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健动保驱虫药,解决宠物耳螨问题

让我看看,有多少人还不知道猫咪会得耳螨?

这个听上去没那么严重,肉眼也看不见的小虫子,可能正在狠狠“欺负”你的小猫咪。

耳螨是什么

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耳螨,在猫界里太太太常见了,可以说大多数养猫新人上手遇到的第一桩猫病,就是耳螨。

严格来说,我们应该把它叫做耳螨病。因为耳螨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猫犬这类动物的耳道内,主要吃耳道内的皮肤细胞、皮肤碎屑、油脂等。

一般以猫咪的耳道里有大量的痂皮或者耳垢,发痒为特征。

这种寄生虫的整个生活周期需要18-28天,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但耳螨有着特别强的繁殖能力,从猫咪感染耳螨到症状表现出来,耳朵里可能塞满成百上千只螨虫了,又啃又咬,那种瘙痒程度我们很难感同身受……

已经开始狠狠的心疼了!!!

感染耳螨后,猫咪会因为瘙痒用力抓挠耳朵,导致外耳破损、发炎,烦躁不安会号叫

耳道里有明显的耳垢和异味,而猫咪频繁挠耳的动作也会刺激泪腺分泌,造成泪痕

大量螨虫在耳道爬行,可能造成耳道内皮肤破损,出现感染甚至发展成中耳炎、脑炎

耳螨严重的时候,还可能会导致前庭综合征,影响宠物的平衡性;堵塞耳道,降低听力

另外呢,常见的耳螨病不一定只出现在耳道内,也可以少量的存在于耳蜗处、脑袋处、及尾巴处等。

耳螨怎么治

会传染给人吗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耳螨的传染性还特别强!

耳螨一般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所以多宠家庭更需重视!通常一只出现症状,会感染其他动物。

人虽然不会严重感染耳螨,但可以间接传染,我们每次从户外进门,都可能带进来耳螨,传染给家里的猫猫狗狗。尤其是幼猫,抵抗力弱,还没做驱虫,最容易感染耳螨,所以新手猫奴就很容易碰上这种情况。

不过,虽然人不会感染耳螨,但接触到耳螨的部位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所以为了避免宠物掉落的耳螨弄脏了被窝,引起皮肤不适,还请铲屎官忍痛割爱,和患病宠物分开睡哦~

养宠物,是改变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它能把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调教成一个金牌万能铲屎官!

学会了到处搜攻略、做功课,只为让主子吃得好、睡得香、长得美。但由于爱宠心切又经验不足,不少新手铲屎官的错误认知把猫坑惨了……

像猫咪感染耳螨后,外耳道会很油腻,黏糊糊的,伴有分泌物……这种时候,很多铲屎官会像给自己清洁耳朵一样,帮助猫咪用棉签掏耳朵或者是用耳漂这种清洁产品。

但猫咪的耳道是L形的,耳螨的感染位置其实会在深处,单纯的掏和漂只是让猫咪的耳朵看上去干净了,让你有种“病情有好转”的错觉。

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耳螨困扰,必须要配合使用驱虫药。而选择虫谱广,安全性佳的产品尤为重要,因为并不是所有驱虫药都能够解决宠物耳螨问题。

作为市面上超广谱体内外驱虫滴剂

丽可健针对耳螨预防+治疗最有效

可以一次解决猫猫狗狗体内外12种寄生虫

丽可健是一款很经典的复方药,主要成分是吡虫啉和莫昔克丁,吡虫啉安全性很高,对成年跳蚤和各个阶段的幼蚤有效;而莫昔克丁主要用于治疗耳螨及心丝虫(预防)、线虫的感染。

这里科普一下,复方指的是药品由几个不同成分共同组成,产生协同或互补的药效。单方是指药品只有一种成分,驱虫范围就相对有限。另外,很多文献和资料都表明这两种成分比较安全。而且丽可健经过临床验证,10倍计量一次性使用都是很安全的,所以铲屎官们可以把心放肚子里!

每月一次,内外同驱!告别五花八门的驱虫酷刑,给宠物带来无虫无虑的全能守护。

铲屎官做功课自然要做全套!

再来了解一下丽可健背后强大的研发吧!它是丽珠动保旗下的一款宠物专用驱虫药。

而丽珠原本就是全球驱虫药原料药核心供应商,对驱虫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经过10余年耕耘,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一。生产、质检均为人药团队操作,完全按照人药标准出厂,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要在这里提醒各位铲屎官。猫猫狗狗不仅是我们的宠物,更是我们的家庭成员,它们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全家人的健康,定期给宠物驱虫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

一起让我们的宠物,没有“虫爱”,独享“宠爱”吧!

去狗市,800元买来只两月的金毛宝宝,驱虫后把我吓傻了!

水猎犬幼犬|美国水猎犬的喂食要点幼犬的卫生和驱虫

“冬天那么冷虫子都死光了,才不用给它做驱虫呢!”

★驱虫药宠物多少钱

★宠物店体外驱虫药多少钱

★成人驱虫药哪个效果好

“宠物经济”何以拉动消费新引擎?

宠物经济”催生消费新场景

宠物经济蓬勃,国产宠物品牌弯道超车

构建人宠和谐社会、共赴绿色可持续未来,皇家宠物食品荣膺“2023国民消费创新案例”

THE END
1.狗体内驱虫药的成分是什么驱虫药的成分狗体内驱虫药的成分是什么 驱虫药的成分 汽巴嘉基的成分为硝硫氰胺,拜耳的主要成分为;吡喹酮50mg;噻嘧啶,噻吩嘧啶144mg;非班太尔150mg。宝塔糖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哌嗪。 一、汽巴嘉基(瑞士诺华制药的前身)的杜虫丸 主要成分为硝硫氰胺 ,它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化学名为4硝基—4’—异硫氰酸基二苯胺,对血吸虫...https://mip.xiaokeai.com/dog/baike/15851.html
2.氧宠博士测评:汪宠爱驱虫药的安全性怎么样?莫昔克丁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也是比较安全的驱虫成分,在很多大牌宠物驱虫药当中都有出现,包括爱沃克、普安特滴派等。 的驱虫原理 双羟萘酸噻嘧啶是一种广谱抗线虫药,驱虫效果好,成分比较安全,驱虫后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 ●虫谱: ①沙罗拉纳:跳蚤、蜱虫、疥螨 ...https://www.isdpp.com/xq-16795.html
3.小狗拉白色细长虫子:狗狗怎么驱虫用什么药常用的内服药有大虫清、百虫清、阿苯达唑片等。都是很好的体内寄生虫驱避剂。请根据具体的使用说明书,根据狗狗的具体体重,喂食相应的剂量,不要过量喂食,以免发生中毒事件;可以买体外驱虫专用的体外寄生虫洗液或喷雾。新宝的主要成分是伊维菌素,主要用于体内预防性驱虫。这种药属于老牌厂家生产的宠物驱虫剂,临床效果...https://www.syt126.com/pet/2023/20230530095510_387512.shtml
4.狗狗驱虫药的暴利狗狗【驱虫药】的暴利狗狗【驱虫药】的暴利~ 看了很多位位宠友给狗狗驱虫所用的药品,大致上大家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属于诺华制药旗下的汽巴嘉基的杜虫丸,另外一种是拜耳制药出品的内虫逃。最近对所养的狗狗驱虫,偶然去宠物医院,商家汽巴开价15/片,拜耳30/片,不由得开始怀疑,什么药品能有如此高的价格,莫非成分...http://m.beihai365.com/v2_1/wap/share-thread?tid=1767584
1.吡喹酮宠物用原粉99.9%(55268741))品牌:嘉一药业用途:宠物驱虫药 英文名称:Praziquantel 货号:P007 CAS编号:55268-74-1 EINECS编号:P007 别名:吡喹酮 使用方式:内服 包装规格:根据客户定制 品牌:嘉一药业 吡喹酮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味苦,在在乙醇中溶解,在水中不溶。 【执行标准】产品符合CVP/USP/EP 版本。 https://china.guidechem.com/trade/pdetail28325843.html
2.拜宠清驱虫药说明书:成份用法效果副作用及价格介绍,拜宠清...一、犬用拜宠清驱虫药 【药品名称】拜宠清(犬用) 【通用名】复方非班太尔片 【商品产地】德国 【作用类别】驱体内寄生虫药 【主要成分】非班太尔、吡喹酮、双羟萘酸噻嘧啶 【性状】浅褐色至褐色药片 【价格】45~50元/粒 【驱虫范围】用于治疗宠物犬的线虫和绦虫感染,如犬弓首蛔虫、犬狮蛔虫、犬窄头钩虫、犬...https://chagougou.com/47590.html
3.狗狗百虫清驱虫药体内外一体宠物痒除蜱虫跳蚤虱子杀虫剂猫咪犬专用百...宠物健康 > 宠物营养保健 > 综合营养 > 其他宠物营养品 > 联洋工匠 > 联洋工匠畜牧官方旗舰店 狗狗百虫清驱虫药体内外一体宠物痒除蜱虫跳蚤虱子杀虫剂猫咪犬专...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https://item.jd.com/10105957149107.html
4.讨论猫狗驱虫药成分对比分析1(福来恩博莱恩超可信尼可信...为了避免看图不是很清楚。而且有些人是保准不会看excel表的。以下会单独写出来驱虫药的成分和药理机制,主要还是说外驱,内驱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内。 1.非泼罗尼,甲氧普烯,这两种成分在福来恩和博莱恩都有,很多人对非泼罗尼有成见,什么致癌,有毒啊巴拉巴拉。其实基本上应该用这个态度来看待所有的宠物驱虫药。核心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2495531/
5.铲屎官科普:宠物驱虫药有哪些?(汪星人)常用的宠物驱虫药物分为内驱、外驱和内外同时驱。宠物主人可以根据宠物的年龄、体重、生活环境和喂养习惯等因素为宠物选择合适的驱虫剂。 1. 体内的驱虫药 1、狗心保护 0 2、拜宠卿 百虫清是一种广谱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宠物狗猫的线虫和绦虫感染,能有效杀灭狗猫的绦虫、蛔虫、钩虫和狗猫的鞭虫。 http://www.miaolaoda.cn/article/183364a2e2ff56f57ddfab7a.html
6.狗驱虫药成分狗狗驱虫药成分代表驱虫药:爱沃克,体内外一体驱虫药 注意事项:①过量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和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的可导致***衰竭; ②中毒后可注射“促肝细胞生长素”帮助***恢复,不过这个是针对人中毒的药,宠物中毒估计不好找到这个药。 ③***不好的勿用 建议:应用于宠物杀虫的并不多,发现爱沃克是蚍虫林成分,其实我挺意外的。 http://m.boqii.com/article/32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