongjingtian.html
3.2022考研大纲:云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49)药学综合...考研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考研大纲:云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考研自命题科目 (349)药学综合、(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701)中药学综合、(702)药学基础综合 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祝您考研顺利! 以下为《(349)药学综合、(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701)中药学综合、(702)药学基础综合》文档文字版,内容仅供参考,详情...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11962.html
1.《初级药师》试题善杀虫、消积,既为治蛔虫、蛲虫病之佳品,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8、凡以驱除或杀灭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 A、理气药 B、驱虫药 C、温里药 D、拔毒消肿敛疮药 E、杀虫燥湿止痒药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凡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驱虫药。https://www.oh100.com/kaoshi/yaoshi/tiku/226930.html
2.野生草本药用植物6篇(全文)常德市湿地野生药用植物有183种,含有多种不同的生理活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可用于多种临床症状和疾病的治疗。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抗疟药的主要成分是从菊科植物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腥草素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妇科炎症的有效药物;益母草、芦苇、水烛等也各有其药用价值[4];藜蒿、中华水芹等可作为食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am824qn.html
3.2019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执业药师考试3.配伍与使用注意:解表药的配伍方法与使用注意 (二)辛温解表药 1.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介、防风、宪活、细辛、白芷 (1)各药的药性、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用法、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2)细辛的用量(3)麻黄、桂枝、细辛的主要药理作用(4)麻黄配桂枝,麻黄...https://www.bkw.cn/zyysks/zixun/18277.html
4.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该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 3.稻芽 该药的药性、功效、用法、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效相似药物的药性及功效的异同 十、驱虫药 (一)用知总要 1.性能主治 驱虫药的性能功效与适用范围 ...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news/detail/professionid/58/categoryid/25/id/16535.html
5.中药功效总结表驱虫药 使君子 驱虫消积 苦楝皮 杀虫疗癣 槟 榔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南瓜子 杀虫 鹤草芽 杀虫 雷 丸 杀虫 鹤 虱 杀虫消积 榧 子 杀虫消积、通便、润肠 芜 荑 杀虫、消积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大 蓟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04u2rhi.html
6.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初试科目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发布啦,内容整理如下,想要参加安徽中医药大学2023硕士研究生相关专业考试的考生快来看看吧。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 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中医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设置 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https://jixun.iqihang.com/zixun/dagang/zhongyi/202242580.html
7.红景天降百科红景天的用法用量 用法:水煎服,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炮制:除去根须、杂质,切片,干燥。 红景天的功效主治 功效: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主治: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 红景天的的配伍 1、治痢疾:红景天、朱砂、蝎子七、索骨丹、石榴皮各6g,水煎服。(《中医药大辞典》下册) ...https://mip.99.com.cn/baike/xq/1531.html
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用药...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手段探讨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运用中医药方剂治疗NMOSD的医案,将筛选得到的有效复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对中药复方进行用药特点、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结果:共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3066
9.春雨医生十、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 十一、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 十二、止血药 凉血止血药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romotion/medicine/news/detail/?id=jkkp0
10.槟榔提取物槟榔碱价格品牌:西安四叶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主要成分:槟榔碱、槟郎次碱等憃分 别名:槟榔子、変腹子、宾门、橄榄子、青仔 用途:杀虫消积,降气,行气 名称:槟榔提取物10:1 2% 类别:驱虫药 拉丁:Semen Arecae 别名: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槟榔玉、青仔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12090439.html
11.(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4...(21)拔毒化腐生肌药:砒石,铅丹,轻粉. 二,中药化学 (一)总论 1. 中药化学的含义,课程内容,任务和研究范围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 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 当前中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二)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https://yjszs.cqmu.edu.cn/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r=1537491340&wbfileid=2346345
12.关于公布我校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的...4、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的特点。 5、普萘洛尔、吲哚洛尔、噻吗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拉贝洛尔特点。 (十二)局部麻醉药 局麻药作用机制及常用药物的特点。 (十三)镇静催眠药 1、以地西泮为代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https://www.gdpapers.com/peixun/103874.html
13.11月适合去哪里旅游徒步游装备常识21金维它,感冒药,胃肠药,高原反映药(红景天口服液),散利痛,外伤药(云南白药,创可贴,白花油,红花油),晕车药,驱虫药(风油精,息斯敏),藿香正气丸或黄连素,氨水(被昆虫叮咬或蛰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涂抹氨水;被蜜蜂蛰了,用镊子等将刺拨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https://www.yjbys.com/lvyou/changshi/15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