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及其流行病学:病原体为猫等孢属球虫,主要是寄生于猫小肠和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内。随粪便排出的等孢属球虫卵囊,在外界适宜条件下,转化为感染性卵囊。猫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子孢子从卵囊释放,钻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经过3代裂体增殖后,转为配子生殖,大小配子在消化道内结合成合子。合子发育为卵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从吃入感染性卵囊到粪中出现新一代卵囊的潜伏期为9~11d。
诊断方法:如果单凭腹泻、血便、发热、脱水、厌食、消瘦等临床症状,极易被误诊为猫胃肠炎、猫瘟等疾病。因此,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剖检,方可确诊。实验室检查可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或饱和盐水浮游法检查粪便中有无大量卵囊,显微镜下形态特征为孢子化卵囊内只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4个子孢子。
病理剖检整个小肠,特别是回肠段,出现卡他性肠炎或出血性肠炎,尤以回肠下段最为严重,肠粘膜肥厚,粘膜上皮脱落,肠内充满暗红色粘液,取粘膜上皮压片镜检可见有卵囊。
预防措施第一,猫球虫病感染主要是从口食入了大量的球虫卵囊。因此,只要能够避免球虫卵囊的形成与食入,即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食槽、饮水器应经常清洗、消毒,猫舍也要经常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球虫怕高温,消毒最好用60℃以上的热水去烫洗,才能达到杀虫效果。第二,发现病猫要及时隔离,以防传染。若发现母猫感染球虫,应在产仔前用抗球虫药治疗,预防幼猫感染。第三,球虫病多发于禽类,应避免家猫与禽类,尤其是其粪便接触。第四,饲喂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提高对球虫病的体抗力,如维生素A、K。但坚决不能添加维生素B,因为不仅会减低抗球虫药的效果,还有助于球虫的无性生殖。第五,应激或生病都会降低猫的抵抗力,从而使体内球虫大量繁殖而引发明显症状,因此幼猫、老年猫及长期生病的猫咪是猫球虫的高发猫群,应尽量避免应激。第六,预防可用磺胺-6-甲氧嘧啶,每kg体重50mg/d,连服7d,也可用盐霉素。
治疗方法第一,用百球清治疗。百球清口服液每mL含25mg甲苯三嗪酮。剂量为每kg体重20mg甲苯三嗪酮,加水混匀,经日一次灌服,连用2d。第二,口服氨丙啉,每kg体重10~220mg,连服7~12d。第三,口服磺胺二甲氧嘧啶,50.000mg/kg日,连服11d。第四,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嘧啶的合剂,0.125ml/kg.日,内服。第五,呋喃唑酮每次口服4~10mg/kg,每日1~2次,连用5d。第六,成猫每日1粒信必治,连服7d,幼猫每日半粒,连服7d,预防每日半粒,连服7d。第七,对症治疗:1)幼猫尤为重要。对出现脱水症状的病例,根据需要进行输液。此外,应用肠粘膜保护剂,如硅酸铝(0.5~1.5g/日,内服)。小猫在治疗期间,也可服用思密达,思密达可以帮助恢复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破损黏膜的愈合,用量是每日半包,分2次服用,也就是1次1/4包,每日2次。2)出现贫血时,实施输血{20~30mL/kg),以及投给造血原料维生素B12、铁制剂等。对于体温下降的病例要注意保温。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副交感神经阻断剂后,引起肠道的微循环发生变化和有毒菌的繁殖增强,并吸收由其产生的毒素,因此不提倡使用。3)血便严重时,用维生素K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