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当心!一种“蜱虫病”进入高发季!

近期,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多地出现蜱虫咬伤人甚至导致人死亡的事件。事件的“元凶”就是蜱。

蜱,是一类吸血节肢动物,不同地方有各自不同的称呼,如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等。蜱类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有草或树的地方均可见蜱的身影。主要分布在山区林区草木茂盛和动物经常经过的地方,牛、羊、犬、鼠、野兔等动物身上常可见蜱附着。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皮肤损伤和瘙痒,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这种叮咬本身通常没有太大危险,最可怕的是它所传播的疾病。

蜱传播的疾病主要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粒细胞无形体病、森林脑炎、莱姆热、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等20多种,这些疾病如诊疗不及时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我省最常见的蜱传疾病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种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如果确实需要进入草地、树林等蜱类栖息地,要做好个人防护:

穿长袖衣服

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

尽量穿浅色衣服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

尽量穿表面光滑的针织衣物使蜱不易粘附

不要穿凉鞋

对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等,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野外活动结束后,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防止把蜱带回家。

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要特别注意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

一旦发现被蜱叮咬要及时到医院处置,切不可捏、拽,以免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甚至导致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

如果不便去医院,可用小镊子紧贴皮肤部位夹住它的头部小心取下,最后用碘伏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另外,要特别注意,被蜱叮咬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野外活动史或叮咬史。

THE END
1.蜱虫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 吸血习性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09/09/537626_52285170.shtml
2.一例蜱虫叮咬病例拔出后口器遗留皮内吴蓓玲医生文章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蜱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狗豆子、牛虱、牛鳖子等。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主要种类有全沟硬蜱、草原革蜱、亚东璃眼蜱、乳突钝缘蜱。 吸血习性: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http://home.guahao.cn/article/detail/pBRlz12994753341784067
3.常见小虫100种(5)完整版.ppt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产卵后雌蜱即干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数次。卵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约0.5~1mm,色淡黄至褐色,常堆集成团。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蜱的嗅觉极为...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011/8143123143005140.shtm
1.赏秋游持续火爆外出游玩当心这几种"毒虫"蚊子:一般雄蚊不吸血,雌蚊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卵巢才能发育、产卵,在吸血的过程中雌蚊获得或传播病原体。例如按蚊可传播疟疾,库蚊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白纹伊蚊可传播登革热。蜱虫:蜱虫的幼虫、若虫和成虫时期都需吸血,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长,吸血量大。蜱虫可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https://www.ncnews.com.cn/ly/202410/t20241030_2105826.html
2.昇腾AI创新大赛2024河北区域赛在廊坊落幕9月27日,昇腾AI创新大赛2024河北区域赛在廊坊落下帷幕。经过激烈比拼,来自京津冀区域的18个优秀团队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北京硅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两个获金奖团队将代表河北赛区出征全国总决赛。 此次河北区域赛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主办,自5月份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地区高校、科研...http://8x2.com/a/680.html
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蜱、若蜱有8条腿,幼蜱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xwmk/zdtthdjbfk/zdtthdjbyf/2023/69807.shtml
4.第一章植物昆虫基本知识不完全变态是指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期。若虫与成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很相似,仅个体大小、翅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若虫相当于幼虫,如蝗虫、蟋蟀、蝽象、蚜虫等。蜻蜓也是不完全变态类型,因其幼虫营水生生活,在体形、呼吸、取食、行动等器官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化,成虫与幼虫外形迥然不同,这是...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8527526?courseId=88527521
5.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防治知识蜱发育过程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 https://www.gxcdc.com/html/2019/fzzs_0930/10991.html
6.宜昌出现首例被咬伤者!这种小虫会吸血能致死,请小心!蜱,也叫壁虱,俗称草爬子、草蜱虫。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不吸血时,小的蜱虫如干瘪绿豆般或米粒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般大小,有的甚至可达指甲盖大。 这种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呈椭圆形,成虫身长2-10毫米,是仅次于蚊的世界上第二种最常见的...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2084200
7.可怕的虫子{蜱}2.吸血习性与宿主关系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 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4047568/
8.蜱虫跳蚤的区别有哪些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吸血习性 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例如全沟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类200种,鸟类120种和少数爬行类,并可侵袭人体。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http://ask.17house.com/q-3092308.html
9.壁虱简介壁虱习性壁虱形态特征→MAIGOO百科壁虱俗称牛虱、狗豆子,其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蜱的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https://m.maigoo.com/citiao/231247.html
10.走进合一俗称“小咬”、“墨蚊”或“蠓柏子”,口器为刺吸式,种类繁多,全世界有400多种,我国吸血的蠓约有200余种,其中以库蠓、蠛蠓、细蠓与人的关系较大。蠓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成虫体小约1~4mm呈黑色或褐色,常孽生水塘、沼泽、树洞、石穴的积水及荫蔽的潮湿土壤,寿命约1月,以幼虫或卵越冬。http://www.gzpco.cn/ch/newsListInfo.asp?ID=12
11.蜱虫是什么装修问答蜱(音pí)虫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https://ask.zx123.cn/show-7745250.html
12.植物保护杂志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2017年第03期关键词:菊方翅网蝽 形态特征 图像处理 雌雄鉴定 自动识别 菊方翅网蝽主要为害菊科植物,是特种经济作物...结果表明:18、21、24、27、30℃时,棉黑蚜若虫的总发育历期分别为10.46、7.4、6.07、4.98、4.52d;...本文采用林间采样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短梳角野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和生活...https://www.youfabiao.com/zwbh/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