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常识1

台湾目前所使用的中药材(又称饮片,即已炮制过的药材),除了小部份本地生产之外,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也有一些源自国外,如:西洋参、高丽参、苏合香等。中药材大体上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石类等,各类特点简述如下:

本类中药材所占比例最高,临床应用最广,一般是取药用植物的全草、叶枝、花朵、果实、种子、根茎、树皮等。这类药物品种极多,例如:黄耆、石斛、麦门冬、杏仁、陈皮、莲子、柴胡、当归等,用途相当广泛,是中医药方煎剂的主要药材。

动物类在中药材所占比例不大,但作用突出。通常取自动物的脏器,如:生殖器、分泌腺、胎盘或胆汁、胶质、甲壳等;有些是动物体内的病理物质,如:牛黄、马宝等;此外,还有许多昆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土元等。动物类药材多数药性作用较为强烈,若用之得当,每奏奇功。

矿石类的敝例也不高。一般皆取自天然矿石,亦有部份为加工后的矿物晶体、无机盐类或其它金属化合物。有的可以入煎剂,如:阳起石、代赭石等;有的加热后会分解出有毒物质,如朱砂加火锻烧之后会析出水银;有的含有较剧烈的毒性,只宜外用,如:轻粉、水银、密陀僧等。方剂处方如果含有矿物类,一定要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打碎、用布包裹、先煎或久煎,以煎出有效成份。

中成药的优点----品质稳定,安全卫生,日常三餐服用简便,适合于病症单纯及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使用,也方便于小孩服用。

目前中药店或是中医院(诊所)出售的中药饮片,大都是已经过加工炮制、脱水干燥后的生药成品。这些干燥药材若不先用清水浸炮而直接以急火煎煮,会使药材表面所含的蛋白质凝固,淀粉糊浆化,甚至阻塞药材的毛细管孔隙,造成中药材里有效成份不易溶出。

另外,有些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麝香、冰片等,则不必浸泡,按其特殊方法煎煮。

据临床[言]究指出,陶瓷材质器皿[俱]有传热和缓均匀、且耐高热的优点,药物在器皿内可以充份受热而溶出有效成份,同时有保暖的特性。最主要因素,砂锅或瓦罐皆由石圭酸盐材料烧制而成,不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尤其是一些如:铁、钙、镁、铜等金属离子较少,化学物质稳定性高),在中药汤剂高温煎煮过程的复杂化学反应中,不会影响药剂某些成份的合成与分解,确保药剂煎出质量稳定,药效更容易发挥。

但砂锅、瓦罐却有不耐碰撞、易碎和煎焦、破裂漏水等缺点。

如果家里没有砂锅等陶器,可以选用白色的塘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等器[俱]来煎煮中药,虽然这些锅[俱]有传热快、保温差的特点,但其金属物质遇高温时还算稳定,不会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银器锅金属性质稳定,但价格昂贵,一般家庭较少购置。

总之,煎药器皿还是以砂锅、瓦罐,或者无色素的塘瓷锅及不锈钢锅为恰当。

台湾地区各中药店兼销售自动煎药锅,以方便客户煎药。现今各厂商所推出的煎药锅,分瓷锅、不锈钢锅等两种材质,容量以1500ml与2000ml为主要规格,[俱]备自动煎药锅及保温功能。

煎中药最怕一时疏忽,而把[拯]锅药液煎干、烧焦了。自动煎药锅正好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因为它[俱]有自动切换电源的功能,在每帖药煎至仅剩一碗水(约150ml)的时候,会自动切断电源,维持保温状态,避免因持续高温而将药液将烧糊了。

采用自动煎药锅煎药,仍然必须遵循各种煎药规则,按部就班的一一操作,方能煎出高成份的汤剂。千万不能沿习错误观念,把整帖药不分下药先后顺序地就往锅里放;更不能把电源插座一插,就高枕无忧的离开药锅,这样不但煎不出好汤剂,还会影响疗效,延误病势。

目前一般认为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如新鲜的自来水,或清洁无杂质的山泉水,另外蒸馏水也是可以。

一般而言,头煎----把[拯]帖中药材放入锅内,适当加压后,加水,水量以没过药面二横指或手掌(约三公分)为宜。实际操作应用时,仍要从药材的质地、剂量、效用等,及服用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酌情增减。

第二煎因可免去头煎药材吸水量的部份用水,因此,二煎水的添加量通常只要浸没药材饮片即可。

有些矿石、贝壳类材料,如:石决明、牡蛎、玳瑁、鳖甲、龟板、珍珠母、水牛角等,由于质地坚硬,又含有钙盐、胶质、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而且这些重要成份皆分布在药材组织的间隙,必须久煎熬取有效成份,否则应有的疗效将会降低。

上述规定要先煎的药材最少必须先煎三十分钟(如条件允许,可延长至两个小时),然后再加入其他药材。

有些体积小、质量又轻的药材,如菟丝子、车前子、葶苈子、海金沙、蒲黄、百草霜等,因颗粒细小、浮力大,若不用包煎,将难以沉入锅底、充份煎熬,而悬浮于汤液表面,煮沸时会溢过煎锅,煎煮完毕后,也难以过滤药汁。如果采用包煎法,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又些动植物药材因含有特殊的绒毛或其他杂物,如不经包煎手续,服用时会刺激咽喉及消化管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如旋覆花、枇杷叶、毛燕、鸬鹚涎等。其中旋覆花为头状花序,含有许多白色冠毛;枇杷叶背后有棕色细毛等,这些物质在煎煮过程中,很容易脱落而混入汤液里,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另外鸬鹚涎带有很多未消化的鱼骨刺、鳞片等,这些难以消化的杂碎物质如不经包煎而直接混入药液中,服用时必会刺伤食道及胃肠道。

有些药材含粘液质、胶质,如白粳米、葶苈子、车前子等,若不包煎而直接混入汤剂煎煮,不仅容易造成药汁糊浆化,也为焦黏锅底,影响煎毕取汁的工作。此外,如夜明砂、晚蚕砂、赤石脂、白石脂、淡秋石、飞滑石、灶心土及六一散、鸡苏散、碧玉散等中药材(散)或许会含有泥砂等其他异物、杂碎,如不经包煎手续,往往遇水则糊,使药液混浊,影响汤剂质量。

不宜入煎,只需用温开水冲服即可达到疗效的药材可分为三类:

一般较为贵重,而且用量不多,不必经由煎煮,可以直街研粉,以温开水送服。如人参粉、铃羊角粉、珍珠粉、鹿茸粉、西洋参粉、三七粉、牛黄粉、贝母粉等。

因为这类药物都是流质液体,不必煎熬,如竹沥、鲜藕汁、米酒、生姜汁、生梨汁等,及其他新鲜果实、根茎、青草类药材的天然榨汁,都只好用煎好的药汁冲入混合服用即可。另外如芒硝,因其遇水即溶,也可选用上述方法冲服。

一般中药汤剂每帖最少得煎二此为正确。由于中药材皆含有复杂的有效成份,这些成份在高温水溶液中,有的很容易释出,如甘戈类、多醣类、挥发油等,通常在头煎时就能溶出;但也有一些成份较难释出,如甘戈元、脂肪油、胶质、脂质等,一般要在二煎时方能溶出。因此为了提高疗效,每帖中药最少应分两次煎煮后,再将药液混匀分服。但是病急者不在此列。

所以说,用一次延长的煎煮方式是替代不了分二次的煎煮法。而据临床实验考证,一般方剂即使分二次煎煮,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份被煎出,还余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残留在药渣当中。

许多高贵的滋补药材,如鹿角、鳖甲、龟板、黄耆、石斛、当归等,厚实坚硬,滋腻难化,又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考滤煎三次,尽两将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才不致浪费。

很多人认为把中药煎得越浓其药效越好。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一帖煎得很浓、很少的药液,有效成份含量不见得会增加。

我们选用莲子、茯苓块等硬质地的补益药做煎煮时验,按一般药剂规定仅煎二十至三十分钟,随后掰开上述饮片发现,内心还是干的,证明补益药材必须经过久煎方能充份煎透。

煎煮中药时,可能因一时的疏忽而把[拯]锅水煎干了,甚至严重到把一锅的药片烧焦,发生上述情况时,一般人会自然的再加水,继续煎煮后服用,可是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因为[拯]锅中药汤剂的水被煎干了(就算尚未把药片烧焦),其有效成份不是已经挥发殆尽,就是遭到破坏。例如薄荷、荆芥、藿香、肉桂等药材的有效成份会随着水蒸气的蒸发而散失,即使再添水继续煎煮,药效也肯定不好。又如党参、黄耆、当归、熟地、黄精、枸杞子等补益药剂,水被煎干后,药材内所含的糖类、氨基酸、脢等有效成份会遭到破坏,即使再加水煎煮,其疗效已难达到,因而延误病情。

由此可知,如把水煎干了或烧焦药片,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把[拯]锅的药渣倒掉、丢弃,重新购买[拯]帖方剂,按正确的方法小心煎煮后服用。

为了避免药液煎糊,下列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除了上述四点注意事项外,煎药时必须注入足够的水量,适当的搅拌、翻动,发现水份缺乏时,可酌量添加续煎。

因为这类胶剂要直接研成粉末有困难,故止适宜加开水加温溶解后,连同煎好的药汁一起服用。

我们都知道,医师对不同的主治病症,及病患年龄、性别的差别,所开立的方剂大小量(一帖)皆有很大的差异。而每帖不同配方的中药材,置放于一定空间的锅具内煎煮时,为了煎透全部药材,让有效成份充份弥散、溶出,适度的搅拌、翻动是必要的。

煎药除了得搅拌翻动外,也应尽量用大锅具煎小帖方剂,好让全部药材在吸水膨胀后,有较大空间释出有效成份。

临床上也经常使用的一些流质液体,如竹沥水、米酒、青草汁等,也必须连同煎老的药汁焗泡服用,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这种分次煎煮的方法,是针对一些质地轻、吸水易膨胀、单位有效成份少、必须投以较大量药材才能见效的植物类中药材,如玉米须、白茅根、茵陈、夏枯草、益母草、仙鹤草等,医师在开立这种中药时,往往一开就是三十公克以上,甚至多到六十公克也不足为奇。

所以用煎汤代水的分煎法就是最好的选择。首先用水煎茵陈,丢弃药渣,以茵陈汤液代替水再煎其他五味药,这样整帖方剂的有效成份能充份的煎出,提升疗效。

正确的滗药程序是,先将药物与锅具一起断火三分钟,然后将一条摺叠数层的干净棉质纱布置于小碗上作为过滤杂质用,再以手压着锅盖,呈四十五度角倾倒出药液,直到药液流尽为止。另外为了榨取吸附在药渣上的药液,最好再把全部药渣倒在一个有小网洞的漏斗上,然后用瓷晚或不锈钢盖挤压药渣,充份绞出、过滤药液,这一部份药汁有效成份很浓,不压榨出来而丢弃,实在浪费。

有一些人喜欢等药液全部冷却之后再做滗药工作,这种习惯是错误的。因为许多中药材,如麻黄、黄芩、丹参、黄耆、甘草等,在煎煮冷透后,其有效成份会凝结成较大棵粒的沉淀物,很容易在过滤时被弃置。因此为了保证汤液的质与量,务必在药液尚未完全冷却时,按正确方法滗药取液。

实务上如果遇到比须添加酒的方剂,可选购市售的米酒头(酒精含量百分之三十五),及高梁酒(酒精含量百分之五十八)等酌量添加煎煮,以提高有效成份释出量,发挥最高疗效。

人参具有大补人体元气、降血糖、强心、抗过敏等功效,另外对脾胃吸收及代谢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也有相当成效。

人参含有极丰富的有效成份,若与其他一般方药同煎,其释出的有效成份,可能会粘附在其他药渣饮片上,而造成浪费。炖过的人参液清香可口,而且饮片仍可入口咀嚼后吞服,几乎完全有用。

但是有些方剂必须严格遵守在饭前(约一小时)服用,其可分为三大类:

饭前胃中比较空虚,药剂能以较高的浓度快速进入小肠被吸收,故临床上以治疗肠道疾病以及肝肾病变为主的方剂,皆选用饭前服食。例如治疗大便秘结的大黄粉、三大承气汤等,都应在饭前服用,这样可使药剂不为食物所阻而迅速发挥应有的疗效。

所谓驱虫药是指能驱除寄生在人体消化道的蛔、蛲、钩等寄生虫的方剂。例如理中安蛔汤、乌梅丸等,一般皆宜空腹服用,甚至服药后要忌吃油腻食物。空腹服用驱虫方剂能使肠腔中保有较高浓度的药剂成份,便于药剂直接触击虫体,以利虫体快速排出。

袪风胜湿方剂适用于治疗外感风湿所致的头痛、身痛、腰膝顽麻痹痛以及脚气足肿等。常用的袪风湿药如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等,药性皆属辛散温燥之品,配伍或服食不当,容易刺激或损伤胃肠道黏膜;若在饭后服用,就可以防止上述缺失。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的方剂--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皆宜饭后服用,并斟酌病情加减药物配伍,以防止耗伤气血之弊。

临睡前服药的目的,是让药效及时发挥功能,帮助长久失眠的人顺利进入梦乡,协助素有遗精、频尿症状的病人睡梦中不在复发。

临床上必须遵守睡前服用的方剂有以下两类:

这类方剂适用于因肾脏病导致的两种病人:一是因肾虚失常、精关不固所造成的青壮年遗精,常用沙宛蒺藜、芡实、牡蛎等药物来补肾涩精,代表方是金锁固精丸等。二是因肾虚不摄、膀胱失约而演变成小儿遗尿或老人尿频等,常用桑螵蛸、莲须、金樱子等药物来固肾止遗,代表方如桑螵蛸散等。上述这些方子皆应在睡前服用,疗效较好。

中药汤剂服用剂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能不能顺利痊愈,所以古今医家都非常重视与讲究。以下我们从二方面来对此加以说明:

一般中药汤剂以每天服用一剂(帖)为原则,不过若遇到罹患急性病,或高烧不退、四肢冰冷等病情危急的病人,就应以重剂量急救,可以一日二至三剂,并且昼夜观察酌于增减。

至于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痹痛等迁延日久的慢性病,则可以把每帖生药平分为二,做两天煎服,或隔一天再服一剂。

一般年轻力壮、病势较轻的病人,其胃气尚强,因此每帖方剂可以分两次煎煮,共煎得药液二百至二百五十毫升(约吃饭饭碗一碗办左右的量)服用。

如果是老弱体衰、久病迁年及幼童,由于胃气较虚弱,药汁宜少,每帖合煎液量应控制在一百至一百五毫升左右。

温服具有下列二种效果:

苦寒药(黄连、大黄、黄芩),及辛温药(羌活、独活、细辛等),皆是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如果冷服更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温服则可避免上述情况。

上述药物所组成的方剂,煎煮后取出药液,放置到完全冷却时再服用,将有助于以寒袪热的效用,对病情、病势的治疗均有助益。

上述药物所加减配伍的方剂,按常规煎煮后取出药液稍停趁热服用,将可加强温散寒邪、振奋阳气功能,使人体迅速康复。

按常规,喝中药是不可以再添加蔗糖的,但是有些人为减轻难以入口的药苦味,总喜欢自作主张加点糖,尤其是当小孩拒绝服用的时候,加糖的情况更是普遍。其实这种只顾爽口、不顾药效的作法,轻者会降低药剂疗效,重者还会产生不良副作用。

而蔗糖,中医也把它当作一味药,有具体的药性及疗效,如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有润肺和中、补脾缓肝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中焦)虚脘(胃)痛的病症。不过处方时也有它的禁忌,例如有痰者不宜服,而且多食则助热损齿、生虫(蛀牙)等。因此临床上,病人兼有腹胀中满、湿热留恋(停滞体内)、痰湿内阻(痰积聚体内)、舌苔厚腻等症情,服药时一般是严禁加糖,以避免不良反应。

其他,如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缓解药性,阻碍药效的充份被吸收,影响疗效。所以若未经医生许可,最好不要在中药汤剂中加糖调味。

下面介绍二种简易防止呕吐的方法:

临床最常用的止呕方法之一,即在服药前,先服少许生姜汁,或在药汁中添加一匙生姜汁,混合后,稍冷再分次服用,止呕效果颇佳。

THE END
1.[13]驱虫药咪唑苯脲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该药具有代谢吸收快、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血药半衰期长的特点,常用于牛、羊、猪等规模养殖动物的原虫病治疗,近年也常被用于宠物原虫病的治疗,获得了良好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此药副作用微小,但应禁止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合使用。目前在牛羊组织和奶中均能够检测到该药的残留,是否对人体有危害尚不清楚。由于长期被广泛...https://dop.sicau.edu.cn/info/1079/1538.htm
2.宝塔糖是一种非处方驱虫药,能麻痹蛔虫,使蛔虫失去附在肠壁的能力...宝塔糖是一种非处方驱虫药,能麻痹蛔虫,使蛔虫失去附在肠壁的能力,随着大便排出体外,请问蛔虫属于哪种动物,寄生在人体哪种器官( A.线形动物小肠B.环节动物肝脏 C.线形动物肝脏D.扁形动物小肠 23-24八年级上·湖南郴州·期末查看更多[2] 更新时间:2024/03/26 21:04:03...https://zujuan.xkw.com/6q22317903.html
1.相关协会披露宠物狗疑似中毒细节:疑嗅到有毒粉末后快速中毒狗狗...11月16日,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通报称,近期,协会陆续收到广州地区多起宠物狗疑似中毒的报告,经初步统计,目前已确认有超过40只宠物狗因疑似中毒死亡。17日,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很多犬主反馈,狗狗只是闻了下,到家就不行了。且通报发布后,死亡数字还在增加。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尽量在有监控的区域遛狗,还可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8180LQ0553TEUI.html
2.驱虫药对人体有毒吗有问必答问题描述:(男 , 10岁)驱虫药对人体有毒吗 医生回答(1) 汤从蓉 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代谢都有相同之处。在杀死肠道寄生虫同时,对人体也有很小的毒性,但是不会明显造成对人体损害;这些寄生虫都是小东西,少量驱虫药致它们于死地而人可以安然无恙,或者仅有轻度反应。世界各国医药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对人体...https://mip.club.xywy.com/mip/20151211/95964499.htm
3.左旋肉碱范文12篇(全文)随着人们对左旋肉碱认知程度的提高, 左旋肉碱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经研究发现, 左旋肉碱对动物生长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外已进行肉碱饲料、饵料的试验, 作为饲料被猪、牛、鸡、鱼摄入从而间接提高人体的左旋肉碱摄入量, 提高人的补充量和机能。据资料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左旋肉碱市场需求共有4万余t, 其中60%~...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2212yv4.html
4.怎样煎煮中药才能获得好的疗效现在好多人不知道如何煎中药,大家好多经验都是口耳相传的,有些并不合理,而合理的煎药和服药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 中药也叫中草药,是指中国传统医学中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其加工品。虽然名义上叫中“草”药,是以草木类药物为主,也有动物药(包括龟、鳖、羊、虎等动物身体的一部分),昆虫药(包括蚯蚓...https://www.yjbys.com/edu/zhongyaoshi/302143.html
5.办公室安全常识培训(精选13篇)到目前为止, 只有一部分兽药规定了休药期, 由于确定一个药品的休药期的工作很复杂, 还有一些药品没有规定休药期, 也有一些兽药不需要规定休药期。 6、休药期为什么必不可少? 兽药的休药期不是为了维护畜禽等动物的健康, 而是为了减少或避免供人食用的动物组织或产品中残留药物超量。为了在供人类食用其产品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weaimoe.html
6.小狗体内有线虫狗肚子有线虫怎么办第二定期为宠物进行驱虫防疫,减少寄生虫对宠物的危害,同时保证了我们自身的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有很多,我们如何来进行选择呢?第一:我们要注意药品的安全性,以避免因药品的原因导致对宠物健康的侵害:第二是要注意药品的驱虫范围。有些药品仅仅针对某一类体内寄生虫,如果我们的选择不当,就需要购买多种虫要配合...http://m.boqii.com/article/103529.html
7.兽药残留对食品影响所谓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残留既包括原药也包括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的残留兽药有抗生素类、磺胺药类、呋喃药类、抗球虫药、激素药类和驱虫药类。兽药通常是通过在预防和ZL动物疾病用药、在饲料添加剂中使用以及在食品保鲜中引入药物而带来对食品的污染。 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https://www.yiqi.com/pingce/detail_59162.html
8.当前养猪生产中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其危害2.6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6.1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养猪场不遵守休药期, 长期滥用抗生素药物, 致使药物在猪体内产生药物残留, 当人们食用带有药物残留的猪肉食品时 (有抗食品) , 有的可能引发药物中毒, 还会对人体产生致癌、 致畸、 致突变 “三致” 作用, 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比如四环素类、 磺胺类...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23399.html
9.科普文章一粒危险的驱虫药合理用药但人的历史有多久呢?“南方古猿”是目前被认为最早的人科动物,自它们在非洲丛林中直立行走开始算起,“智人”是自然选择超过200万年的产物。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为了适应地球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人体变得异常复杂。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奇迹般的进步,但我们对人体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很大程度上,医学仍然不是一门...https://3g.dxy.cn/bbs/topic/50980547
10.对于蛔虫病的预防,可选择春夏季集体服用驱虫药一次。D. 蛔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线虫 E.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过敏性休克可选用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L腺素 C. 异丙肾上腺素 D. 酚妥拉明 E. 普萘洛尔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预防蛔虫病,需开展普查普治,每年可选择秋冬季集体服用驱蛔药一次。...https://www.shuashuati.com/ti/90b5e7ae8d17455c89933781f51b176a.html?fm=bd69eb8ed7ff69f8ef7615d063f4a8362a
11.蛔虫病有哪些临床表现了解蛔虫病的四个表现蛔虫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它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肠道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1、面部斑点。蛔虫病患者常常会出现面部斑点,尤其是脸上和脖子上,这些斑点呈淡白色,伴有灰白色的皮屑,被称为‘虫斑’。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驱虫治疗。https://cont.jd.com/pccontent/726807
12.童之伟:动物保护,应有一部人与动物关系的基本法学人:关于动物权利的保护,也有不少争议,比如有人建议把动物视为权利主体。您对这些观点怎么看? 童之伟:就个人体会来说,有些理论我并不赞成。就比如说,把动物看成一个权利主体,实际是把法律关系宽泛化了。动物怎么能够成为权利主体,或者是法律关系的主体呢?动物无法表达,需要靠人来表达。人体会到它的处境和难处,考...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