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出游,怎么总有刁虫想害朕!科普武陵政务专题专题

夏天郊游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虫子,尽管作为昆虫学工作者的我,非常鼓励大家去了解、认识甚至尝试欣赏形形色色的昆虫和它们的亲戚,但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虫子”可能主动或被动地给人们带来不大不小的伤害。

这篇短文便来逐一帮助大家认清,这些郊游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

主动伤人的“虫子”当然应该着重防范。我之所以说“虫子”而不是昆虫,是因为最值得注意的吸血虫,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蛛形纲的蜱。

尚未吸血的硬蜱,爬在我的裤子上。之后被我无情地弹飞了。

硬蜱(Ixodidae)当之无愧是郊游时最应该注意的刁虫。这些状如扁平小蜘蛛的节肢动物会攀附在草尖上,伺机流窜到路过的温血动物身上。成年的蜱能靠刺吸式的口器从宿主身上吸取大量血液,直到把自身撑成一个球状,这在宠物狗和刺猬身上尤其常见,一些地区形象的称之为“狗豆子”。

虽然在市区遇见蜱的几率通常不大,但在郊区则需要注意。当你离开草丛后,应该首先检查有没有蜱爬上来。在蜱比较密集的地区,还应该检查衣服内有没有已经开始吸血的蜱。

硬蜱在完全吸饱血后能胀成一个球。

怎么办?

如果已经被蜱叮咬,也一定不要试图徒手拔下蜱虫,要用尖镊子夹住蜱的头部,缓缓往外拔出,以免它们的口器断在皮肤下造成感染。假如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还是到医院处理比较稳妥。

蜱可以叮在宿主身体上连续吸血数日,因此想静静等它吃饱掉下来的朋友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蜱的叮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叮咬可能传播潜森林脑炎、出血热、斑疹伤寒以及各类原虫病。在有蜱传播疾病记录的地区被蜱叮咬后,最好及时就医,听从医嘱。

我们熟悉的各种双翅目吸血蚊虫也同样值得注意。

泛称为蚊子的蚊科(Culicidae)昆虫我们再熟悉不过,尽管通常情况下蚊子的叮咬不一定真的会带来疾病,但毕竟也的确让人很不舒服。

在我手臂上吸血的蚊子

而蚊子的表亲们:蚋(ruì,蚋科Simuliidae)、蠓(蠓科Ceratopogonidae)、白蛉(毛蠓科Psychodidae),这些常常被泛称为“小咬”的吸血小虫同样恼人,其中也不乏可能传播疾病的类群。

从左到右依次为:蚋、蠓、白蛉|FritzGeller-Grimm、xpda、FrankCollins/Wikimedia

蚋在叮咬后会留下一个微型小血泡,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一点红”,这是个十分易于识别的特征。不过不必恐慌,这个小血泡过几天就会自行消退。

蠓和白蛉的叮咬可能造成局部肿痛,如非过敏体质,也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

相比蚊子而言,蚋、蠓、白蛉微如尘埃,常常不易发现。它们在阳光明媚的溪水边尤其常见,通常在白天或傍晚吸血。

在郊游时,对付蚊虫小咬这些小吸血鬼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防蚊液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需要持续补充以免失效。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尽量避免暴露皮肤,或者换个地方游玩。

说到咬人的蚊虫,这里我还想提一句让各个公园频繁背锅的摇蚊(Tendipedidae)。摇蚊和吸血的蚊子不同,它们的成虫几乎不取食,更不会叮人。

这些样貌很像蚊子的双翅目昆虫喜欢在湖边集群飞舞,那实际上是它们的婚礼,不过时常被误认为是公园管理不善滋生了大量蚊子。

摇蚊看起来颇似蚊子,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吸血,各种摇蚊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这些集群飞舞的摇蚊并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它们还是很多鸟类和蜻蜓的食物;而摇蚊的幼虫又在水中滋养着形色的小鱼小虾。因此,当再看到公园中集群飞舞的“蚊子”时,不要急于去投诉公园。正是这些食物链的基础生物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城市能有各色可爱的小动物衣食无忧的居住下来。

相比各色小咬,另一类吸血的双翅目昆虫——虻(虻科Tabanidae)则算得上是大杀器了。在体型上,虻已经胜过各类“小咬”一大筹,甚至常常比你家中见到的苍蝇还大。

虻科昆虫广布各地,这些状如硕大苍蝇的昆虫常常有着一对色彩绚丽的复眼,一些种还有带斑纹的翅膀,看起来并不丑陋。自然环境下,虻通常叮咬牛马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因而当它们决定用叮透牛皮的口器在人的细皮嫩肉上尝试时,造成的痛感可想而知。

吸血的虻科昆虫,它们的复眼常常有着很好看的色泽。见到这样的“苍蝇”靠近,一定要及时轰走

这些年来,我被虻叮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次次印象深刻,至少两次都疼得我浑身一激灵破口大叫。虻的叮咬会造成一个硕大的肿块,吸血量也远大于其他双翅类吸血虫,大型种一次吸血可达200毫克。当然,因为叮咬带来的剧烈痛感,应该没有人会因为虻而失血过多。

公园中常能遇见到的各类“虻”。会叮咬人的只是虻科的物种,而对于可能引起混淆的其他“虻”类昆虫,则对人没有危害。上图为蜂虻,下图为食虫虻,它们都不会叮人。

如同其他吸血虫,虻的叮咬也可能会传播一些人畜共患病及病原虫,在郊游时不可不防。驱蚊药对它们的效果一般,而且虻可以隔着衣服直接叮咬。所以要想避免虻的暗算,大约只能及时轰赶靠近身边嗡嗡飞的大苍蝇了。

跳蚤

细如芝麻的跳蚤在多数时候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它们也的确可能出没于城市绿地中,尤其流浪猫狗较多的地方。

放大35倍的猫蚤|Erturac/Wikimedia

和虱子不同,蚤有着更强的运动能力,穿过草丛或者接触流浪动物都可能让跳蚤有机可乘。蚤以刺吸式口器穿刺皮肤吸血,叮咬后会有明显的痒痛感,并有红斑及丘疹。虽然除过敏体质的人外,一般人症状不会持续很久,但依旧有造成严重皮肤伤害的案例。

跳蚤叮咬留下的痕迹|MichaelVoelker/flickr

日常郊游通常很少遇到跳蚤的叮咬。及时清理衣物,每天洗澡,避免亲密接触流浪动物,都可以有效的避免它们的骚扰。

胡蜂

在我们郊游中日常能遇到的,会主动对人造成伤害的“虫子”基本也就只有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嗜血的小坏蛋。不过还有一些昆虫,可能并非主动要害你,形形色色的蜂便是其中之一。

社会性的胡蜂会寻找高蛋白食物带回巢穴喂养后代,所以人们野餐时的食物很容易吸引各类胡蜂和马蜂:无论是高糖的食物或者肉类,都可能吸引它们过来窃取。

不慎惊扰到这些蜂,很可能遭到它们的自卫反抗。胡蜂类的蛰刺带来的疼痛要比蜜蜂更剧烈一些,如果遭遇到一窝胡蜂的攻击,那就只能抱头逃窜了。

胡蜂和马蜂同属于膜翅目胡蜂科Vespidae。胡蜂巢有个外壳,而马蜂巢看起来就像个倒挂的莲蓬。靠近它们的巢会有一定的危险,尤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碰到的话。

除非过于靠近它们的蜂巢,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遇到飞来的胡蜂也一定不要扑打,保持静止让它们自行飞走就好了。

当然,假如身边见到蜂巢也应主动远离,惹不起还得躲得起。

蜜蜂

因为和我们一样对鲜花有着痴狂般的热衷,使得蜜蜂也成为很容易与人们有亲密接触的昆虫。

蜜蜂的蛰刺带来的影响通常不及胡蜂类剧烈,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者惊扰到整个蜂巢的人,也依旧可能造成噩梦般的后果。

蜜蜂Apis我们再熟悉不过,一些郊游的地方也能见到养蜂人摆放的蜂巢。蜜蜂虽然相对温和,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与胡蜂类不同,我们日常能遇到的蜜蜂在蛰刺你的同时,也宣告了自己生命的终结,可谓是以死相搏了。

好在,这些为我们带来甜蜜的小昆虫通常都很温和,即使近距离接触它们也不易发怒——把它们捏在手中除外。

蚂蚁

除去形形色色的蜂,地面上几乎随处可见的蚂蚁也可能带来叮咬,尤其猛蚁亚科Ponerinae的种类。猛蚁类有着类似胡蜂的蛰针——毕竟它们本身也就是一类特化的蜂,可以带来剧烈的疼痛感。

在华南地区,入侵物种红火蚁应该尤其注意,这些蚂蚁每年都会造成多例过敏。

如果不小心打扰到这些蚂蚁,或者踩到了一个蚁巢,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远离,不然蚂蚁们会很快的群起而攻。

猛蚁类的蚂蚁的蛰刺会带来剧烈疼痛。郊游的时候,如果要在草地上露营,需要注意脚下有没有蚁巢。

被蜂或蚁蛰刺后,一般不需要做太多处理,忍一阵疼痛就好了;但如果有显著的周身红肿发热等过敏反应,还是建议就医。

毛毛虫

植物上还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毛毛虫。尽管接触多数毛虫并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但刺蛾和毒蛾的幼虫常常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或者过敏,要格外小心。

很多蛾子幼虫的毛刺都会带来疼痛和过敏,比如图中的毒蛾幼虫。

刺蛾幼虫相对而言容易识别:短粗的身体、鲜艳的配色和夸张的毛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对象。因为蛰刺带来的疼痛如此显著,因而很多地方叫它们“洋辣子”。

刺蛾的幼虫特色鲜明,不慎碰到会让你痛的铭记终生。它们可能出现在多种树木上,需要格外注意。

所幸任何一种毛虫都不会主动的攻击人。而且,我想对于绝大多数朋友,看到一身毛刺的幼虫也应该本能的就不会用手去碰触。所以只要不盲目地去攀折植物或者摇晃树木,在手扶树干之前检查下有无趴在上面的毛虫,那么一般都不会受到来自它们的伤害。

不过依旧要小心偶然的意外接触——比如毛虫从树上掉落到领子里之类的梦魇。

毒隐翅虫

隐翅虫Staphylinidae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类,它们通常小而细长。和多数甲虫不同,它们的鞘翅短小,宽大的后翅折叠隐藏其下,腹部的很长一大部分都暴露在翅膀外面。

某种隐翅虫,可以看到它们短小的鞘翅和暴露在外的腹部|gailhampshire/Wikimedia

尽管在各类媒体上隐翅虫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但实际上遭受隐翅虫危害的几率并不高。

隐翅虫科几乎是鞘翅目中物种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只有极少数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其中最可能造成伤害的就是毒隐翅虫。而且除非不慎碾揉它们的身体,一般也不会在皮肤上造成伤害。从身体上爬过就会皮肤溃烂的说法,实在言过其实了。

毒隐翅虫配色鲜明,这本身也是一种警戒色,我们看到这样配色的隐翅虫多加小心也就可以了。绝大多数的隐翅虫都可以和郊游的我们相安无事,我们也大可不必谈隐翅虫而色变。

毒隐翅虫Paederus,是配色非常鲜明易于识别的一类隐翅虫。其余绝大多数隐翅虫都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不必过于恐慌|Alvesgaspar/Wikimedia

其他

很多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昆虫,在被抓住后也都有一定的防御手段。猎蝽和一些水生蝽在被抓到后,可能会用它们针管一样的刺吸式口器叮咬你的手指;大型蝗虫的后足也能带来创伤;天牛之类的甲虫有力的上颚也能轻易切开皮肤等。

猎蝽和很多水生蝽虽然不会主动叮咬人,但在被抓住后,出于自卫的叮咬也可能带来剧烈的疼痛。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尽量避免上手捉。

总之,除去那些会主动叮咬我们吸取血液的虫子,绝大多数昆虫都可以和人平安共处,但还是建议大家对虫子们相敬如宾,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抓它们。

其实不止是对“虫子”,对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如此。大多数昆虫对我们都没有危害,在生态系统健康的环境中,它们也不会成灾成害。我们不必对它们过度恐慌,不喜欢这些小虫子可以选择远离,不是非要踩死。如果有精力对它们稍加了解,带着敬畏之心去俯察品类之盛,也一定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主办单位:武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单位:武陵区数据局(武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THE END
1.河南南阳油田第五小学204班自从妈妈走了以后,自己每天都忙忙碌碌地东躲西藏,都没有时间去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乐越想越难过,就伤心地哭了起来。慢慢地,它的哭声越来越大,引来了正全神贯注捉虫子的小青蛙,吵醒了正在草丛里睡觉的下蚂蚁,还有远处正在翩翩起舞的萤火虫也被引来了。它们来到草丛边一看是只小老鼠,都露出了愤怒的表情。https://www.meipian.cn/1pbbibw5
2.怎么判断猫咪的身上有没有寄生虫?猫咪感染寄生虫后,受寄生虫的困扰,没有精力去打理毛发,加上被寄生虫吸取了营养,营养不良等情况,所患猫的毛发会变得粗糙,打结; 2、经常蹭屁股。如果猫咪受到绦虫感染,猫咪会因为屁股瘙痒而不停的去蹭屁股,发现猫咪出现这种情况则就要及时给它驱虫了; 3、粪便中有虫。如果发现猫咪的粪便中有虫体或者粪便中带有血液...https://www.isdpp.com/xq-11476.html
3.心理诊疗室:那些隐藏在热点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希望自己的爱人变得越来越好有错吗?没有错。只是,把对正常人的美好预期放在家暴男的身上,只会把自己推向无边的地狱。 许国利的弟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过来惠利对许国利的感情:”今年正月,来惠利还对我说,对老公挺喜欢的。她说他年轻时很帅。感觉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rZQkrnNHC7Qw
4.有没有宝妈怀孕后家里突然多了很多虫子的比如蚂蚁蟑螂那些?我怀...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家楼上的宝妈说,她当时怀孕的时候家里有很多蚂蚁,生完宝宝以后也是没有。 2020-10-24 山东 青岛 琪琪58123 宝宝3岁5个月 有虫子跟怀孕有啥关系 2020-12-15 和蔼可亲熊孩子vSN 宝宝3岁11个月 养猫之后我就没见过蟑螂啥的 2020-10-24 河北 石家庄 小怪不睡觉...https://m.babytree.com/ask/detail/48909925
1.讨论这是个什么虫子在我家猫身上爬!!!感觉又不太像普通蚂蚁 赞 回应 西西的三庆儿 (miss poke) 楼主 2020-07-12 05:03:25 感觉又不太像普通蚂蚁 西西的三庆儿 比蚂蚁肚子大 赞 回应 类子 2020-07-12 05:04:05 透过湿巾掐死的 没听见声音 跳蚤会跳吗 它爬的挺快 西西的三庆儿 会跳的,也爬的很快,翻翻猫身上有黑点点的脏东...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84181241/
2....蚂蚁庄园庄园形堂B、没有哦,是软的 解析: 刚出生的小刺猬身上的刺是软的,因为刺猬是胎生动物,如果出生的时候就是硬刺的话, 很容易扎伤它的母亲。出生之后小刺猬身上的刺是粉红色的,并且像皮毛一样柔软,随着出生时间的延长,它身上的刺就会慢慢的变硬了,有粉红色慢慢的变成白色,最后变成成年刺猬的褐色。 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3.三年级编童话故事(精选90篇)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大家被晒得头晕眼花,可大树里有很多虫子,这令大树变得枝枯叶黄,叶子也几乎落光了,大家没有地方避暑了。 这时,啄木鸟飞来了,它把树干里的虫子都吃光了。不久后,树木恢复生机,长得枝繁叶茂,大家高兴地去避暑了。 冬天到了,大雪纷飞,树木变得像钢铁一样硬。啄木鸟没了食物,在家里又饿又冷...https://www.jy135.com/ertonggushi/tonghua/619261.html
4.关于动物的谜语及谜底7、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打一动物) 【谜底】熊猫 8、它家住在弯弯里,前门后门都不关,狮子豺狼都不怕,只怕小虎下了山。(打一动物) 【谜底】老鼠 9、头上长树杈,身上有白花,四腿跑得快,生长在山野。(打一动物) 【谜底】梅花鹿 ...https://m.yuwenmi.com/miyu/18818.html
5.被猫咬到全身痒痒像有虫子在身上爬寻医问药网病情分析: 一般被猫咬伤或是抓伤导致出血的话,都要积极注射狂犬疫苗,以免发病,如果是没有出血的话...https://club.xywy.com/static/108/14851472.htm
6.养猫以后身上起红包像虫子咬的一样真实医生回答养猫以后身上起红包像虫子咬的一样(女,23岁) 巩现医生 你好,有图片我看一下情况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巩现医生 有什么感觉啊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患者 有一点痒但是不挠也能忽略那个痒劲 巩现医生 考虑虫咬皮炎哦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0iADyagI-uP1XnEa38B7NQ/
7.阴阜有虫子伴瘙痒,小心是阴虱比硬币还大的蚂蚁能要你的命!夏天出行,这些虫子要小心 点击查看 前段时间,一个新闻着实让人感到害怕。 山东38只活体蚂蚁非法入境,其中牛头犬蚁23只,弓背蚁15只。 点开视频一看,好家伙,这么大的蚂蚁看得人心里发毛。 我们日常看到的都是小蚂蚁,所以会误以为蚂蚁没有攻击性,但是有些蚂蚁的攻击性不容忽视,比如之前...https://www.jd.com/pccontent/269610
8.猫身上有会飞的虫子(猫身上有会飞的虫子会飞有翅膀)很长的翅膀那不一定是,跳蚤很小的但总之,正常家猫不放出去是不会有跳蚤的,有的话,洗几次澡也就差不多没了给猫洗完澡后跳蚤会因为热水原因暂时无法动弹,趁机将其抓住;猫咪身上的这种小虫子叫做甲虫,甲虫是一种昆虫,在自然界有好多好多种,这个小甲虫是吃植物的虫子,对猫没有什么危害,只是随机栖息在忙在身上了...http://m.boqii.com/article/510662.html
9.小生灵,妙设计——昆虫的解剖结构有多神奇?澎湃号·湃客下一步是查看这只虫子有没有翅。它们同样长在中段。大多数昆虫拥有两对翅:前翅和后翅。 现在,你已经间接地抓住了昆虫的一项关键特征:它们的身体是分成三部分的。作为节肢动物门众多代表中的一员,昆虫由许多体节构成。就昆虫而言,这些体节融合为三个十分清晰、分界明显的区段:头、胸和腹。许多昆虫的旧体节仍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895029
10.有关三年级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精选43篇)它们真是一群调皮的小家伙,每当吃奶的时候围住妈妈,拼命的往里挤,互不相让,挤的人仰猫翻的。那场面真令人捧腹。吃饱了,小猫咪就开始游戏了。你看,它们有的像在摔跤,一只猫咪把另一只压在身下,用小脚按住它的脖子,下面的努力挣扎要摆脱控制;有的像在捉迷藏,有的藏在沙发下,有的藏在柜子后……时而伸出小脑袋...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aomiao/4797051.html