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后到3月龄的兔最易感。幼兔对球虫的抵抗力很弱,其感染率可达100%,患病后幼兔的死亡率也很高,可达80%;成年兔因有免疫力,常感染带虫,很少发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发生,但以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在南方梅雨季节呈发病高峰,在北方以夏、秋季节多发。球虫病是夏秋季节断奶后仔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兔突然倒地,四肢痉挛,头仰,发出惨叫,很快死亡。
兔球虫粪便多为褐色糊状粪便
肝球虫多为慢性经过,病兔精神委顿,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见图3),肝脏肿大,可视粘膜苍白,部分出现黄染,有时出现神经症状,除幼兔严重感染外,很少死亡。
临床发病死亡的以肠球虫为主。
这是大兔子发生球虫时表现的症状——粪便变小
肝球虫:肝肿大,上有黄白色小结节(见图4);胆囊肿大,胆汁浓稠。
典型的兔肝球虫病变,照片由王厚礼先生提供。
肠球虫:肠粘膜充血或出血;肠道臌气(见图5),小肠内充满气体和粘液,盲肠内充满稀薄的粪便(见图6);慢性时肠壁呈淡灰色,有许多针冒大的黄白色结节和小的化脓性、坏死性病灶;有的兔膀胱积尿(见图6)。
涨肚拉稀是幼兔最常表现的临床症状,这种涨肚,是因为结肠或盲肠内鼓气所导致。
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来,盲肠内容物稀薄,膀胱积尿。
四、鉴别诊断
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断奶后易感、拉稀、涨肚等。且这两个病常常表现为混合感染。在临床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在治疗上一旦怀疑为球虫感染,则必须考虑大肠杆菌问题。
要想对球虫病进一步确诊,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显微镜检查兔肠道内容物和兔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进行实验室诊断。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是简单实用的方法。
直接涂片法:取家兔盲肠内容物,置载玻片上(如果内容物较稠,可适当加少许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并挤压,使盲肠内容物均匀分布于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置显微镜下10X40倍观察,每个视野能看到2个或2个以上球虫卵囊即可确诊,球虫卵囊的形状和大小可见图7。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肝球虫的检测。
盲肠稀粪直接图片能看到这么多卵囊,那肯定是球虫病了。
饱和盐水漂浮法:取新鲜粪兔粪或盲肠内容物5-10g放入杯中,先加少量饱和盐水将兔粪捣烂混匀,再加饱和盐水到50ml。将此粪液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15-30分钟,球虫卵囊即浮于液面,用铁丝环挑取浮液,置载玻片上,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观察,镜检下看到的球虫卵囊情况可见图8。
饱和生理盐水观察的球虫卵囊,照片由张亚波先生提供。
兔舍及笼具定期消毒。尽量实现单栋兔舍全进全出,实现不了的,也应加强对笼具的消毒,特别是底板,应拆卸后冲洗、消毒液侵泡,必要时可使用火焰消毒。
减少断奶应激。断奶后应激也是导致断奶后仔兔易爆发球虫的重要原因。减少断奶应激的措施包括:保证仔兔断奶体重在1.2斤以上;离乳不离窝,原笼饲养;科学合理的分群;断奶后适当限料;等。
断奶仔兔抗球虫药物预防。针对仔兔断奶后易发生球虫这一现状,可在仔兔断奶前后进行药物预防,在预防药物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四点:(1)要选择抗球虫专用药物,如地克珠利、氯苯胍;(2)应长期连续使用,可从断奶开始连续使用1-2个月;(3)在夏季,兔群采食量降低或兔群限饲的情况下,应加大球虫药的使用量;(4)在球虫严重的兔场或季节,可在以上基础上,使用磺胺类药物做短期防治,但不宜长期使用。
长期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容易导致球虫产生对某种药物的耐药性,故在临床球虫预防和治疗中,不能一直使用某一种药物,应采用穿梭用药、轮换用药、联合用药,或以上综合以上方案进行用药,从而避免用药失败。
1、地克珠利预混剂(含地克珠利0.1%):常用于与预防,每吨饲料1000g-5000g。现场常用于饮水,要求现配现用,否则会影响疗效。
2、盐酸氯苯胍预混剂(含10%盐酸氯苯胍):常用于预防,每吨饲料添加1000-2500g。
3、三字球虫粉(含30%磺胺氯丙嗪钠):常用于治疗,添加量根据厂家技术人员推荐,连用3-5天。
4、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100g中含磺胺间甲氧嘧啶钠8.3g+甲氧苄啶1.66g):常用于治疗,添加量根据厂家技术人员推荐,连用3-5天。
5、复方新诺明(每片含磺胺甲恶唑0.4g,甲氧苄啶0.08g,一瓶100片):常用于治疗,添加量根据厂家技术人员推荐,连用3-5天。
注意!在众多抗球虫药中,含有马杜霉素的球虫药不能用于兔,否则会发生中毒死亡。聚醚类抗生素在用于兔球虫病预防时应准确把握用量。其它药物在使用时,也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有报道幼兔使用氯苯胍治疗球虫病,使用剂量达到900ppm,导致高达75%以上的死亡率,复方新诺明、磺胺氯丙嗪、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的使用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