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雅丽任妮杭梁艳云新湖南客户端2024-07-2716:45:0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龚雅丽通讯员梁艳云任妮杭
酷暑来袭,网上、线下店里随处可见降温冰圈、挂脖风扇、降温喷雾等五花八门的降温“神器”,还颇受欢迎。然而,有些“神器”好不好还难说,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降温“神器”款式多、噱头足
“凉感喷雾,行走的小空调”“4至5小时持续冷感”……长沙一家日用百货店门口正中央的柜台上,形形色色的降温产品让人目不暇接。记者随机拿起两款降温喷雾对比,产品的主要成分都有水、乙醇,背后说明却不同。“冷感喷雾”距离皮肤10厘米左右直喷,写明远离火源、热源。但“凉感喷雾”是隔衣喷洒,没提及避免热源。
在湖南师范大学附近多家超市、小商品店里,还有多款造型别致的挂脖风扇格外抢眼,售价在数十元不等。挂脖风扇主打“解放双手”,对着面部直吹。有部分产品名为“风扇玩具”,没有写明风险和不适用人群,甚至没有外包装。
在电商平台搜索降温“神器”,降温喷雾、挂脖风扇、降温贴等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主打功能更是花样百出、噱头十足。一款全网销量8万件以上的降温冰贴商品详情中,写着“冰感降约18度”“10小时持续冰镇”等宣传语;罐装压缩降温喷雾号称“1秒降温,体感速降20摄氏度”;主打“冷过空调”的“挂脖空调”。此类产品售价在一二百元至六七百元不等。
真实用还是“智商税”?消费者吐槽不停
尽管降温“神器”很多人在用,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真的不是“智商税”吗?会不会伤害身体?
“挂脖风扇让我感觉自己像是空气炸锅里被烤的鸡翅,有风但是更热了。”“风力不大,续航还差,戴久了脖子难受。”……为了随时随地感受清风拂面的凉爽,不少消费者尝试购买了“挂脖式便携风扇”,也有不少吐槽。
“刚戴上确实凉凉的,但去外面大太阳底下,要不了多久就升温变成液体,戴的意义就不大了。”长沙市民易先生前不久买了一款降温冰圈,虽说有多种方法可以把冰圈重新冻起来,但要到室内才行,且想要达到28摄氏度以下都有空调的,冰圈就显得有些多余。”
警惕“消暑神器”变“伤人利器”
“不要将降温喷雾留在车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危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罗柔提醒,夏季车辆在太阳下暴晒,车内温度过高,降温喷雾里的丁烷、丙烷等成分属于易燃易爆品,若将此类物品长期放在车上,可能引发爆炸。此外,喷洒时还需避免接触明火、远离口鼻。
市面上部分挂脖风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容易划伤,还增加头发卷入的风险。“挂脖风扇有一定重量,长期佩戴可能会对肩颈造成负担。”罗柔指出,对于面神经比较薄弱的消费者,直吹挂颈风扇有导致面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