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犬一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给它做第一次驱虫,首次驱虫最好是选用安全系数较高的体内外同驱的外用滴剂。因为一个月的幼犬肠道比较脆弱,如果口服驱虫药的话可能会损伤肠道,容易引起幼犬出现腹泻的症状。但如果发现幼犬已经排出成虫的情况下,精神食欲都正常,还是要先口服驱虫药。一般要连续口服三次,一周一次。使用口服药后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幼犬的精神状态、便便的情况。寄生虫感染容易引起幼犬出现皮肤问题或者贫血、腹泻等情况,影响幼犬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定期给幼犬做驱虫,同时幼犬出生45天后就可以考虑给幼犬接种疫苗。
问题没解决?咨询白翔医生
如果是给小狗做体内驱虫,一般在幼犬满月的时候,可以进行第一次驱虫,六个月之前的狗狗,一般每个月进行一次驱虫处理,如果是满六个月的狗狗,一般每三个月左右,也需要进行一次驱虫处理。如果是体外驱虫,一般一两
由于幼犬体重轻,因此一般第一次驱虫建议使用体外驱虫药,这类药物安全性比体内驱虫药物安全性高。通常会在幼犬1月龄时先进行体外驱虫,主要使用含有非泼罗尼成分的药物进行治疗,体外驱虫一周后可以使用含有非班太尔成分的药物进行体内驱虫。另外,也可以直接使用体内外一体驱虫的药物。
未满三个月的狗狗可以在接种疫苗期间同时进行体内外驱虫,这样可以提升疫苗接种的成功率。疫苗接种完全的狗狗可以三个月左右做一次体内驱虫,一个月左右做一次体外驱虫。同时也可以定期检查粪便及体表有无寄生虫,如果有,那驱虫应该更加频繁一点。
幼犬使用驱虫药在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所不同,幼犬一般在30天左右可以进行第1次体内驱虫。6个月以后可以每间隔3个月进行1次体内驱虫。如果主人需要对幼犬进行体内驱虫,应带幼犬到正规的宠物医院,在宠物医生的帮助下进行。
体外驱虫是通过用驱虫药预防或者治疗狗狗的体外寄生虫,包括跳蚤、虱子、螨虫和蜱虫等,一般小狗要一个月进行一次体外驱虫,夏季或者外出活动频繁的狗狗就要适当增加驱虫的频率。狗狗出现痒痒或者啃咬四肢的时候,就应该带到医院检查是否感染了体外寄生虫或者其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