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用:温阳化助消化,除痰润肺止咳,祛毒生津止渴,中和止咳化痰,利上厕所。
2、主冶:烹煮可治肺萎肺热呕血,气胀食滞,饭菜不消化,咳嗽痰多,口干舌燥舌渴,小便不畅,酒毒;生捣汁服用则可止解渴,治呕血、衄血,声嘶喉干,胸隔饱闷,上厕所不畅。
从本期开始,我们每月刊登一款药膳,将原料、制作方法一并介绍给大家,再配以药师点评,以飨读者。
原料:
蛤蜊肉300克,天冬20克,葱末、姜末、鸡精、精盐、烹调油、水淀粉、香油、香菜叶各适量。
制作方法:
①先将蛤蜊肉去除泥沙,洗净备用。
②将天冬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上火煮20分钟。
③锅上火,打底油,用葱、姜末爆香,下蛤蜊肉迅速翻炒,再下天冬及汁,加适量水炖20分钟,入精盐找口,捞出蛤蜊肉及天冬装盘。
④原汁回锅,加水淀粉做成芡汁,滴入香油,将芡汁浇在蛤蜊肉上。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血管栓塞剂天冬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实验组分别用天冬胶0.3,0.5ml,各制备3个平行样。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用蒸馏水。每个试管内加2%兔红细胞混悬液,90min后于576nm波长处测每个试管的吸光度。结果:0.3,0.5ml天冬胶的溶血率分别为0.09%、2.41%,小于5%。结论:所研制的中药血管栓塞剂天冬胶无溶血反应。
关键词:中药;天冬;溶血实验
TheHaemolyticExperimentofAsparagusColloid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bloodcompatibilityofAsparagusColloidusedasvascularembolizationagent.Methods:Experimentalgroupincluded0.3mland0.5mlAsparagusColloid,whilethenormalsalinewasusedasnegativecontrolanddistilledwateraspositivecontrol.Twopercentredbloodcellsuspensionofrabbitwasaddedtoeverysampleofwhichtheabsorptionat576nmwave-lengthwasmeasuredafter90minutes.Results:Thehemolyticratesof0.3mland0.5mlAsparagusColloidwere0.09%and2.41%,alllessthan5%.Conclusion:TheexperimientshowsthatAsimragusColloidwillnotcausehemolyticreaction.
Keywords:Chineseherbal;Asparagus;Hemolyticexperiment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chemotherapyandembolization,TACE)现已被公认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最有效的保守方法[1]。尤其是原发或转移性肝癌的TACE应用更为普遍,其中栓塞剂的确当应用是提高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2,3]。我院用中药天冬制成胶样制剂,拟作血管栓塞剂。本文通过对中药天冬胶溶血实验的报道,为其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药品
天冬胶:自制;肝素:12500iu/ml/支,若干支;乙醚、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1.2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3.0kg。供采血。
1.3仪器
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制造UV-2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机:DL-8R型电动离心机;恒温水浴箱1台,比色皿、试管、烧杯、移液器、吸管、量杯、离心管、注射器等,各若干。
2方法
2.1制备2%的兔红细胞混悬液:乙醚麻醉兔后,自心脏抽取血液40ml,加入肝素4ml抗凝,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至上清夜不显红色,弃上清液后取2ml再加入100ml生理盐水即得。2.2天冬胶溶血度检测样品的制备:取天冬胶0.3ml(A组)、0.5ml(B组)各4份,分别置于试管中,其中3份为试样管,另一份为底色管,试样管中加生理盐水至2.5ml,底色管中加生理盐水至5ml;另取新鲜蒸馏水2.5ml作为阳性对照管,取生理盐水2.5ml作为阴性对照管。上述各管摇匀后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30min。然后各试样管和对照管中分别加入2%兔红细胞混悬液2.5ml,轻轻摇匀后,与底色管一同置37℃水浴1h,取出,离心5min(1000r/min)。
2.3样品检测
2.3.1肉眼观察:肉眼观察比较A、B两组试样管和底色管的上清液;以及A、B两组试样管和阴性对照管的红细胞沉积。
2.3.2分光光度计检测:取所有各管的上清液置于比色器中,于576nm波长处测定各管吸光度。其溶血度的计算如下。样品吸光度=试样管液吸光度-底色管液吸光度溶血度=样品吸光度-阴性对照液吸光度阳性对照液吸光度-阴性对照液吸光度×100%
3结果
3.1肉眼观察结果
3.1.1肉眼观察A组(0.3ml),B组(0.5ml)两组试样管和底色管的上清液颜色无明显差异。
3.1.2A、B两组试样管和阴性对照管的红细胞沉积量相似。由上述结果判断肉眼未见明显溶血现象。
3.2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见表1。表1各组试样溶血实验结果(略)
123平均值底色管
溶血率(%)试样A组0.2510.2460.2070.2350.1480.09试样B组0.3530.3220.2810.3190.2062.41阴性对照组0.086-阳性对照组1.192
4讨论
天冬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经所载天冬具有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的功效,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滋阴润燥,清肺降火的功能。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等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冬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4]和反突变作用[5]。临床上已长期用于治疗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肺癌等[6]。天冬具有改善肝功能的作用[7]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6,8,9],这些也是其中药栓塞剂所没有的功效。天冬还有抗菌作用[2,7],可减少被栓塞器官的感染。天冬含有大量的粘液质,具备制成胶样剂的条件,药源丰富,置备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且毒性低,使用安全,生物相容性好
[10]。本研究对天冬胶的溶血性进行初评定,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溶血实验中,药液和血液接触时,其溶血成分可导致红细胞破坏和血红蛋白释放,从而使游离血浆血红蛋白增加,产生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根据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来的血红素的可见波长段具有最大吸收的原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溶血程度。因为所研制的天冬胶本身为浅黄色,预试验证实会影响试验结果,故设一试样底色组,即不加2%兔红细胞混悬液,只保湿1.5h。所以样品的吸光度等于试样管液吸光度减去底色管液吸光度的差值,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
在本实验中,天冬胶0.3,0.5ml在1h之后肉眼判断无明显溶血现象;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溶血度均小于5%。根据现行卫生部《药品标准》和文献报道[11~13],规定供试品的溶液在0.3ml在1h出现溶血反应或溶血度大于5%的制剂不宜作静脉注射。故从溶血度标准上,可以认为本品生物相容性好,无明显的溶血作用,作为血管内注射剂使用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OkusakiT,Odadas,UenoH,etal.Evaluationoftherapeuticeffectof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J].Oncology,2000,58(4):293-299.
[2]YamamotoK,MaxuzawaM,KatoM,etal.Yamamotok,MasuzawaM,KatoM,etal.Evaluationofcombinedtherapywithchemoembolizationandethanalinjectionforadvanc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SeminOncol.1997,24(2suppl6):S6-50-S6-55.
[3]史仲华,郭彦君,刘德忠,等.132例原发性肝癌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肿瘤杂志,1999,21(3):211-213
[4]罗俊,龙庆德,李诚秀,等.地冬及天冬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J].药学学报,2000,35(5):358-362.
[5]李志孝,黄成钢,蔡育军,等.天门冬多糖的化学结构及体外抗氧化活性[J].药学学报,2000,35(5):358-362.
[6]阮萃才.山揸12种中药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变效应的抑[J].癌症,1987,8(1):29-29.
[7]骆和生,周岱翰.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第1版[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1;199-200.
[8]郑虎占,董泽宏,佘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877-884.
[9]徐群英.抗癌中药药理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2):165-165.
[10]张闽光,黄学菁,蒋海平,等.天冬胶作为血管栓塞剂毒性实验的初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1(1):20-22.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
太子参20克,百合1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大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共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1~2个小时,调味食用。有清润肺燥,益肺生津的功用。适用于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而咳嗽咽干者饮用。
沙参玉竹煲鸭汤
南沙参15克,玉竹10克,老鸭(大者半只,小者1只),盐适量。先将老鸭去毛及内脏洗净,剁块备用;南沙参与玉竹分别洗净,然后将上述用料共同放进汤煲内,先用中火烧沸,后用文火焖煮1个半小时左右,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温热食用。隔天1次。本汤既有沙参和玉竹滋阴清肺,养胃生津,清热凉血的功效,又有鸭的补中益气、清热润燥和胃消食的作用,三味合用,既清补又养生,对于热邪未尽,阴津微伤,虚火上升之体,实乃清补之良汤。
木瓜花生排骨汤
木瓜1个(约500克),花生仁100克,猪排骨250克,盐、味精各适量。将木瓜洗净,除去皮、核,切成大块;花生仁用清水洗净杂质,猪排骨用清水洗净血污,剁成块,并加盐拌匀,然后将上述用料一同放进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煲煮,至花生仁熟透软烂为宜,加少许盐及味精调味即可。每天或隔天1次。有清热润肺,平肝和胃,滋润皮肤,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咳嗽,口干少津,消化不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者。
冰糖银耳汤
银耳10克,冰糖30克。银耳洗净去杂质,加冷开水浸泡1个小时后,手撕大块,放进炖锅内,加入冰糖和冷开水,隔水蒸1~1.5小时即成。每日1次。有清热健胃,滋阴润肺、生津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燥干咳,胃热疼痛,便秘等。对胃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粥
10克(鲜品30克),粳米60~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煮30分钟,放入、白糖(亦可不加),稍煮即成。每日早晚佐餐食用。有清热润燥,疏散风热,清心除烦,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身热烦渴,咽喉肿痛,头晕目眩,咽干唇燥,热伤风者。
双冬粳米粥
润养美肌——出水芙蓉·极品补水疗程
在美肤宝的护理疗程中,即便是最寻常的项目也都根植于华夏几千年的汉方文化沃土之上。其中出水芙蓉·极品补水疗程以正宗宫廷汉方技艺糅合轻柔按摩与肌肤产生共鸣,始终坚持着美肤宝以中草药之力焕发肌肤健康之源的宗旨。
想当年,《管子》以“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的说法,道出了养生应遵循养阴的原则,意即收集体内阴气,从而生发津液,荣养肌肤水分。可见,润泽之要,还在于内在养阴。在众多的汉方草本植物中,当归、玉竹、百合为强阴益精的上品,清中有补,补中有清。美肤宝出水芙蓉极品补水疗程集当归调养气血之效,吸取玉竹生津养液之力,采百合益气安神之功,同时养阴、生津、润燥,令肌肤重绽滋润生机。
疗程中还富含补水圣品玫瑰,利用汉方精萃植物与现代科技组合,发挥其非凡的养阴生津之效。伴随着中草药清香的丝丝沁入,肌肤如久旱逢甘霖,倍感滋润,不论何时或身处何地,美肤宝汉方经典总是弥漫着温厚的芬芳,缓缓流入心间。在干燥的秋季,独辟一块清新润泽的领地,让人在刹那间放下心中的繁琐。
STEP1:润颜妍泽
水妍洁肤乳:富含天冬、玉竹等提取物,丰富的活性成分能有效渗入肌肤深处,滋润并美白肌肤,令肌肤柔润水嫩,妍泽动人。
STEP2:强化保湿
秘制玫瑰纯露:富含天冬、麦冬、玉竹提取物,能紧实、舒缓肌肤,增添活力。具有调理及净白功效,使用后,皮肤晶莹剔透,白里透红。
STEP3:细嫩按摩
润颜凝脂按摩膏:汲取麦冬、天冬、玉竹汉方植物萃取精华,在充分滋润的同时加强肌肤对营养的吸收,焕化出凝脂般的丝滑细嫩。
STEP4:滋养面膜
玉容无暇面膜:蕴含白芍、白芨、白茯苓、白术等植物萃集而成的美白精华,质地温和细腻,能迅速渗透,修护肌肤,抚平细纹,提亮肤色,再现嫩白紧致。
STEP5:眼部护理
凝眸玉萃凤眼霜:萃取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植物精华亮白成分,旨在提亮眼周肌肤,淡化黯沉与黑眼圈,维持皮肤透明细致。
STEP6:深层护理
汉方养护精华液:蕴含珍贵的植物萃取精华,通过植物精华的强大能量,密集养护肌肤,有效锁水、补水,同时配合输送肌肤所需的多种养分,彻底改善肤质。
STEP7:防护护理
红玉润颜膏:含芍药、玉竹、番红花、甘草、当归等萃取精华,充分滋养肌肤,给肌肤以保湿、抗皱、美白等多重呵护。
活颜悦色——宫廷玉疗三温暖疗程
“五脏于内,五官于外”的说法由来已久,指明了面部五官与体内五脏的互通联系。人体阳经及任督二脉皆上行于头面部,颈面部若出现阻滞,津液新陈代谢就会失衡,从而导致肌肤缺水。宫廷玉疗三温暖疗程选用了精致玉石刮痧及温玉活化头,疏解面部筋结阻滞,调畅气血,行气生津。
根据宫廷玉疗的原理,磁场效应可以激活肌肤底层的各种微量元素,快速聚焦蓄能,并利用中草药的渗透原理,有效提升产品渗透及吸收,轻松排出面部毒素,改善面部微循环、放松神经、除去面部黄气,让肌肤重现净白光彩、莹润水嫩。
疗程组合:秘制玫瑰纯露+红玉润颜膏+水妍秘润软膜粉
秘制玫瑰纯露蕴含玫瑰等植物精华,有极佳的补水、保湿功效,使用时有沐林中清风的清新感触,这是其中肌肤唤醒成分的作用。其中天冬、麦冬、玉竹等提取物具有紧实、舒缓、增加皮肤活力的作用,在调理净白的同时,呈现晶莹剔透的美感。
红玉润颜膏含芍药、玉竹、番红花、甘草、当归等萃取精华,滋养性强,更兼保湿、抗皱、美白等多重呵护。辅酶Q10(泛醌)等活性成分和独特的三重乳化技术,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渗透与吸收。红玉润颜膏可以帮助增加肌肤弹性,减少细纹产生,改善粗糙、干涩肤质,恢复肌肤健康。
水妍秘润软膜粉蕴藏着植物精华的强大能量,能为肌肤建立一层滋润、透气的保护膜,将水分及营养充分渗透于皮肤深层,缓解肌肤疲倦、缺水的状态,令肌肤细致滋润,在植物的香氛中敷出水灵容颜。
疗程功效
一次护理:身、心、灵可获得放松,缓解精神紧张、压力;清洁、疏通肌肤毛孔,让营养深层渗透,呈现水漾、白皙的光彩。
一周护理:收缩、紧致毛孔,使面部循环良好;轻松排出面部毒素,淡化面部黄气、晦黯,呈现通透明亮感。
黄豆芽猪血汤
黄豆芽、猪血各250g,料酒、植物油、蒜茸、葱末、姜末、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黄豆芽去根洗净;猪血划成小方块,用清水漂净。锅内加植物油烧热,爆香蒜茸、葱末、姜末,下猪血并烹入料酒,加水煮沸,放入黄豆芽,煮2分钟,调入精盐、味精即成。随意服食。
功效:适用于血虚头晕,缺铁性贫血等症。
牛骨髓膏
牛骨髓60g,天冬300g,生地、黄精各500g,绍兴黄酒适量。
做法:先将牛骨砸碎取油髓,备用。将黄精、生地、天冬加适量的水,煎熬、浓缩成膏。趁初成之浓缩膏尚热时,加入骨髓,用银匙不断地搅拌和匀,冷却即成。每日起空腹时,用绍兴黄酒调膏10g服食。
功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化疗、放疗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损害有一定防治作用。
花生衣红枣汁
花生米100g,干红枣50g,红糖适量。
做法:花生米用温水泡半小时,取皮,干红枣洗净后温水泡发,与花生米皮同放铝锅内。倒入泡花生米水,加清水适量,小火煎半小时,捞出花生衣,加红糖即成。饮汁,吃枣,每日3次。
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病后血虚及营养不良性贫血、恶性贫血等症。
生地乌鸡汤
乌骨鸡1只(约1500g以上),大生地、饴糖各120g。
做法:先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及肠杂,洗净。大生地洗后切片,饴糖拌和后,装入鸡肚子内缝好,放进瓦钵内,放入铜锅中隔水蒸烂,佐餐。
功效:适用于肝血亏虚及一切失血后所出现的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的贫血。
糯米阿胶粥
阿胶30g,糯米100g,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2~3沸加入红糖即可。每日分2次服,3日为1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血虚,虚劳咳嗽,吐血,鼻出血,便血等症。
猪血粥
猪血、粳米各100g,精盐、味精、葱、姜、菠菜各适量。
做法:先将猪血放沸水中稍煮,然后捞出切成小块,再将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略烫数分钟,捞出后切细,同猪血块、粳米煮粥,粥熟后放入精盐、味精、葱、姜即可;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适用于各种贫血,痔疮便血等。
仙人粥
何首乌60g,粳米60g,红枣5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红糖以调味,再煮1~2沸即可。
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型贫血。
当归羊肉羹
【关键词】中药药性;多维性;功效;药性本质
中药药性,是指中药与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能,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性、归经、专能等,是从中药的整体水平取定的,是中药的系统质。中药的滋阴、壮阳、理气、补血等功效,也是从中药的整体水平论定的,是中药的系统质对人的作用功效。这些药性和功效与药内的物质成分有关,还与药内各个层次上的相互关系有关。中药的整体功效与药内的成分功效之间是系统质与要素质的关系。中药各要素有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中药的药性及功能,各要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构成中药药性的多维性,即决定中药效能的药性诸多要素集合的特性。本文从多维性角度对中药的药性进行综述。
1中药药性多维性的特点
中药的特点决定其效能,但是其效能不是由药性的某一特点决定的,而是从不同维度上相互补充,综合表现出的。但是不同要素对不同中药效能的影响不同。就某一具体药味来说,是药性诸多要素中的某些要素对药物的效能起决定性作用,如黄连、黄柏、生地、牛黄性寒,能清热解毒、降火,附子、干姜性热,能暖中散寒。有些性相同的药作用不同,如黄连和浮萍同为寒性药,黄连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浮萍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的作用,厚朴和苁蓉都是温性,厚朴有行气燥湿、清积平喘的作用,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和润肠通便的作用。也有多个要素以其不同的组合方式共同决定某些药味的主要效能,如辛温对麻黄、桂枝,甘温对黄芪、人参等。说明药性多维性决定药物的特点,但是多维药性中各要素影响中药效能的强度不同。
2中药药性多维性与功效
中药药性的多维性和效-性的复杂关系使得几乎没有能在性能和功效上完全相同的两味中药[2]。因此,在掌握药物共性的基础上,认识中药的个性则尤为重要。中药的多维性、及其交互作用构成中药的整体功效与药内药性、功效及其配伍合成方剂的整体功效有很大关系。如黄连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解毒医疮等功效,肉桂性甘大热,有温中补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两者对大脑皮质和中枢神经均无兴奋或抑制作用,但相伍为方,却能交通心肾与顷刻,主治心肾不交往失眠。
3中药药性多维性与病证病机多维性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树民,卢芳,常惟智.中药药性与功效关联性的研究分析及展望[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33-634.
[2]梁琦,谢鸣.从药性多维性的角度认识中药药性理论[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2):45-46.
制法:1、仔排斩块、焯水后,加入薏仁、绍酒、生姜、火腿片、盐、水,炖30分钟;
2、大虾仁焯水备用;
3、将玉米、山药块加入仔排汤中,再炖10分钟后,加入虾仁、黄芪炖10分钟即可。
詹医师告诉你:
记得有一位朋友在药膳馆吃了晚餐后,他对菜的味道和创意都留下深刻印象,每次碰到都会念及。我问他哪个菜印象最深刻,他说记得最牢的就是排山倒海,那个菜名,气势磅礴啊。现在经常碰到还拍拍我的肩:吃了排山倒海,再大的困难都不怕了。
顾名思义,“排山倒海”就是把排骨、山药倒入海鲜汤里。排骨、虾仁的鲜味已经让这个菜妙不可言了,加上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功效,还有黄芪的补气奇功,各种虚证可以见到的神疲力乏,头晕眼花等证的人都可以长期吃。
组成:文蛤200克、枸杞10克、数朵。
制法:1.文蛤焯水后备用;
2.开水浸泡后与文蛤同放炖盅内,加火腿片、姜片
及调味高汤蒸熟即可。
詹医师告诉你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文蛤能治“疮、疖肿毒,消积块,解酒毒”等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一种重要物质;枸杞明目的作用众所周知。这道菜适合存在因肝阴虚引起的眼睛酸楚、目涩目糊等症状的朋友们,还适合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不过文蛤肉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用的。
组成:天冬10克,麦冬1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1.天冬、麦冬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
2.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加冰糖或蜂蜜适量调味。
黑豆
黑豆又名黑大豆、乌豆,在我国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可栽培。黑豆营养价值很高,吃法很多,可以直接与米一同煮粥,也可以打成豆浆喝。
中医认为,黑豆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肾虚阴亏、消渴多饮、须发早白、脚气水肿、湿痹拘挛、腹中挛急作痛或泻痢腹痛等症。现代研究发现,黑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黑豆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脂,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黑豆中纤维含量高,可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黑豆中的异黄酮可促进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黑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皮中含有花青素,两者均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有较好的美容养颜作用;黑豆中含有蛋黄素,具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黑豆一定要煮熟再吃,因为生黑豆中有一种叫抗胰蛋白酶的成分,可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引起腹胀、腹泻,抗胰蛋白酶加热后可被破坏。
1.黑豆鸡蛋粥
原料:黑豆30克,小米90克,鸡蛋2枚。
做法:黑豆、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洗净的鸡蛋,一同煮至蛋熟,取出鸡蛋,去壳后再放入粥中,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做晚餐服食,食后以微出汗为佳。
功效:益肾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水肿。
2.天冬黑豆粥
原料: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天冬、黑豆、黑芝麻、糯米洗净,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沸2次即可。
用法:每日2次食用。
功效:益肝补肾,滋阴养血,固齿乌发,延年益寿。适用于肝肾虚弱者。
3.黑豆枣杞汤
原料:黑豆60克,小红枣12枚,枸杞子10克。
做法:上3味洗净,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用大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至黑豆酥烂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功效:滋养肝肾,补益心脾。适用于肝肾亏虚、心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
禁忌:湿热内盛者慎用。
马铃薯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山药蛋等,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原产于南美洲,17世纪传入中国,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南、西北等气候较凉的地区大量栽培。马铃薯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还可用来加工粉条、淀粉等。
中医认为,马铃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通利大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利等症。现代研究发现,马铃薯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马铃薯中含有钾,有利尿作用,对高血压、肾炎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马铃薯中的黏体蛋白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中风的发生;马铃薯中的B族维生素和优质的纤维素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马铃薯中脂肪含量极少,且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的减肥食品。此外,马铃薯有很好的护肤美容作用。新鲜马铃薯汁液直接涂敷于面部,有很好的祛斑、增白作用;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每周做一次马铃薯面膜可免受青春痘困扰;冬天气候干燥,将马铃薯切片贴于面部,可有效地为肌肤补充水分、减少皱纹;熟马铃薯切片贴于眼部,能减轻下眼袋的浮肿。
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主要存在于皮部。马铃薯如果暴露在光线下储存会变绿,龙葵素会增加,发芽的马铃薯龙葵素也会增高。食用含龙葵素高的马铃薯后易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减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等症状。
1.马铃薯粥
原料:马铃薯、粳米各适量,白糖少许。
做法: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丁;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放入马铃薯,再改小火煮至粥稠,调入白糖即可。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习惯性便秘等症。
2.蜂蜜土豆粥
原料:土豆300克,糯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土豆洗净,去皮,切块,与洗净的糯米同煮成粥。
用法:每日分2次热食,食时调入蜂蜜。
功效:温中理气和胃。适用于慢性胃气不和。
3.土豆浓汤
原料:土豆200克,洋葱100克,胡萝卜50克,芹菜1棵,清汤400毫升,大蒜、盐、味精、胡椒粉、青豆、面包丁、香油各适量。
做法:土豆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洋葱切成片,胡萝卜和芹菜分别切成小丁,蒜切成片,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汤,煮沸后撇去浮沫,小火煮至蔬菜软烂,将蔬菜全部捞出,在汤中加入盐、胡椒粉、青豆略煮,放入面包丁、味精、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清热。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肢倦乏力,也可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辅助食疗。
苹果
苹果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在我国广泛栽培。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苹果营养丰富,又有较好的保健作用,被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中医认为,苹果味甘、酸,性平,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苹果含有糖类、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可保持血糖的稳定;吃苹果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苹果中所含的多酚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黄酮类物质也有抗癌作用;苹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对于调整肠道菌群有很大的帮助;未成熟或半熟的苹果具有防辐射的作用;吃苹果可以促进乙酰胆碱的产生,能帮助老年人增强记忆力,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苹果的香气有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失眠者在枕边放一个苹果可较快入睡。
平时胃寒的人不要生吃苹果。苹果与胡萝卜同食易产生诱发甲状腺肿的物质,应避免同时食用。
1.苹果二米粥
原料:苹果1个,高粱米、白米各30克,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洗净,去皮、核,切片。高粱米、白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放入苹果片、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当早点食用。
功效:健脾止泻,和胃生津。适用于脾虚、神疲乏力、消化不良、腹泻腹胀、心烦口渴、面黄体瘦等症。
2.玉米苹果糊
原料:苹果2个,玉米粉50克,红糖20克,红葡萄酒适量。
做法:苹果洗净,去皮、核,切碎,放入锅中,加入玉米粉、红糖和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5分钟,离火后加入红葡萄酒,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食。
功效:活血散淤,健脑益智。适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单纯性肥胖、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症。
3.苹果泥
原料:苹果1个。
所谓药饼,是用中药和米粉或麦粉、豆粉等粮食粉做成的饼状食品,不仅是充饥裹腹的点心,而且还可防病治病,更能发挥养生健身作用。下面特介绍常用的几种传统药饼及其家庭制作法,供读者选用。
姜乳蒸饼(《东坡养生集》)
配料:生姜500克,面粉适量。
制作:取生姜捣碎,绞取汁水,盛瓷盆内,澄去上层黄清液,取下层白汤浓者,阴干,刮取其粉,名为“姜乳”。取适量姜乳与面粉加适量清水和成面,制成小饼上笼蒸熟后,每日清晨空腹食一二张。
解析:此方能驻颜防老,平时常服可终身保持童颜。方中主药生姜内含挥发油、姜辣素、纤维素、淀粉及树脂。挥发油中含姜油酮、姜醇、姜酚、桉叶油精、茴香萜等。姜辣素能刺激心脏血管,使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并能促使肠胃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旺盛。生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驻颜防老有一定作用。
松黄饼(《山家清供》)
配料:松花粉6克,面粉100克,蜂蜜适量。
制作:春末于松树林中采集松花(连同花粉),和蜂蜜作成馅。和面粉擀皮,将松花蜜馅放入,包好做成饼状,上笼蒸熟,早晚食之。
解析:此方能健脾养血、保健增寿,是一种抗衰老保健食品。方中主料松花粉,含有人类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还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游离氨基酸及其活性基因,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花粉还含有一种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血管功能,延缓细胞衰老。
期颐饼(《医学衷中参西录》)
配料:生芡实180克,生鸡内金90克,白面粉2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芡实在水中淘去浮皮,晒干,打成细粉,过筛。将鸡内金烘干,打细粉,置瓷盆内,用温开水浸泡半日许。再将芡实粉、白面粉、白糖一起倒入盛有鸡内金粉的盆中,和匀,作成极薄的小饼,在锅中烙成黄色如饼干样。早晚作点心服食。小儿喜吃零食者,可常吃此饼。
解析:此方能健脾强身,使消瘦老人发福。适用于小儿、老人脾胃衰弱,青年人遗精等症。常食不但可健脾胃,且对肺、肾两脏亦有补益。本方主药芡实味甘补益,味涩固敛,既能扶脾气,湿邪,止泻痢,又能益精固元。故凡脾虚不运,久泻不止,及下元虚损所致梦遗滑精、白浊带下、小便不禁等症均为适宜。研究表明,芡实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B2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有“耐老”作用。
益脾饼(《医学衷中参西录》)
配料:熟枣肉250克,鸡内金60克,干姜粉60克,生白术120克。
制作:将白术、鸡内金文火焙干,碾成细末,共入干姜粉和枣肉同捣如泥,制成小饼,放入烤炉烘干。空腹当点心食之。
解析:此方能健胃益气,消食开胃。适于脾胃虚寒,饮食减少,以及长期泄泻,完谷不化等。方中主药大枣,因其皮色红,故又叫红枣,有“活维生素丸”之称。大枣泥含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胡萝卜素,干枣含糖量高达60%以上,老年人吃大枣能驻颜益寿,谚语说“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中医称大枣为“脾之果”,是健脾益气的佳品。故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证候都有治疗作用。
茯苓饼(《民间食谱》)
配料:茯苓粉、米粉、绵白糖各等份。
制作:将茯苓粉、粳米粉和白糖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清水,调成糊状,在平锅上用文火加热,摊烙成极薄的煎饼。早晚作点心食用。
解析:此方能健脾益胃,补虚安神。经常食用可治浮肿、心悸、失眠、神疲等。方中主药茯苓甘淡而平,入脾、胃、肾、心、肺各经,甘则能补,淡则能渗,功能利水渗湿,补中健脾,宁心安神,粳米粉补中益气,白糖和中调味。诸味合用,相得益彰,功力颇著,补虚之效尤佳。
天冬饼(《太平圣惠方》)
配料:天冬100克,蜂蜜60克,芝麻12克,黑黄豆500克。
制作:天冬加水浓煎,取汁300毫升,加蜂蜜熬炼,再入芝麻、黑黄豆粉,和好制饼,直径9厘米、厚1.5厘米。每次吃一饼,嚼烂,温酒送服,一日3次。
解析:此方能固齿乌发,延年益寿;适于齿早脱,发早白,面色干枯等早衰早老之象。方中主药是黑芝麻。黑芝麻能加深毛发的黑色素,所以有防治白发的“返老”作用。黑黄豆,又名黑大豆,性味甘平无毒,据《本草纲目》载:“久服好颜色,变白不老”,且黄豆补肾坚骨,有乌发固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