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体内驱虫的频率主要和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幼年时期的狗狗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成年后的狗狗可以2-3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同时,如果狗狗的饮食条件比较差或者频繁喂食生肉,那么比较容易感染寄生虫,针对这种情况,建议1-2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必要时,还需要定期带到宠物医院做寄生虫筛查。狗狗常用的体内驱虫药主要包括含有米尔贝肟、芬苯达唑、吡喹酮等成分的药物。由于驱虫药物本身属于药品,最好在宠物医院购买,以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狗狗的健康。
一般12月龄以前的狗狗,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体内、体外驱虫。狗狗成年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即可,如果不怎么外出的狗狗也可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在给狗狗驱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外驱虫前后10天不要给狗狗洗澡,否则会影响药物效果。其次,体内驱虫药量必须严格控制,防止狗狗中毒。...
首先,如果狗狗已经成年,那么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即可。其次,如果狗狗还未成年,那么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体外驱虫,需要注意的是幼犬需要在满月后进行驱虫,怀孕的狗狗不可以驱虫。驱虫过程中主人不可给狗狗洗澡,否则可能会影响驱虫效果。...
执业兽医师
小猫体内驱虫建议三个月做一次。首先,建议主人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一定要给小猫按时做好驱虫工作,通常情况下体外驱虫一般是一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三个月做一次。其次,如果饲养小猫的环境比较脏、乱、差或者主人经常给小猫饲喂生肉时,建议主人一个月给小猫做一次体内的驱虫。
3个月一次。猫咪的体内驱虫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所以主人需要定期的带猫咪去宠物医院驱虫。同时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主人也要做好猫咪的饲养环境卫生,定期给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并且在饲养中,不要给猫咪食用生肉或
一般12月龄以前的狗狗,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体内、体外驱虫。狗狗成年后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即可,如果不怎么外出的狗狗也可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在给狗狗驱虫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外驱虫前后10天不要给狗狗洗澡,否则会影响药物效果。其次,体内驱虫药量必须严格控制,防止狗狗中毒。
当猫咪年龄不足六个月时,建议每月驱虫一次;猫咪有六月大之后,驱虫每三个月一次。猫咪的体内驱虫要足月后进行,猫咪要体重正常并且身体健康,驱虫前可进行常规体检。猫咪进行体内驱虫时一定要注意驱虫药的剂量,要选用和猫咪体重适用规格的驱虫药,如果没有一次性用完,不能够二次使用。
首先,如果狗狗已经成年,那么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即可。其次,如果狗狗还未成年,那么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体外驱虫,需要注意的是幼犬需要在满月后进行驱虫,怀孕的狗狗不可以驱虫。驱虫过程中主人不可给狗狗洗澡,否则可能会影响驱虫效果。
一般情况下幼年猫咪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体内驱虫、体外驱虫。而猫咪成年后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处理。驱虫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于驱虫药具有毒性,因此需要根据猫咪的体重严格用药。其次,使用体外驱虫药需要滴在猫咪舔舐不到的地方,同时佩戴伊丽莎白圈。
当狗狗年龄在1岁以下时,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当狗狗年龄在1岁以上时,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但如果狗狗经常吃生肉,那么也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内驱虫药具有毒性,那么需要严格根据狗狗的体重给予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狗狗出现中毒的情况。
白翔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510074
幼犬使用驱虫药在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所不同,幼犬一般在30天左右可以进行第1次体内驱虫。6个月以后可以每间隔3个月进行1次体内驱虫。如果主人需要对幼犬进行体内驱虫,应带幼犬到正规的宠物医院,在宠物医生的帮助下进行。
通常狗狗6月龄以下需要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6月龄以上需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体外驱虫则是每个月进行一次。如果给狗狗进行体内驱虫后,狗狗有吐虫、拉虫等情况时,需要在药物使用的安全范围内再进行一次驱虫处理。狗狗在45日龄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驱虫了,如果狗狗体重过轻则建议待狗狗二月龄时再进行驱虫。
在狗狗6月龄以下时一般每个月做一次体内和体外驱虫,6月龄以上通常是每个月做一次体外驱虫和每三个月做一次体内驱虫。如果狗狗生活环境潮湿、脏乱等,或者外出时常去草丛等寄生虫多的地方时,需要提高给狗狗驱虫的频率。也可以根据季节不同改变驱虫频率,比如夏天蚊虫多的季节可以每个月做一次体内、体外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