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抗蛔虫的最佳季节一般建议选择秋季,其中7、8月份是蛔虫感染的高发时期。卵侵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进化,幼虫最终在小肠中定居,并在这里继续发育成成虫,大约持续2-3个月,正好在秋末冬初。这个时候气候也不错,但是标准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一般2岁以下的宝宝不需要驱虫,在外面吃的食物也比较少。父母对他们照顾得很紧,所以他们不容易感染。而且两岁以下的宝宝肝脏还是很脆弱的。如果服用驱虫药,会对肝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引起厌食,所以两岁以下的宝宝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七岁前的孩子可以选择一年打一两次虫,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有好处。两岁以上的宝宝接触外界的机会更多。如果他们不注意卫生,就容易患寄生虫病。
其实比较好不要让宝宝感染蛔虫,把好“病从口入”关,家长要教育孩子饭前饭后要洗手,水果蔬菜要彻底洗净,不要让孩子喝生水。经常给孩子修剪指甲。咬指甲的孩子应该立即停止。
一般孩子即使到了两岁以上的,有的父母依然不能确定是否需要给孩子打蛔虫,这个时候可以根据的孩子表现来进行判断,例如可以根据孩子的睡眠情况,是否总是腹部疼或者吃得多但是很瘦的时候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是否需要打蛔虫。
小孩如果出现了以下的这些情况,多半可能是腹部里面有蛔虫,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问一问医生。
看是否易惊醒: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
看是否经常腹部疼:孩子常喊腹部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喜欢揉按,不痛时仍游玩如常;
孩子消瘦:如果孩子吃饭吃得很多,但身体一直消瘦的话,就要怀疑是否腹部里面有寄生虫,需要去医院检查;
看有没有虫斑: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的“虫斑”;
皮肤出现荨麻疹: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荨麻疹)。
出现这些症状多是由于腹部的蛔虫所导致的,当然也不排除是由于别的原因所导致的,这时候比较好去医院做个检查,明确病因,需要打蛔虫的时候及时进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