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屁屁痒,妈妈脱下裤子看,一粒粒竟还会动……

杭州4岁的琪琪(化名)小朋友又有了新的烦恼,

一天之中有好几次“屁屁”痒得不行,

老是管不住用自己的手去挠。

一开始妈妈爸爸都没当回事,斥责琪琪这种行为不讲卫生。发展到后来,基本每天晚上琪琪都会因“屁屁”痒醒来哭闹一会儿,这时候爸妈才开始引起重视。一检查才发现,发现琪琪的肛门里惊现出了好几颗会挪动的“小米虫”!!

这可吓坏了爸爸妈妈,孩子是不是在学校染了什么病?带着种种疑问,爸爸妈妈连夜带着琪琪来到医院急诊儿科就诊。

急诊儿科医生一看,当即判断琪琪可能是寄生虫感染。而为什么琪琪总在夜晚“发病”,医生解释道,可能是感染的寄生虫习惯夜间出行,并叮嘱琪琪父母尽量取一点粪便到化验室进行镜检。

果不其然,检验科的值班人员在高清显微镜下找到了蛲虫成虫以及大量虫卵。短短半小时就把罪魁祸首抓到了,这下子琪琪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

儿科医生解释道,小儿蛲虫感染在夏季高发,很多小朋友日常都有“抠屁屁”的习惯,有些父母不在意,须不知,这可能是寄生虫感染,蛲虫不及时处理会蔓延整个肛门,女生甚至会爬进阴道,造成腹痛!

大家对寄生虫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那个年代每个小朋友都要去医务所领“小糖丸”,就是所谓的打虫药。那个时候基础卫生条件差可以理解寄生虫的存在,而现在吃的也好了,蔬菜也处理干净才下肚子,怎么还会有寄生虫感染呢?这里着重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这个案例里的寄生虫它的生活史以及感染途径。

孩子为什么会得蛲虫病呢?

蛲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自身感染和接触感染。接触感染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方式。

小时候的打虫药

蛲虫是肠道常见蠕虫的一种,属于土源性线虫。蛲虫生活史简单,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肛门-手-口直接传播,不需要中间宿主。蛲虫雌虫于夜间爬行于肛门口,在其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用手指搔痒而沾染虫卵,在进食或吮吸手指时吞入虫卵。

若虫卵在肛门口孵化,幼虫也可爬进肛门,侵入大肠,可引起逆行感染;所以在肛门周围检查虫卵,其检出率远较粪便检查为高。

儿童通过直接接触附在玩具、污染物及衣被上的蛲虫卵,将虫卵带入口中,造成交叉感染和患者反复感染,这是幼儿园(集体机构)传播蛲虫的重要方式。所以蛲虫病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蛲虫病若反复感染迁延不愈,使儿童产生夜惊、夜间磨牙遗尿等症状,将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严重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蛲虫性泌尿生殖道炎、蛲虫性阑尾炎及过敏性皮肤病等。

怎么知道孩子得没得蛲虫病呢?

如果孩子有以下几个症状,家长们就要小心了

肛门瘙痒:蛲虫爬出肛门产卵,由于物理性刺激以及分泌物的化学性刺激,小朋友会感觉到肛门瘙痒,频繁地搔抓肛门,肛门局部的皮肤可以表现为红肿、脱皮,如果被抓破还可能继发感染。

睡眠差,磨牙: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朋友夜惊咬指、磨牙等。有些小朋友还会出现异食症,比如吃土块、煤渣等。

反复发作的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怎么确定孩子是否得了蛲虫病呢?

在宝宝入睡后1~3小时检视肛门,如有虫体爬出或者在肛门周围有白色、细小虫体,可用镊子挟住放入有酒精的小瓶中保存,前往医院进一步确诊。

注意:因为蛲虫不一定每晚都爬出排卵,需要连续观察3~5天。

怎么做才能很好地预防宝宝感染蛲虫呢?

1、不穿开裆裤;

2、勤剪指甲;

3、每天清洗尿道及肛门;

4、每天换洗内裤,内裤开水烫过或蒸煮消毒或者太阳下暴晒消毒;

5、勤换洗床上用品及睡衣;

6、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的预防措施(用0.5%碘液涂擦5分钟以上或0.05%碘液浸泡玩具1个小时以上,可杀死蛲虫卵),是防止再感染的关键。

7、教育孩子不要用手去抓挠会阴,饭前便后要洗手。

蛲虫的传播是依靠肛门-手-口途径进行的,说明平时注意保持肛周清洁,每日换洗内裤,饭前饭后一定要勤洗手。

而这个洗手也很有讲究,必须用香皂洗手保持手部卫生,同时讲究公共卫生和家庭卫生(包括纠正儿童吮吸手指习惯、勤剪指甲、不穿开裆裤睡觉的好习惯)。

宝宝还会感染其它寄生虫吗?

蛔虫

蛔虫病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小朋友感染了蛔虫病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便蛔。

蛔虫病是由于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造成的,虫卵在体内长大成成虫后会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在发现宝宝有蛔虫病后要及时驱虫治疗,以免引起更多疾病的发生。

钩虫

钩虫虽然也是小朋友中较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但在3岁之内的孩子中感染得相对少一些,尤其是1岁内的孩子更少,这是由于,钩虫蚴虫常在泥土或水田中,当人光着脚或赤身坐在地上时,其蚴虫钻进皮肤才能使之感染。3岁内的孩子往往在家中或附近玩耍,感染的机会较之5~7岁的孩子就少得多感染蚴虫后,皮肤可有痒疹及匍行丘疹、小疱疹,孩子会因痒而抓,因抓而又引起炎症,当蚴虫移行至肺可引起肺炎,移行至肝、眼等处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反应。钩虫的成虫寄生人体会使孩子发生失血性的贫血。由于患病后还会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情况,又会因营养不良而加重孩子的贫血

钩虫病首先要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补充铁剂可改善贫血。疫区儿童尽量避免赤脚,避免食物被钩蚴污染,加强饮食卫生。

常用驱虫药物都有哪些?

问:现在的小孩还需要吃驱虫药吗?答:当然!人体的寄生虫有很多种,除了蛔虫,还有蛲虫、钩虫等,现在蛔虫少了,但小孩还需吃驱虫药驱除肠道内的其他寄生虫,主要是蛲虫。

只是,目前的口服驱虫药多数都是对成虫有效,对虫卵和幼虫不能彻底消灭。少数驱蛔虫的药会引发患者体内的蛔虫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虫,严重者会引起窒息,所以,幼童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问:儿童多大吃驱虫药比较合适?什么药比较好?多久吃一次?答:儿童两岁以上就可以服用驱虫药了。目前用得比较多、效果比较好的驱虫药有肠虫清、安乐士。

特别提醒家长,儿童驱虫,半年一次就足够了,不要频繁吃驱虫药,因为即使是毒性低、易代谢的驱虫药,吃多了也会对儿童的肝、肾造成损害。鉴于药物的安全性,家长如果想给孩子驱虫,最好带孩子到医院,遵医嘱用药。

THE END
1.为什么现在的小孩不用打蛔虫39问医生问题描述: 为什么现在的小孩不用打蛔虫医生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综合内科 病情分析:现在的小孩不用打蛔虫可能是由于感染蛔虫的可能性较低、营养过剩、卫生习惯良好、使用驱虫药物、免疫系统发育完善等原因导致的。但家长仍需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其免受寄生虫感染。1....https://wapask-mip.39.net/mip/question/108359181.html
2.以前都吃驱虫药,为什么现在不吃了?其实不管大人小孩,尽量少吃或不吃生的食物,如半熟的肉类、生鱼片等这类的食物,是极少会感染上寄生虫的。 饭前便后、接触了脏东西后都要勤洗手。 当然一些偏远地区,生活条件差的地方,可能仍然存在蛲虫感染,如果发现宝宝频繁的抓挠肛门,用手电筒照肛门周围,是可以看到蠕动的虫卵,那么说明宝宝是需要驱虫了。...展开...https://weibo.com/p/2313474408032158154756/wenda_home
3.为什么小孩吃了驱虫药脸一块白一块黑因为如果说孩子脸上出现了一些白斑的情况,然后还会有一些肚子痛的情况,食欲不振,不好好吃饭的时候就要...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2749470.html
4.小孩不吃饭需要打虫吗董显燕的语音问答小孩不吃饭是否要打虫需因人而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情况下,两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没有肠道蛔虫感染的症状,可以不用驱虫治疗。两岁以上的小孩,如果伴有腹痛等不适症状时,可以考虑驱虫治疗。但也不可以过于频繁,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https://m.pule.com/voice/431521
1.医生不建议小孩打虫原因来袭,盲目服用小心腹泻找上门现在医生不建议小孩打虫是由于人们的卫生意识很高并且感染源也就是蛔虫卵已经基本没有了,所以没有必要跟过去一样,每个孩子都要按时吃打蛔虫的药。同时蛔虫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如果孩子有肠胃不舒服或者是晚上磨牙,建议去医院做一下相关检查,明确造成原因,对因治疗,不要盲目给孩子用驱虫药。但少数孩子当确定有蛔...https://m.icheruby.net/article/1939f4fb4c3aa6a7434f.html
2.为什么以前农村小孩每年都要吃打虫药,而现在却少有人吃了?说到小朋友吃的打虫药,我相信很多的父母都是再熟悉不过了。很多年之前可能,有很多的朋友都有这个记忆,我们小的时候都吃过这种打虫药。其实打虫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消除体内的虫,曾经几乎每个农村小孩定期都要吃一颗,现在却少有人吃了,为什么呢? 打虫药又被称为驱虫药,能够将肠道的寄生虫杀死并且驱除体外,主要针对...https://3g.xywy.com/wemedia/3566238.html
3.小孩子吃了驱虫药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真实医生回答你好,宝宝现在多大?为什么吃驱虫药? 患者 五岁了三周多一点,药店说我儿子眼睛往下看的时候白眼球有黑点就是有虫子 患者 吃了宝塔糖,晚上睡前吃的,她说几岁吃几颗,我给吃了五颗,晚上睡觉就翻来覆去 霍亮亮医生 这个必须到医院看面诊确定有没有寄生虫,药店不是医院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ALUMbgeOXpYixuASbGi-Qg/
4.秋季除虫好时机,您给孩子驱虫了吗?保健知识02.影响免疫力。体内环境受到寄生虫影响,无法充足支持自身免疫系统,导致小孩对抗外在细菌、病毒的能力降低。 03.发育迟缓。寄生虫吸附小儿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即便家长无论怎么补充小儿营养,虫子持续繁殖,吸收更多,导致小儿整体供养不足,造成发育迟缓的出现。 多大的小儿适合驱虫呢? http://www.hnsz3y.cn/content/?568.html
5.现在的小孩有必要打虫吗?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卫生的改善、带养方式的改变,小孩有虫的情况已经大大降低,不需要自行常规打虫,因为驱虫药和其他药物一样,是药三分毒,服用过量对肝肾是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怀疑有虫,可以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再进行打虫。 一般症状表现: ...https://cont.jd.com/content/291543
6.幼儿园常见咨询话术(精选8篇)10、为什么回到家,孩子总是找东西吃,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饱? 答:因为孩子进入园后,都是按规定时间进餐,没有额外的零食来吃,刚来园的小孩可能还不适应园的饮食,所以一回家就找吃的,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上火,可能在园里吃的就少,慢慢适应过来就好了,请家长别担心,吃饭的时候我会再多关注一下。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g7aad.html
7.脸上出现白斑,村里大夫建议吃打虫药,想了解是否需要去医院做检查...白斑可能是色素脱失,注意防晒和补锌。如有明显的食欲减退、肛门搔痒或大便中看到虫体,可以考虑吃驱虫药。如果大便检查没有虫卵,一般不需要常规打虫。 于红霞医生和患者的交流 问诊中的医患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患者 现在小孩用不用吃*** 于红霞医生副主任医师 ...https://www.jdh.com/qa/3094501835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