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用药要在大夫指导下合理选药,可以用一种药治好病患,就不用两类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当大夫为小儿开出药品以后,家长应该从大夫那里获知所用的药物有哪些副作用和与其它药物的互相作用。以下介绍一些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1)抗感染药:至今最为经常使用的抗生素仍为青霉素类,其包括许多类类与剂型。过敏反应是此类药物最重要的不良反应,并且可有两类表现。一是迅速发生休克等严重紧急情况;二是迟发性的以皮疹为多见的过敏反应。在氨苄西林应用中,约有10%的发生腹泻。在给孩子使用该类药物之前,要注意有无过敏史,并且做皮内试验。四环素在身体内存积于骨与牙质里,导致变色与釉质发育不全,在7岁以前是禁止使用的。红霉素抑制茶碱类药物的代谢,从而使茶碱类药血清浓度升高到毒性水平。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小诺霉素会引起听神经和肾损害。
氯霉素能够抑制骨髓造血、增加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麦迪霉素、白霉素和红霉素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如胃纳差、口干、腹泻等。异烟肼会引起肝损害、神经炎、小脑功能障碍与惊厥。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会引起过敏、血液系统改变、胃肠道反应与肾功能的改变。
(2)抗疟药:儿童一般对其耐受较好,但是有一些药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视网膜和视神经的损害。
(3)驱虫药:哌哔嗪剂量过大会引起共济失调、眼震与反射减弱。
(4)解热镇痛药:儿童要用扑热息痛类解热镇痛药或者其合成药物。对阿司匹林及其合成药物要慎用,因为其会引起胃肠道不适感、过敏性皮疹等副作用。如果用量过大或者在短时期内数次重复使用,很有可能使孩子出汗太多而发生虚脱。风湿热儿童病人要禁止用此药。
(6)祛痰止咳平喘药:大部分祛痰药内包含氯化铵,该成份可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复方甘草合剂(棕色合剂)内包含少许对中枢神经系统具刺激作用的吗啡,所以不宜用于宝宝与小幼儿。氨茶碱、赤根素会引起孩子呕吐、恶心、心慌、兴奋、烦躁、头疼等现象。非那根经常使用于给孩子镇咳,但是亦可以使孩子出现兴奋、烦躁现象;而用量太多则不利于孩子呼吸道内的痰液排出。舒喘灵会引起患儿头晕、头痛,大剂量可导致心动过速与震颤;茶碱类会引起失眠、头疼,大剂量亦可致震颤甚至全身性惊厥。
所以,儿童要慎服这两类药物,服用时家长要严格把握剂量。泼尼松等皮质醇类药物尽管效果好,不良反应小,但是连续服用使患儿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8)心血管药物:地高辛的毒性表现为厌食、恶心、倦睡、视觉障碍与心律失常。普萘洛尔会引起支气管痉挛。
(9)止吐、解痉药:颠茄、阿托品经常使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治疗胃肠痉挛性绞痛和炎症等病。其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口干、面红、肚胀、心率加快与发热;因肠蠕动受抑制,还可以发生便秘。胃复安经常使用于止吐,但是会引起头部扭转性痉挛等椎体外系的症状。
甘露醇是经常使用的脱水剂,通常为静脉推注或者快速滴注;如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发生局部组织的坏死。
(11)抗肿瘤药:用于治疗肿瘤、白血病等。经常会引起呕吐、恶心、厌食、脱发、白血球和血小板减少、口腔炎、过敏性皮疹、肝功能损害与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容易继发各类感染。
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有很多生理特点和成年人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和成年人不同。因此,儿童用药要严格把握剂量和用法,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大夫与家长必需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的最初迹象,并且马上停用有关的药物,以避免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当小儿服用多类药物时,要注意分辨是哪种药物或者某几种药物的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副作用。在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时,必需停用所有药品,接下来按每回增加一种药的方法从新使用,直到药物副作用再次出现而停用某种药物。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某些对抗性药品来消除药物的副作用,如狄戈辛中毒可以用钾盐对抗;呋塞米的低血钾症可合用保钾药安体舒通等。在给孩子用药时,大致了解药物的性能与不良反应是有必要的。如果用药后孩子出现明显或者比较严重的副作用,要及时停药,并且带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