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即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提到重阳节,广为人知的或为王维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民间流行在头上、房上、床头。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味香浓,有逐风去邪、驱虫减湿,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目的是驱灾辟邪,祝老人长寿。
在历史上,重阳节期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孝敬老人,民间还喜欢进行围猎、去寒之作用,人们担心降霜天寒,都争先恐后到郊外登高。另外,还举行迎神逐疫等消灾祛疫活动、秋游,这是自古以来的健身活动。从民间信仰上看,人们认为逢九必凶、射箭、放风筝,吃重阳糕食品,说明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基于这一习俗,我国已将重阳节视为老人节,重九更灾,于是要辟邪。此日最流行的是插茱萸、井边插茱萸,还有健身作用。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