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媒称蝗虫成大陆人点餐新宠:火热程度不逊小龙虾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2日报道,大陆人吃蝗虫有悠久的历史,云南十八怪中“蚂蚱当下酒菜”指的就是油炸蝗虫,以其酥脆的口感佐酒。
报道称,除了云南,大陆各地的烧烤摊、餐厅也卖“炸蚂蚱”、“烤蚂蚱”,而且天气越热,民众点菜的几率越高,受欢迎程度不逊于“夜宵之王”小龙虾。由于烧烤摊和餐馆需求量大,野生蝗虫供不应求。2015年之后,大陆各地兴起蝗虫养殖业。产地之一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兴镇党委书记王柱表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一斤蝗虫能卖到15元,平均每栋大棚可以养殖200斤,扣除第一年购买虫卵、网罩等成本,目前基地30栋大棚年收益可达12万元,将全部分给周边村屯的贫困户。
7月是蝗虫的盛产期,遍布大兴镇的数十个大棚中,一层玉米秆厚厚地散铺在地上,趴满密密麻麻青绿色的蝗虫。大兴镇原本是个贫穷小镇,青壮年人口大多外出务工,养殖蝗虫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工人收入也比出外打工还多。
报道称,蝗虫养殖由于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被民众称为“致富虫”。5月以前,养殖大棚是用来培育秧苗,其后养蝗虫,等于“变废为宝”;蝗虫成长期为55天,5月中旬到9月可养两代,虫卵在土壤中过冬,等翌年培育秧苗结束后继续生长,几乎不需要特别照顾,唯一的缺点是养殖地点不能有农药污染。
北京一“虫子宴”摊位,摆满串蛇、蜈蚣、蚂蚱、蜘蛛等,不少食客拿出手机拍照。(台湾中时电子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忒大胆儿!丽江男子狂吃虫子夺得冠军
面对着眼前一大盆烹饪好的昆虫,你会选择吃吗?云南十八怪中的蚂蚱当作下酒菜,就吓退了不少游客。“有点害怕,但是我会努力”“恐怖,闭着眼睛都要吃”“我要挑战,这是我的第一次”,丽江一景区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赛起了吃虫子,具有云南特色的各色可食用昆虫被搬上了赛场。昨日,丽江千古情景区赛装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身穿民族服装比起了吃昆虫,来自重庆的彭先生5分钟吃了1.23公斤竹虫和蚂蚱,拿下比赛第一名,获得景区提供的24K黄金金条一件。第一次吃昆虫的他说,大盆里装的竹虫和蚂蚱都很好吃。“估计吃了1市斤,油炸的,太干了,白色的虫子我吃过,但混在一起的那些黑色的虫子太难吃了,要不然我还能多吃点。”第一个结束比赛下台的梅女士来自广东番禺,在广东偶尔也吃虫子的她被云南的虫子吓到了。还有不少参加比赛的游客表示,吃虫子挑战了自己,活动很有意义,重在参与。据介绍,第一名至少吃了上千只虫子。
(2017-06-2615:35:42)
【延伸阅读】老伯身体里爬出虫子让人深感恐惧
老伯身体里爬出虫子是怎么回事?8月25日,湖南省沅陵县一位6旬老伯经过药物治疗,身体里面的虫子被杀死,再也没有虫子爬出来了。每晚身体不同部位爬出上百条虫子,像蛆一样,十几天前,这种怪异的疾病吓得6旬老汉谢伯生(化名)食不下咽,夜不梦寐,惊恐万分。
谢伯生(化名),沅陵张家坪人,今年63岁,十几天前的晚上,身体无任何不适,突然前胸后背、手脚足跟相继有小虫子从皮肤表面钻出,有的部位3-5条,有的部位7-8条,共有上百条,此后每晚都有虫子爬出,虫子爬出时不痛不痒,只有蚁行感,吓得谢老伯赶紧来到沅陵县人民医院就诊治疗,该院中医门诊副主任医师刘春来判断老伯患的是皮肤蝇蛆病,因条件有限,建议他前往湖南省疾控中心确诊,最后诊断为蝇蛆病中的一种——皮肤蝇蛆病。
不过,从皮肤里面爬出虫子,这个罕见的病历,还是让人深感恐惧。那么蝇蛆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
刘春来介绍:蝇蛆病是由某些蝇类的幼虫进入人体皮肤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胃肠道、眼、尿道、耳鼻咽、创伤性和皮肤蝇蛆病。在我国主要见于青海、西藏、内蒙古、东北等牧区,而在世界范围内多分布在非洲、南美和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其实在我国南方很罕见。
刘春来医生提醒:牧羊牧牛等与蝇蚊密切接触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蝇蚊叮咬,在去皮肤蝇蛆病多发区时,一定要讲究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定期做好灭蝇工作,万一被蝇蚊叮咬发生不适,应及时到大医院皮肤科就诊。
(2017-06-0209:33:55)
【延伸阅读】惊!女子双眼揪出7条虫子最长两厘米只因把这个带回家
双眼里长了7条虫子
当事老太太今年70岁,姓张。她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前几天,当时,她来到宁波某眼科医院看白内障,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老太太患白内障几年,视力一再下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了。
接诊的阮罗梦医生在检查中发现,老太太的眼睛有点奇怪,双眼结膜上都有白色线状物不停扭动,像是活虫。为免老人受惊,阮医生只说老人眼睛分泌物有点多,她要先清理一下再做检查。于是,在裂隙灯下,阮医生花了十多分钟,从老太太两眼内揪出7条活虫,其中最长的一条有两厘米。
后经确认,这种虫子叫做结膜吸吮线虫,主要寄生于猫狗等动物眼结膜囊内,也可寄生于人眼。寄生于人眼的情况多见于亚州地区,所以又被称为东方眼虫病。
担心有虫子没取干净,或有虫卵残留,取下来的线虫,医护人员又拿它们做了实验。结果,分别滴了七八种杀菌消炎的眼线水,线虫都完全无视。“最后,我们自己配了一种消毒药水,又将浓度调低至人眼可承受的程度,让老太太先拿回去滴两天,然后再来检查。”阮医生说。
家养宠物要定期驱虫
如今,养猫养狗的家庭很多,那么,这些家庭里的人是不是也很有可能患上东方眼虫病呢?
宁波某宠物连锁医院院长谢作缎表示,自己从医17年,只碰到过两例宠物眼睛里长线虫的情况,而且,那两只宠物的病情也不重,简单处理后就好转了。
一般来说,家养宠物只要定期驱虫,还是比较安全的。“一只小型宠物,一年体内外驱虫的费用大概几百元,体内的,除了线虫,还有绦虫、蛔虫、心丝虫,体表的,有跳蚤、虱子和蜱虫,这些都可以通过药物驱除和杀灭。”谢作缎说。
在宁波市几家眼科医院以及一些综合性医院的眼科门诊,东方眼虫病的患者也非常少见。章晓林建议,大家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勤洗手,少揉眼,特别是接触猫狗等动物后,平时不要和宠物太亲,春夏要加强灭蝇,一般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2017-06-0115:56:48)
【延伸阅读】这种吃人脑的虫子一旦感染就足以致命
这是种凶险的寄生虫感染,患病者十死无生。在中国最新的病例,来自一位深圳的患者。他的发病史也非常典型:在野外水域游泳→寄生虫入侵→出现类似感冒的初期症状→加重,历经辗转终于确诊→救治无效,过世。
前后仅仅两周左右,在医生的救治手段还来不及展开之前,阿米巴原虫所造成的感染就足以致命。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寄生虫,病程发展之快和凶残的致死性,连现代医学都束手无策?
首先,在生物学上,阿米巴原虫是一个极大的分类,其中的绝大多数种类对人体没有危害,甚至可以在肠道中与人类共生。只有少数几种可能致病,而最为凶险的,是其中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的这两种分类。
这种看不见的威胁热爱温暖的水域,甚至能在45°C的温泉中繁殖。当它们感受到生存危机时,则会形成包囊,进入休眠状态,并在51~65的水中生存8个月,在-20的环境里生存4个月以上。
它们无处不在,存活于游泳池、湖水、瓶装矿泉水、海水、热水浴盆、污水、土壤、家畜粪便甚至空气中,一旦环境适宜,便破囊而出。
甚至是往水中充入浓度偏低的氯也无法杀灭它们。15年8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自来水供应系统因为氯含量偏低,被发现存在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直接导致一个4岁男孩在游泳池中游泳后感染食脑虫身亡。
其他病例也都有游泳史,区别只在于,他们是在不清洁的野外水域游泳。在这类温暖潮湿的野外环境中,感染的风险更是大大提高。因为寄生虫致病的罕见性,应该有相当的病例发生后未被发现并上报。
(2017-04-1917:50:38)
【延伸阅读】近期这种虫子肆虐南昌人一定要小心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摄影报道:2017年的春节,让南昌人过上了一个难得的"暖冬"。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这个冬天不太冷"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蚁害成灾。
从今年1月至今,南昌白蚁防治所(下简称蚁防所)共为280余户居民(单位)出动灭蚁;特别是3月中旬以后,平均每天都有四五户居民因为家中白蚁而"报警"求援。
【南昌白蚁来袭】
4月初的"艳阳天"让白蚁"警情"频发
清明三天小长假,家住红谷滩新区红谷世纪花园小区的廖先生一家,并没有享受到假期的悠闲,没有一天能够休息好——因为家中突然多出了几拨肉眼看过去至少千余只且成群出动的白蚁。时不时,家中各个角落就会多出一堆轻易难发现的蚁翅。
新建小区绿化带成为蚁害源头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木式房屋、老派建筑才有可能成为白蚁侵害的主要目标。可事实上,象湖新城、红角洲等地的多个新建住宅小区,报称的白蚁警情非但不比南昌东、西湖这几个老城区少,而且还有逐年上升趋势。
白蚁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这些新建的水泥钢筋建筑小区,还会冒出这么多成窝繁殖,成群分飞的白蚁呢?
另外,南昌部分住宅小区在最初打地基时,没有进行白蚁防治工作,而这种情况也为白蚁繁殖生存创造了空间。很难根除白蚁。曾吉华说,目前白蚁肆虐的区域主要在于低层建筑,"对高层建筑而言,楼层越高,出现白蚁的概率就越小。"
【南昌的这些白蚁你见过吗?】
"黑蚂蚁"可能就是白蚁成虫
南昌黑胸散白蚁最常见
在南昌蚁防所内的蚁害展厅,全媒体记者在一个玻璃瓶中看到几只黑色的白蚁沉在瓶底。全媒体记者发现,这些名为"黑胸散白蚁"的白蚁有着黑色的翅膀,与常见的黑蚂蚁有些相似,不过翅膀要比身体长上很多。
"老百姓家中最常见的就是这种白蚁,去年,南昌市区白蚁灭治近600户,其中95%以上都是这种黑胸散白蚁。"曾吉华说,黑胸散白蚁群体小而分散,危害部门多为门框、窗框和楼板等,不少市民家中都是遭了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