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根据使用的驱虫药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口服的体外驱虫药需要按照说明书,根据狗狗的体重算好剂量,通常1-3个月预防驱虫一次。外用的体外驱虫药通常是滴在狗狗的颈背部正中间的皮肤上,为了使药效最大化,建议滴药与洗澡间隔48小时以上。通常预防是夏天一个月一次,冬天两三个月一次。
幼犬的驱虫一般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在幼犬六月龄以前,主人都应该每个月给幼犬进行一次体内外的驱虫。现在市面上有体内驱虫药物和体外驱虫药物,体外驱虫一般是将药液滴注在幼犬的颈部皮肤,而体内驱虫一般是口服驱虫药物。在幼犬六月龄后,主人就应该每一个月给幼犬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
执业兽医师
狗狗体外驱虫操作方法主要是将药物滴在狗狗皮肤上即可,一般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具体操作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外驱虫药主要通过狗狗的皮脂腺扩散至全身,因此主人在驱虫前后不可以给狗狗洗澡。否则会影响驱虫效果。其次,需要控制药物剂量,并将药物滴在狗狗后颈部。
小猫体外驱虫可以是给小猫的脖子上带有驱虫作用的项圈,也可以使用滴剂滴在猫咪的后脖处。另外,也可以选择注射含有伊维菌素成分的药物,达到体外驱虫的效果。但是更建议使用滴剂进行体外驱虫。因为项圈的驱虫效果太
狗狗体外驱虫药主要分为滴剂和喷剂。滴剂使用比较方便,但是起效慢,主要用于预防狗狗感染体外寄生虫,将狗狗背颈部位毛发拨开滴在皮肤上面,药物可通过皮脂扩散发挥作用。喷剂起效比较快,主要适用于已经感染体外寄生虫的狗狗,将狗狗的毛发拨开逆毛喷淋,喷后对喷药部位揉搓按摩,尽可能让药物完全覆盖皮肤和毛发。
如果是使用滴剂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滴药时直接将颈后皮毛分开,露出皮肤后将药滴上去即可。药效一般24小时生效杀虫,持续30天,如果已经发现有虫,一周后可以再滴一次加强。如果是使用喷剂进行驱虫,可以直接喷在皮肤外,需要注意避开猫咪的眼睛和鼻子部位。猫咪进行体外驱虫前要先洗澡,在驱虫药失效前不要再洗澡。
购买猫咪专用的体外驱虫滴剂,按照说明书的方法打开滴剂,然后将猫咪固定住,用手拨开颈部的毛发,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将药物均匀滴在皮肤上面,注意不要将药物滴在猫咪可以舔食到的区域。滴完药剂之后可以给猫咪戴上伊丽莎白圈,防止猫咪舔食,待大部分药物吸收之后再取下。在做完体外驱虫三天内不要给猫咪洗澡。
宠物狗体外驱虫需要明确使用药量、用药部位及用药频率。首先,主人需要使用犬类的体外驱虫药,根据宠物狗的体重及药物剂量说明进行使用,然后将体外驱虫药滴在宠物狗舔舐不到的地方即可,一般滴在宠物狗的后脖颈处。如果滴在其它部位建议给宠物狗佩戴伊丽莎白圈。其次,由于宠物狗经常外出,因此需要每个月进行体外驱虫处理。
泰迪做体外驱虫首先需要根据体重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剂量,然后将其滴在泰迪后颈部等不易舔舐到的地方。其次,给泰迪使用体外驱虫药时,需要将毛发拨开滴在皮肤上,以便药效发挥,为安全起见还是需要给泰迪佩戴伊丽莎白圈。最后,给泰迪进行体外驱虫的前后三天不能洗澡,因为体外驱虫药是通过皮肤腺扩散至全身。
比熊体外驱虫需要将体外驱虫药物滴在比熊的背部或颈部,然后给比熊戴上伊丽莎白圈,同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在使用体外驱虫药物的时候,需要检查药物说明书,按照要求并根据比熊体重确定使用剂量。另外,在给比熊进行体外驱虫时,前后三天不能洗澡,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
王永飞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510334
给狗狗进行体外驱虫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其次要看驱虫的目的,预防性驱虫一月一次,治疗性驱虫则要连续多次使用。选好药物后,要在狗狗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驱虫。首先拨开狗狗后脖颈的毛发,露出皮肤,然后把整管药物挤压到上面,注意不要滴到毛发上,再给狗狗戴上伊丽莎白圈防止舔舐中毒。给狗狗驱虫以后,三天内都不要洗澡,不然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狗体外驱虫后很痒可能是药物起效的正常表现,这种情况一般狗狗只会出现暂时的瘙痒,稍后就会恢复正常。其次,如果狗狗同时还伴随有皮肤红肿、情绪暴躁、流泪等症状的话,那就可能是狗狗对于体外驱虫药的成分比较敏感,出现药物性过敏,需要及时到宠物医院进行检查。另外,如果主人没有按照狗狗体重选用合适规格的驱虫药,体外寄生虫没有完全去除可能也会出现瘙痒的情况。
幼犬体外驱虫,主要使用含有非泼罗尼、塞拉菌素等成分的体外驱虫药。用药前需要先称量幼犬的体重,然后再按照相应的体重给药。体外驱虫药的使用方式为直接滴在皮肤表面,这些药物主要通过皮脂腺吸收,药效可以维持一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