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猫咪预防性驱虫建议在成年之前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成年后每间隔3~6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每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具体的驱虫频率可以根据季节、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做出具体的调整,若是在夏季、居住环境潮湿、常给猫咪喂食生肉等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猫咪的驱虫频率。
其次,如果给猫咪驱虫时猫咪已经感染寄生虫,则需要在该驱虫药的安全范围内再次进行驱虫处理。如果具体用药情况不清楚,最好及时咨询宠物医生。猫咪的体内驱虫药多为片剂,可以混合在罐头、猫条等味道稍重的食物中给猫咪喂食。体外驱虫药多是滴剂,需要将猫咪脖颈部的毛发拨开滴在皮肤上,以便药效更好的发挥,并且进行体外驱虫的前后三天尽量不要给猫咪洗澡。
最后,给猫咪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给猫咪使用驱虫药时需要严格按照猫咪的体重进行。通常建议当猫咪2月龄时再给猫咪进行驱虫处理,避免猫咪体重过轻而驱虫药剂量过大导致猫咪出现中毒现象,并且猫咪肠胃非常脆弱,年龄太小时喂食驱虫药容易导致猫咪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反应。
执业兽医师
如果是幼犬,出生半个月以后就可以驱虫,因为有的母犬在妊娠时期会没有做过驱虫,体内的寄生虫会通过胎盘会传染给胎儿,不过要使用安全性高的体外驱虫药。正常情况下,需要给狗做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体外驱虫,每个
狗狗在12月龄以下需要每个月进行体内驱虫,12月龄以上的狗狗每间隔3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即可。目前常用体内驱虫药主要成分为甲氧普希、阿苯达唑,这类药物成分使用过量会导致狗狗出现呕吐、腹泻、中毒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说明及狗狗体重,严格控制药量,一旦驱虫后狗狗出现精神萎靡、呕吐白沫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猫咪疫苗没有接种完的情况下,是不能洗澡的,接种完疫苗的猫咪建议1到2个月洗一次澡。长期给猫咪频繁洗澡,会导致猫咪皮肤的保护层下降,非常容易滋生皮屑,还更容易长皮肤病,使猫咪的毛发干燥,导致脱毛。在给猫
一个月一次。猫的驱虫通常可以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一般情况下体内驱虫需要每个月一次,而体外驱虫可以根据猫咪的具体情况进行,如果猫咪经常外出,或者可以跟其它小动物接触,建议每个月一次。如果猫咪一直生活在室内且基本上无法接触到其它小动物,也可以适当减少驱虫的频率。
小狗的生理期也就是发情期,一般一年两次左右,分别在春秋季节,每次约7~15天左右。狗狗在生理期,其阴部会滴血,为了家中的卫生和避免狗狗随意进行配种,可以给狗狗穿一个生理裤,并且在生理期需要每日用热水帮狗狗清洁阴部。
小狗驱虫分为体外驱虫和体内驱虫,体外驱虫需要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可以三个月进行一次。通常小狗6周龄以上就可以进行体外驱虫,3月龄以上就可以进行体内驱虫。体外驱虫可以防治跳蚤、虱子、蜱虫、螨虫等常见体外寄生虫,体内驱虫可以防治蛔虫、绦虫、球虫、钩虫、心丝虫等体内常见寄生虫。
孙嘉辰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8370097
每次洗澡最好是间隔1~2个月,也可根据实际的情况决定。但洗澡的次数不可过多,因为猫咪的皮肤会分泌出一层保护的油脂,这层油脂会保护皮肤的健康。频繁洗澡会导致油脂不能正常分泌,皮肤接触水和沐浴香波多了更容易瘙痒和产生皮肤炎症。会降低猫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容易导致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