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萌爪君的朋友给我发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猫猫的肛门周围有很多米色像芝麻的颗粒,他天真的问我:这是猫产卵了吗???
气得我想捏紧拳头伸到屏幕另一边打他,这不是猫的卵,是猫猫虫的卵,啊呸,是猫绦虫的节片啊!快带猫去医院!
“唯美绦虫照”
萌爪君在网上搜了一圈,发现有很多主人不知道这种寄生虫,一位网友讲述了自己发现绦虫的血泪史:
某日铲屎的看了一眼刚方便完的主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主子屁股上赫然挂着一大串不明物,用报纸扯到一半,就扯不动了。
因为猫叫得很惨,她不敢生拉硬拽又无法放手,只能用剪刀剪断。发现肛门外面的部分竟然慢慢缩了回去!!而扯出来不明物是这样的:
“手里的卤鸭肠瞬间不香了”找了兽医吃了药,主人在帖子末尾问道“我该怎么判断绦虫被打掉了?都说有米色芝麻,我也没注意到,平时也没有拉过虫子啊?绦虫的节片到底是什么啊?”一连串的疑问也太真实了!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快来跟着萌爪君get今天的科普吧!
绦虫长得扁扁长长的,主要生活在小肠,它们会把“嘴巴”固定在猫咪的肠壁,然后放肆的偷取营养。所以往外拽虫子的时候,也会扯到猫咪的肠壁,一定不要生拉硬拽!找专业人士处理才是最佳选择。绦虫的身体由很多节片组成,可以理解为火车的车厢。“车头”咬在肠壁上吸收营养提供动力,剩下的“车厢”各自担负不同的功能。
其中大部分节片都是为了繁衍生息的,被称为“孕节片”。
每个孕节片都具有独立的生殖系统,不只是虫卵,而是虫卵的“生产车间”,每个孕节片可以产生数以万计的虫卵!孕节片发育成熟后,会从虫体上“脱节”,排出体外,也就是那些像芝麻的米色颗粒。
不要以为这些坏东西会老老实实的呆着,它们会不断进行细微的运动,来努力传播自己。不仅如此,它们还会“搭顺风车”,利用跳蚤和啮齿动物来散播。
如果猫咪不小心误食了虫卵或者跳蚤,甚至捕食了受感染的老鼠青蛙,或者食用了受感染的生肉,就会感染绦虫。由于这些虫卵和跳蚤可以随意散布,比如搭乘铲屎官的裤脚和鞋底回家,所以家养猫也不能掉以轻心。
做好体外驱虫防止跳蚤,也可以预防绦虫的重复感染。
感染之后,猫猫吃进去的饭都喂了虫,所以得了绦虫的猫咪通常会变得更贪吃,却又逐渐消瘦。
绦虫“嘴巴”咬住的部分也会受伤产生溃疡。
症状可以用这张图来总结:
除了上文说的直接观察到“芝麻粒”和“鸭肠”之外,猫猫可能因为肛门不适出现蹭屁屁的情况,此时一定要多加警觉!
如果绦虫爬到了胃里,可能会刺激呕吐,呕吐物中也可能出现这些长长扁扁的虫:
如果绦虫太多,可能会引起机械性的肠道问题,如肠穿孔,肠套叠,剧烈的疼痛会使猫猫蜷缩身体,嚎叫,而且强烈抗拒腹部的碰触,一旦出现了这样的症状,请立刻就医!!!
由于感染绦虫所表现的症状不明显,所以在发现的时候,体内往往已经存活了大量的绦虫,幸运的是,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绦虫本身还是很容易被清除的。
治疗绦虫的常用药为吡喹酮和芬苯达唑,药物会将绦虫“溶解”,所以可能并不会在排泄物中看到长长白白的虫体。
但是药物的疗效是有保证的,按照医嘱服药完全可以清除这些虫子!所以不必太过紧张。
“一定要遵医嘱好好吃药哦”
软软的织物缝隙更容易潜藏,建议彻底清洗。
萌爪tips
使用浓缩消毒液(如84等),
一定要按照说明进行稀释,降低刺激性。
清洗织物的话,
建议使用专门的衣物消毒液。
最后要强调的!说了千百遍的!你肯定能猜到的!
~驱虫~驱虫~驱虫~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可以驱除绦虫的驱虫药,萌爪君都给你整理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