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Tippens是个六十多岁的成功商人,居住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埃德蒙德市,性格乐观、开朗。2016年8月,他被诊断出小细胞肺癌后,去了全美排名第一的MD安德森肿瘤中心。
医生为他进行了化疗、胸部放疗和头部的预防性放疗(超过一半的小细胞肺癌病人会出现脑转移)。在头部放疗结束前,他接受了全身的PET-CT扫描,发现全身多个器官转移,这种状况通常意味着生命只能以月为单位计算。Tippens没有放弃努力,他同意参加正在进行的一项新药临床试验。
在接受治疗期间,Tippens在当地的一个网络小组上看到有人发了这样一条信息:“有得了肿瘤的,或朋友得了肿瘤的,请联系我”。这是一名当地的兽医。他让Tippens试服一种犬类的驱虫药PanacurC,据说有晚期脑肿瘤患者靠这个药得到了治愈。
Tippens于是瞒着医生开始服用PanacurC。2017年5月,大概服药三个月后的第一次PET复查,医生惊异地发现所有肿瘤消失了。再三个月后复查也是同样的结果。参加同一个新药临床试验的患者中,他是唯一有如此疗效的,Tippens因此相信,是PanacurC治好了他的肿瘤。
JoeTippens把所有治疗的经过都详细地写在了自己建立的一个网站上。截止到网站最后更新的2019年5月2日,他仍然健康地存活着。Tippens在网站上还提供了四十几名在他帮助下取得疗效的成功案例,包括胰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等。
那么,从专业上看,JoeTippens的话可信吗?
我们首先来说说支持的材料。
Tippens在MD安德森的检查治疗经过是基本可信的。唯一让人略感意外的是第一次PET检查推迟到治疗接近完成时才进行。一般来说,这类检查应该在治疗前开展。我们姑且认为这是医生的一个小疏忽吧。他参加临床试验的经历也比较可信,在MD安德森这样的顶尖癌症中心,几乎所有晚期患者都有条件参加新药和新疗法的临床研究,医院也因此始终站在临床探索的前沿。
说完了支持材料,我们再从质疑的角度谈谈。
首先,从Tippens的叙述我们能得出芬苯达唑治好了他肿瘤的结论吗?答案是不能。Tippens在MD安德森接受了放疗和全身的化疗,这些治疗可能对控制肿瘤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许你要问,放化疗后的第一次PET检查显示多器官转移,难道不能说明放化疗是无效的吗?关于Tippens的第一次PET检查实际上存在很多疑问。第一是检查的时机,前面说过不太符合一般的诊疗常规,第二是,一般放化疗刚结束后,肿瘤的糖代谢会受到暂时抑制,很少出现Tippens所描述的“像圣诞树一样”全身多处代谢增高,第三是我们始终没有看到第一次的PET检查影像。在Tippens的网页上没有提供。在今年4月26日播出的俄克拉荷马当地的电视新闻中(可能是这波国内驱虫剂抗癌新闻的起源),有一个镜头展示了芬苯达唑治疗前后的PET影像对比。治疗前影像显示左肺有一个高代谢的大肿块,而我们知道Tippens此前刚刚完成了胸部放疗,小细胞肺癌一般对放疗非常敏感,而且放疗专家在拿到PET结果后,也告诉他局部治疗是有效的,因此很难理解放疗刚刚结束肿块仍然代谢很高。这里面存在专业方面无法解释的矛盾。
此外,Tippens参加了不知名的一项新药临床试验,由于他隐瞒了额外服用芬苯达唑等药物的事实,他得以一直接受该新药治疗直到试验结束。这个新药效果如何,是否他真是唯一有效的病例,在这个临床试验公布结果之前我们无从知晓。为求客观,Tippens在网页上还公布了他同时服用的其它药物,除了前面提到的维生素E,还有姜黄素和药用大麻油。而这两种都有抗癌作用,历史上甚至有单纯服用姜黄素治愈恶性肿瘤的学术报道。因此,Tippens肿瘤的消失,并不能完全排除放化疗、姜黄素、大麻油以及不知名的新药的作用。
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迄今还没有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关于芬苯达唑或类似物治疗恶性肿瘤成功的个案报道。而不支持芬苯达唑抗肿瘤的文献并不鲜见。甚至有研究发现服用芬苯达唑促进了大鼠肝脏肿瘤生成。
因为Tippens是生存下来的患者,根据他的经历做任何结论都有可能会犯“幸存者偏差”的逻辑错误。
这里我们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美军研究了战斗机机体上的弹孔分布,发现机翼和机尾最多,因此有人建议加强这两个地方的装甲防护。统计学家AbrahamWald指出,这些数据都来自于成功返航的飞机,而着弹后坠毁的飞机提供的信息才真正有价值。有人把幸存者偏差称作沉默的死亡者,这个别名其实很符合医疗领域的某些现象。
比如某某中医声名远播,很可能你会听到他治愈的某些具体病例。
但他治疗失败的病例你并不知道,也许十倍百倍于成功的病例。
因此,不能因为Tippens长期存活,而他服用了芬苯达唑,就轻易得出芬苯达唑能够治疗癌症的结论。
如果Tippens限于他患者身份,不能提供真正客观完整的治疗细节,那么,他的主治医生呢?他们是否也认为芬苯达唑治好了Tippens的小细胞肺癌?
Tippens的故事可能给很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更严谨的病例报告或者临床研究结果出来前,我们建议还是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的恶性肿瘤,都应该首先寻求专科肿瘤医生的意见和治疗建议,而不应该在不了解背景和细节的情况下,盲从任何非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