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夏天到了,如何减少蚊蝇等病媒生物的侵扰?

春夏之交,天气暖和了,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也开始“舒展筋骨”了。作为“四害”中的“三害”,苍蝇、蚊子、蟑螂可传播多种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除“三害”是控制病媒疾病,保障人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夏季,如何减少病媒生物的侵扰呢?一起往下看……

什么是病媒生物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城镇》,病媒生物是指能通过生物或机械方式将病原生物从传染源或环境向人类传播的生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中的蚊、蝇、蜚蠊、蚤、蜱、螨、虱、蠓、蚋等以及啮齿动物的鼠类。

简单来说,病媒生物就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将致病菌或病毒传播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

常见的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蚊类传播的疾病统称蚊媒病。我国流行的蚊媒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经过长期的防治,前三种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已大大下降,而登革热近年来仍在广东、海南等地发生流行。

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是班氏丝虫病及乙型肝炎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埃及伊蚊可传播登革热,按蚊可传播疟疾。

蝇类到处乱飞,喜欢在垃圾、粪便上爬行,又喜欢飞到人类的食物上,因此机械性传播病原体是蝇类传播疾病的主要方式。

蝇类能携带100多种细菌、30多种原虫、20多种病毒。蝇传播疾病以消化道疾病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的传播疾病的蝇种以家蝇、大头金蝇等为主。

蟑螂

蟑螂可携带能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虫。

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四十余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如引起麻风的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痢疾和小儿腹泻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蟑螂还可携带蛔虫、蛲虫等多种虫卵。

其他

蚤类通常称跳蚤,不仅叮人吸血,而且能传播鼠疫、鼠源性斑疹伤寒疾病。

虱类昼夜吸血引起皮肤瘙痒、过敏,而且可传播流行性斑疹伤寒、战壕热、回归热等疾病。

蜱、螨类种类繁多,分布极广,其中很多种类与人关系密切。寄生于人体的蜱、螨通过刺叮吸食人血,引起皮肤过敏,并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回归热和恙虫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如何防护常见病媒生物的危害

预防为主,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

从个人家庭角度来说,定期清理家庭卫生死角,特别是水池、卫生间、墙角、下水道口等隐蔽场所,保持台面干燥不留积水,每天清理产生的厨余垃圾,能够有效预防家庭滋生病媒生物,防止蝇虫孳生。

合理使用病媒消杀和健康防护用品

家庭中常见的病媒生物主要是蚊虫。随着气温升高,在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各类蚊虫时,大家怎么做才能更加安全有效地保护自身健康呢?对个人及家庭而言,选购适合自己的家用防虫装置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1.蚊

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蚊虫防护用品时,大家应该如何挑选呢?

(1)电蚊拍

常见的电蚊拍一般采用电容放电的方法。电蚊拍首先通过一组高频振荡电路,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成低压高频交流电,再通过一组升压电路将低压的高频交流电转换成高压高频交流电,再用产生的高频高压电对一组电容充电,电容的两极分别和电蚊拍的两层拍面连接,这样就使电蚊拍的两层拍面之间形成了电压很高的静电场(一般可达1500伏特)。

当有蚊虫靠近这个静电场时,静电场产生的吸力能将重量很轻的蚊虫吸到电蚊拍上,造成电蚊拍两层拍面之间形成短路或者直接造成电弧放电,最终将蚊虫电死。

(2)蚊帐

蚊帐的质量决定了它防蚊功效的好坏。有时候大家挂好蚊帐,睡醒后,依然被蚊子叮得满头包。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有可能在关闭蚊帐前没有仔细检查导致蚊虫飞入蚊帐内,还与蚊帐的孔眼大小有关。蚊帐网眼的孔数是指每平方厘米内的孔数,孔数越多,防蚊效果越好。

市面上常见的蚊帐一般有16孔、32孔和48孔。从孔数上来看,48孔的蚊帐防护效果最佳,价格也会高一些。一般家庭使用来说选用32孔的蚊帐就已经可以起到足够的防护效果,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要与商家确认购买蚊帐的孔数,保证防蚊效果。

(3)驱蚊手环(驱蚊贴)

常见的驱蚊手环和驱蚊贴多以超纤维材料作为载体。当有蚊虫过来的时候,手环通过释放一定的气味,从而驱赶蚊虫。通常情况下,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的防护效果在室内优于室外。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给3岁以下的儿童佩戴驱蚊手环,避免其啃咬驱蚊手环,导致将驱蚊手环内的含有驱蚊成分的载体吃到肚子里面,从而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2.蟑螂

常见的蟑螂屋主要是通过在“小屋”内涂满强性黏胶,中间放置一个能够吸引蟑螂的诱饵,吸引蟑螂跑来,然后死死黏住,达到家庭灭蟑的作用。但是蟑螂屋只能逮住部分粗心大意的蟑螂,无法起到根除的效果。

家庭防制蟑螂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杀蟑胶饵”。其原理是引诱蟑螂吃带有杀虫剂的诱饵,蟑螂吃后不会马上死亡,通常等回到窝里后才会毒发身亡。在毒饵的作用下,中毒的蟑螂回窝后会抽搐、呕吐,而蟑螂有吃同伴粪便、呕吐物和尸体的习惯,毒饵中的有毒物质便会在整个蟑螂窝里蔓延。

杀蟑胶饵的有效性一般在半年左右。因此,建议每隔半年便重复投放新的杀蟑胶饵,并同时做好家庭卫生,保持居室干净整洁。

3.蜱虫

夏季是蜱虫的活跃季节,北方地区一般3-6月为蜱虫活动高峰,南方地区蜱虫的活动季节更为广泛。因此,夏季外出游玩时,还要注意防护,避免蜱虫叮咬。

蜱虫是一种在动物体表寄生的吸血节肢动物,某些种类可侵袭人体。蜱虫能传播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Q热、无形体病、巴贝斯虫病、莱姆病、野兔热等多种传染病,通过在鸟类和野生哺乳动物等之间频繁地更换宿主,将病原体在动物间、动物和人间相互传播。

在蜱虫的活跃期,大家去野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随意在草地上躺卧。

尽量穿着外表面光滑、颜色较浅的衣物,以便能及时发现爬上身的蜱虫。

进入草丛前,务必把裤腿塞进袜子,进入林区时,可穿连帽衣并戴好帽子。

野外活动结束后,仔细检查自己或互相检查对方的身体和衣物,观察是否有蜱虫叮咬或附着。

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并钻入皮肤,切记不要直接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还容易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应尽快求医取出蜱虫,然后做局部的消毒处理。

THE END
1.有谁了解蜱虫多大尺寸?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被蜱虫叮咬后应急处理措施 如...https://m.to8to.com/ask/k787022.html
2.家里没有养宠物怎么会有蜱虫蜱虫是一种外寄生虫,需要依附于宿主身上吸取血液才能生存。因此,宠物或人类在户外活动时很容易被蜱虫叮咬。如果宠物或人类身上带有蜱虫,他们回家后,蜱虫可能会从宠物或人类身上跳下来,躲藏在家里的墙角、床上、沙发等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清除,蜱虫会继续滋生和繁殖,导致家里蜱虫越来越多。39...https://m-mip.39.net/care/mip_13864438.html
3.怀孕了家里狗狗有蜱虫还有就是除了给狗驱虫,一定要把狗舍以及周围一起大扫除,用消毒水什么的搞干净,重点是墙角,防止未死的蜱虫在周围繁殖。 最后,当确定狗狗身上没虫了,最好带到宠物医院或宠物店去打针消炎针,防止被虫咬伤的伤口感染,发炎,而引起皮肤病或其他病状。 如果以上这一套都没有用,那么就要赶紧去医院,泡泡药澡什么的了,总...http://m.boqii.com/article/292986.html
4.蜱虫病预防知识讲座.pptx清理杂物对家庭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整治,如墙角、缝隙、床底等,保持环境整洁。整治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降低湿度,不利于蜱虫生长繁殖。室内通风干燥家庭环境整治方法定期给宠物洗澡、清洁,保持宠物身体干净卫生,减少蜱虫寄生。宠物卫生限制宠物活动范围,避免宠物进入蜱虫密集的区域,如草地、树林等。宠物活动范围定期检查宠物...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800613.html
5.房间里有蜱虫怎么消灭?家庭卫生防治妙招除了清洁和物理除虫,化学药剂也是消灭蜱虫的有效手段。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选择专门针对蜱虫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常见的化学药剂包括杀虫喷雾、粉末和液体等,可以喷洒在地毯、墙角和宠物活动区域。对于家庭有宠物的情况,可以选择宠物用的杀蜱药剂。这些药剂通常以滴剂、项圈和喷雾的形式存在,能够有效预防和消灭宠物...https://zhishi.fang.com/xf/qg_1177568.html
6.当发现家里出现跳蚤和蜱虫时,确实会让人感到十分烦恼和不安。但不...接下来,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杀虫剂来处理。选择对跳蚤和蜱虫有效的杀虫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稀释和使用。在喷洒杀虫剂时,要着重喷洒 在宠物经常活动的区域、床周围、墙角、家具缝隙等容易滋生跳蚤和蜱虫的地方。 如果家里有宠物,它们很可能是跳蚤和蜱虫的携带者。给宠物使用专门的除蚤和除蜱虫的洗浴用品进行...https://www.cncdd.cn/case-item-1252.html
7.狗身上有蜱虫怎么办,其实去蜱虫真的很简单,宠物狗身上的蜱虫还可以在虫子所在的地方滴上几滴酒精或是碘酒,等液体渗到狗狗皮肤里,耐心等待几分钟之后,再用镊子把虫子拔出来。建议长毛犬剃毛,便于观察,发现有蜱虫的时候,家里的环境也一定要清洁消毒,特别是沙发底下、木板缝隙和墙角 狗狗身上的蜱虫怎么去除?千万不要用手捏碎? https://www.jydogs.com/post/121185.html
8.男子被蜱虫咬伤感染病毒进ICU,重庆毒虫也黑多,如何防范?重庆杂谈蜈蚣,又叫天龙、百脚、百足等。是五毒之一,有毒之物,它的适应性特别的强喜欢躲在潮湿的墙角,砖块...https://go.cqmmgo.com/forum-233-thread-174301623121613895-showthread-49792105-puid-497921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