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寒颤等症状,在我院确诊为寄生虫病。本病好发于免疫力衰退的老年人、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幼儿、有免疫缺陷的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婴儿时期未经疫苗接种者。
【基本信息】男、24岁
【疾病类型】寄生虫病
【治疗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治疗方案】予以生理盐水、氯化钠补液,予以阿苯达唑杀虫,予以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予以蒙脱石散止泻,予以氯丙嗪止吐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随访7天
【治疗效果】症状消失,康复出院,未遗留后遗症,治疗效果满意。
一、初次面诊
患者平时不太注重家中的卫生,很少做清洁,偶尔能看到厨房、卫生间等位置有老鼠、蟑螂出现;且患者喜好生食肉类,常常不煮熟直接吃下,也喜好喝生水,很少烧开水饮用。2天前,患者突发腹痛、腹泻,食欲缺乏;发热,不自觉寒颤,莫名出汗;自觉疲乏、精神萎靡,浑身酸痛、四肢无力。刚开始患者并没有重视,自己觉得是天气太冷,不小心受凉后引起“普通感冒”,导致了发烧,自行予以“感冒药”、“退烧药”后,未见明显好转。
且患者症状反而逐渐加重,腹部越发疼痛难忍,腹泻次数明显增多,体温越发升高,四肢越发无力,精神越发萎靡,甚至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故来我院急诊门诊就诊。
查体见患者发热38.8°C,不自觉寒战、出汗,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几乎无法自述病情。急查粪便常规,回示患者粪便虫卵、潜血呈阳性;进一步分析虫卵,回示患者粪便蓝氏贾第鞭毛虫呈阳性。这让门诊医生意识到,患者很可能患上了寄生虫病,考虑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故转入我科进一步检查治疗。
(粪便常规:虫卵、潜血呈阳性,蓝氏贾第鞭毛虫呈阳性)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住我科后立即完善常规入院检查,结合其病史、症状、检查结果,目前考虑为寄生虫病。向其家属解释病情,考虑患者目前已经出现了腹痛腹泻、发热寒战、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病情较为严重,家属表示积极配合治疗。故首先予以患者生理盐水、氯化钠,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进一步给予患者服用阿苯达唑杀灭寄生虫。同时给予患者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配合予以患者蒙脱石散,以缓解腹泻;配合予以患者氯丙嗪,以缓解呕吐。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我院规范治疗后,体温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腹痛腹泻等症状明显减轻。明确病因并进行补液、杀虫、退热、止泻、止呕等治疗后,患者寒战出汗、四肢无力等症状很快消失。故继续足量使用阿苯达唑、对乙酰氨基酚、蒙脱石散、氯丙嗪等治疗7天后,复查粪便常规等回示一切正常,且患者已无任何明显不适,精神状态良好,故同意出院。1周后复查,原症状未再出现,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治疗效果满意。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继续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期间注意检查粪便常规等;平常做好病情监测,每日测量体温,若症状反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2.患者出院后应改善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建议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咖啡、浓茶、辛辣刺激及生冷等食品;注意饮食卫生,禁食生肉,禁喝生水。
3.患者出院后应重视生活管理,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熬夜、焦虑等不良因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蚊子、蜱虫等携带病原体的生物。
五、个人感悟
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通过某种方式侵入人体所致,可通过人际传播,如直接接触传播、母婴传播;通过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如被动物抓伤、咬伤,清理动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未防护;通过中间宿主传播,如蚊子、钉螺等;通过水体、食物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