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一带的人们普遍反映有一种“小黑虫”多了起来,很多地方都大量出现,有时还能看到它在房间内到处爬,形状像蜣螂不是蜣螂,像蟑螂又不是蟑螂,如下图:
这种虫子通体黑色,躯体长1-2厘米,分头体腹三节,摸上去很硬,背部长有彩绿色或紫铜色,其翅膀外有硬壳,内有薄翅,会飞行,无论是住在高层楼房上还是住在农家院落里,都有可能遭遇这种小黑虫。
这种黑虫子是一种典型的甲虫,外皮很硬,如果你它住他的话会发现它很有劲,它的学名叫中华婪步甲,生物学上属于昆虫纲鞘翅目步甲科昆虫,通体黑色,胸腹部连接处能抖动,发出“咯嘣”的响声,农村的小孩子常喜欢捏着玩它,民间称之为咯嘣虫、磕头虫、黑牛子等。
那么中华婪步甲为何这时候在京津冀地区突然增多呢?主要还是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每年的6-9月份是它们交配繁殖的季节,所以这个时候它们通常会到处飞寻找配偶,飞到人们的住处也是正常现象了。
另一个原因是今年的天气相对比较反常,北方地区炎热多雨,湿热的气候会促进各种植物和小昆虫疯狂生长繁衍,同时也更有利于这种昆虫的生长繁衍,因为环境适宜,食物丰富,当然也使得这种虫子变多了起来。
其实中华婪步甲在夏季突然变多的现象并不罕见,2017年的时候,我国东北地区这种虫子就一度大量出现,但各方面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干扰影响。
这种虫子并不像蜱虫和恙虫那样喜欢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所以它不会咬人,一般认为它是无害的,见到它也不用害怕,如果在卧室灯房间看到它们,拿工具清理出去就行了,用手捉它也没什么大碍,农村人家小孩子可能都有过捉这种虫子的经历,所以不少人见到它时又唤起了儿时的记忆。不过自然界的昆虫生活的环境中会接触很多的细菌病毒等,虽然没有资料显示中华婪步甲携带某种可怕的细菌或病毒,但也尽量不要用手接触,如果接触了可以尽快洗手,确保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